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产生原理(糖尿病产生的原理)
新知问答|人为什么会得糖尿病?一旦得病,终身治疗
编者按:开阔新视野,分享好知识!《新知问答》是新华网客户端和知乎联合出品的知识类问答栏目,致力在互联网海量信息中发现、聚合和传播高品质原创内容。
估计很多人可能都觉得,糖尿病是中老年人才得的病,离自己很远。
其实……近得可怕:
每10个中国成年人,就有1个糖尿病人;
每2个中国成年人,就有1个糖尿病前期患者;
而且糖尿病就像一个潘多拉魔盒,有100多种并发症……可能导致失明、足部残疾、肾衰竭等严重后果。
你可能会疑惑:好好的一个人,怎么就得糖尿病了呢?
这事得从血糖说起:
细胞跟人一样,爱吃一口甜的,糖是它们力量的源泉。
而我们的肠胃,就像糖加工厂,把吃到肚子里的各种原材料,都变成葡萄糖。葡萄糖进入血管,变成血糖,开始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与此同时,60万亿嗷嗷待哺的细胞,闻到食物的味道,开始疯狂点餐。
一群外卖小哥,呼之而来,上门送餐。
这些外卖小哥就是,胰岛素。
没有它们,细胞们都得饿肚子。
多余的血糖呢,就会被胰岛素送到肝里面,暂时存起来。
肝脏没地方的时候,血糖就会被肝细胞狠揍一顿,变成脂肪,踢出门。
胰岛素非常努力,从不超时,从不丢单。送外卖虽然辛苦,但它觉得小日子还不错,挺充实的。
可是很多人,总是在身体承受力的边缘疯狂试探,没日没夜,胡吃海喝。
从来不问问自己,这么多血糖,我的细胞吃不吃得下?
这么多血糖,我的胰岛素送不送得完?
直到某一天,外卖员胰岛素,一如既往,送餐上门。
但是……没有人回答
胰岛素被拒之门外,就是传说中的胰岛素抵抗了。
配送失败的胰岛素,只好又带着血糖,来到了肝脏……
此时此刻,它看到了惊人的一幕……
What?!
脂肪在肝内堆积,加重了血糖代谢的负担。
胰岛素很头痛,外卖送不出去,又存不起来,无处安放的血糖,便充满了血液。
这时,胰岛素总部——胰岛,拉响了警报,进入一级作战状态。
胰岛素,全员出动,拼命救场。
糖尿病前期,会有胰岛素分泌过多的症状。
虽然胰岛素们投入了百分之百的战斗力,挨家挨户敲门,配送血糖。
但是……血糖依然,蹭蹭蹭蹭往上涨!
胰岛素很绝望,它们想不明白,已经拼尽全力,为什么还会输……
因为不良的饮食生活习惯和遗传因素,造成胰岛素抵抗。
血糖升高后,降不下来,这就是2型糖尿病的基本原理了。
现在的医学水平,还没有治愈糖尿病的手段。也就是说:
“一旦得病,终身治疗”!
所以,想要避免让小配送员们工作压力过大导致崩溃,糖尿病重在预防。
重点来了!教你6个一点儿,血糖稳稳的!
1. 杂一点儿
减少白米白面主食,用全谷杂粮、薯类蔬菜替代一半,适量蛋白质,大量蔬菜,混合饮食控血糖。
2. 粗一点儿
主食粗点好,千万不要细,选择全麦,不选白面,选择糙米,不选精米。
3. 瘦一点儿
肉不能少,但要选瘦弃肥。吃鸡鸭鹅,不吃皮,鱼肉脂肪含量低,就很好。
4. 懒一点儿
蔬菜能不切细就不切细,豆子能整粒吃就不煮烂,水果能吃整个就不榨汁,土豆整个比土豆泥好。
5. 淡一点儿
油盐都要少一点,可以适当加点醋。
6.狠一点儿
不抽烟,不喝酒,不久坐,不要向基因和坏习惯低头。
告诉更多的人,一起远离糖尿病吧!
作者:丁香医生(知乎用户)
声明:本文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新华网客户端和知乎的立场及观点。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图读懂糖尿病到底是咋回事
策划:柴海亮
记者:马晓媛、马志异、薛宁婧
漫画:郑东升
专业审核:山西白求恩医院
来源: 新华社
如果以后不想得糖尿病,就得先搞清这些发生糖尿病的原理
我国有1.14亿2型糖尿病患者,他们是如何由健康人群、糖尿病前期人群走向糖尿病的呢?本文为您一一解释清楚。
为什么会发生糖尿病
我们人体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器官叫胰腺。
它是我们身体的消化器官的同时也是内分泌器官,它可以分泌多种激素,其中有一种蛋白质激素叫胰岛素,是由胰腺的B细胞分泌的,也就是说胰岛素是我们身体分泌的,当我们自己分泌的胰岛素不够用了,就会发生糖尿病。
胰岛素是干啥的
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的降低血糖的激素,同时有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的作用,它就像是一把打开细胞大门的钥匙,有了胰岛素这把钥匙,我们每天吃的饮食被分解成的脂肪、蛋白质、糖原才能被我们机体所利用,一切才能正常运转。
我们每个人的胰岛B细胞中可以储存200单位左右的胰岛素供我们身体使用,我们每天要消耗50单位左右的胰岛素,同时又有50单位左右的胰岛素入血储存起来。
每天生产、又被消耗的胰岛素分为两个部分:一种叫基础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24小时脉冲式不断生产释放的),一种是根据我们每天进食的3餐刺激我们的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这两种胰岛素各占50%。
如果把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比喻成一个生产汽车的工厂,它有一个库房存放着200辆装好的汽车,有两个生产车间,一个是歇人不歇马的24小时4班3运转的车间,它24小时源源不断的生产;另一个车间是随意的,有活了大家就来上班,干完了就走,一般来说一天干3次(我们大多是一天3顿饭)。
什么是胰岛素不够用了
当自身的胰岛素分泌功能故障了,也就是说不但库存不足了,机器也坏了,不能生产胰岛素了,就发生了1型糖尿病。
有时车间生产出来的汽车本来是运葡萄糖的,结果它干私活了,或是机器出现小的故障了,导致没有足够的胰岛素打开细胞的大门,使我们的糖原、脂肪等堆积,就发生了2型糖尿病,这类人群自己还可以分泌胰岛素。
一个OGTT试验给血糖做个诊断
当医生怀疑你血糖异常时,会建议你去做葡萄糖耐量实验简称OGTT,要保证这个试验的准确性需要满足以下8个要求:
1.实验前3天,每天吃的主食不少于4两;
2.前一天应禁食至少10-14小时,也就是说您晚上吃过晚饭后就不要再吃东西了;
3.实验前避免剧烈体育活动,就是说您来抽血前最好不去公园晨练;
4.生病的时候不做OGTT试验检查,哪怕是小小的感冒;
5.停用影响血糖的药物(烟酸、避孕药、糖皮质激素等);
6.实验当天要空腹来抽血,喝<50毫升的白水是可以的;
7.抽完第一次血后在5分钟内喝完准备好的300毫升加了75克葡萄糖粉的糖水;
8.喝完糖水后静坐,抽血期间避免过多运动。
严格的葡萄糖耐量实验是取空腹、半小时、1小时、2小时血糖,甚至还会测3小时的血糖;
简化的OGTT,只取空腹和喝糖水后2小时的血糖。
- 确诊糖尿病就要符合空腹血糖≥7 mmol/L或服糖后2小时血糖≥11.1mmol/L。
- 正常人则是空腹小于6.11 mmol/L,餐后2小时小于7.8 mmol/L;
- 那么介于正常和糖尿病之间的血糖,我们统称为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前期分为两种情况:一种表现是空腹血糖升高,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的现象,称为空腹血糖受损。
一种是空腹血糖正常,餐后2小时血糖≥7.8 mmol/L又小于11.1 mmol/L,称为糖耐量减低。
就像有活就干的车间出现了问题,生产线有问题的时候是去库房提货的,但货物在提取中,那么每日的根据三餐分泌的胰岛素不足了,活就会堆着,那么表现在我们身体上就是餐后血糖的升高,因为钥匙不够了不能打开细胞大门,这样糖就堆积如山了。
这就是医生说的术语:第一时相分泌延迟。
为什么胰岛功能坏了
从我们被确诊糖尿病那一天起,我们的胰岛B细胞已经丧失了一半的功能,随着病情的进展、时间的延长,我们胰岛B细胞的功能则会越来越差,最终很多患者要补充外源性胰岛素,就像是进口一批汽车补充内需。
那么我们的胰岛功能并不是一下子就丧失了一半的功能,所以在被确诊为糖尿病的前5年、10年甚至前20年就有胰岛功能衰减的现象。
有了胰岛素抵抗,就像是我们的机器出现故障,不能生产那么多的汽车了,或是生产出来的汽车都去干私活了,我们就从库房取。
取着取着我们的机器没有修好,库存严重不足了,对外宣布破产。
在受损之后到破产之前,机体会出现空腹血糖受损或糖负荷减低的现象也就是说没有被明确诊断糖尿病,还不够标准但又超过了正常人的标准,我们临床上把这部分人群统称为糖尿病前期,而每年6个糖尿病前期人群中有一个会加入到糖尿病的大军中。
预防糖尿病,必须干预糖尿病前期
因为糖尿病前期的人群如果我们积极干预是可以逆转的,因为你的B细胞还没有丧失一半功能,还有修复的可能性,只要是管好库房,修复车间机器,再控制一下别让每天3次的活堆得太多(我们每餐进食的总热量不能太多)这样我们受损的机器就有被修复的可能。
生活方式干预是必须的,但我们真正做到确实是难上加难,所以我们对这部分人也可以应用药物干预,盐酸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都是不错的选择。
另外建议空腹血糖大于5.6的患者都要进行OGTT的筛查,因为他们很有可能也出现了胰岛B细胞功能受损的情况,此时采取生活方式干预就可以挽救受到伤害的胰岛B细胞。
作者:北京天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医师 王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