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尿酸5糖尿病(尿酸糖尿病患者该怎么调理)

糖尿病之友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患者尿酸超过这个数,容易得并发症!如何防治帮你总结好了!

在身体微妙的平衡中,尿酸虽然不出名,却是个厉害角色,一旦体内尿酸水平增高,会引发一种疾病——高尿酸血症,进而引发一系列疾病,给健康带来一连串的烦恼

糖尿病患者的尿酸水平升高,那更是雪上加霜。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尿酸和高尿酸血症的健康知识,如何防治早知道。

什么是高尿酸血症

根据《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2019)》,高尿酸血症的诊断标准为:

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无论男女,非同日2次测定空腹血清尿酸水平超过420μmol/L(约7mg/dL),即为高尿酸血症,是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的代谢综合征[1]。

嘌呤有两种来源

1.人体的细胞死亡后,细胞内的核酸(生物界上一代与下一代传递遗传信息的物质)会分解并转变为嘌呤;

2.一些含嘌呤多的食物,比如动物内脏和海鲜等在体内消化的过程中也会产生嘌呤。

嘌呤在肝脏中合成为尿酸,正常情况下,尿酸经过肾脏随尿液排出体外,一般人体内尿酸的生成量和排泄量大致是平衡的,维持在一个正常范围内。

高尿酸血症——不容忽视的隐形杀手

高尿酸血症作为一种代谢性疾病,其可能引发的并发症包括:痛风、糖尿病、肾脏疾病以及心血管疾病等,这些并发症均属于严重的健康挑战[2]。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2型糖尿病患者群体中,高尿酸血症的患病比例可达21.24%-31.5%

此外,有研究表明,当2型糖尿病患者同时患有高尿酸血症时,其面临的心血管不良事件、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以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风险将明显增加[3]。

所以说,高尿酸血症是不容忽视的隐形杀手。一旦发生高尿酸血症,应该怎么办呢?

图:艾科·精益佳Plus尿酸测试仪

5个方法,帮你与尿酸和平共处

面对高尿酸,我们并非束手无策,以下5个方法可以帮你与尿酸和平共处[2]。

1.饮食革命

限制高嘌呤食物:如猪脑、动物内脏等,如果特别想吃,就先煮,弃汤后再吃。同时限制含糖饮料、鲜榨果汁等含果糖的摄入。

拥抱低嘌呤饮食:每天全谷类食物占主食量的1/3-1/2,膳食纤维摄入量达到25-30克,每天喝300毫升奶或相当量的乳制品,每天蔬菜不少于500克,水果200-350克。

2.体重管理

通过吃动平衡,维持健康体重。根据自己的减重目标,在现有饮食的基础上,每天减少500千卡左右的能量摄入

3. 戒酒宣言

任何含酒精的食物,都不利于尿酸的控制。所以不建议饮酒或含酒精的饮料,尤其是不要喝啤酒

4. 水分补足

建议每天喝水达2000毫升-3000毫升,根据自身情况调整,优选白开水,也可以喝柠檬水。

建议早中晚有3次饮水量达到500毫升以上

5. 避免诱因

注意保暖、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这些都能减少尿酸的波动,让身体更加稳定。

3种情况下,加用药物降尿酸

虽然生活方式调整是控制尿酸的首选方案,但在某些情况下,药物干预也是必不可少的。以下情况需起始药物治疗[1,4]:

1. 高尿酸血症,无其他合并症,尿酸≥540µmol/L时。

2. 血尿酸≥480µmol/L,有下列合并症之一:高血压、脂代谢异常、糖尿病、肥胖、脑卒中、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尿酸性肾石病、肾功能损害(≥慢性肾脏病2期)。

3. 发生痛风的患者出现以下情况需要立即开始药物降尿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发作≥2次;或痛风性关节发作1次且同时合并下述任何一项:年龄<40岁、血尿酸>480µmol/L、有痛风石或关节腔尿酸盐沉积证据、尿酸性肾石症或肾功能损害、高血压、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血脂紊乱、肥胖、冠心病、脑卒中、心功能不全。

降尿酸治疗的总原则是:最小剂量的药物维持血尿酸水平持续达标。

控制好尿酸,守护健康每一天

如果你的尿酸升高,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生活方式及药物干预(必要时)把尿酸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不同人群的尿酸控制目标[1,5,6]

人群

目标值

无合并症

<420µmol/L

合并高血压、脂代谢异常、糖尿病、肥胖、脑卒中、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尿酸性肾石病、肾功能损害(≥慢性肾脏病2期)

<360µmol/L

严重痛风患者,如有痛风石或痛风频繁急性发作

300µmol/L以下

对于高尿酸血症,需要长期、甚至是终生的病情监测与管理,始终将尿酸水平控制在理想范围

为了更好地掌握尿酸的动态变化,我们可以借助尿酸测试仪进行自我监测。

监测方法很简单:以艾科品牌尿酸测试仪为例,像测血糖一样采指尖血,仅需要3微升血样,10秒就可以看到尿酸值,操作简单,在家自己就能测。

这不仅方便快捷,还能帮助我们及时调整生活方式和治疗方案。

图:艾科·精益佳Plus尿酸测试仪

高尿酸血症并非洪水猛兽。只要我们提高警惕、积极应对、科学管理,就能将其控制在可控范围内,定期复查,就可以守护我们的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2019)[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20,36(1):1-13.

2. 高尿酸血症营养和运动指导原则(2024年版).

3. 刘枝鑫,段滨红,王丹. 2型糖尿病及高尿酸血症的相关KAP研究进展[J].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24,44(03):194-197.
4. 朱小霞,邹和建,凌光辉,等.痛风相关知识问答(三)[J].中华内科杂志,2018,57(11)848-849.

5. 段宇,刘超.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解读[J].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13,33(6):376-378.

6. 黄叶飞,杨克虎,陈澍洪,等. 高尿酸血症/痛风患者实践指南[J]. 中华内科杂志,2020,59(7):519-527.

糖尿病患者,尿酸达到多少才算高尿酸血症?专家提醒:高于这个数

71岁的梁伯今年过年前因为血糖较高来医院就诊,完善糖尿病相关检查后,最终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在经过口服降糖药物和饮食运动干预后,梁伯的血糖终于控制达标了。

就在梁伯以为终于可以松一口气的时候,复查时却发现血尿酸升高,而且最近还开始出现关节红肿热痛,最后又被确诊为痛风。

梁伯纳闷了,之前明明没有痛风的,怎么血糖控制住了,痛风就随之而来呢?难道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会直接引发痛风?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下糖尿病与痛风之间的微妙的关系。

为什么糖尿病患者会更容易并发痛风?

首先,可以从人体三大营养物质代谢关系做简单的理解。众所周知,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是人体三大基本营养物质,它们在人体内都可以进行氧化分解,作为能源物质使用,为人体提供基本能量。

当它们代谢出现异常时,就会出现各种问题,碳水化合物代谢异常会出现血糖升高,脂类代谢异常时血脂就会升高,蛋白质代谢异常时尿酸就会升高

因此可以看出糖尿病与痛风是有着共同的“土壤”,即代谢异常导致血糖、尿酸升高,而尿酸升高是发生痛风的基础

其次,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高,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特别是肾动脉血管的损伤,使肾动脉硬化,可导致嘌呤分解代谢性增强,血尿酸生成增加,同时尿酸排泄不畅,从而更容易导致尿酸升高。

而且有学者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的高胰岛素血症,可导致肾近曲小管排泄钠和降低血尿酸,进而导致水钠潴留与高尿酸血症。

另外,有些糖友怕吃碳水化合物会升高血糖,于是改变饮食策略,少吃主食、多吃肉,导致体内蛋白质摄入增多,嘌呤分解代谢增多,这也间接导致尿酸升高,进而发展成痛风。

体内尿酸升高,又被称为高尿酸血症,国际上将高尿酸血症(HUA)定义为: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非同日 2 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420μmol/L,女性>360μmol/L。

糖尿病患者合并痛风有什么危害?

高血糖与高尿酸在共同的“土壤”下共存,使得糖友更易并发痛风。不仅如此,糖友合并痛风,其带来的并发症也更多、更严重。

高尿酸血症除了能引起痛风性关节炎和肾结石外,还可加重2型糖尿病患者的代谢紊乱,增加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包括大血管并发症、神经系统并发症、肾脏并发症等。

糖尿病患者合并痛风也预示和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和预告因子。

因此,2型糖尿病人群更需提高对高尿酸血症的重视。

糖尿病患者合并痛风该如何应对?

糖尿病患者合并痛风比单纯糖尿病或痛风对患者的健康危害明显增大。

因此,一方面糖尿病患者要注意预防痛风,另一方面,糖尿病患者合并痛风更要注意从饮食和生活习惯上进行控制,以延缓病情的恶化。

1.饮食控制更加严格

饮食上应遵从“三低”的饮食原则,即低嘌呤、低能量摄入、低脂低盐饮食。鼓励糖友多食用蔬菜,低脂、脱脂奶及其制品、鸡蛋等低糖低嘌呤食物;

  • 避免食用的食物:果糖饮料、动物内脏、肾、小虾、肉汤、肉汁、沙丁鱼等高嘌呤食物。

另外提倡戒烟戒酒,不喝浓茶、咖啡等饮料

同时要注意避免暴饮暴食或饥饿,暴饮暴食不仅会使血糖剧烈波动,同时还容易诱发痛风性关节炎的发作。

2. 注意多饮水

每日尿量应保持在2000毫升以上。多饮水可以增加尿液的排泄,促进尿酸随尿液排出体外。

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后,尿酸排泄量减少,要注意检测尿液的酸碱值(PH值)。若酸碱值低于正常值,可尝试通过喝苏打水或适当摄入一些碱性食物,有助于降尿酸。

3.肥胖者要积极减肥,减轻体重

不仅可以改善体内胰岛素抵抗状态,增强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还可以促进体内代谢产物的排出,对关节也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4.妥善处理诱发因素

禁用或少用影响尿酸排泄的药物:如青霉素、四环素、吡嗪酰胺、乙胺丁醇、水杨酸类药物,大剂量噻嗪类及氨苯喋啶等利尿剂等,以免引起继发性高尿酸血症。

5.注意劳逸结合

避免过劳、精神紧张、感染、手术。一般不主张痛风病人参加跑步等强度较大的体育锻炼,或进行长途步行旅游。

6.注意脚部保暖

痛风就是尿酸结晶积聚在关节处产生炎症,因而痛风容易发生在关节处。如果关节受凉后,就容易结晶,所以关节要注意保暖。

增强体疗和理疗,体疗以伸展和屈曲为主,理疗包括有热敷、热水浴、紫外线按摩,以增加关节处的血液循环。

7. 尿酸达标

尿酸初级治疗目标是低于360 μmol/L,终极治疗目标是低于300 μmol/L,尿酸持续达标有利于减少痛风的复发率及溶解痛风石。

血尿酸过高者应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服用降尿酸或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不能随意加用或停用该类药物,否则容易造成血尿酸的剧烈波动而诱发痛风急性发作。

为了健康,糖友应在家中应进行自我血糖监测,定期门诊抽血复查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酸、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等。

作者:黄小依

当高尿酸血症遇上糖尿病?专家教你如何治疗

高尿酸血症与糖尿病都是代谢性疾病,两者有共同的发病基础——营养过剩,且都明确与胰岛素抵抗相关,都与饮食、酒精摄入等危险因素相关,都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那么,当高尿酸血症遇上糖尿病,我们该如何做呢?

高尿酸血症是指正常饮食状态下,不同时间2次检测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420μmol/L(7mg/dl),女性>360μmol/L(6mg/dl);而由于尿酸盐结晶沉积于关节、软组织和肾脏,引起关节炎、皮肤病变及肾脏损害等就属于痛风,这两者是同一疾病的不同状态。

糖尿病是由于人体糖代谢紊乱、出现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的代谢疾病群。

若同时患有高尿酸血症和糖尿病,治疗可能陷入两难。糖尿病治疗需要多运动,而高尿酸血症所致的活动性关节炎却又限制过度运动;糖尿病提倡高蛋白质、低热量饮食,高尿酸血症严格控制肉类摄入等;某些降糖药物还可能影响嘌呤代谢等。

当高尿酸血症遇上糖尿病时,专家建议可以从下面4点进行治疗:

1、调整饮食结构,控制饮食总热量

(1)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控制主食,有利于控制血糖。

(2)多食富含膳食纤维、Vit B1及Vit C的蔬果。痛风患者可食用柠檬、樱桃和橄榄,绝大多数瓜类、块茎、块根类及大多数叶菜类蔬菜,西瓜、椰子、葡萄、草莓、李子和桃等可适量食用,这些果蔬能有效防控痛风,膳食纤维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同时,不宜多食香菇、草菇、芦笋、紫菜、海带及粮食胚芽等嘌呤含量较高的植物性食品,减少一些水果(苹果、香蕉、无花果、梨、橙、龙眼、荔枝、柚子、柿子和石榴等)、蔬菜(甜菜、莲藕、马蹄等)等含果糖较高的果蔬摄入,还要避免饮酒。

(3)多饮水。增加饮水量可作为痛风患者非药物治疗的措施之一。在无肾脏病、心力衰竭等禁忌的情况下,建议痛风患者饮水,每日饮水总量为2~3L;建议分次饮水,早、午、晚有3次饮水量达500ml左右;尽量选择弱碱性、小分子水;可以饮用柠檬水(如1~2个鲜柠檬切片加入2~3 L的水中);禁用软饮料。

(4)痛风患者食用动物性食品时,应注意种类、数量、加工方式。避免食用动物内脏如肝、肾、心、肠等,可选择嘌呤含量较低的牛奶、鸡蛋及适量非哺乳类动物肉类(包括鸡、鸭、鹅和部分淡水鱼等)。进食肉类应以瘦肉为主,每日肉类摄入量不宜超过100g,尽量进食新鲜肉类,提倡水煮后弃汤食用,避免使用过多盐、糖和香辛料的调味品,但痛风急性期需禁食一切肉类。

2、选择对尿酸影响小的药物

选择药物时要注意以下4种:

降糖药物。胰岛素、磺脲类(格列美脲、格列齐特)对尿酸有一定影响,使用上述药物要权衡。

利尿剂。噻嗪类利尿剂(氢氯噻嗪)和髓袢利尿剂(呋塞米)会影响尿酸排泄并可诱发血糖升高,保钾利尿剂(螺内酯、氨苯蝶啶)则有促进尿酸排泄作用。

降压药。高尿酸血症合并糖尿病的高血患者降压药物首选ARB。ARB具有降尿酸作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及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ARB)能减轻胰岛素抵抗。

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会增加体重、胰岛素抵抗,痛风发作时也要尽量避免应用。

3、体重管理

脂肪组织可产生和分泌更多的尿酸,并增加胰岛素抵抗。体重指数与痛风的发病率呈正相关,腹型肥胖亦可增加痛风发病风险,减重可降低血尿酸水平,减少痛风发作。

4、规律适量运动

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可降低痛风发病率,而中高强度运动可能使尿酸排泄减少,血尿酸水平上升,反而增加痛风的发病率。所以,适当运动可作为非药物治疗措施之一。5条运动原则请牢记:

高尿酸血症患者建议规律锻炼; 痛风患者的运动应从低强度开始,逐步过渡至中等强度,避免剧烈运动,痛风急性期则以休息为主,中断锻炼;运动次数以每周4~5次为宜,每次0.5~1小时,可选择慢跑、太极拳等方式;运动期间或运动后,避免快速大量饮水,应适量饮水,促进尿酸排泄;有心血管、肺部基础疾病者,应适度降低运动强度和缩短运动时间。

本文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医学科普专委会主任委员王韬进行科学性把关。

“达医晓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