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嘴烂了(糖尿病患者嘴巴烂了怎么办)
糖尿病患者遇上牙病,后果很严重
俗话说:“十个糖尿病人九个半坏牙”。最近半个月,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南医五院”)陆续收治了几例糖尿病患者,就是因为牙病问题,差点没危及生命。
今年72岁的李大爷,有糖尿病、高血压、肾病等基础疾病。几天前,因右下后蛀牙牙痛引起面部肿胀,出现吞咽困难,情况较为严重,来到了南医五院口腔医学中心就诊。
经过抽血、CT等检查显示,患者炎症指标较高,血糖远高于正常值;面颊部口底肿胀明显,大范围积气积液;右侧面部口底肿胀厉害,张口度只有1cm;患者已经出现无法吞咽,伴有轻微的呼吸困难。
考虑到病情危重,感染可能进一步向全身扩散,口底肿胀极容易引起窒息,随时危及生命。
口腔医学中心李志强副主任带领科室团队,立即根据患者情况,制定详细有效的治疗方案,及时邀请内分泌科、肾内科、呼吸与危急重症医学科等开展多学科联合会诊,通过切开排脓、冲洗换药、抗生素治疗等,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各项指标逐渐恢复,面部肿胀也逐渐消退。
无独有偶。在此期间,科室又收治了一名类似病状的患者。64岁的刘大爷,一直自觉身体状况良好。几天前在当地牙科诊所种牙,随后就出现了面部肿痛,吊针输液后不但未见起色,反而肿胀疼痛越来越厉害,甚至出现了呼吸困难,情况十分危急,患者立即被送院治疗。经过及时有效的处理,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在抽血检查中发现,刘大爷原来患有糖尿病,这也是他病情进展凶猛的罪魁祸首之一!但是由于刘大爷从未进行定期体检,所以一直懵然不知。
其实,科室遇到类似这样的病情还有很多……很多糖尿病患者常轻视牙病,实际上,牙病,特别是牙龈炎,可使细菌进入血液和活动细胞,产生对身体有破坏作用的炎症生物信号,在胰腺中,与胰岛素分泌(血糖)有关的细胞就会受到破坏。一旦这种现象发生,会引起血糖波动——血糖控制不好,各种并发症就会找上门来。
01什么是间隙感染?正常颌面部各层组织之间存在潜在的筋膜间隙,当感染侵入这些间隙时,化脓性炎症使疏松结缔组织溶解液化,炎症产物充满其中,此时才出现明显的间隙。感染可局限于一个间隙内,也可循阻力薄弱的组织扩散,形成弥散性的多个间隙的感染。
02间隙感染会有哪些症状?常表现为急性炎症过程,局部表现为红、肿、热、痛、功能障碍(张口困难,吞咽困难,疼痛等),全身表现为高热、寒战、全身不适等中毒症状。如患者原有糖尿病等系统性疾病炎症容易再持续扩散,可出现口底广泛发炎、肿胀,甚至阻塞气道,导致呼吸困难、窒息而死亡;感染也可导致细菌进入我们的血液,出现全身败血症等,危及生命。
03间隙感染会怎么来呢?常见的感染来源多种,最常见为牙源性感染(智齿冠周炎、根尖周炎、颌骨骨髓炎等);其次是腺源性感染,可由扁桃体炎、唾液腺炎、颌面部淋巴结炎等扩散所致;还有血源性,相对少见。
04那该怎么治疗呢?轻:对于一般牙源性症状较轻的感染,建议尽早就诊于口腔门诊,对病灶牙进行处理后,结合口服消炎药一般可控制。
中:对于颌面部有明显肿胀的情况,若穿刺有脓,应及时进行切开排脓,必要时需输液治疗。
重:对于感染比较严重的病人,有可能会引起窒息或者感染全身扩散,危及生命,需住院治疗,尽快进行广泛切开排脓,必要时需气管切开,全身抗菌支持治疗。
05平时该怎么预防呢?上述的两个病人除了是牙源性感染之外,共同点是患者本身患有糖尿病,年龄大,抵抗力相对较低,糖尿病会让感染变得更加难以控制,牙齿的问题引起严重的间隙感染,情况十分危险。
因此,专家建议首先要健康饮食,适当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其次是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口腔/牙齿疾病早发现早治疗,加强口腔卫生;还有就是定期体检,特别是60岁以上人群,对于一些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等,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最重要的是如果出现不舒服,第一时间要去医院就诊!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辉
通讯员 秦新立 黄晓桥
图/视觉中国
糖尿病人万一出现烂脚怎么办?生活预防有妙招
【前言】糖尿病,这个“富贵病”,已成为危险人类健康的杀手。当今社会不愁吃不愁穿,人们因工作生活的忙碌而忽视了锻炼,而且饮食讲究多、精、好,导致糖尿病发生率逐渐增高。全球糖尿病联盟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已达4.25亿人,其中我国已超过1.14亿人,约占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的1/4。单纯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引起的各种并发症。在临床中,大多数糖尿病患者都出现各种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下肢溃疡(糖尿病足)、糖尿病性心脏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
其中糖尿病患者在血管外科中,最常见的就是糖尿病足。
可怕的糖尿病足- 糖尿病患者一旦发生过溃疡,虽然经过治疗后痊愈康复,但再次发生足部溃疡的风险会增加10倍左右。数据显示,第1年复发率高达34%,随后5年复发率更是超过70%。
- 笔者在临床中常遇到糖尿病足患者前来住院就诊,他们发生足趾、足背溃疡是常事,甚至有些已经溃烂至足底、跟腱,仍不知道的患者。溃烂?仍不知道?是的!因为糖尿病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已经把患者足部的痛觉神经破坏,往往出现麻木感,甚至出现足部溃烂时感觉不到任何的疼痛。病房中有不少患者是因为冬天泡脚,水温度太高都未能察觉,最后把脚“烫熟了”,出现整只脚溃烂坏死才来就诊的。发生糖尿病足的患者,往往住院时间长、伤口容易感染细菌、需要截趾甚至进行大清创,一些患者最后还往往会面临截肢。我国糖尿病截肢率调查显示,城市三甲医院糖尿病足导致的截肢,占了所有非创伤性、非肿瘤性截肢的56.5%!
- 糖尿病足康复患者回家后,如果没有后续的持续随访随诊,没有控制饮食和特别的护理,溃疡的再发是显而易见的。
- 预防糖尿病足,首先要控制血糖。血糖控制不好,不管有没有糖尿病足,日后发生其他糖尿病肾病肾衰竭、糖尿病性心脏病、糖尿病眼病等并发症的风险都非常高。
- 不良的生活习惯,是糖尿病足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如过度修剪趾甲、赤脚走路、从不用护肤霜、使用热水袋取暖、鞋袜过紧、运动不当等。因此,有糖尿病的患者应该比常人更需要增强足部的护理,任何有损于足部皮肤的动作都应该谨慎。
- 控制饮食。糖尿病被称作“富贵病”,就是管不住嘴吃出来的,当然先天性和特殊情况的除外。但往往糖尿病患者是管不住嘴的,一是因为数十年的饮食习惯一时半会更改不了,二是大部分病人觉得无所谓,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老子血糖高一点点有什么所谓?又不见我有什么事!其实有这种意识是大错特错的,糖尿病的并发症就是一个慢性累积、短期突然爆发的过程,往往发现的时候很多患者是肾衰竭晚期、失明、冠心病、心肌梗塞,以及糖尿病溃疡。笔者虽不在糖尿病专科,但在临床中经常遇到血糖超标的患者,其中一个是酒店大厨,饮食不控制,后来住院住了3个多月才把他的小腿保住了,最终溃烂的地方长肉长皮愈合。这是活生生的残酷案例!
- 保持足的干净、卫生:可以每天用温水洗脚,水温最好不超过40°,洗脚之前必须先用手试探水温,以免造成足部的烫伤。一般不要用刺激性强的洗剂,以免灼伤皮肤。洗后用毛巾尽量擦干足部皮肤,尤其是趾缝中的水分,足跟及皮肤干裂的地方,可以涂护肤品或润滑油。
- 检查:可每天自行检查足部情况,看是否有皮肤破损、肿胀。
- 预防外源性伤口:尤其是冬天,糖尿病足患者因为容易出现足部发凉,而用热水袋或直接烤火取暖,甚至烤灯取暖,都是不可取的。修剪趾甲不宜过短。不要自行处理足部干裂皮肤,尤其是自行撕扯外翻的硬皮,也不要用利器切割、用腐蚀性药物外敷。不要赤足在地毯、沙滩、鹅卵石上行走。在人多的地方如车站、地铁、购物广场等,以免被人误踩。笔者临床中曾发生过2例患者康复回家后,在家和孩子玩耍时被孩子误踩引起溃疡的情况。
- 选择合适的鞋袜:鞋袜不宜过紧,户外活动最好穿着有保护作用的鞋,不能穿拖鞋、凉鞋外出。
- 专科随诊:每年应到医院随诊,有条件应进行下肢及双足检测,了解足部有无明显神经、血管病变。对诊断和预防糖尿病足非常重要。
【结语】糖尿病足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以高血糖为特征,其产生的并发症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糖尿病足因其致溃、致残性而显得特殊,糖尿病足也是周围血管病专科的常见病。任何糖尿病患者都应该积极控制血糖、控制饮食、注意生活细节,才能得到更好的晚年生活。
糖尿病手指头烂怎么办
尿病患者手指头烂,通常是由于血糖水平较高,继发感染所致,还可能与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神经病变、皮肤干燥等因素有关。处理这种情况,一般有以下方法:
一、一般治疗
1. 保持患处清洁:患者应注意保持手指溃烂部位的清洁,避免感染进一步加重。定期用温水清洗,去除坏死皮肤和污垢,保持干燥。
2. 调整饮食:在饮食方面,患者应严格限制甜食的摄入,如糖果、点心、饼干、水果、含糖饮料等。同时,也要少吃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蟹黄等。可以多吃些高蛋白食物,如瘦肉、鱼类、豆制品等,为身体提供营养支持,并有助于促进患处愈合。
3. 血糖监测:定期使用血糖仪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记录结果并调整饮食及药物治疗方案,以维持血糖在稳定水平。
二、药物治疗
1. 降血糖药物: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降血糖药物进行治疗,如二甲双胍、格列本脲、胰岛素等,以控制血糖水平。
2. 抗生素:针对细菌感染,可以使用局部抗生素药膏进行治疗,如莫匹罗星软膏、红霉素软膏等。如果症状较重,也可以口服抗生素,如头孢克肟胶囊、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等。对于真菌感染,可以使用特比萘芬乳膏、酮康唑乳膏等药物进行治疗。
3. 改善血管和神经病变的药物:如果手指头烂与外周动脉粥样硬化或神经病变有关,可以使用抗高血压药(如硝苯地平、美托洛尔)改善血脂异常(如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或使用营养神经类药物(如甲钴胺片、维生素B12片)进行治疗。
三、手术治疗
如果手指头溃烂症状较为严重,通过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可以考虑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包括清创术,即切开患处进行引流,并清除坏死组织。如果出现严重坏疽或肢体坏死,常规治疗无效,可能需要进行截肢手术。
四、日常护理
1. 保湿护理:皮肤干燥可能导致角质层变薄,更容易被外界刺激所伤害,进而诱发感染。因此,保湿霜是基础护理的一部分,有助于锁住水分并保护皮肤屏障。
2. 穿着舒适:穿着透气舒适的鞋袜,避免足部受压和摩擦,以预防感染的发生。
总之,糖尿病患者手指头烂需要及时就医,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综合治疗。同时,患者也应注意日常护理和饮食调整,以维持血糖稳定并促进患处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