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软是糖尿病(两腿发软无力,跟糖尿病有关系吗?)
糖尿病来临 腿脚会出现3种异常
随着如今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压力的增大,患上各种各样慢性疾病的人越来越多,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糖尿病。
糖尿病属于较为典型的营养过剩疾病,该病虽然可以控制,但是大多数患者都需终身用药治疗。
糖尿病早期时,很多人都察觉不到,其实糖尿病在来临之前,就给身体发出多种信号了,只不过很多人都忽视了这些信号症状;这些信号症状在腿脚等处表现较为明显。糖尿病者腿脚会有哪些异常症状呢?
1.腿脚冰冷
人体内的血液是无时无刻不在流动的,通过心脏的跳动,会使血液流动到身体各个组织跟器官,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能量与营养物质。
不过若是患上该病,导致血糖过高,那么就会造成血液黏稠,影响血循环。
而腿脚又处于循环的最末端,当这些地方的血循环变慢时,就会导致腿脚无法获得充足的血液跟氧气,然后出现冰冷的症状。若是腿脚冰冷的症状频繁出现,那么就要重视起来了。
2.腿脚皮肤发干发痒
患者体内的血糖浓度过高时,就会导致血液过于黏稠,影响血液循环。
在这种情况下,人体中的毛细血管容易收缩,致使皮肤出现缺水、发干的症状。
当然除了发干症状外,患者还会有发痒症状。若是患者体内的血糖不降下来,这种症状就会持续很久。
3.腿脚浮肿
糖尿病者会因体内过高的血糖,影响血液循环,导致血液循环流动的速度变慢,影响废物跟垃圾的排出,然后导致废物跟垃圾在腿脚等处大量堆积,出现水肿的症状。
另外,因为腿脚处于肢体的最末端,所以这种症状也极为明显。
上述就是糖尿病者血糖过高时,腿脚可能会出现的三种异常症状。了解这些症状,可方便大家提前做好预防,及时发现治疗。
那么如何预防糖尿病呢?
1.健康饮食
大多数的糖尿病者都存在一定的饮食误区,总认为吃一些甜度不是很高的食品,就能够稳定好血糖。
其实生活中一些食物吃起来不是很甜,但是升糖的指数却非常高,如包子、馒头、米饭等主食。
这些主食里面的淀粉量特别高,容易在体内转换成葡萄糖,升高体内的含糖量。因此,糖尿病者平时需健康饮食,减少主食的摄入,多吃些蔬菜。
2.多喝水多运动
多喝水可以稀释患者体内的血浓度,加快血液循环的速度,帮助稳定血糖指数。
另外,若是在水中放入一些能稳定血糖的花草茶,如甘草、苦丁、枇杷叶等,也是能很好地促进新陈代谢,稳定血糖的。
而运动也能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毒素跟垃圾的排出,然后缓解糖尿病症状。
通过以上的介绍可以知道,糖尿病早期并不是不痛不痒的,患上该病的人腿脚会有浮肿、皮肤发痒发干、冰凉等异常症状。
发现这些异常症状时,患者需及时进行降糖治疗。治疗后,患者也需健康饮食,多喝水,多运动。同时,做好日常病情监测,每天多次测量血糖的水平。 (医说健康)
来源: 东南早报
老年糖尿病患者下肢无力可能因血糖控制不良
近日,62岁的李师傅将一面锦旗送至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感谢谢大夫以及全科医护人员细心照护。
李师傅有糖尿病、肾病、冠心病、脑梗塞病史。近日,他出现双下肢无力及水肿,难以站立及行走。
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排除其新发脑梗塞,内分泌科谢豪杰副主任医师及科内专家全面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制定详细的治疗方案,给予胰岛素泵平稳控制血糖,改善患者心肺功能,同时结合患者舌苔黄腻等中医证候特点给予中药汤剂内服、针灸健脾补肾利水,双下肢中药塌渍等治疗。
经过为期两周的全面治疗,患者双下肢无力明显好转,可自由活动,双下肢水肿逐渐消退,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据谢豪杰介绍,老年糖尿病患者双下肢无力大多因血糖控制不良,首先需让患者血糖尽快平稳达标,然后辅以中医药治疗。(樊星)
腿脚无力,像踩棉花是什么原因?医生:可能是这三类疾病引起的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腿脚发软,走路像踩在棉花上一样,怎么回事?是不是老了就注定这样了?”最近门诊上,一个大爷一脸愁容地问我。
大爷才60出头,平时身体还算硬朗,可最近总觉得腿没劲,走路发飘,甚至有点站不稳。这种症状,别说老年人了,就连不少年轻人也深有感触。
有人觉得是累着了,有人以为是简单的缺钙,可实际上,这背后可能藏着更大的问题。
腿脚无力、像踩棉花,这种症状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有时候,它可能只是短暂疲劳,但也可能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提示一些潜在的疾病。
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腿脚无力到底是怎么回事?背后究竟藏着哪些病?又该如何应对?
腿脚无力,像踩棉花,可能是身体在报警腿脚无力,看似只是小毛病,却能给生活带来不少麻烦。走路不稳,稍不注意就容易摔跤;下楼梯没力气,腿软得发慌;甚至站久了都觉得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
很多人觉得这是劳累、年纪大的正常现象,但实际上,这种症状的背后,可能藏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医生提醒:腿脚无力,尤其是像踩棉花一样发飘,可能是以下三类疾病引起的。
第一类:神经系统疾病
腿脚无力与神经系统息息相关。如果神经传导出了问题,腿脚的力气自然会被“掐断”。以下几种神经系统疾病,都可能导致这种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是腿脚无力的常见原因之一。腰椎间盘突出会压迫坐骨神经,导致腿部神经受损,表现为腿软、麻木、无力,甚至出现刺痛。
中医认为,这是“经络不通”的表现,腰椎的气血阻滞,无法濡养下肢。
脑梗
脑梗不仅会引发半身不遂,还可能表现为单侧腿脚无力。如果腿脚突然无力,伴有头晕、嘴歪、说话不清,务必警惕脑梗的可能。
脑梗在中医看来,是“痰瘀阻络”的结果,血脉不通,气机阻滞,自然会引发肢体无力。
多发性神经炎
多发性神经炎是一种神经病变,常因感染、营养不良或中毒所致。患者可能出现双腿无力、麻木,甚至走路困难。
中医讲“湿邪侵袭”,湿邪积聚于经络,会导致气血运行受阻,进而引发腿脚无力。
第二类:循环系统疾病
腿脚无力,也可能是血液循环出了问题。
如果下肢血液供应不足,腿部肌肉得不到氧气和营养,就会变得无力、发软。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这种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尤其是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的人群。动脉硬化会导致腿部供血不足,表现为腿软、乏力,甚至走路时出现间歇性跛行,走一段就得停下来休息。
静脉曲张
静脉曲张会导致下肢血液回流受阻,腿部出现沉重感和乏力感。长时间站立或久坐的人,尤其是女性,更容易发生静脉曲张。
中医认为,这是“气滞血瘀”的表现,气血运行不畅,湿浊滞留于下肢。
第三类:代谢性疾病
代谢紊乱是腿脚无力的另一大元凶。
代谢性疾病会影响肌肉和神经的正常功能,让腿脚力气不足,甚至发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患者常会出现周围神经病变,表现为双腿麻木、无力,走路发飘。这是因为高血糖损伤了神经末梢,导致神经传导受损。
电解质紊乱(比如低钾血症)
低钾血症是腿脚无力的常见原因。
钾是维持肌肉收缩的重要元素,一旦钾缺乏,肌肉会变得无力、软弱,甚至出现抽筋。
甲状腺功能异常
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能导致新陈代谢减慢,患者常觉得全身乏力,腿脚尤其没劲。
中医讲“阳气不足”,甲状腺功能减退正是阳气虚弱的表现,需要温补阳气。
腿脚无力,中医怎么看?
中医认为,腿脚无力的根本原因多与“肝肾亏虚、气血不足、湿浊阻滞”有关。
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不足,则筋骨无力;气血不足,则肌肉失养;湿浊阻滞,则经络不通,腿脚无力。
根据不同的证型,中医有以下调理方法:
肝肾亏虚型
表现为腿软、腰酸、乏力,甚至伴有耳鸣、夜尿多。可以用六味地黄丸、左归丸等滋补肝肾,强筋健骨。
气血不足型
表现为腿软无力、头晕气短、面色苍白。可以用八珍汤、人参养荣丸等补气养血,改善肌肉无力。
湿浊阻滞型
表现为腿沉、发软,甚至伴有麻木感。可以用薏苡仁、茯苓、防己等化湿祛浊,疏通经络。
日常如何改善腿脚无力?
适量运动:坚持散步、游泳、太极拳等柔和运动,能增强腿部肌肉力量,促进血液循环。
饮食调理:多吃富含铁、钾、钙的食物,比如菠菜、香蕉、牛奶,帮助改善气血和肌肉功能。
保持良好姿势:避免久坐久站,经常变换体位,防止血液循环受阻。
定期检查:中老年人尤其要注意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血糖、高血压等潜在问题。
总结一下,腿脚无力、像踩棉花的症状可能是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或代谢性疾病引起的。
中医在调理这些问题上有独特的优势,可以从气血、肝肾、湿浊等多方面入手,标本兼治。如果你也有类似症状,不要掉以轻心,尽早就医,找到病因,对症调理,才能让双腿重新有力,行走如飞!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