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要打胰岛素吗(糖尿病要打胰岛素属于什么病种)

张垒医生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只能吃药,不能用胰岛素,否则身体越用越废?深度辟谣

大家好,我是一名肾内科医师。大家有所不知,近年来我国的糖尿病发病率其实一直都是在向上增长。这与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西方化、人口老龄化、肥胖率都有很大关系。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成人糖尿病病人数量已达到1.096亿,高居世界第一。有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指出,我国约60%的糖尿病病人未被诊断,糖尿病这一诊断名词虽然很多人都听过,但是具体关于糖尿病等慢性病相关的疾病科普却远远滞后。所以国家卫健委也一直在倡导“健康中国行”的主题活动,旨在让糖尿病患者可以更好、更早、更正规的接受疾病治疗。今天我就来和大家唠唠糖尿病用药的那些事。

辟谣点

●笔者虽然从事的是肾内科,但是我告诉大家肾内科医师是半个内分泌医生你们还别不信,因为糖尿病有一个重大的并发症就是糖尿病肾病,所以不少因糖尿病的原因出现肾功能问题后都会在我们科室随访、治疗。我通过接触这些糖尿病患者后发现,有些患者、患者家属至今仍被糖尿病的一些谣言所左右。

●前两天我们科收治了一位糖尿病肾病的老太太,她出现肌酐、蛋白尿已经有2年了。这次来住院的原因是肌酐比去年复查时高了100多,血糖也控制的非常不好。岂知老太太以及他老伴并没有当回事,经常查完房就不见人了,血糖也测不到折腾了好几天。根据她具体疾病情况及血糖水平,决定家用胰岛素治疗。这一说,老太太和她老伴情绪非常的激动,说道:胰岛素都是害人的,不能打,一打这辈子就脱离不了了,而且打了之后身体会变得越来越差,人就这样废了。我那个邻居就是..........,所以还是吃药好。

糖尿病的简单的介绍

●其实糖尿病并不是这几十年才有的,在古代,我们的传统医学将它归属于“消渴”症的范畴。这在我国公元前2世纪《黄帝内经》已有论述。在现代医学的观点中,认为它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根源在于胰岛素分泌和/或利用缺陷所导致的。糖尿病可划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其中1型糖尿病在亚洲较为少见。所以我国大部分的糖尿病患者都是以“2型糖尿病”为主,可占到95%及以上。

●结合我上面谈到的这个病例,如果处于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异常)时,可以通过饮食、运动疗法调理。如血糖仍控制欠佳,则需根据胰岛素分泌、利用情况、血糖水平加用适合其服用的降糖药物。但是请注意,口服药物虽然是糖尿病比较优先的选择,但是罹患糖尿病后疾病其实一直还在进展,它将会出现各种并发症,所以治疗方式、治疗药物都需随着疾病的病程、并发症情况动态的调整。

糖尿病病人胰岛素分泌有什么特点?

●1型糖尿病病人的胰岛素分泌其实是一个完全缺乏或严重缺乏的特点,他们的胰岛功能都很差,所以分泌的胰岛素是非常少的甚至没有。而2型糖尿病它又稍有不同,它是一种进展性的疾病,早期可表现为β细胞对葡萄糖的刺激反应延迟容易出现餐后血糖升高以及下一餐前出现低血糖。

●随着疾病向前发展,β细胞的功能还会进一步恶化,这时候糖尿病病人有功能的β细胞数量也随之减少。就可表现为胰岛素分泌严重不足,空腹以及餐后血糖均升高,而我们一日三餐都在吃东西,没有胰岛素来控制血糖那是肯定不行的,所以此时病人就需要借助外源性胰岛素补充或替代治疗。

糖尿病的病人什么时候需要开始使用胰岛素治疗?

●在这我告诉大家,如果是1型糖尿病,那在刚发病的时候就要使用胰岛素(根据它的疾病特点所决定,不理解可以看看上面我对1型糖尿病原理的介绍),而且需要终生使用胰岛素替代治疗。如果是2型糖尿病的病人,在生活方式、口服降糖药物联合治疗的基础上如果血糖还是不达标,那就要考虑口服降糖药物和胰岛素联合治疗的方案了。

●很多病人不了解这个疾病,他们只是把血糖值当做一个单纯的“数值”,我只能说可怕!为什么我这么说?因为当人体处于异常的血糖值时,高血糖的毒性作用将会损害你的胰岛功能,导致胰岛素抵抗、β细胞进一步恶化,还会损害我们的血管内皮系统。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而动脉粥样硬化又是 高血压、脑梗死、脑出血、冠心病、心肌梗死、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的高危因素或直接诱因。

●根据指南推荐,当糖尿病病程中出现无明显诱因的体重下降时;口服降糖药物很难快速使血糖得到满意控制时;出现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冠心病、脑血管病时都是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指征。现在回到我上面讲的这个病例来看,老太太已经出现了肾脏并发症,而且肌酐也呈进行性升高,在口服降糖药物血糖仍不达标的情况下(出现糖尿病肾病后有不少肾毒性的降糖药物都不适合使用),其实已经有了胰岛素治疗的绝对指征。

●这时候有朋友可能会说,我到了这个地步,但就是不用胰岛素,那会有什么后果呢?我只能说不尊重自然规律那吃亏的必然是自己,关于高血糖对人体的毒性作用我上面已经和大家谈到,这些都是潜移默化的,终有一天会从量变到达质变,然后彻底爆发。某一天突然倒地不醒了,那可能就是出现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等急性并发症。

糖尿病用了胰岛素身体真的是越用越废吗?

错,这是一个大大的“谣言”。很多人可能会说,胰岛素用了就再也脱离不了了,在这我告诉大家,这不是胰岛素这个药物导致的,这是你的疾病所决定的,你的疾病已经到了用这个药的地步,生老病死本来就是自然规律,故糖尿病亦是如此,它不可能一直原地踏步,它是会随着患病时间逐渐进展的,所以所谓的“依赖胰岛素”其实是一 种某些谣言“偷换概念”的说法

有长、中、短效胰岛素,该选择哪一种?

●确实,近年来有多个品种的胰岛素都投入市场。像短效胰岛素比较常见的有门冬胰岛素注射液、赖脯胰岛素注射液;预混胰岛素如门冬胰岛素30,、赖脯胰岛素25等;长效胰岛素如甘精胰岛素、地特胰岛素等。关于胰岛素起始治疗的方式,可划分为基础胰岛素方案、预混胰岛素方案两大类,如下:

●基础胰岛素方案

基础胰岛素包括中效人胰岛素、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如果仅仅是使用基础胰岛素治疗时,可以保留原有的口服降糖药物,无需停用胰岛素促泌剂;如果这样治疗3个月后空腹血糖控制的可以,但是糖化血红蛋白不达标(可以看近3个月你的血糖控制的如何),那就需要考虑调整胰岛素治疗方案。所以总结起来这种治疗方案一简单方便容易被病人接受,二来发生严重低血糖的危险性偏低,而且剂量调整起来简单,体重增长的比率也比较低。

●预混胰岛素方案

主要包括预混人胰岛素、预混胰岛素类似物,这种方案需根据病人的血糖水平,选择每天1-2次的注射方案。如果使用的是每天2次的注射方案时需停用胰岛素促泌剂,这种方案一来容易学习,二来比多次皮下注射方案注射次数要少,而且比较容易控制餐后血糖,只能说各有千秋。关于药物的起始剂量、调整时剂量的增减由于需根据病人具体情况而定,所以这里我不再一一分析。

综合总结

我国的糖尿病虽然患者人数众多,但是疾病真正的普及、知晓率还远远不够。所以我还那句话,科学、理性的认识糖尿病很重要,由于医学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在门诊或者住院时医生又没有太多的时间一个个的和病人详细的交待清楚,所以不少病人对于糖尿病也是一知半解。基于此,有些病人可能就会因自己的主观性而对疾病产生错误的认识或者误信谣言,所以今天我也是特意查阅了不少资料,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写下这篇文章,让我们一起携手让谣言无处遁形!

本文不构成医学治疗建议,也不具备医疗指导意见,仅为健康科普所用。由于临床经验有限,时间仓促,难免可能有遗漏、错误之处,还望大家及时指出。如仍有疑问,欢迎评论区留言、互动、交流,如果有帮助,欢迎点赞、转发、收藏,如果喜欢我的创作内容,欢迎关注我,每天都会为大家分享健康知识,谢谢大家的耐心阅读,我们下期再见。#「闪光时刻」主题征文 二期##真相来了#@今日头条青云计划@头条辟谣

参考:

1、葛俊波,徐永健,王辰.内科学.第9版,P725-748.

2、中国医生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用药原则中国专家共识.中国糖尿病杂志,2013,21(10):865-870.

哪些糖尿病患者需要注射胰岛素?这几类人必须注射胰岛素

一般严重的糖尿病患者必须通过注射胰岛素的方式稳定和平衡血糖,患者需要自行注射胰岛素,掌握好注射的方法以及要领,注射胰岛素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简直是一种折磨,哪3类人群必须要注射呢。

哪些糖尿病患者需要注射胰岛素?

一、一型糖尿病患者

当糖尿病被确诊之后,绝大部分的患者已经不能制造胰岛素,一辈子需要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需要每次餐前十分钟左右注射短效的胰岛素、睡觉前注射长效或者中效的胰岛素;或者是在早饭和午饭注射短效胰岛素和晚饭前注射中效、短效型混合药物;早餐和晚餐饭前的十分钟要注射中短效型混合型。

二、严重的二型糖尿病患者

1、无法分泌足够的胰岛素

当出现了严重的高血糖、身体感染、经过了大手术、急性的疾病,长期的压力需要增加胰岛素,患者已经无法分泌足够的胰岛素,必须要暂时注射胰岛素方法来控制血糖。

2、降糖药没效果

如果糖尿病患者通过口服降糖药物已经不能把血糖控制住,必须要考虑注射胰岛素了。

3、患病十年以上血糖不稳定

若是患上了糖尿病十年以上、平时控制不住血糖或者控制不理想、体重明显减轻的患者也需要注射。轻度的糖尿病患者白天可以通过口服降糖药物治疗,但是在晚上睡觉前必须要注射长效或者中效胰岛素药剂。高血糖严重的患者必须要早晚饭前十分钟注射胰岛素。

4、肝肾功能不佳

当糖尿病患者并发肝和肾脏功能不良时,最好是停止服用降糖的药物,必须选择每天注射胰岛素,因为大部分的口服药物必须要通过肝脏和肾脏来代谢,加重了其负担。

三、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

大怀孕期间患上了高血脂一定要通过注射胰岛素的方式来控制,千万不能服用口服降糖药物,因为药物可能会通过胎盘引起胎儿发生低血糖甚至死亡。患者每天要接受2-4次的胰岛素注射,如果产后血糖恢复了正常就不需要注射胰岛素了。

温馨提示

以上三类人群必须注射胰岛来控制血糖,但是注射时比较不方便,患者一定要学会注射的技巧,同时也要注意饮食和运动疗法,远离高脂肪及高糖类的食物,适当的采取散步或者打太极拳的方式来进行运动,这样有利于消耗体内更多的热量,但是注射胰岛素之后避免做剧烈的运动,以防发生低血糖。

糖尿病要不要打胰岛素呢?打胰岛素会上瘾吗?

糖尿病患者经常会认为,使用胰岛素是糖尿病病情严重的标志,而且胰岛素会“成瘾",故错误地认为,“不到万不得已,胰岛素是千万不能用的”。

对于糖尿病病友来说,这个胰岛素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首先他得糖尿病都是因为身体内胰岛素出了问题了,那么胰岛素出问题主要是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我们叫胰岛素不足,没有胰岛素了,而胰岛素就是身体内唯一降糖的激素,那么他的血糖就会升高,那么另外一个方面就是胰岛素抵抗,什么叫胰岛素抵抗呢?就是他的胰岛素水平比我们正常人还高,不是高一点,是高甚至于几十倍、上百倍,那么问题来了,这么高的胰岛素为什么血糖还高呢?因为他的胰岛素不管用,打个比方就是他赚了一把钱买不来东西,那不跟穷人是一样的吗?

在治疗糖尿病上,一旦得了糖尿病以后要不要打胰岛素呢?

现在在我们病人中间,有着两种不同的声音,一个是早用早好,一个是死都不打。认为早用早好的,觉得我早点打胰岛素,让我的胰岛休息休息就可以早点好,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因为他不缺胰岛素,特别是胰岛素抵抗,他身体内好几百倍的胰岛素的状态下,他还打胰岛素有什么用呢?本来有钱你买不着东西,我再给你钱有什么用呢?也没有用,那么我们就要想办法把身体内的胰岛素用起来,这个就是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那么我们有很多办法包括减肥,同样如果你没有胰岛素,你自己身体内完全没有分泌功能了,这个时候我就是坚持不打,那么对不起,我们就没有办法控制你的血糖。

目前我们的口服药都不能直接降糖,都是通过刺激胰岛来分泌胰岛素降糖。如果你的胰岛怎么打怎么刺激也不出胰岛素了,这个时候再刺激也没有用了,你的药只有副作用没有正作用了,这个时候只能依靠胰岛素了。所以到底要不要打胰岛素,打多少量,打几次,这一切都要听医生的而不是自己说,无论什么情况都应根据病情来决定。

同样“打胰岛素能不能成瘾”这也是一个话题,有的人说:“我就不想打,打完了会成瘾”,那我想告诉你,如果所谓“成瘾”,就是打完了离不掉了,打完了撤不下来了,那是因为你需要。凡是这么来问我的人,我都会告诉他:“吃饭成不成瘾,打从生下来开始,一年365天,每一顿都少不了,一天还是三顿,一直吃到死,因为这是生命的需要。”

那么如果你注射胰岛素每天的总量超过50个单位,你的血糖才能控制好,那么你撤掉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了,就需要终身用胰岛素了,那么反过来说,你每一天就用三五个单位血糖还正常,那这个情况可能还能撤掉,因为我们身体内正常人大约一天需要50个单位胰岛素。

如果你每天外源性的给50个单位胰岛素你的血糖才能正常,证明你自己没有内生功能,那反过来,一天给三五个单位胰岛素,十个八个胰岛素,你的血糖正常了,证明你自己还能生产,那这个情况我们还可以想别的办法。所以注射胰岛素要不要打根据你自己的胰岛功能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