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公婆有糖尿病(公婆有糖尿病该不该嫁)

人生记录簿 0
文章目录:

婆婆的糖尿病是这样发现的

#亚洲龙合资中级轿车的排面#婆婆后背上长了一个囊肿,用手摸着感觉到酸痛。

老公说去医院检查检查,没有问题就手术做了。

检查结果是囊肿。

上午跟医院的医生联系过,医生说:晚上我值班,吃过晚饭后来医院找我就行,我看看。

这个医生跟老公认识很多年了,他们是牌友、酒友。

吃过晚饭后,我跟老公带着婆婆走路去了医院,家距离医院也就十分钟的路。

医生看过后说:现在就可以做,是个很小的手术。

我们就同意了。

十几分钟手术就做完,医生嘱咐三天后来医院找我换药。

三天后去医院换药的时候,刀口还没有长住,四天后换药的时候,

刀口还是没有愈合。

这时候,医生说:查查血糖吧,是不是血糖有问题啊。

给婆婆查后,就是因为血糖高,刀口不能愈合。

不知道婆婆血糖高了多久。查过餐后是10还多。

从此后就开始吃降糖的药。

好在在小姑子的照顾下,婆婆从没有因为血糖出现过并发症。

从婆婆查出血糖高以后,发现婆婆的姐姐、妹妹、弟弟都是高血糖,原来是家族遗传的。

婆婆86岁寿终正寝。早上吃过饭后还说:我来洗碗、洗锅。上午十一点就离开了。一天也没有让人照顾过。

都说是每逢佳节倍思亲。祝福婆婆在那边也能幸福、快乐。

患糖尿病婆婆嫌冰粉不甜 加了勺黄糖结果住进医院

家住成都的吴婆婆,今年70岁,患有2型糖尿病,清明节前夕到重庆来探亲,由于天气炎热,前晚吃了一些无糖饼干、蛋糕,伴着黄糖冰粉,昨天凌晨开始,出现腹痛、呕吐等症状被紧急送往市急救医疗中心,经检查,吴婆婆是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高血糖状态,为糖尿病危及生命的急性并发症之一,经积极治疗目前已脱离生命危险。昨天,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采访了市急救医疗中心内分泌科主治医师、博士姜晓燕,她表示,并不是吃无糖食品就安全,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不管什么糖都需要忌口。

来重庆探亲 没想到住进了医院

“不是吃无糖饼干就没有糖分吗,怎么血糖这么高。”躺在内分泌科病床的吴婆婆家人告诉记者,吴婆婆患有2型糖尿病有15年之久,前段时间来到重庆后,为了照顾她的饮食,他们特地选用了各种无糖食品,带着婆婆去公墓给亲人祭扫后,晚上回到家想着尝尝鲜,就购买了一些无糖冰粉,但吴婆婆却觉得无糖冰粉不甜,索性自己添加了一勺黄糖搅拌在碗里,吃了后睡觉前都没什么问题,没想到睡到半夜,吴婆婆就在呻吟她腹痛。

随后,吴婆婆还出现了呕吐、呼吸深而快,一度出现了昏迷,才赶紧拨打120送到市急救医疗中心。“我知道自己有糖尿病,一直都在用药控制,效果还比较好,没想到这次就偷了下嘴,被送进了医院。”吴婆婆表示,以后再也不能这样伤害身体了。

“吴婆婆是糖尿病引起的急性发作并发症。”姜晓燕表示,经过抢救,目前已脱离危险,在医院观察几天后就可以出院了。

无糖食品的三大误区 你中招没?

对于无糖食品,在临床上,病人问得最多的就是“无糖食品就是没有糖,所以不用忌口吃”等几大误区,姜晓燕对此进行了澄清:

误区1:“无糖食品”就是没有糖,因此特别适合糖尿病患者

答:所谓的“无糖”食品指所含的单糖(如葡萄糖、果糖等)或双糖(如蔗糖、乳糖、麦芽糖等)的量很低,并不是没有。按照国家《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通则》规定,“无”不是绝对没有的意思,其要求是固体或液体食品中每100克或100毫升的含糖量不高于0.5克。

“无蔗糖”食品指不含有蔗糖,但并不等于无其他升糖速度更快的单糖或双糖,糖尿病患者吃了无蔗糖食品后很有可能引起血糖的上升。

误区2:无糖食品能降血糖

答:一些无糖食品号称能起到降糖作用,其实这是没有科学依据的。无糖食品只是食品中的糖分比较低,仅仅起到了限制糖的摄入量的作用,对血糖的高低起不到控制或降低的作用。所以说,无糖食品能防治糖尿病的说法是欠妥的。

对于已明确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一定要遵医嘱进行正规治疗,无糖食品只能起到辅助控制血糖的作用,绝不能代替药物。

误区3:食用无糖食品不需要忌口

答:虽然无糖食品含有的糖分很低,但许多食品本身就含有糖分,如谷物食品的主要成分碳水化合物、奶中的乳糖,它们在人体内最终仍要转化成葡萄糖。

而且,无糖食品的主料基本是淀粉,经人体消化吸收后同样会升高血糖。所以,糖尿病患者也不能无限制地食用无糖食品。

另外,无糖食品中的甜味剂食用过多,对身体也会有一定的健康隐患。以最常见的代甜味剂木糖醇为例,过多摄取不仅会导致血糖升高,而且会导致血液中甘油三酯升高,引起冠状动脉硬化,糖尿病患者也不宜多食。

不可把无糖食品当主食 一定要管住嘴迈开腿

姜晓燕提醒广大糖友,在选购无糖食品时,首先要看清楚包装上的配料表或营养成分表。有的无糖食品虽标明不含蔗糖,配料表中却标有糊精、麦芽糖、玉米糖浆,这些物质都属于水解淀粉物,对于控制血糖都没有帮助,吃多了反而会成为“健康杀手”。以无糖麦片为例,其中往往添加糊精作为蔗糖的替代品,虽然糊精不甜,但作为淀粉的水解产物,它也能在人体中水解为葡萄糖,升高血糖的速度甚至高于蔗糖。

“即使是无糖食品也不能多吃,更不能将其作为主食。”姜晓燕透露,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如果想要降低血糖,最好选择杂粮、全麦等低血糖生成指数的食物,而不是单纯的无糖食品。比如:做沥米饭,让饭菜不再变得精细,蔬菜也尽可能改刀为大块、大颗粒等。不建议吃稀饭、包子、馄饨、饺子等比较油腻、高油高脂的主食。

此外,一日三餐时间要固定,定时定量,管住嘴,迈开腿,加强运动、合理饮食,药物干预、定期血糖监测,才能控制糖尿病情不发作,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 刘真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婆婆连吃两个“无糖”月饼,患酮症酸中毒被紧急送医

极目新闻记者 郑晶晶

通讯员 简杰

中秋节不少人都爱吃月饼,可日前,六旬糖尿病患者胡婆婆,就因为连吃了两块“无糖”月饼,突发酮症酸中毒住进了医院。专家提醒,“无糖”月饼也会引起血糖升高,糖尿病人慎吃。

65岁的胡婆婆是一位老糖友,家住汉口,是一名退休教师。每年中秋的时候,总会有以前的学生给她送月饼看望她。因为知道自己有糖尿病,胡婆婆平时都很自律,血糖控制得还不错。15日,胡婆婆独自一人在家,不想做中饭,看到家中没有别的零食,只有几盒“无糖月饼”,便拆开来,连吃了两个。

到了下午,她突然开始出现了头晕、恶心、腹胀的情况,老伴回家后见状,赶紧把她送到了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内分泌科就诊。该科主任医师张红梅检查发现,胡婆婆的血糖“爆表”,结合综合检查结果,诊断她患上酮症酸中毒。“还好您立即就医了,目前是轻症,如果拖到重症就麻烦了”,张红梅主任说。“我真是太糊涂了,以为这种无糖月饼就是专门为糖尿病人设计的,我当时想着血糖控制得也好,吃两个应该没事”,胡婆婆后悔不已。目前,胡婆婆正在接受治疗,状况逐步好转。

张红梅主任表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常见的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症状一般有恶心、呕吐、尿量多、失水、血压低、呼吸有烂苹果味等,严重者可出现休克、昏迷,若不及时治疗,随时会有生命危险。

“无糖月饼虽然不含糖,但是一般月饼本身的油脂高,热量高,也会导致血糖高。”张红梅表示,有些标注“无蔗糖”、“低糖”的月饼,并也不代表完全不含糖,建议糖尿病人需要谨慎食用,尽量少食。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