食堂糖尿病餐(糖尿病餐食的代码)
- 1、便民食堂的低糖餐
- 2、糖尿病饮食之夏日食堂
- 3、糖友如何分餐、加餐?
便民食堂的低糖餐
【新春走基层】
光明日报记者 赵秋丽 李志臣
早上7:50,山东省东营市文汇街道中山社区幸福食堂里氤氲着浓郁饭香。街道党工委书记隋长杰走进幸福食堂,在售餐台购买一份饭后走到就餐区坐下来,边吃边与居民聊天。
“先给咱社区点个赞!建起便民幸福食堂,老年人就餐打折,高龄老人还可以享受免费就餐等服务,特别暖!但俺老伴儿患糖尿病,食堂没有低糖餐。”76岁的居民张春菊向隋长杰说出心里话。
“俺家楼上也有两位糖尿病老人,对特殊用餐有需求!”71岁的居民田梅花接着话茬。
“‘一老一小’是社区工作的重点,满足老年人多样的就餐需求,咱们食堂应该做到。”隋长杰嗓音提高了不少,“欢迎大家提意见,这个问题立即整改,明天起就推出‘低糖餐品’!”随后,隋长杰招呼正在忙碌的社区党委书记刘萍萍坐下来向居民共同介绍社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智慧化建设推进情况。
“目前,社区服务场所全面完成了‘迭代升级’,服务咱‘一老一小’的功能室更多,而且全面开放啦!”刘萍萍告诉大家,还有啥想法尽管提。
“新的一年里,每逢周末、节假日等,能不能组织些照管孩子们的活动?”
“我们已经联系工会组织进行全年活动谋划,也计划再推进志愿者招募活动,保证满足咱居民特殊时期的‘护童’需求。”刘萍萍话音刚落,大家都开心地笑了。
《光明日报》(2024年02月21日 04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糖尿病饮食之夏日食堂
目前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达到10.4%,也就是10个人中就有1个糖尿病,但更多的人在奔赴糖尿病的路上,非常认真的要加入糖尿病大军。看满大街最红火的都是饮食店,那些肚大腿细的人到处可见,更多的人看起来很瘦,但到内分泌门诊一查体脂测定内脏脂肪远远超标的隐性胖子。
浙二谷卫主任曾写过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堂食、外卖与健康。她曾经做了一次义诊,发现很多浙大退休的老教授们个个吃的红光满面,腰圆膀粗,但是“血压高、血糖高”,用了很多药物仍搞不定。结果往下一探:食堂伙食太好了。
糖尿病防治的第一大要义是什么,是生活方式,简单概况为管住嘴,迈开腿。怎么吃就成了重点。目前25-64岁的糖尿病病友占了很大一部分,这部分糖友最大的困扰是在家里吃时能管的牢,但是经常一日两餐食堂,食堂的师傅都比较不吝惜油盐,这些菜都油的好吃,咸的下饭,再加上打饭的阿姨很热情,米饭免费续碗,这怎么办?
糖尿病要防也要治,中国大庆研究发现,患者增加蔬菜摄入量,减少酒精和单糖的摄入量,减肥、适当运动,坚持6年后,可以使以后14年的2型糖尿病发生风险下降43%。
那重点来了,怎么吃?尤其是在食堂怎么吃?
早餐必须吃。不吃早餐的成年糖友,餐后高血糖的发生风险明显增加,而且,更容易患胆石症。那早餐怎么吃?食堂可选传统风味:白粥咸菜、豆浆油条、豆浆馒头、菜泡饭、汤面、炒面馄饨、水饺、生煎?这些中式的早餐,都是碳水化合物为主的早餐,白粥馄饨虽清淡,但很容易消化吸收,升糖迅速。油炸食品高脂高热量,面条也许荤素搭配,但是食堂大叔往往是大把的面,高汤重辣,高油高盐。营养师推荐:1、早餐需要多样性,建议五颜六色,鸡蛋、豆浆或牛奶、蔬菜、水果。2、制作简单,蒸煮为主,凉拌兼治3、调料少4、主食数量一般为2两左右。5、传统早餐就成为“白月光餐”,想吃的时候可以偶尔吃,而且不要吃到撑。
中餐要吃好。传统的吃法是多吃饭、少吃菜,菜卤泡饭又一碗。先管吃饱,不管吃好。中午进入食堂,先看看,含有膳食纤维的绿叶蔬菜,来一份;再看看蛋白质类:鱼虾肉蛋,鱼虾>鸡鸭>猪肉、牛肉、羊肉,烹饪方法:蒸煮>煎炸、红烧。荤菜选一下,今天先白灼虾来一份,明天蒸鱼块,后天,白切鸡肉或牛肉、羊肉。如果这些都没有,食堂大厨烧的实在色香味俱全,那就自助来杯水,吃前过一下水。那如果没有水呢,我们有筷子,把菜夹起来,把这些菜汤菜卤留在碗里。
晚餐在家里,晚上建议精致、清淡,晚餐可不要吃太多太饱。大家如想进一步咨询,可至上虞人民医院门诊四楼MMC,每周一、二、三、五上午有糖尿病健康教育。如果想知道自己究竟胖不胖,那么也来MMC,做一下标准体脂测定。
糖友如何分餐、加餐?
有些糖友可能对加餐有误解,认为加餐就是在三餐之外再额外吃一些。当然不是这样的!如果有加餐习惯,那正餐一定是要减少一部分的。那减少什么食物呢?减多少?
糖尿病饮食治疗的原则是控制总能量,均衡饮食,定时定量进餐。如何定时定量呢?需要依据糖友的饮食习惯和血糖控制情况而定。
有的糖友就是一日三餐不习惯加餐,那就将全天总能量分配到三餐:
1、可以是每餐三分之一能量;
2、也可以是早餐占总能量的20-30%,午餐占总能量的30-40%,晚餐占总能量30-40%;
3、一定要每餐包括主食、肉蛋奶豆、蔬菜,做到营养均衡、食物多样化。
大多数糖友喜欢加餐,如果您的餐后血糖不理想或容易出现低血糖,也需要增加餐次,这就需要重新进行能量分配:
1、可以是一日三正餐、2-3次加餐。早餐占总能量的20-25%,午餐占总能量的30%,晚餐占总能量25-30%,加餐占20-25%。
2、加餐食物也尽量做到食物多样化,营养均衡,可以是牛奶、酸奶、豆浆、豆制品等蛋白类食物,再加上水果或黄瓜、西红柿、拌菜(不放沙拉酱)、蒸茄子、冬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案例:
曾经有一名10年糖尿病病史的女性糖友提出了这样的疑问:“我吃了3种降糖药了,为什么我的血糖控制的不好?我每顿就吃一小口米饭,我的体重为什么长这么快?”
通过问诊了解到:这位糖友每日8点吃早餐,牛奶、鸡蛋、麦片,有时加几片饼干;午餐时间并没有饥饿感,11:15按时在单位食堂吃午餐,主食 荤素搭配菜肴,比如肥牛葱头盖饭、各种肉片炒菜等;下午无饥饿感情况下加餐无糖点心、无糖巧克力;晚餐7点左右在家吃,主食 炒2-3个菜(用五花肉,锅里、盘里会剩油),餐后吃水果、每日坚果。上下班坐车,基本无运动。给这位糖友做了人体成分分析,体脂率38.5%,基础代谢1378kcal。
这位糖友有几个饮食误区:
1、全天总能量超标,依据该糖友身高、体重等情况,每日能量需要约1700kcal,每日实际能量粗略估算至少在2000kcal以上,也就是每日能量多摄入300kcal以上,所以体重会增加;
2、认为无糖点心、无糖巧克力可放心食用,其实无糖点心除了口感不甜以外,能量远高于同等重量的馒头;
3、水果、坚果当零食,不计入总能量;
4、烹调油、五花肉造成每日脂肪量超标;
5、从不感觉饿,也就是每餐能量都“富裕”。
关于加餐,给您几条建议:
1、糖友应按总能量摄入食物,不得随意额外添加食物。加餐食物一定是计算在全天总能量里的,而不是在总能量基础上额外增加的食物。
2、加餐是要有饿的感觉才加,不饿不加餐。
如果每顿饭前都没有感觉到饿,需要上一餐减量或增加餐后运动。有的糖友餐后1-2小时就感觉饿,这时可以测血糖,如果不是低血糖,不要加餐。有的糖友说就是想吃东西,可选择体积大、能量低的食物作加餐,如黄瓜、西红柿、大拌菜等。
3、在感觉有点饿或者有头晕、心慌、出汗等症状时,要及时测血糖,判断是否存在低血糖。若出现低血糖,应及时摄入糖果、面包、饼干、馒头、点心等,或直接喝糖水,重者应静脉输注葡萄糖。
通过合理加餐,糖友可以更好地控制血糖,预防低血糖,保持血糖稳定;而不合理的加餐,会因进食的热量过多,导致体重增加,血糖难以控制。所以,糖友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加餐,如果需要加餐一定要注意上边提到的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