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农村糖尿病补助(农村户口糖尿病补助是多少)

社保小天才 0
文章目录:

农村老人今后有福了,除了养老金外,还有这7项补贴可以领取

在咱农村,老一辈辛苦了一辈子,过去面朝黄土背朝天,为国家的粮食安全、乡村建设出了大力。现在日子好了,国家也惦记着农村老人的生活,除了每个月的养老金,还有好几样贴心补贴能领,这可都是实打实的关怀,今天咱就来唠唠。

高龄补贴:岁月沉淀的额外关怀

人上了年纪,各方面开销都多,身体也时不时有点小毛病。高龄补贴,就是给咱农村高龄老人的一份特殊照顾。各地年龄门槛不太一样,有的地方70岁起领,有的65岁就行。就拿隔壁张大爷来说,他在村里住了一辈子,75岁了,身子骨还算硬朗,每月能领200块的高龄补贴。这钱虽说不算特别多,可对一辈子节俭的老人来讲,能买不少日常用药、软和的糕点。

为啥要有高龄补贴呢?随着年龄增长,老人自理能力下降,吃穿用度、护理照料成本直线上升。这笔补贴能帮补家用,让子女压力也小点。而且领取流程不复杂,老人带着身份证、户口本,到村里或者镇上相关部门登记下,符合条件就能按月领钱,妥妥的暖心福利。

养老服务补贴:安享晚年的助力

有些农村老人,子女在外打工,自己独居,生活里遇上点事,连个搭把手的人都没有。养老服务补贴这时候就派上用场了。它分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两种补贴类型。

居家养老的,政府会根据老人失能程度评估等级,要是轻度失能,可能每月补贴几百块,用来请钟点工打扫打扫屋子、做做饭;重度失能的,补贴更多,能请住家护工,保障老人日常起居。像李奶奶,摔了一跤后生活不太方便,儿子又在城里忙,靠着居家养老服务补贴,有专人上门照顾,儿子在外也安心。

要是选择去养老院等养老机构,补贴能抵一部分费用,减轻家庭经济负担,让农村老人也能享受到专业照护,在舒适环境里度过晚年时光。

失地农民养老补贴:土地变迁后的保障

现在农村不少地方搞开发、修公路铁路,有些土地被征收了。土地可是农民的命根子,没了地,往后生活咋整?失地农民养老补贴就来了。

老王所在村子,因为建工厂,地被征了不少。好在他符合条件,领上了失地农民养老补贴。这笔补贴通常是综合当地物价、征地补偿标准等来计算的。一般是一次性补缴一笔钱进养老保险体系,之后每月就能多领一份养老金,和原来的农村养老金叠加,让失去土地依托的老人,口袋里也不缺钱,生活有底气。

农村危房改造补贴:住得安心的后盾

住了大半辈子的老房子,风吹雨打,不少农村老人的家成了危房,一到下雨天,屋里漏水,墙也晃晃悠悠,安全没保障。农村危房改造补贴就是要解决这个难题。

要是老人的房子经鉴定是C级(局部危房)或者D级(整栋危房),就可以申请。政府会根据房屋修缮或者重建的成本评估,给予相应补贴,多的能有好几万。赵大爷家那破土房,一到台风天全家人提心吊胆,申请改造补贴后,翻新成了结实的砖瓦房,再也不怕风雨,老人住得踏实,心情都敞亮了。

领取补贴小贴士

虽说补贴种类多、福利好,但不少农村老人不知道咋领。首先得留意村里、镇上的通知,定期会张贴宣传海报、广播通知。材料准备上,身份证、户口本、相关证明(比如失地证明、危房鉴定书)得备齐,按流程提交申请,要是一次没通过,别气馁,问问是缺啥材料,补齐再申。有不懂的,还能找村里的干部帮忙,他们熟悉流程,能指指路。

咱国家对农村老人的关怀越来越周全,这些补贴就像一把把温暖的保护伞,让老人的日子越过越舒心,往后余生,能在乡村安享清福,感受岁月静好 。

除了上面提到的几种补贴,农村老人还能享受到一些别的实惠补贴,每一项都关系着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实实在在为老年生活兜底。

丧葬补贴:体面告别最后的温暖

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经之路,农村老人离世后,丧葬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为了减轻家属负担,不少地方都出台了丧葬补贴政策。以往农村办丧事,从买棺木、请唢呐班子到宴请亲朋,东拼西凑加起来得花好几万,对于普通农家来说,压力巨大。

有了丧葬补贴就不一样了,只要老人正常参保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去世后,家属拿着死亡证明、参保凭证等相关材料,到当地社保部门申请,就能领取一笔丧葬补助金。金额各地不一,有的地方两三千,有的更高,这笔钱能让老人走得更体面,也让家属在悲痛之余,不用为丧葬费用太过发愁。就好比村里的刘大爷,去年过世后,家里孩子正为钱发愁,丧葬补贴及时到账,帮着把后事办得妥妥当当,没留下遗憾。

冬季取暖补贴:抵御严寒的贴心关怀

北方的农村,一到冬天那是天寒地冻,过去老人为了省点煤钱,冬天屋里都冷飕飕的,手脚生冻疮是常有的事。现在,部分北方地区针对农村老人发放冬季取暖补贴。像河北、山西一些地方,只要是年满60岁的农村户籍老人,就能领取。

补贴形式多样,有的是直接发几百块现金,让老人自己去买煤球、柴火;有的则是发放电暖器、暖手宝等取暖物资。孙奶奶住在河北农村,每到冬天,靠着取暖补贴买的电暖器,小小的屋子暖烘烘的,她能舒舒服服地看着电视、做着针线活,再也不用像从前那样,裹着几层被子还瑟瑟发抖,温暖过冬不再是奢望。

慢性病补贴:对抗病痛的长久守护

人上了年纪,慢性病就缠上身了,高血压、糖尿病这些常见病,需要长期服药控制。农村老人心疼钱,常常是症状轻了就断药,结果病情反复,遭罪不说,还容易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慢性病补贴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难题。

老人先去当地指定的医院进行慢性病鉴定,确诊后,拿着诊断书、病历等到医保部门登记备案。之后买药,就能享受一定比例的报销优惠,有的药品报销能达到80%甚至更高。村里的陈大爷患高血压多年,以前每月买药得花好几百,自从办了慢性病补贴,自己只掏几十块,药不断顿,血压也稳定多了,身体硬朗,精神头都足了。

文化娱乐补贴:丰富精神生活的新福利

现在农村生活条件好了,老人们也不能光吃饱穿暖,精神生活也得跟上。一些地方推出了文化娱乐补贴,鼓励农村老人走出家门,参与文化活动。比如说,村里组建老年秧歌队、戏曲班子,只要老人报名参加,购置服装、道具的费用,部分能靠补贴来解决。

还有些地方,给老人发放乡村电影院观影券、老年活动中心的消费券,让他们能去看场电影、打打棋牌,和老伙计们唠唠嗑、乐一乐。钱虽不多,但激活了农村老人的文化生活,让乡村的暮年时光不再枯燥,而是充满欢声笑语,越活越有滋味。

这些林林总总的补贴汇聚起来,就是一张密实又温暖的保障网,全方位守护着农村老人的生活。子女们也能更安心在外打拼,知道家中老人衣食无忧、病有所医、住得安稳,还能有滋有味享受老年时光。农村老人的福气,正随着国家的发展、政策的细化,一天比一天深厚。

昌乐范先生咨询:如何申请新农合慢性病(糖尿病)的医药补助?

昌乐的范先生来电咨询:如何申请新农合慢性病(糖尿病)的医药补助?

昌乐县人社局回复:申请居民医保门诊特殊慢性病(糖尿病),提供二级及以上医院住院病历、身份证,材料报昌乐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综合服务中心。如有疑问请到汽车站路口昌建大厦二楼大厅咨询,居民医保科咨询电话: 6251859。

【民政救助 政策解读】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一、保障对象: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常住居民家庭。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依据家庭状况、家庭收入和家庭财产实行四类施保。

一类保障对象:无劳动力,无收入来源的家庭;主要劳动力亡故,基本没有收入来源的家庭;主要劳动力重度残疾丧失劳动能力,基本没有收入来源的家庭。

二类保障对象:家庭主要劳动力经当地二级甲等以上医疗机构认定患有癌症(各系统恶性疾病)、肾功能衰竭、心脏病(指肺心病、冠心病、风心病、心肌病中心功能三级以上的)、脑出血、脑血栓后遗症、重症肝病(肝硬化晚期、肝腹水)、糖尿病(膜岛素依赖型)、尘肺病、类风湿疾病(肌肉、关节、心肌改变)、白血病或家庭成员中有麻风病、艾滋病感染者等病种,部分丧失劳动力,基本生活困难的家庭;家庭主要劳动力因智力残疾、肢体残疾、精神残疾等原因,部分丧失劳动力,基本生活困难的家庭;家庭主要劳动力遭遇意外事件,导致部分丧失劳动力,基本生活困难的;家庭主要劳动力经当地二级甲等以上医疗机构认定患有腰椎间盘突出、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等慢性病或肢体轻度残疾,生活仅能自理,丧失从事重体力生产劳动能力,基本生活困难的。

三类保障对象:家庭主要劳动力经当地二级甲等以上医疗机构认定患有腰椎间盘突出、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等慢性病或肢体轻度残疾,生活仅能自理,丧失从事重体力生产劳动能力,生活困难的家庭;家庭成员中有2个以上残疾,不能从事重体力生产劳动,造成生活困难的家庭;子女因病因残无赡养能力、单独生活且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家庭劳动力缺乏,基本生活困难的独生子女户或二女户;生活困难的单亲家庭。

四类保障对象: 家庭成员经当地二级甲等以上医疗机构认定为轻度残疾(轻度视力障碍、聋哑等),影响基本生活的;家庭成员中有2个以上未成年人或体弱多病的老年人的;家庭主要劳动力被司法机关羁押或正在服刑,家庭留守人员仅为60岁以上的老人或未成年人的;脱离家庭、在宗教场所居住三年以上(含三年),当地宗教管理部门备案的生活困难的宗教教职人员;符合当地政府享受农村低保规定条件的生活比较困难的家庭。

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中靠家庭供养且无法单独立户的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不含整户纳入农村低保的贫困人口), 农村低收入家庭中靠家庭供养且无法单独立户的成年无业重度残疾人,按单人户纳入农村低保范围。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农村低保三、四类对象,剔除低保金后家庭人均收入达到农村低保标准的,给予6个月渐退期,实现稳定脱贫后再退出农村低保范围。

二、保障标准:农村低保月补助标准一类335元/人、二类318元/人、三类84元/人、四类58元/人。

三、申请条件:持有当地农业户口,并在当地居住一年以上,因病、因残、因灾以及生存条件恶劣等原因,造成家庭生活困难,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同时家庭财产符合当地规定条件。申请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需提交家庭人口、家庭收入和家庭财产状况等书面材料。

下列9类家庭不得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不按规定如实申报家庭收入或不配合核查家庭收入的家庭;家庭成员具有正常劳动能力和生产资料,无正当理由不愿从事劳动,导致家庭生活困难的家庭;瞻(抚、扶)养人有能力但对被瞻(抚、扶)养人拒不履行法定瞻(抚、扶)养义务的家庭;拥有注册资金3万元以上经营性实业或购置3万元以上经营车辆或大型农机具的家庭;超出自身能力、非因不可抗拒原因而大额支出,导致生活困难的家庭;离开户籍所在地1年以上(在校学生除外)或承包地撂荒的家庭;赌博、吸毒、偷盗等违法行为的涉案人员、被司法机关羁押或正在服刑的人员,本人不得纳入低保;财政供给人员的直系亲属(仅限于财政供给人员的配偶、父母、子女)家庭;不符合当地政府享受农村低保规定条件的家庭。

四、审批程序:实行“户申请、乡受理、入户查、社选评、村评议、乡审核、县审批”认定程序。具体为:

凡认为符合规定条件的农村居民,以家庭为单位,户主或委托社区(村委会)向其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书面申请;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组织进行入户调查和邻里访问,并征求村(社区)委会意见;以村(社区)为单元,召开民主评议会议认定拟保对象;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在村(社区)、社(居)醒目位置张榜公示民主评议结果,时间不少于7天,接受群众举报投诉;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召开审核会议,确定拟保对象和拟保类别,作出审核意见,审核结果在村(社区)进行公示,时间不少于7天;县(市)民政部门根据民主评议结果、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上报材料等,按照不低于30%的比例复核抽查后,召开审批会议,按规定程序审批申请人低保资格和保障金额,审批结果在乡镇(街道办)、村(社区)进行公示,时间不少于7天;公示期满无异议的保障对象,颁发《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证》,并发放保障金。

编辑:马蕊 王一婷

责任编辑:马雪峰

来源:临夏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