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眼睛洋(糖尿病人眼睛特别难受是怎么回事)

家庭医生杂志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患者,眼睛出现5种症状,可能患糖尿病眼病!要尽快做检查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会有很多并发症的产生,例如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等,其中,有一种并发症并不被大家重视,甚至很多患者都没有意识到,就是糖尿病眼病。因为糖尿病患者多为中老年人,当眼睛出现问题时,他们认为只是岁数大了,眼睛开始花了,并没有往糖尿病并发症角度考虑。

糖尿病眼病会引发失明

糖尿病眼病,是糖尿病会引起的几种并发症中较为严重的一种。患者通常会向出现视力下降、白内障、视网膜病变等现象,严重者还可能会失明。一般来说,早期的糖尿病眼病,患者没有明显症状,但是一旦出现症状,病情也呈现严重的趋势。

糖尿病患者之所以眼睛会出现问题,主要是因为高血糖损害了人体的微血管,导致眼睛毛细血管壁受损,再加上血液呈现高凝状态,就会出现血栓,从而引发眼部疾病。一般来说,患糖尿病超过10年,一半患者会出现糖尿病眼病;超过15年,八成患者会出现糖尿病眼病。

这些症状要及时去检查

①视力开始模糊,有眼花现象的出现;

②看东西有重影,或者产生了飞蚊症;

③眼眶发麻发胀,眼部有压力感;

④眼睛突然发红、发痒、发干;

⑤眼睛能看到光斑,或产生视物幻觉。

其实,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最好每年都进行一次眼底检查,即便眼睛没有任何的症状,毕竟预防比治疗更重要。若已经出现了上述症状,就更应该早点就医,越早治疗对眼睛的损伤越小,如果发展到晚期,可能需要手术治疗了。

每年需检查视力的人群

①1型糖尿病患者,青春期过后需定期检查;

②2型糖尿病患者,患病时间超过5年的人;

③30岁以下,患病时间超过5年的人;

④30岁以上,不管患病时间多久,每年都要检查;

⑤准备怀孕或已经怀孕的糖尿病孕妇。

糖尿病眼病是一种不可逆的损伤,所以预防很重要,如果患者能够做好每年的检查工作,并好好地控制血糖,是可以延缓眼底病变发生时间的。

糖尿病患者要定期查眼底

受访专家

闵伟峰

湖州爱尔眼科眼底病

专科主任

在我国成年人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高达24.7%-37.5%,严重者最终会致盲。因此糖尿病患者最好定期查眼底,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根据国内外流行病学调查来看,若患糖尿病5年以上,大概有10%的人会发生视网膜病变,即眼底病变;患病20年,将近50%的人会有视网膜病变;患病30年,几乎都会有视网膜病变,而在那个时候致盲率就很高了。”湖州爱尔眼科眼底病专科主任闵伟峰医生说,眼底病变是糖尿病的一个并发症,从理论上来说,如果患者的寿命足够长的话,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会发生眼底病变。糖尿病引起眼底病变主要在视网膜上,主要表现为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然而,糖尿病患者很容易忽略眼底病。

闵医生介绍,眼底在眼球的后方,平时一般的发病它不红、不痛、不痒又不会出血,所以很容易会被忽略。此外,无论是内科大夫还是患者本人,关注更多的是血糖的控制、全身并发症的处理,而对于眼底病不重视,经常是等到患者失明了才来眼科就诊。

近年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率呈逐年攀升趋势。据去年11月发布的《爱尔眼科中国国人眼底病变状况大数据报告》数据显示,60岁以上人群的眼底检查异常率均高于21.39%,即每五个60岁以上的人群中就有一个眼底异常的人。

因此,闵医生建议糖尿病患者要定期去眼底病科做检查,一旦发现眼底有病变了,应及早通过激光或药物等手段进行干预。

“其实所有人都应该关注眼底病变,因为它会严重损害视力,甚至会失明。其中除了糖尿病患者,高度近视的青少年、50岁以上患有黄斑病变等的中老年人也应是重点关注眼底病的人群。”闵医生表示。

糖尿病人一定要注意,小心这些眼部并发症!早知早防免失明!

#湘潭头条##湘潭爱尔眼科医院#

据统计学资料表明,糖尿病的全身并发症有150种。绝不是夸张,也不是危言耸听。并发症的发生与糖尿病的发生时间,高血糖控制的水准关系密切。

下面湘潭爱尔眼科医院就糖尿病眼部并发症简单叙述。

不论是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都可以发生眼部并发症。这些并发症由表及里,由前向后都可发生。有15年糖尿病病史的患者更多见。两眼都可发病,只是有等级的差异。不过到最后都是殊途同归。在失明的痛苦中,走完人生的最后历程。

糖尿病性干眼综合征症。是近年来认识的一个疾病。表现为眼干涩,疲劳,眼痒,异物感明显。或出现视力模糊等。DES在DM患者中的患病率达54.3%,其中老年及女性糖尿病患者多见。症状与NDM性者如出一辙,当眼表损害时则出现视功能障碍。严重者泪湖消失,变浅;或眼表炎症所致结膜松弛症。在控制血糖的同时,干眼症的治疗刻不容缓。

角膜炎。是DM常见的并发症。视力模糊,刺痛,刺激症状明显。

眼外肌麻痹。糖尿病可并发微血管病变,引起供血供氧不足。主要表现为动眼神经支配的眼外肌麻痹和外展神经支配的外直肌麻痹。表现为眼睑下垂,复视,眼球运动障碍。如果不详细询问病史,会误认为原发性肌病或肌无力而延误最佳的正确治疗时机。不同的症状与体征,或称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炎。

糖尿病性前葡萄膜炎。不论1型DM还是2型DM都可发生。如果由DM引起的内源性感染,可发生眼内炎,推毁整个视功能。在临床采集病史时,除了结缔组织疾病外,内分泌疾病不可遗漏。往往在葡萄膜炎的后面隐藏着糖尿病。糖尿病性葡萄膜炎是一种无菌性炎症。当瞳孔粘连,房水流出通路受阻,可发生继发性青光眼。

并发性白内障,或叫代谢性白内障。无疑是高血糖所致。由于高血糖使晶状体的渗透压发生了改变。糖尿病性白内障占白内障患者总数的60%还多。特别是青少年糖尿病并发的白内障几乎是双眼同时发病,发展速度非常快,几天内完全成熟,成皮质性的。而老人患有糖尿病,会加快晶体混浊的程度和速度,混浊以晶体核后囊混浊为特点。

糖尿病所致的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常见。有糖尿病,但视网膜并无病变时骤然发生。严重影响中心视力。可表现为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和后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一般在三周到四周视神经继发萎缩。

糖尿病发生的血管病变多如牛毛。既可发生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又可以发生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在一只眼睛上可以单独发生,也可以二者并存。

糖尿病黄斑水肿。是最先影响视力的部位。视力模糊,视物变形,扭曲。如果诊断为有实际意义的黄斑水肿(CSDME)。必须及早抗VEGF联合微脉冲激光治疗。双管齐下,以挽救视力。

糖尿病继发新生血管青光眼。是如何发生的呢?这种青光眼往往发生在眼底静脉阻塞时。由于视网膜缺血缺氧,便产生新生血管因子,往前潜行于虹膜表面,于是虹膜也出現新生血管。不断增殖的新生血管膜便堵塞了前房角房水流出通路。无疑眼压升高,产生难治性青光眼。

糖尿病眼底病变进入第6期时,为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一方面玻璃体可发生积血。积血机化,产生机械力量,牵拉视网膜,便产生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导致失明。

一旦临床诊断为糖尿病时,立马查眼底。明确诊断的糖尿病,必须每一年至少查眼底一次,必不可少。空腹血糖控制在7.0mmoL/L以下,血压控制在136/80mmHg水平是相对安全的。得了糖尿病并不可怕,可防可治。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湘潭爱尔眼科医院 蒋自强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