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可以泡(糖尿病可以泡艾草脚吗有效果吗)
糖尿病人泡脚要多多注意细节,这6大要点告诉你!
在寒冷的冬季,睡前用热水泡脚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适合用温度高的水进行泡脚,比如糖尿病患者人群。糖友们泡脚的方式一旦出现错误,就容易产生严重的问题。那么糖尿病患者到底能不能泡脚呢?答案是可以的。
但是糖友们泡脚的注意事项还是比较多的,接下来一起来看看吧。
注意事项一:温度不能过高
因为糖尿病患者对细菌或者病菌的抗衡能力比较差,所以泡脚时,水的温度不应当太高,按照人体温度进行衡量就可以,37度为佳。假如水温过高,则容易会让皮肤受到伤害,而糖友们的肌肤受伤就容易引起细菌感染,从而出现糖尿病足。
注意事项二:注意时间
糖尿病患者在进行泡脚的时候,时长也很重要。注意把握浸泡的时间尺度,一般在20分钟左右就好。而且泡脚时间点应该在晚饭后间隔一小时进行。
注意事项三:注意脚部是否破损
糖尿病患者在进行泡脚前,应该认真观察是否自己的脚部存在伤口或者细小裂口,假如有的话,那么最好不要进行泡脚。因为进行泡脚后存在几大可能性会感染,最好去医院进行伤口处理。
注意事项四:迅速擦干
病患泡完脚以后,应该迅速用柔软毛巾擦干足部的水,避免皮肤发生皲裂,引发感染。如果在泡完脚后病患想要修建指甲,那么就不应该把脚趾甲修得过于短,让指甲周边的肌肤有出现裂口的机会,避免感染的可能。
注意事项五:使用药材需要咨询医生
其实最好不要使用药物浸泡,假如真的想要在泡脚水中加入中药材,那么就应该询问医生后才能进行。此外,糖友们泡脚有选择余地,一方面如果有失眠的情况,则可以选择在夜晚泡脚;假如在白天经常出现疲劳的情况,可以改在中午进行泡脚,消除疲劳。
注意事项六:不要使用药水
在泡脚时,糖友们应当放弃在水里加入药水的想法。因为在泡脚桶内加入药水,会有很大可能损坏皮肤的表层,导致脚部肌肤的免疫力下降,从而引发细菌感染。
除了泡脚,冬日里的饮食结构也需要注意。
第一,不能因为寒冷则大量食用高热量食物。要坚持低盐饮食,高脂肪就意味着高胆固醇,高胆固醇会造成血管硬化,从而加重病情。
第二,不能饮酒。虽然快过年了,过年过节一定少不了酒。但是糖尿病患者不宜饮酒,饮酒会让身体内部血糖变化剧烈。空腹饮酒更是要不得,容易引起低血糖,但因为空腹饮酒的不适感让人把低血糖的症状混淆,以为只是正常现象,这样就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泡澡能解乏又能降血糖 糖尿病患者应注意什么
忙碌了一天,在睡前泡一个澡,能够泡去身体上的疲惫,对于二型糖尿病患者来说,经常洗热水澡能够降低血糖,能够起到辅助控制血糖的作用。除了泡澡以外,其他的降糖措施也必须做到位,否则单瓶泡澡是没有办法控糖的,这一点需要注意。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糖尿病患者泡澡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糖尿病患者泡澡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1、调好水温
糖尿病患者在泡澡之前一定要调好水温,泡澡的水并不是越热越好,对于糖尿病患者本身来说,40度左右的水就已经足够。调节水温的时候不能只凭借自己手去感知温度,最好能够使用水温计来掌握泡澡水的温度,这样比较稳妥,而且不容易受伤。
2、检查自己身上的皮肤状态
糖尿病患者如果身上有伤口或者有破损是不适合泡澡的,不然会让伤口或者皮肤破损出现感染的情况。在泡澡之前可以仔仔细细的检查自己身体皮肤的状态,尤其是双脚是否出现了细微的破损而自己不知道。如果出现了破损,要赶紧去医院找医生解决。
3、不要空腹泡澡
泡澡也是一种非常消耗人能量的活动,如果空腹泡澡很容易出现低血糖的情况,糖尿病患者会出现头晕、头疼的症状,甚至会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在泡澡之前最好能够吃一点东西,如果嫌麻烦的话,可以在饭后一个小时以后泡澡,这样血糖相对来说稳定一点。
4、不要使劲搓澡
本身糖尿病患者的皮肤相对来说就比较脆弱,如果这个时候还用搓澡巾或者其他的沐浴产品大肆的搓洗自己的皮肤,就会容易出现皮肤的损伤。而且如果使用碱性的洗浴产品,会洗去皮肤表面的油脂,会让糖尿病患者的皮肤更加干燥,瘙痒问题更加严重。
5、洗完澡要注意涂抹润肤乳
为了保养好自己的皮肤,泡完澡以后要注意涂抹自己的润肤乳,一定要是温和无刺激的,最好是中性的润肤乳。不要放过身体的各个边边角角,尤其是一些容易干燥的部位。双脚也不能放过,但是脚趾之间不要涂抹了,不然会让脚趾局部非常的潮湿,容易滋生真菌,给双脚健康带来危险。
泡澡是有利于控糖的,糖尿病患者千万不要排斥这件事。在泡澡之前,最好能够了解以上这几点糖尿病患者泡澡时需要注意的事项,这样才能尽可能的规避风险,不发生意外情况。
天冷泡个脚?糖友要谨慎
最近寒潮上线,不少人睡觉前喜欢用热水泡个脚暖暖身,不用彻夜双脚冰凉,很多“老广”还喜欢再往泡脚汤里加点“料”,各种中药辅助,顿时从脚底暖到心里。不过医生提醒,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这样泡脚,对于某些人群来说,泡脚非但不能养生,可能还会惹出大问题。近日,糖尿病患者李先生就因为泡脚,差点把自己的双脚给“废”了。老糖友冬天如何保养双足,预防糖尿病足?有约君请来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副主任张桦教授为大家支招。
医学指导/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张桦教授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周洁莹 通讯员伍晓丹、李丽珊
个案:大冷天用中药泡脚 双足差点被“废”
常年有高脂饮食、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的李先生,8年前被当地医院诊断为2型糖尿病。然而,他并没有引起重视,既不注意规律监测血糖,医生叮嘱要按时服用的降糖药他也总是有一顿没有顿的,想起来才吃。碰到哪里不太舒服了,总喜欢到当地诊所推个拿、泡个脚、拔个火罐……
最近气温骤降,天气寒冷,他又自己买了点中药,在家备了一盆热辣辣的“药汤”泡起脚来。不料第二天早上起床,发现两只脚的脚趾、脚踝出现了很多水疱。以为是头天晚上水温太烫所致,心大的李先生自己拿针将水疱挑破了,还拿“中草药”外敷了一阵儿。
此后,一发不可收拾:李先生的双脚多处逐渐出现皮肤溃烂发黑,有的地方趾骨都露出来了。
意识到不对劲的李先生这才前往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内分泌代谢科求医。所幸,经内分泌代谢科副主任张桦教授团队控制血糖、抗感染治疗、局部清创、规律换药、生活方式调整等系列治疗,总算保住了“双脚”。
注意:出现这几个初期症状不可掉以轻心
为什么糖尿病患者泡个脚,会导致如此严重的后果?糖尿病足部溃疡——糖尿病常见的也是远期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糖友们”必须要了解一下。
张桦教授提醒,糖尿病足部溃疡的初期症状很容易被患者忽视,临床多表现为肢端皮肤发冷、麻木、刺痛、灼热,或者皮肤感觉迟钝、感觉丧失等。严重一点的,皮肤会有开放性病灶,表现为水疱、冻伤、烫伤等皮肤浅表性溃疡等。一旦没有及时干预,晚期很可能会出现感染、坏疽,导致截肢,甚至致命。
糖尿病足部溃疡四大诱因
1.血管病变
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偏高,血管内皮被逐渐破坏,导致血管管腔狭窄。血流速度下降,容易导致血管内血栓形成,造成足部缺血、缺氧,肢端组织灌注不足,最终在轻微损伤下形成难以自愈的足部溃疡。
2.神经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引起患者肢端感觉迟钝,对外界的感知力下降,容易导致烫伤、烧伤、挤压伤。此外,神经病变削弱了周围神经营养作用,使得肢端肌肉萎缩,足部发生微小变形,运动时足部压力分布不均匀,容易导致足跟、足趾损伤。
3.感染
长期血糖偏高,免疫力降低容易引发细菌感染。当血糖偏高时,足部组织的高糖正是滋养细菌的天然养料,因此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
4.不良生活习惯
吸烟是糖尿病足部溃疡的独立危险因素。一方面,烟草当中的尼古丁成分可使血管收缩加重肢端缺血程度;另外,吸烟时产生的一氧化碳和氰化物,会影响正常代谢过程加重肢端缺氧状态。
此外,不注意足部卫生,不及时修剪趾甲,赤脚走路或穿不合适的鞋子,不注意足部保暖及湿润等,均可增加糖尿病足部溃疡的风险。
五招助糖友保护足部
1.温水洗足
每日用温水(约37℃-40℃)洗脚5-10分钟,洗净后用柔软毛巾轻轻擦干,注意保持足趾间清洁。由于糖尿病患者可出现肢端感觉迟钝,一定切忌水温过高。
2.检查足部
清洁足部后仔细检查足趾间、足底、易受压部位有无皲裂、破损、水疱、足癣、茧等,注意足背动脉搏动及足部皮肤感觉。
3.涂润肤膏
皮肤干燥者需在清洁足部后涂润肤膏,不宜涂足趾间,特别注意冬季预防皮肤皲裂。
4.足部按摩
以手掌的大小“鱼际”穴从足尖开始,轻轻按摩双足及下肢,双侧足部分别按摩3-5分钟,促进下肢血运循环。按摩时注意力气不宜过大,切忌在足浴按摩场所中按摩足部。
5.下肢运动
“糖友们”自己在家可以经常做一些促进下肢血运循环的简单运动,如提脚跟:将脚跟提起、放下,重复20次;抬脚尖:将脚尖抬起、弯下,重复20次。
预防糖尿病足注意六点
1.积极控制血糖;
2.冬天切勿使用热水袋,预防烫伤;
3.建议每年一次下肢血管彩超了解血管情况;
4.注意足部保暖,选择合适的鞋袜,定期修剪趾甲;
5.出现足部皮肤损伤、水疱时,需及时就诊,不宜自行挑破水疱以免感染加重;
6.足部皮肤瘙痒或足癣切勿搔抓,使用抗生素软膏涂抹局部皮肤感染处,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