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喝油(糖尿病喝油茶5大害处)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粥油适合体弱的人 糖尿病患者要少喝

粥油,也叫米油,是煮粥时漂浮在最上面的黏稠米汤。民间有“粥油赛人参”的说法,《本草纲目拾遗》也曾记载:“米油,力能实毛窍,最肥人。”

粥油营养比较单一,除了大量水分之外,主要成分就是糊精。糊精是一种介于从淀粉向葡萄糖转变的成分,即大米中淀粉不完全分解的产物。粥油有个特别大的好处:容易消化吸收且对胃肠刺激小,尤其适合以下三类人:一是高热、大手术后、急性消化道炎症、咀嚼吞咽困难等需要流质膳食的患者。二是消化能力弱的老年人。一些出现牙齿缺损、消化液分泌和胃肠蠕动减弱问题的老年人,食欲不佳时,可以适当喝一些粥油。三是满6月龄的婴幼儿。添加辅食后的婴幼儿可以偶尔少量喝一些粥油,例如,冲调铁强化米粉时,可以用粥油代替白开水。但糊精容易升血糖,糖尿病患者要少喝。

(中国注册营养师 刘萍萍)

来源: 厦门晚报

糖尿病病人必看!这样控制油的摄入超重要

对于糖尿病病人来说,控制油的摄入可是稳定病情的关键一环呀。

首先得知道,为啥要控制油呢?因为油热量很高,吃多了容易让血糖、血脂等指标变得不稳定,加重病情呢。

那怎么控制好呢?日常烹饪时尽量选择健康的油,像橄榄油、亚麻籽油这类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油就很不错,而动物油要少用啦,它饱和脂肪酸多,不利于健康。

烹饪方式也有讲究哦,别总是油炸、油煎食物啦,改成清蒸、水煮、凉拌、炖这些“少油”的做法。比如清蒸鱼、水煮青菜、凉拌黄瓜、炖豆腐,既美味又健康。

外出就餐的时候,要多个心眼,那些油汪汪的菜可别多吃,像回锅肉、地三鲜这类,多挑些清炒时蔬之类少油的菜品。

还有哦,看食品标签也很重要,购买零食等加工食品时,留意下脂肪含量,尽量选脂肪占比低的。只要坚持做好这些,糖尿病病人就能合理控制油的摄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啦。

糖友应牢记三个用油原则

膳食脂肪控制是糖尿病饮食的关键环节,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发病关系密切,因此吃多少油、吃什么油备受糖友关注。糖友该如何选炒菜油呢?请记住三个用油科学原则。

每天不超3勺。控制总量比种类重要,但无论哪种油,进入体内都增加能量负荷。每克脂肪体内氧化产热9千卡,是等重量蛋白质和糖类产热量的两倍多。因此每人每日食用油应控制在15—30克(不超3汤匙)。

对于糖友,用油不但要控制总量,同时还要兼顾各类脂肪酸摄入。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膳食脂肪供热应为饮食总热量的25—30%;饱和脂肪酸摄入不超过饮食总热量的10%,反式脂肪酸摄入量应少于总热量的1%;避免或限制肥肉、全脂食品、棕榈油、椰子油及油炸食品;食物胆固醇摄入应少于300毫克/天。

选油分3档。植物油比动物油更适合糖友,动物油比剩油好。常用食用油分两类,一类是动物脂肪,如猪油、牛油、鸡油等:另一类是植物油,如豆油、花生油、棕榈油、茶籽油、橄榄油等。动物脂肪(除鱼油)含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较多,植物油(除棕榈油、椰子油)大多富含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有保护细胞膜,降血脂,防治心血管疾病的重要作用。

糖友宜选植物油,有助于减轻脂代谢紊乱。按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由高到低,以橄榄油、野茶油、花生油、豆油等为佳。棕榈油、椰子油虽属植物油,但和其他植物油相反,主要含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使高脂血症、冠心病、脑卒中等疾患危险性增高,还会增加乳腺癌和肠癌发生率,糖友不宜选用。同时,相对于这两种油而言,很多节俭的患者,常会把油炸完食物后的剩油,留着下次炒菜时用,这种油不建议糖友食用。

3种烹调方式最好。糖友饮食清淡为宜,最为主张三种少油的烹调方式:凉拌、清蒸、炖。橄榄油含清淡果香,尤适制作沙拉和凉拌菜。美国一项研究曾提出,糖友做凉拌菜最好放橄榄油,同时再加一点醋,可以帮助降血糖。《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曾刊登文章称,清蒸、炖煮的菜更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