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和洗澡(糖尿病洗澡后血糖会升高吗)
糖尿病注意事项 糖友千万不能这样洗澡
在我国,糖尿病是属于三高之中的一高,糖尿病的并发症有很多,对于糖尿病的治疗也是存在很多的方法,糖尿病患者在生活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糖尿病患者常常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血液黏度水平偏高,血糖的波动起伏也较大,面临的风险是比正常人还要大很多的额,很多时候,患者在洗澡的时候就会出现猝死的情况,所以,小编在这里,提醒糖尿病患者,在洗澡的时候一定要特别的注意。
糖友洗澡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准备:冲澡前要先备些糖果或橙子,以备低血糖或有身体不适时使用。糖尿病患者在洗澡的时候最好是有家人在旁边陪着。
水温:37~40℃为宜,糖尿病患者多数伴有神经病变,对温度感觉迟钝,有些病人因水温过高导致烫伤还不知道,洗浴前最好用温度计测一下水温。另外,水温过高还会使全身表皮血管扩张,心、脑血流量减少,容易缺氧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时间:最好是在饭后1~2小时内,这时血糖相对稳定。应避免空腹或刚打完胰岛素就洗澡,这样很容易出现低血糖。饱餐后人体消化系统开始工作,这时洗澡会影响消化;饿的时候洗澡就更危险了,血糖降低,很容易晕厥;剧烈运动后立刻洗澡容易造成心脏、脑部供血不足,甚至晕厥。
季节交替时期是心脑血管病高发段,所以不管是患者还是家人都要特别的注意着方面。一旦泡澡的时间过长,就会很容易疲劳,引起心脏缺血、缺氧。严重者,会致使冠状动脉痉挛、血栓形成,严重的会诱发心律失常而猝死。另外,洗澡时间过长,头部血液供应相应减少,易导致脑缺血,洗澡时间最好控制在30分钟以内。
通风:很多糖尿病人都有心脑血管疾病,不宜在密闭的浴室里冲澡,空气不流通会造成缺氧。
搓澡:大多数人洗澡时喜欢用力搓洗皮肤,认为这样才洗得干净。其实这样破坏了皮肤的保护屏障,一般人可能皮肤干燥,糖尿病人则很容易引发感染。
提醒:刚注射完胰岛素别洗澡
碱性洗浴用品在使用过程中会除掉皮肤的油脂,导致皮肤更加干燥,很多碱性护肤品含有的起泡成分属于碱性,含有矿物正离子类的产品也偏碱性,目前市面上大多数的洗面奶以及肥皂都位列于碱性护肤品行列。因此,要尽量选用弱碱性或中性的香皂、沐浴露而少用肥皂。浴后最好在容易干燥部位抹润肤乳,保持皮肤湿润,这样就可减少皮肤瘙痒。
泡澡可以加速血液循环,会使胰岛素吸收加快,加之泡澡会消耗大量热量,糖友很容易就会出现低血糖的现象,此时如果出现头晕加之浴室地板滑,很容易发生意外。因此,建议糖友最好打完胰岛素半小时后再去泡澡,而且水温不要超过40℃,持续时间不宜超过20分钟。同理,不建议打完胰岛素立即运动,运动后,由于活动量明显增加,可以相应加餐或减少胰岛素用量。
女性糖友有需特别要求吗?
第一,不宜洗冷水澡。因为水温过低,人体会产生一系列应激反应,如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肌肉收缩等,不但不能消除疲劳,还易引起感冒。而女性因其特殊的生理原因,特别是在经期、哺乳期、怀孕期间,冷水的刺激可能会引起女性内分泌失调、闭经、腹痛等,还可能引发一些妇科疾病,严重的对女性怀孕、生理健康都有一定的影响。
第二,不宜“洗完就睡”。因为睡眠往往在体温下降后来临,而女性洗澡时间往往较长,热水浴会使体温升高,推迟大脑释放出“睡眠激素”,所以最好在睡前2小时沐浴;如果某天只能在睡前洗澡,可以在浴后用湿毛巾冷敷额头5分钟,让体温回落到正常水平,保证尽快入睡。
洗澡的方式如何呢?
常见洗澡方式在家有两种
半身——浴者半坐浴盆或浴池里,根据需要,水面平脐或平腰,浸泡在水中。上身覆盖大毛巾,避免受凉。浴盆的好处是可以加入煎好的中草药。
淋浴——是指用特制水管喷射身体某一局部,有些淋浴器喷出的水,是从不同的方向喷到身上的,实际上就是一种对穴位的‘按摩’。 淋浴的好处有两点:一是预防交叉感染;二是对穴位的“按摩”。糖友患者根据自身条件选择。
安全警示
糖友患者饥饿时、饱腹时、血压不稳及生病和饮酒后均不宜较长时间或独自在家中洗澡,慎防洗澡中的各种意外。
总结:通过上面小编的介绍,各位糖友是否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呢?在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都要加大注意,对于糖友洗澡的事项更是要注意,在洗澡的时候不宜时间过久,家人一定要在旁边,洗澡的方式也是有很大的讲究的,千万不可胡来,相信各位糖友一定会做好这些的!
洗澡也能降血糖,糖尿病患者洗澡的6个秘诀
很多糖尿病患者在洗热水澡或洗桑拿的过程中发生了低血糖,正说明糖尿病患者洗澡无小事,正确洗澡的6个技巧,你得知道。
1.饱不洗头,饿不洗澡
刚吃完饭时,血液大量流入胃肠,而洗头时由于头部处于较低位置,可造成大脑缺血。
饿着洗澡对于广大糖友更是禁忌,因为饥饿时容易发生低血糖,甚至晕倒。反之,饱餐后也不宜立即洗头洗澡,因为此时会使本应聚集在胃肠道的血液转向皮肤和肌肉,影响消化功能。
对策:建议饭后休息1-2小时后再洗澡。
2.汗水没落,冷水莫浇
刚出完汗时不能马上冲凉(包括空调和冷水),因为运动之后皮肤毛孔扩张,向外排时受到冷刺激会突然紧急闭合,抑制皮肤的排汗功能。
对策:建议运动后休息半小时,等不再出汗后再用适宜温度的水洗澡。
3.时长适宜,水温控好
过长时间的洗涤会将人体表面的皮脂膜洗去很多,缺乏皮脂膜保护的皮肤容易更加干燥起皮屑,随之而来的便是容易瘙痒。而且长时间洗澡会使人感到疲劳,易诱发心血管疾病,严重者甚至猝死。
过高的温度会使全身皮肤血管明显扩张,大量血液聚集到皮肤,心脑血管的血流减少,容易发生缺血缺氧反应。过低的温度容易让身体受凉,抵抗力下降,出现感冒、发烧等不适。
对策:建议糖友洗澡的时间不要太长,15-20分钟左右为好。洗澡的水温以和体温接近的温度为宜,即35°-37°。
4.拔罐按摩后,禁忌洗澡
很多老年朋友,日常生活中愿意采取祖国医学的方法比如拔罐或按摩来缓解身体出现的各种不适。
但拔罐后不宜立刻洗澡,否则容易伤害皮肤,甚至还会造成二次受凉。因为拔罐后,皮肤正处于一种被伤害的状态,往往比较敏感脆弱,此时洗澡容易导致皮肤破损、发炎。
除拔罐外,按摩前后1小时也别洗澡。因为热水冲刷皮肤后会加速人体体表血液循环,导致体表充血,按摩也是一种对人体表面的“做功”运动,同样也会导致肌肤充血,两者相加作用会加大,机体胃肠道和心脑血管就会相对缺氧,造成虚脱或晕厥。
对策:拔罐后间隔1-2天再进行洗澡,若有皮肤破损时间就要相应延长;按摩前后间隔2-3小时后再洗澡。
5.劳累发烧,休息片刻
无论是干家务还是刚运动完,身体都处于疲劳状态,此时不要立刻洗澡,否则容易造成低血糖和缺氧发生。
当人体体温增加到38℃时,身体的热量消耗可增加20%,机体处于虚弱状态,并且血糖容易被消耗,从而诱发低血糖。
对策:劳累后休息片刻再洗澡。发烧后先降温,等身体恢复正常后再洗澡。
6.浴巾适宜,关闭门窗
老年糖友皮肤比较干燥,表皮大多萎缩变薄,有些敏感性较差,用尼龙巾搓澡容易损伤表皮,使尚未完全角化的角质细胞过早剥脱,甚至将角质层完全剥脱,露出鲜红的颗粒层或棘层皮肤,使皮肤屏障作用减弱,病毒细菌乘机入侵,容易诱发毛囊炎、疖肿等皮肤疾病。
洗澡时,由于行动不便或地面潮湿,老年糖友可能会摔倒或发生意外,如果锁住浴室的门,发生这些意外时即使清醒呼救,可能也不能得到及时救治。
对策:选用材质和柔然度较好的搓澡巾,搓澡时用力适当。方便的话关上浴室的门就可以,以便应急。
糖尿病患者洗澡注意事项,您懂了吗?
作者:李润琰
糖尿病患者洗澡要注意,做好这七个方面很重要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如何做好生活的调理是非常重要的,在这其中就包括洗澡这件看起来非常简单的事情。很多糖友因为在洗澡这件事情方面不注意,导致出现比较严重的问题。因此在这里广大糖尿病患者洗澡要注意,做好这五个方面很重要!
一、最好有家人陪护
糖尿病患者因为病情原因,在洗澡过程中相对健康人更容易出现问题,尤其是老年患者更是如此。因此糖尿病患者在洗澡的时候最好是有家人在旁边陪着,这样能够给予照料。
二、注意低血糖
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低血糖问题,一旦在洗澡过程中出现这个问题比较危险。因此患者在冲澡前要先备些糖果或橙子,以备低血糖或有身体不适时使用。
三、注意水温
糖尿病患者因为有较高几率伴随神经性病变,对温度的感觉不敏感,很多患者因为水温过高而导致皮肤烫伤还不知道。此外温过高还会使全身表皮血管扩张,心、脑血流量减少,容易缺氧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从而引发严重情况出现。因此在洗澡前最好用温度计测一下水温。
四、洗澡时间
糖尿病患者的洗澡时间最好选择在饭后1~2小时内,这个时段的血糖相对稳定。饱餐后人体消化系统开始工作,这时洗澡会影响消化。饥饿的时候洗澡就更容易出问题,这个时间患者的血糖降低,很容易晕厥。运动后立刻洗澡容易造成心脏、脑部供血不足,甚至晕厥。其他情况像空腹或刚打完胰岛素就洗澡,也容易因为低血糖而引发问题。
五、洗澡时长
糖尿病患者洗澡的时间不宜过长,如果洗澡的时间太长,就会很容易疲劳,引起心脏缺血、缺氧。严重的情况下会致使冠状动脉痉挛、血栓形成,严重的会诱发心律失常而猝死。洗澡时间太长还容易引起头部血液供应相应减少,易导致脑缺血,因此洗澡的时间不应超过30分钟,一般15分钟为宜。
六、做好通风
浴室是一个比较狭小和相对封闭的环境,很多糖尿病人都有心脑血管疾病,最好不要在密闭的浴室里冲澡,需要做好通风,这样可以避免空气不流通会造成缺氧。
七、最好不要搓澡
糖尿病患者洗澡时最好不要搓澡,这样破坏了皮肤的保护屏障,糖尿病人相对健康人群容易出现感染,搓澡很容易擦破皮肤引起感染的出现。
以上这七个方面,就是糖尿病患者在搓澡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和做好的,这也是尽可能避免因此带来严重危害的重要基础。实际上相对于健康人群,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生活细节需要注意,这是保持病情稳定和最终战胜疾病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