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可脂(糖尿病脂肪肝严重吗)
为什么「糖尿病」患者要注意「血脂」?医生:调脂,无非这两招
随着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都有富贵病了,糖尿病就是常见的富贵病之一。
生活中很容易看到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的人更加重视自己的血糖了。
但是对于糖尿病人来说,控制好血糖就绝对安全了吗?其实并不是,血脂也很重要。
今天就跟大家聊聊血脂和糖尿病的关系。
很多糖尿病患者都知道自己的血糖非常重要,所以经常测血糖,但殊不知,血脂对糖尿病患者的危害也很大。
特别是二型糖尿病患者,血脂代谢异常是非常普遍的临床特征。
研究显示有一半的糖尿病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血脂异常,这种异常主要表现在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的升高,以及高密度脂蛋白的减少。
在这里要注意一下,虽然高密度脂蛋白听上去不是什么好东西,但其实他是血脂中的好人。
通常来说,高密度脂蛋白降低是血脂异常的表现。所以血脂的指标当中,如果高密度脂蛋白升高,反倒是好现象。
有的人会有疑问,血脂异常会对身体造成什么影响呢?
其实脂质代谢异常对身体的主要影响在血管,因为血脂异常会造成血管内皮的损伤,如果长期损伤就会导致血管炎症的反复发作,最终逐渐出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这类问题。
说简单点,就是血脂异常和心脑血管疾病有很大的关系。
特别是对于二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更容易出现心脑血管疾病了。
而且有研究显示对于二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如果单纯把血糖控制得很好,而忽视了血脂异常,那么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仍然不能被控制。
通俗点讲,即使控制好了血糖,血脂异常仍然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而如果可以把血脂控制好,那么对于预防大血管并发症也是有显著作用的。
综上所述,对于有血脂异常的糖尿病患者来说,积极地进行调整治疗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二、糖尿病患者如何调整血脂。我们知道糖尿病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而且如果可以有效地调整血脂就可以降低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所以,对于血脂异常的糖尿病患者来说,有哪些方式可以有效降低血脂呢?
无非是两种方法:生活干预和调整药物的应用。
- 1.生活干预。
虽然听上去很简单,只是改变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但这些习惯都是人们长期养成的,并不好调整。
主要包括两方面,饮食习惯和适当运动。
在吃东西上应该更加注意低脂低热量饮食,同时要注意食盐的摄入,增加高纤维素饮食,这样才能保证身体摄入健康营养的食物,让血脂逐步降低。
另外有效的身体运动也十分重要,研究表明,如果每天都可以进行不少于30分钟的运动锻炼,可以使冠心病的发生率降低50%左右。
另外运动不单纯,可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而且还能降低甘油三酯,并且使高密度组织蛋白逐渐上升。
总之,既注重饮食也加强运动,无论是对糖尿病还是血脂异常都非常重要。
- 2.应用调脂药物。
对于很多患者单纯改善生活方式还不足以降低血脂,我们还可以通过调整一些用药。
这里主要说的就是他汀类药物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是防治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线药物,而且可以有效降低低密度脂蛋白。
很多指南中都建议,糖尿病患者应该把降低低密度脂蛋白,作为调脂治疗的首要目标。
但并不是所有糖尿病患者都应该使用降脂药物,主要有以下三类人群应该选择他汀类药物降脂。
(1)有明确心脑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同时要注意低密度脂蛋白的控制目标是小于1.8mmol/L。
(2)虽然没有心脑血管疾病,但是年龄已经超过40岁了,并且有至少一项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家族史,吸烟,高血压和蛋白尿。而且这个时候低密度脂蛋白最好控制在2.6mmol/L以下。
(3)如果低密度脂蛋白超过2.6mmol/L或者有多个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这类患者争取把低密度脂蛋白降低在2.6mmol/L以下。
如果符合以下三类人群中的一项,就应该选择他汀类药物帮助血脂控制了。
总结。在以往的糖尿病人群中,人们更加注意血糖的控制,往往很少会重视血脂异常。
但其实单纯控制血糖,并不足以完全降低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所以除了重视血糖之外,也更应该重视血脂。
而血脂的控制无非两点,一方面是改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就是应用降脂类药物。
对于很多患者单纯改善生活方式就可以控制血脂,但如果有一些特殊的情况就需要通过药物降脂。
糖尿病不可怕,最可怕的是糖尿病的并发症,心脑血管疾病其实来势汹汹,但是有很多有效的手段可以预防,不要错过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最佳时期。
@头条健康#哆咖医生超能团# #慢性病那些事##慢病知识防治#
除了补钙,在医院,医生还拿「葡萄糖酸钙」当解毒药和抗过敏药
您关心血糖吗?医生总结血糖监测的冷知识,请看此文,全是干货
糖尿病患者吃降脂药吗?血糖控制好了可不够,医生辟谣给您讲清楚
明明是糖尿病患者,为什么医生总看脚?是因为觉得鞋好看吗
糖尿病患者吃降脂药吗?血糖控制好了可不够,医生辟谣给您讲清楚
现在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幸福了,吃得也比以前好了,但是富贵病也越来越多了,糖尿病就是其中之一,相信你身边会有很多糖尿病的患者。
特别是二型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很多人都知道他那病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为糖尿病导致的各种并发症。
跟健康人相比,糖尿病患者很容易出现心脑血管疾病。
在高血糖和脂质代谢异常的情况下,糖尿病患者血管硬化也更加快,而且因为血液粘稠度比正常人要高,所以这些,机制的作用下,更容易出现心脑血管疾病。
更有一些医生认为糖尿病就是冠心病的主要因素之一。
一、血脂异常对糖尿病的影响。大家也都知道血脂异常对心脑血管特别不好,那么糖尿病患者,在什么时候需要用药物控制血脂呢?
在讨论要不要吃药之前,先看一下血脂异常对二型糖尿病患者具体有哪些不良影响呢?
有研究表示,差不多一半的糖尿病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血脂异常,这似乎已经很常见了。
具体的表现就是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降低。
在这里首先跟大家辟个谣。大家觉得血脂高是一件坏事,所以在很多人看来,高密度脂蛋白降低是一件好事。
其实这种说法还真不对,血脂里只有一个好人,那就是高密度脂蛋白。如果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可真的不是一件好事情。
大家看血脂报告单的时候,如果高密度脂蛋白稍高一点不是什么坏事,不用太担心,但是如果很低的话,同时伴有其他的指标增高,这个时候一定要注意了,说明血脂确实出现问题了。
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如果数值很高的话,说明血脂异常的很严重。
而且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控制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是最核心的问题。
正因为脂质代谢异常,所以可以造成血管内皮的直接损伤。
而在糖尿病的同时,血管更加容易出现血管炎症反应。总体来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就特别容易了。
看着名字挺长,但是简单来说,这种斑块就是导致冠心病的元凶。你听说过冠心病吗?那可是跟心肌梗死有很大关系的。
很多患者都知道想要控制糖尿病并发症的进展首先要控制血糖,但是对于有血脂异常的糖尿病患者来说,单纯控制血糖并不能改善血脂。
而血脂异常导致的大血管病变是特别严重的,所以,建议血脂异常的糖尿病患者在控制血糖的时候一定要积极地进行调脂治疗。
二、降血脂,能不能不吃药?说了这么多,其实只是想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血脂控制很重要,那么糖尿病患者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吃药呢?或者想降低血脂,可不可以通过不吃药的方式呢?
其实该不该吃药还是有待商榷,因为不能一切都通过药物来解决,在吃药之前还是应该试着通过干预生活方式来调整的。
这种做法包括调整饮食习惯。一定不要吃脂肪含量和热量高的食物,这对脂质代谢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而且也不要吃太多食盐。能吃高纤维素的食物是最好的。
吃吃喝喝是一方面,运动也不能少了,推荐患者每天运动时间不要少于30分钟。
有研究显示,如果每天的运动锻炼时间大于30分钟,可以降低冠心病发生率50%。 别看50%不太多,但是要知道降低1%都需要很大努力。
能降低50%,说明这个做法已经很有效了。
但是上面几点内容做得很好的情况下,血脂控制得还是不好,这个时候是不是该吃药了呢?
三、哪些人应该吃降脂药物?好了,铺垫了这么多,终于到重头戏了,到底哪些人应该吃降水药物呢?
根据中国二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我们可以知道,糖尿病患者应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这是调制治疗的首要目标,也是我们最核心的目标。
所以拿着血脂报告单,一定要看一下低密度脂蛋白的数值。这个数值很重要。
对于这几类患者来说,无论血脂如何,都应该在干预生活方式的基础之上应用一些降脂类药物。
- 1.已经出现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控制的目标是在1.8mmHg/L以下。
- 2.虽然还没有心脑血管疾病,但是年龄大于40岁,但是有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包括但是不限于吸烟,高血压,血脂异常和蛋白尿以及家族心脑血管病史。这里患者也要注意一下他们的低密度脂蛋白控制目标应该小于2.6mmHg/L。
- 3.但是对于一些患者来说,既没有心脑血管疾病,也没有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单纯是低密度脂蛋白超过2.6mmHg/L,这个时候需要吃药吗?当然了。如果低密度脂蛋白已经超过这个数值了,还是应该吃降脂药物的,同时对于一些虽然低密度脂蛋白数值并不高,但是有很多个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的患者也是应该吃药的。
以上三种患者就是应该吃降脂药物的人群,简单来说就是有心脑血管疾病一定要吃药,没有心脑血管疾病,有风险也要吃药。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是不是应该吃药还是要看自身情况。
总结。另外,很多人会问,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的数值应不应该控制呢?
根据指南建议,甘油三酯应该控制在1.7mmHg/L以下,而高密度脂蛋白男性要控制在1.0mmHg/L以上,女性要控制在1.3mmHg/L以上。
那么患者在纠正血糖同时还要多看一下自己血脂代谢的情况,很多时候即使血糖控制好了,因为血脂异常还是容易出现心脑血管疾病。
虽然检查血脂的时候指标非常多,但是最需要关注的就是低密度脂蛋白了。
看一下低密度脂蛋白的数值,这可以确定患者是不是需要服用药物治疗。
但是高密度脂蛋白是好东西,稍高一点没什么问题。有的人问高密度脂蛋白有没有升高的有效药物,其实很遗憾,目前还没有研制出来,但是大量的数据显示,运动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最好的方式。
说了这么多,只是想告诉你,如果血脂异常的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对血脂注意多一点,评估一下自己是不是需要吃降脂药物,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帮助到您。
#哆咖医生超能团##健康生活我看行##中秋话团圆#@头条健康
凭什么研究丙肝的外国人能获诺奖?给你讲个故事,听完就很服气了
7岁女孩发现无性细胞瘤,医生测基因确定是男孩?原来是罕见病
关心特朗普,这位74岁胖老头,新冠死亡风险是普通年轻人90倍
您关心血糖吗?医生总结血糖监测的冷知识,请看此文,全是干货
糖尿病是怎么引起的?如何预防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功能障碍。总的来说,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它引起的并发症。那么,糖尿病是不是防不胜防呢?今天,咱们来聊聊糖尿病吧!
说到病,一般先从它的病因说起,那么糖尿病的病因是什么呢?他的病因有两个:1、遗传因素导致1型糖尿病,这类患者占糖尿病的少部分,发病年龄轻,大多小于30岁。2、环境因素,进食过多,体力活动减少导致的肥胖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环境因素,常见于中老年人,肥胖者发病率高。所以,糖尿病是可以预防的,那么,如何预防呢?
一、 注意饮食。这个包括这几方面:1、注意饮食,就可能引发糖尿病。摄入过多的糖分,会引发糖尿病,比如说含糖的果汁。美国文献上发表过一篇文章,每天喝两分以上含糖果汁的人,比每个月喝一份一下含糖果汁的,患糖尿病的几率高31%。所以,注意饮食,少吃一些含糖量高的食物,这是预防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原则。2、不暴饮暴食,生活有规律。特别是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尽可能不在短时间里,吃含葡萄糖、蔗糖量大的食品,比如:蜂蜜、大米、面粉、甘蔗、红糖、白糖等食物。吃饭时药细嚼慢咽,多吃蔬菜。热量摄入适当,低盐、低糖、低脂、高纤维、维生素充足,是最佳的饮食配伍
二、 多锻炼身体,少熬夜:睡眠不足,会引发激素分泌压力过大,身体会储存脂肪来应对,这样一来人的饭量会变大,这也是引发糖尿病因素之一,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论是胖或是瘦,都应要每天锻炼半小时以上,其实运动也可很好达到降血糖的作用。如果您的体重已经超标,那么,减肥大计就应该提上日程。每周做3次有氧运动,每次不少于一小时,每隔一小时就站起来活动一下。这样也可以有效的预防糖尿病。
三、 定期体检:不仅是要预防糖尿病,还可以预防引起糖尿病的其他并发症。应该对血糖、甘油三酯进行监控。如果测得值达正常上限或超过时,要继续做糖耐量试验,经确诊后,及早进行治疗。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四、 吃水煮花生 :煮花生保留了花生中原有的植物活性化合物,如植物固醇、皂角甙、白藜芦醇、抗氧化剂等,可以有效预防糖尿病。经过水加工处理后的花生营养价值高,对各类疾病都有预防抑制作用,因此建议大家吃花生尽量先用水泡上一泡,早煮熟了吃,炒熟的尽量少吃,油炸花生尽量别吃,不仅对自身健康不好,而且更容易导致肥胖。
时间不会倒流,人生也不会重来,不要等到疾病发生了,再去追悔莫及,未病先防,你可以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