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除鸡眼(糖尿病可以用鸡眼膏吗)

糖尿病管理团队 0
文章目录:

糖医生在线问医糖尿病人长鸡眼怎么办?

糖医生在线问医板块每天都会为几百个糖尿病患者解疑答惑,如果您也有糖尿病相关的困惑可以下载糖医生app到“问医”板块中或者到糖医生公微的“医患交流”中向医生提问。

糖尿病人有鸡眼怎么办?

答:“鸡眼”是由于局部皮肤长期抗体受到挤压摩擦而造成增生的角质层,形如圆锥体嵌入皮内,尖顶突入真皮中压迫神经末梢,局部一旦受压或受挤就会引起明显的疼痛。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足部长了“鸡眼”,发生疼痛千万不要自行处理,否则很有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皮肤病变和神经病变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再加上由于高血糖的现象存在导致出现皮肤破损不易愈合,因此,小的皮肤损伤极易导致伤口破溃感染。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严重的并发症,往往由于足部感觉异常,出现了伤口没有及时处理,再加上伤口不易愈合,而导致足部溃烂甚至坏死截肢。鸡眼作为皮肤角质化增生,如果胡乱自行挑破,很容易导致局部感染,引发糖尿病足。

因此,足部有鸡眼,糖尿病患者千万不可乱挑。控制血糖为鸡眼的基本治疗原则。血糖的控制直接关系到感染治疗的结果。

建议你可以去医院外科手术切除就能根治的,一般手术治疗后就不会再复发的,请不用担心。

小便特臭是糖尿病吗?

答:小便很臭可能是有炎症,你可以先做个小便常规检查。尿液的气“味”与饮食也有一定关系,常人的尿液的气味来源于尿中酯类挥发性芳香族酸。但当进食某些食物,如香葱、大蒜、韭菜等可使尿液产生特殊的气味。在身体疾病情况下,各种不同疾病也有其不同的特殊气味:

1.糖尿病人当酮症酸中毒时,尿液有烂苹果气味。

2.泌尿系统的化脓性感染,细菌分解尿素生成氨、可以有难嗅的尿臭。

3.膀胱直肠瘘时尿呈粪臭。

4.膀胱恶性肿瘤时,尿液恶臭。

5.尿气味与各种氨基酸疾病有关,如苯丙酸酮尿症产生鼠臭,三甲胺尿症产生腐臭,甲硫氨酸吸收障碍产生卷心菜气味等等。

糖尿病跟尿毒症有何区别?

答: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人消瘦、常口渴、小便味道与正常人不太一样、并且血糖值超出正常范围。糖尿病晚期会导致身体一些并发症,比如失明,比如肾功异常,还有可能手足末端出现溃烂。糖尿病尿量是正常的。但是尿毒症因为肾功能严重受损,并且受损功能是不可逆的,因此逐渐出现尿少甚至无尿的现象。

糖尿病与尿毒症都是无法逆转治疗的,但是都可以做到尽最大可能延缓患者的寿命,如果像楼上说的尿毒症是死缓,那包括糖尿病在内很多慢性病都是死缓,所以患者完全不必自己吓唬自己,正确对待病情,根据检验指标配合医生治疗,这个才是延缓病情的最正确态度。

糖尿病人都是肚子大吗?

答:国际医学界一致认为,腹部肥胖最容易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例如,糖尿病、冠心病等。

因此肚子大容易得糖尿病,但是得糖尿病的人不一定就是肚子大。

欢迎在糖医生“问医”版块问出你心中的疑问,在“快速问医”的按钮里,或许还会遇见有趣的人。

【糖医生】公开课定期在微信群上举办。想听课的糖友分享本文到朋友圈,加微信号:罗春燕(tys2830),拉您入群。

“鸡眼”修成“烂脚”?专家提醒:糖尿病患者保护双脚很重要

近日,郑州大学五附院血管外科门诊来了一位年过七旬的老先生,他一进诊室便向大夫说道:“我患糖尿病已经20多年了,因为右脚的“鸡眼”使得走路不舒服,于是就到路边小店修脚,谁知过了两天,脚后跟就开始红肿、“流水”了,疼的走不了路,打针、吃消炎药也不见好,反而烂的更厉害了......”

▲ 术中造影可见胫前动脉节段性重度狭窄,胫后动脉及腓动脉远端闭塞,手术开通胫前动脉并球囊扩张,复查造影,胫前动脉血流通畅,并通过足底弓代偿至足跟部。

经过血管外科专家团队会诊,考虑老先生为下肢血管闭塞,通过下肢动脉CTA检查,明确了其右腿血管膝关节以下多发闭塞,随即给予血管开通手术治疗,并对脚后跟溃烂部位进行切开清创,经过后期的持续性治疗,老先生的溃烂部位得以愈合。

▲ 老先生足跟部溃疡愈合过程:经过清创换药处理,溃疡面积逐渐缩小并愈合。

胼胝,俗称“鸡眼”,是由于手部或足部皮肤,长期挤压、摩擦或压迫而出现的局部角质增生性皮肤病。临床表现为局部角化过度的斑片,即角化过度的皮肤损害,表现为表面较光滑,呈正常肤色或淡黄色,角质增厚较硬,边界相对较清晰,患者通常无其他临床症状。

部分患者的胼胝发生在脚部,尤其是脚底或脚侧缘。由于长期走路,或者穿鞋挤压、摩擦,或长期站立,而导致脚底部皮肤角质层增厚,形成物理性皮肤病。患者在走路或摩擦等前提下,局部可以有压痛或顶撞痛。胼胝是临床常见的皮肤病,应尽量注意避免局部皮肤的过度摩擦、挤压、压迫,尽量穿宽松、肥大的鞋,避免长期走路和站立

脚底长了胼胝该如何处理?

1.纠正畸形、穿合适的鞋子,垫以软质鞋垫,防止足底某个部位过度受力摩擦。

2.外用药物治疗,比如外涂角质剥脱剂,如硫黄水杨酸软膏,30%水杨酸火棉胶,0.3%维甲酸软膏等。

3.手术治疗。

4.液氮冷冻、镭射治疗。

5.胼胝一般不需处理,较厚者可先用热水浸软后,用刀削去一部分角质层。

▲ 郑州大学五附院血管外科治疗足部胼胝并破溃患者前后对比

糖尿病患者如何保护双脚?

1.不要光着脚走路,光脚走路会增加皮肤受感染的机会,同时也容易碰到硬物而受伤害。

2.脚有时会因鞋子的摩擦而起泡,这时候不可以随便用针将它挑破,这样会使患处受到细菌的侵袭。

3.不要穿太紧或刚刚好的鞋子,鞋子最好比脚大一点点,这样比较舒服。

4.不要穿金属的鞋子,鞋底中间常用一根金属来支持,这样会产生鸡眼,所以最好选用皮底或者软的厚橡胶底的鞋子。

5.鞋带不要绑的太紧,鞋带绑的太紧会妨碍血液的循环。

6.不要乱用盐洗脚,会使皮肤干燥脱皮,所以不要随便使用,如果是医生的指示要严格的遵守医生所开的剂量来实行。

7.不要将热水袋或者其它保温的东西直接放在脚上,患者脚的某些部位有时会失去知觉,热水袋过热时患者无法察觉因而引起烫伤,这是很危险的,所以一定要先用布或者毛巾将热水袋包好,才能给患者使用。

鸡眼别随便挖,小心感染!糖尿病患者尤其要注意

#株洲头条##湖南省直中医医院#

现实生活中,有的朋友脚上会长一些鸡眼,它特别烦人,因为一走路一受到挤压,它就会特别的疼,那它是怎么来的呢?今天湖南省直中医医院创伤骨科专家就来和大家科普相关知识。

鸡眼多数情况下是由于患者的足部长时间受到摩擦或者压迫,导致局部角质层出现异常增生所引起的,当出现鸡眼症状时,患者是不可以抠的,以免对局部皮肤造成损伤,从而引起感染现象,并导致患者的病情加重。尤其是患有糖尿病的患者

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现脚底鸡眼,需要特别小心处理,因为糖尿病可能会导致足部神经损伤和循环障碍,容易引起感染和溃疡。以下是一些处理脚底鸡眼的建议:

1.穿舒适的鞋子

选择合适的鞋子,避免脚部受压,减少鸡眼的摩擦。

2.浸泡脚部

可以使用温水浸泡脚部,软化鸡眼,方便去除。

3.避免自行处理

不要自行用剪刀或刀片去除鸡眼,以免引起感染和出血。

4.寻求医生帮助

如果鸡眼较大或疼痛难忍,建议及时就医,寻求医生的帮助,可能需要进行鸡眼切除术。

总之,糖尿病患者在处理脚底鸡眼时需要特别小心,避免引起感染和溃疡。如果不确定如何处理,请及时咨询医生。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直中医医院 创伤骨科 吴婷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