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血蚶(糖尿病血象特点)

海峡网 0
文章目录:

这10大福州人专属的饮食习惯 都招病!甚至还会致癌

本文来源:福州人家

1、烹饪、佐餐爱加虾油

福州人不论是烹饪、佐餐都离不开虾油,甚至拌青菜都要加虾油。

▼虾油

虾油(鱼露),鱼露是一种低值鱼虾或水产品加工下脚料为原料,利用鱼体所含的蛋白酶及其它酶,以及在多种微生物共同参与下,对原料鱼中的蛋白质,脂肪等成分进行发酵分解,酿制而成。虾油中含亚硝酸盐,过量摄入亚硝酸盐会诱发癌症。而且时常过多的使用虾油也会增加钠的摄入,给身体造成负担。

2、爱吃腌制食品

盐腌和糟腌是福州菜常用的烹饪方法之一。

▼螃蜞酱

▼腌制小带鱼

▼辣螺肉

▼盐腌的小螃蟹

▼干糟鳗

▼红糟肉

▼糟菜

▼醉糟鸡

▼糟瓜鱼

腌制食品不仅增加了盐的摄入量,而且腌制的食品中会产生的二甲基亚硝酸盐,在体内可以转化为致癌物质二甲基亚硝酸胺。

3、爱生吃海鲜

福州海鲜丰富又新鲜,生吃是福州人最爱的方式之一了。

▼血蚶

▼醉虾

▼凉拌虾姑

▼生蚝

生海鲜常含有细菌,海鲜中的病菌主要是副溶血性弧菌等,耐热性比较强,80℃以上才能杀灭。除了水中带来的细菌之外,海鲜中还可能存在寄生虫卵以及加工带来的病菌和病毒污染。一般来说,在沸水中煮4-5分钟才算彻底杀菌。

4、炒菜爱放糖

福州菜的一大特点就是甜,福州人连炒青菜都要放糖。

▼糖酒本芥

这样难免造成糖分的过分摄入。而糖分的摄入会导致:胆固醇紊乱;癌症风险加大;诱发心脏病;招来糖尿病;引发头痛;诱发脂肪肝;损害记忆等问题,如同慢性自杀。

5、常吃油炸食品

▼海蛎饼

▼虾酥

▼芋粿

▼油条

▼烰油时

▼春卷

油炸食品煎炸过焦后,会产生致癌物质多环芳烃。而且油炸物因多数是使用重复多次的油,高温下会产生致癌物,这更增加了患癌症的机会。

6、常吃动物内脏

福州人喜欢吃动物内脏从捞化中就可见一斑,捞化的多数配料就是各式动物内脏。

▼捞化

▼捞化配料

▼牛杂汤

▼南煎肝

▼爆炒双脆

▼脆皮大肠

动物内脏中含有较多的胆固醇,而胆固醇是诱发与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

7、吃海鲜后经常马上喝茶

我大福州从来就不缺海鲜和茶,吃完饭来杯茶是日常。

可吃完海鲜不宜喝茶,因为茶叶中也含有鞣酸,能与海鲜中的钙形成难溶的钙。在食用海鲜前或后吃海鲜,都会增加钙与鞣酸相结合的机会。因此,在吃海鲜时最好别喝茶,最好间隔2小时以上。

8、海鲜水果同吃

同样我大福州的水果也是应有尽有的,吃完饭吃水果已经成为一种生活习惯了。

可海鲜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等营养素。而水果中含有较多的鞣酸,如果吃完海产品后,马上吃水果,不但影响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海鲜中的钙还会与水果中的鞣酸相结合,形成难溶的钙,会对胃肠道产生刺激,甚至引起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更甚者海鲜和含维C高的水果同食会引起三价砷(即砒霜)中毒。最好间隔2小时以上再吃。

9、喝啤酒吃海鲜

福州海鲜种类丰富,是餐桌上的常客。不少人都有吃着海鲜配瓶啤酒的习惯。可海鲜与啤酒的搭配易诱发痛风。

海鲜含有嘌呤和苷酸两种成分,而啤酒中则富含分解这两种成分的重要催化剂——维生素B1。同食会促使有害物质在体内的结合,增加人体血液中的尿酸含量,从而形成难排的尿路结石。如果自身代谢有问题,吃海鲜的时候喝啤酒容易导致血尿酸水平急剧升高,诱发痛风,以至于出现痛风性肾病、痛风性关节炎等。

10、常吃烧烤类食品

吃烧烤时不少福州人的夜宵习惯。

烧烤类食品中含3-4苯并芘,这是一种可以诱发癌症的有害物质,常吃、多吃烧烤类的食品,3-4苯并芘会在体内蓄积,容易诱发胃癌、肠癌。

三亚美食攻略:看海景吃海鲜别有一番风味

三亚是闻名世界的热带滨海旅游城市,每个餐厅服务的顾客群体也不尽相同,因此,除了海鲜,三亚还能品尝到很多海南地方小吃、烧烤、和特色餐饮,以及大陆各地的风味菜肴。

在海边观海景吃海鲜成了旅客的必然选择。海鲜种类很丰富,除了鲍鱼、梅花参、海胆等海中三珍外,像青蟹、血蚶、蚝、龙虾、马鲛鱼、螃蟹、石斑鱼、鲡鱼、扇贝、鸡腿螺、剪刀贝等也是必食之珍。在海边观海景,吃海鲜,即捞即煮即吃,别有一番风味。黎族竹筒饭和苗族五色饭以及南山素斋更能体现三亚的美食特色。

蜈支洲岛美食

蜈支洲特有的灵芝蟹,这种蟹长在石缝里,长年喜欢吃灵芝草,据说此蟹肉口感非常甘甜爽美。自助餐厅的确要一只手赶苍蝇才能吃饭,另一个餐厅比较贵,建议上岛前准备食物。

小岛上的海鲜烧烤大餐,木桌上摆的是龙虾、对虾、蟹、红鱼、马鲛鱼、鱿鱼、海鲤、海参、海螺等各式海鲜,铁炉架上烤着新鲜的玉米棒、甘蔗条等,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坐在茅草屋“酒廊”,从海上吹来丝丝清风,椰子树沙沙地诉说着海岛的故事,一杯美酒让人闻香而醉。

吃海鲜的注意事项:

1、 吃海鲜时,适量喝点白酒和米醋,但吃海鲜不宜喝啤酒,因为食用海鲜时饮用大量啤酒会产生过多的尿酸从而引发痛风。

2、 吃海鲜后,一小时内不要食用冷饮、西瓜等食品,且不要马上去游泳;

3、 海鲜富含高蛋白,容易对蛋白质过敏的人请不要贪食哦。(海鲜中毒即由此引起。)

吃热带水果注意的事项:

1、热带水果不能贪吃,如芒果、菠萝吃多了,很容易上火。

2、空腹不能吃菠萝、杨桃。特别是有糖尿病的人更不能吃杨桃,会有生命危险。

3、椰子有青椰、黄椰、红椰,红椰最好,其次是黄椰。椰子以正午摘的最甜,而椰子水滴在衣服上会使衣服变色,很难洗干净。

三亚特色菜

三味灯笼虾

介绍:为创新海鲜菜肴,将明虾(又称“角虾”)切去头、尾后,分为两味烹制,另用鲜虾仁制成虾丸,再加一味,共三味,摆成灯笼形状,故名。此菜形美色艳,吃口鲜香。

港门粉

介绍:三亚的粉和其他地方相比都是细且软的,轻轻一嚼就咽进肚子里了,和三亚的休闲度假风格匹配得很。一般海南的汤粉多是用瘦肉和猪内脏作辅料,可是这个港门粉因为离海比较近的缘故,另辟蹊径,竟然用海鲜来做辅料。港门粉的汤味道清甜,不是像糖一样甜而是像加了海虾皮一样,正是这样的清才能衬出粉和海鲜辅料的香吧。

>>> 海南粉

介绍:海南最具特色的风味小吃,流传历史久远,在海南岛北部的海口市、琼山市、定安县和澄迈县的市镇居民中食用比较普遍,而且是节日喜庆必备的象征吉祥长寿的珍品。

竹筒饭

介绍:竹筒饭有盐巴饭、豆饭、肉饭等多种。其制作方法为:以山兰稻中的香米为原料,砍下家种的粉竹或山里长的山竹,锯成一节一节的竹筒,然后装进适量的香米和水,再用香蕉叶将竹筒口堵严,放到炭火里烤,烤至青竹变焦,饭便熟了。现在,竹筒饭进入酒店后,多用电烤炉将之烤熟,吃用时将竹筒锯成若干小段,摆放盘中上席。

抱罗粉

介绍:抱罗粉因盛起文昌市的抱罗镇而得名,相传自明代起抱罗粉就成为抱罗镇著名四乡的美食了。抱罗粉属汤粉类,其贵在汤好,汤质清幽、鲜美可口、香甜麻辣。抱罗粉的汤较甜,但是这是一种独特的鲜甜,甜而不腻,且甜中带酸、酸中带辣,其味妙不可言。

文昌鸡

介绍:正宗文昌鸡因产地在文昌市而得名,是通过精良选种,精心配方喂养的特产家养鸡。经高超烹饪和配好佐料后,色油亮,味醇香,骨软肉嫩,吃起来滑而不腻,香而不俗,食而不厌,香美可口,受中外人士喜爱,三亚各酒店均可享受该美味。

东山羊

介绍:东山羊产于万宁市东山岭而得名。东山羊毛色乌黑、肉肥汤浓、鲜而不膻、口感好、皮滑肉精。东山羊食法多样,烧、炖、煮各具特色。

加积鸭

介绍:加积鸭又称“番鸭”,红冠黄蹼,羽毛黑白相间,因琼海市加积地区饲养方法独特,出笼的“番鸭”脯大、皮薄、骨软、肉嫩,入口肥而不腻,世人特赐“加积鸭” 美称,以区别其它地区饲养的“番鸭”。加积鸭有3种食法,可做成白切鸭、板鸭、烧鸭,味道俱佳。三亚各酒店及街边餐馆均可吃到。

和乐蟹

介绍:海南著名传统名菜之一。产于海南万宁县和乐镇,以甲壳坚硬、肉肥膏多著称,与文昌鸡、加积鸭、东山羊并列为海南四大名产。烹调方法多种多样,蒸、煮、炒、烤,各具特色,尤以“清蒸”为佳,既保持原味之鲜,又兼原形之美。

有广西的小伙伴吗?有的记得加小编微信哦,小编微信号:meishi0771

襄阳市食药监局提醒您:请收好这份春节食品安全消费警示!

小年了

马上就要迎来春节了!

食品安全,我们从未松懈!

安安妹提醒您

收好下面这份春节食品安全消费警示

餐饮篇

一、选择安全卫生的饭店

(1)安全卫生的饭店应当具备有效食品经营许可证(或餐饮服务许可证)等合法营业的证件。无证经营的饭店,其卫生状况得不到保证,而且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

(2)尽量不要选择客流量陡增的饭店。因为突然集中增大的供应量,可能导致饭店超负荷加工,为食品安全埋下隐患。

(3)就餐前注意餐具是否经过消毒处理。经过消毒的餐具具有光、洁、涩的特点;未经消毒的餐具往往有茶渍、油污及水滴等。

二、注意饮食卫生

(1)餐前应洗手,倡导使用公筷及分餐制;

(2)用餐时应注意食物是否新鲜,是否烧熟煮透;

(3)不吃违禁食品,少吃或不吃生食水产品;

(4)就餐应注意饮食有度、荤素均衡,切勿暴饮、暴食。

(5)患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病症的人群,应少饮酒,多食富含纤维素、维生素的新鲜蔬菜、水果等清淡健康食品。

三、就餐时发现食品安全问题的处理

(1)将存在食品安全问题的饭菜保持原状,并立即与饭店负责人交涉;

(2)如果所点饭菜尚未食用,或尚未造成健康问题,可参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规定,与饭店协商妥善解决;

(3)妥善保存消费单据、发票等证据,如已造成健康问题,应及时就诊并保留病历卡、检验报告等相关证据;

(4)一旦发生疑似食物中毒事件,应立即向市场监管部门报告,避免因错过最佳的调查时机而导致食物中毒无法认定。

四、购买外卖套餐应注意的问题

1、选择具有合法资质的大型饭店或中央厨房加工的套餐。

2、不要购买食品包装有破损、食品可能受到污染、菜肴温度较高(明显无冷藏迹象)的套餐,提货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检查标签的完整性,是否包括加工制作单位、贮存条件、生产日期、保存期限(食用期限)等信息。

(2)每个菜肴的包装是否密闭完整;生食品、半成品、即食食品(冷菜)的包装、放置是否合理。

(3)是否在冷藏的条件下销售(如销售专柜),套餐销售的实际温度与标签上的规定温度是否一致。

3、购买后应冷藏存放,将冷菜、生食品、半成品、即食食品分开放置,避免交叉污染。

4、按照套餐制作说明加工菜肴,在保质期内加工食品套餐,加工烹饪时注意以下事项:

(1)注意个人卫生,操作时洗净双手;

(2)改刀或拌制食品时使用的刀、砧板等应与加工生食品用的分开或经过彻底消毒。

(3)冷冻食品宜解冻后再烹饪,生食品、半成品要烧熟煮透,色拉等生食菜肴、熟食卤味即时食用。

5、妥善保存发票等有效购买凭证,若食用后不适,保存好食品样品,及时就医或投诉。

五、家庭自行加工食品应注意的问题

1、购买的食品原料要按照食品包装标签或根据食品特点妥善保存,食用、加工前要仔细检查食品质量。

2、外购的经改刀熟食应当及时食用,未经改刀的剩余熟食要冷藏,再次食用前要彻底加热处理。

3、冰箱不是“保险箱”,放入冰箱的食品不宜过满,食品之间要留一定空隙,以便冷气对流,定期除霜,以确保冷藏温度。

4、冰箱内熟食和生食应分开存放,熟食品加盖(膜)后存放上层,生食品宜存放下层;生的蔬菜、水果不要和生肉、鱼等接触,以防止生与熟、荤与素的交叉污染。

5、应谨慎选择生食海产品、冷荤凉菜、野生菌、小龙虾等高风险食品;烹饪食品时,应烧熟煮透,四季豆、扁豆等豆荚类食品要先过沸水再煸炒;

6、餐后剩余熟肉制品要及时放入冰箱冷藏,再次食用时烧熟煮透,剩余蔬菜不要隔夜食用,发现感官性状异常应立即停止进食。

六、购买食品应注意的问题

1、应在持有食品经营许可证、或食品小经营店登记证,或食品摊贩备案卡的超市、食品商店、大卖场、食用农产品市场、摊点等食品销售场所选购食品,索取并保留相关购物凭证。

2、购买食品时,要进行色、香、味感官检查,不购买已变质或质量安全可疑的食品。

3、选购预包装食品时,应查验外包装上是否标注有“品名、产地、厂名、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产品标准代号、规格、成分或者配料表、保质期限、食用或者使用方法等”等内容标识,选购外包装密封完好、无破损、无变形的食品。

4、选购散装食品时,应注意销售区域标识的食品名称、生产者及其地址、生产日期、保质期、保存条件、食用方法等内容,谨慎选购未标示以上内容产品。

5、不买国家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如毛蚶、泥蚶等(可能带有甲肝病毒);慎买高风险食品,如生蚝(牡蛎)等(可能带有诺瓦克病毒)。

七、家庭自办酒席注意事项

1、家庭自办酒席的数量要与食品加工场地、设施以及清洗、烹煮人员的能力相适应,接触即食食品的工用具、容器必须严格清洗消毒,最好是煮沸或蒸汽消毒,消毒时煮沸或蒸汽应保持10分钟;使用化学消毒的,应达到消毒剂说明书中规定的浓度、时间要求,消毒后要妥善保管,防止污染。

2、应从正规渠道购买食品原辅材料,容易变质的食品原料和熟食品要在冷藏条件下储存;配备足够一餐使用的餐具,避免因餐具数量不足而未经消毒使用。

3、食品须烧熟煮透,饭菜应尽量做到当餐加工、当餐食用;不能当餐用完的,应及时冷藏,隔餐隔夜食品食用前彻底加热回烧。生、熟食品放置应严格分开,以避免交叉污染;同一场所或设施(如冰箱)内同时存放生、熟食品的,应按“熟上生下”方式存放,以避免熟食品受到污染。

4、食品加工人员应具备一定的食品安全知识,并且身体健康,近二周内无腹痛、腹泻、呕吐、发热、咳嗽等症状,以及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疾病,操作时应穿戴清洁工作衣帽。有条件的,生熟食品加工应分人员进行,尤其是冷菜加工;不能分人员的,加工人员在接触熟食品前应严格清洗消毒双手。

保健食品篇

一、认清保健食品的法定标志。

保健食品产品外包装上有蓝色草帽样标志,标志下方为批准文号或备案号、批准部门,每个保健食品批准文号或备案号只能对应一个产品。在正规保健食品包装上,还应标示有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厂名、厂址、联系电话、生产日期、有效期限等信息。

二、仔细阅读保健食品标签说明书。

保健食品标签和说明书包含了产品的原辅料、功效成分或者标志性成分及含量、保健功能、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食用方法及食用量、注意事项、保质期、产品注册和生产等相关信息。消费者应根据产品声称的保健功能,结合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选择保健食品,尤其是老年体弱者、慢性病患者、儿童及青少年、孕妇等特定人群,在选择保健食品时要谨慎。

三、选择正规销售渠道购买保健食品。

不要盲目参加任何以产品销售为目的健康知识讲座、专家报告等;不要盲目通过会议销售、电话销售、免费试用等活动购买保健食品;不要购买无保健食品标志的非法保健食品。消费者应到持有《营业执照》及《食品经营许可证》(且经营项目中含“保健食品销售”)的正规销售场所购买保健品,并索要正规的销售凭据。购买时要妥善保管购物发票和相关凭证。

四、不要混淆保健食品与药品。

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并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的食品。保健食品作为特殊食品,不能宣传疾病预防、治疗作用,更不能替代药品使用。市场监管部门特别提醒广大消费者,特别是中老年人,切勿听信将保健食品比成灵丹妙药包治百病的虚假夸大宣传,更不能停止正常服用或使用的药物,以免延误病情,造成严重的后果。

如果发现违法生产经营保健食品的情况,消费者可及时向当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或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举报,也可以拨打举报电话“12315”进行投诉举报。

食品餐饮经营者篇

一、保证持证经营。

餐饮单位要依法取得经营许可证,按照许可范围经营,不超范围、不超负荷经营。

二、规范进货渠道。

从合法渠道采购食品原材料,仔细查验每批食物原料的相关许可证照、产品合格证明、供货清单,查验食品感官质量,不采购、使用腐败变质、有毒有害、超过保质期限等不符合安全要求的食品。

三、严格台账管理。

餐饮单位要严格落实食品及原辅料的进货验收、索证索票、台帐登记等制度,确保原材料可追溯。

四、防止交叉污染。

要重视加工制作过程,确保过程中不存在生熟交叉污染,接触熟食的容器、工具和设备按规定消毒并与接触生食的容器、用具要严格分开。

五、严控制作过程。

控制加工食品火候,保证受热均匀,确保食品中心温度达到70℃并在制作好后2小时内食用。制作冷荤凉菜做到专人、专室、专工具、专消毒、专冷藏,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六、严格人员管理。

健全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人员上岗前要进行健康体检,取得健康证方可从事餐饮服务活动。餐饮单位要指定专人每天对从业人员进行晨检,杜绝从事餐饮服务人员患有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

七、食品储存合理。

食物存放要防尘、防蝇虫、防鼠、隔水防潮,易腐食品原料和熟食品应冷藏,在冰箱内同时存放生、熟食品的,应分柜存放或用保鲜膜封存放。食品添加剂实施“五专”管理。

八、餐具清洗消毒。

要配备与保障能力相适应的餐用具洗消和保洁设备,坚持餐餐消毒,防止疾病传播。

九、坚持食物留样。

学校等集中供餐食堂、重大活动餐饮服务和超过100人的聚餐时,应做好食物留样。每种食品留样不少于100克,在冰箱内冷藏保留48小时,并做好留样记录。

十、制订应急预案。

餐饮单位要有针对性制订应急预案,要符合实际,确保落实应急预案和报告制度,做到有急能应,有急必报。对发生疑似食品安全事故的,要保留现场并及时报告。

温馨提示

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食品、保健食品、化妆品、药品、医疗器械相关问题,请及时拨打“12331”进行投诉举报。也可以把具体情况留言给我们哦~

-END-

编辑丨安安妹

运营推广:汉联创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