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眼科糖尿病眼睛(糖尿病眼睛症病怎么办)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为降低失明风险,糖尿病患者确诊后应定期做眼底检查

为降低失明风险,糖尿病患者确诊后应定期做眼底检查

“有30%-40%的视力损害是由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等慢性病造成的。”6月6日,全国爱眼日,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组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主任王宁利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在线访谈栏目中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口的增多导致相关慢性病患者变多,为我国的国民眼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压力。

据了解,我国糖尿病患者已超1亿,且仍在快速增长。北京同仁医院眼底科副主任佘海澄介绍,糖尿病会导致视网膜小血管缺血,人体代偿后会在视网膜上长出新生血管,这个新生血管又不正常,有时候会出血,一旦出血就会有大片的血挡在视网膜前,这样患者就看不见了。出的血和原有的新生血管在一起继续发展,会产生增殖膜,增殖膜牵拉发生视网膜脱离,患者就会导致失明。有其他组织产生新生血管的话,患者会发生新生血管青光眼,也会导致失明。

然而,糖尿病患者发生上述危险都是在疾病晚期,佘海澄说,糖尿病对眼部健康的早期危害患者很难感觉到,因为糖尿病患者的视网膜血管在早期因为通透性增高会发生渗漏,渗漏会出现水肿,视网膜出现小的渗出点或者小的出血点,这些变化患者可能都感受不到。随着病情的加重,视网膜进一步水肿,如果这个水肿发生在视网膜的正中间,患者就会视力下降。如果渗漏继续进行,就会导致视网膜小血管缺血、长出新生血管,从而加大失明的风险。

佘海澄强调,糖尿病患者如果等到视力下降再去医院检查,就已经是疾病晚期了,所以应该关口前移,如果患者被诊断为糖尿病,就要定期去眼科做眼底检查,以便在真正出大问题之前让医生发现。

如何预防糖尿病对眼部健康的损害?佘海澄说:“首先也是最根本的,要控制血糖,因为视网膜的改变只是糖尿病引起的全身并发症之一。糖尿病是没法治愈的,但是通过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以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其次,佘海澄建议,一旦确诊了糖尿病,一定要定期检查眼底。因为糖尿病患者的视网膜病变是与患病的年限有关的,有时候即使患者自觉血糖控制得非常好,但如果患病的年头很长,还是会发生视网膜病变,特别是当糖尿病患者患病超过10年时,大多数患者眼底都会出现视网膜病变,“病变比较轻的时候不一定影响视力,医生会及时告诉你,这样的情况只要定期观察、控制好血糖就可以”。

佘海澄进一步解释说,当视网膜病变缺血到了一定程度,医生通过检查发现快要视力下降但还没有下降,“我们就能通过治疗降低视力下降的概率。医生能做哪些治疗呢?比如我们发现已经很缺血了,快要长新生血管了或者刚刚长出新生血管,但是视力并没有下降,我们会给视网膜打激光,这样绝大多数患者就不会发展到出血、失明这个阶段。如果确实已经发生出血了,已经视力下降了,医生发现适合做手术了,就可以通过手术治疗”。

此外,由于糖尿病患者在病程的各个阶段都有可能发生黄斑水肿,医生可以通过往眼内注药来缓解黄斑水肿,改善患者的视力。 总之,糖尿病患者是要通过控制血糖,并且定期检查眼底,以便眼科医生能够在最早阶段阻止眼底病变的进一步发展。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昶荣 来源:中国青年报

来源: 中国青年报

「燕赵名医大讲堂」糖尿病眼病如何治疗?

来源:长城网

长城网讯(记者 刘昆鹏 见习记者 陈思思)糖尿病眼病对患者影响极大,那么在临床上是如何治疗的呢?

河北省眼科医院糖尿病眼病科主任、眼科学硕士王伟介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临床上共分为六期,早期的一二三期病变,通常不对它进行任何眼科干预,可以做一些观察以及辅助的药物治疗,最主要的还是需要患者对全身情况有一个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的控制,另外就是良好的生活习惯,一定要戒烟,避免饮酒,这样才能延缓病变发展过程。

河北省眼科医院糖尿病眼病科主任、眼科学硕士王伟。长城网记者 毕雪梅 摄

而到了中后期,比如重度增殖前期或增殖早期,会选择激光治疗,也就是全视网膜光凝治疗;若是再进一步发展,也就是到了增殖期,出现了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可以选择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

对于手术的效果,如果从早期就开始一步一步进行规范化的治疗,那么患者就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视力。

糖尿病会引发致盲眼病?爱尔眼科:及时发现很重要

糖尿病大家应该都不陌生,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糖尿病竟然还会影响眼睛,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失明。

“甜蜜”的视力“杀手”?

重庆南坪爱尔眼科医院眼底病科副主任艾玲表示,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长期高血糖会导致各种并发症,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等糖尿病眼病便是其中常见的并发症。

据统计,每3个糖尿病患者中就有1位会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其中又有三分之一的患者会发生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糖尿病眼病的发生率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而显著增加,且与血糖控制水平紧密相关。随着病程的延长,并发症的严重程度会日益增加,10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有60—70%并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如果治疗不及时,会有较大致盲风险。正因此,糖尿病眼病也被称为“甜蜜”的视力“杀手”。

糖尿病眼病有哪些症状?

糖尿病眼病早期往往症状并不明显,患者很难察觉。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为例,早期患者可能仅仅感觉视力略微下降,或者偶尔出现眼前黑影飘动等现象,这些细微变化很容易被忽视,或者与近视、老花、飞蚊症等混淆,从而错过早期治疗的时机。

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患者的视力下降会较为明显,看东西也逐渐出现模糊、变形等症状,而此时病情往往已经较为严重。到了病变晚期,患者往往会发生血管破裂出血或造成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此时的视力损伤往往已不可逆。

糖尿病眼病的高发人群主要是血糖控制不佳、病程较长的糖尿病患者。此外,伴有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等危险因素的糖尿病患者,也更需警惕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患者如何守护视力?

对于糖尿病患者,要注意饮食、适当运动、戒烟戒酒,做好血糖监测,并且尽量避免过大的血糖波动,以免对眼睛造成更大的危害。

艾玲建议,一旦确诊糖尿病,应立即前往专业眼科医疗机构进行眼底检查,此后至少每年检查一次眼底,以便早发现、早治疗,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如果已发生糖网,应根据医生的建议定期复查。

糖尿病患者眼底检查频率建议。重庆南坪爱尔眼科医院供图

此外,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特别是眼底出血的患者,需避免过度疲劳、长时间用眼,也不宜做剧烈运动及潜水等活动。(重庆南坪爱尔眼科医院 供稿)

(注:此文属于人民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