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眯眼睛(糖尿病患者眼睛睁不开)
糖尿病,我不怕你!
Hello~ 我来投稿啦!
今年我19岁,距离我确诊1型糖尿病已经过去七八年啦!
至今记得那个夏天,我那时候应该还在上小学四年级吧。
那时候的我,成绩很好很好呦!
每到夏天,我就像个小勇士一样,参加各种各样的辅导班,为了未来的名校梦拼搏着。那年的夏天很热很躁,我每天吃很多,喝很多,睡很多,辅导班老师甚至给我起了个绰号:“小睡神”。
但是上天仿佛是在给我开了个天大的玩笑…...
确诊前五天:我开始经历不眠之夜,频繁起夜,舌苔厚重,总是半夜渴醒,整天精神不振。我还以为是自己喝水太多,导致夜间上厕所频繁。
确诊前24小时:疲惫。走路、呼吸都变得困难,脑中只有“不想动”、“懒得动”的念头。
确诊前6小时:恶心、想吐、大喘气、想睡觉。
确诊前1小时:我被老师叫醒去上课,但我当时难受得几乎走不动路,呼吸急促,全身无力,走一步喘气十几口,老师告诉我坚持住,她带我去医院!
接下来的记忆就像断断续续的电影片段。坐上出租车,我想眯一会儿,就睡着了…恍惚间,听见老师叫我,下车咱们到医院了,下车的那一瞬间,我没了意识…...
再醒来,是两天后了,我躺在重症监护室的病床上,耳边都是机器滴滴滴的声音。
妈妈坐在病床边红着眼睛看着我,但我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为什么要哭呢,我为什么会在医院呢?”
醒来的两天里,没法吃饭,我只能喝点水,输着营养液。醒来的第三天,我终于可以吃饭了,但每餐都伴随着打针,医院的血糖测试针很痛,手指都青紫了。
为什么要打针呢!我不喜欢打针!我讨厌打针!
我哭着闹着,却无可奈何,至此每天打不完的针,真的让我想哭,钾水真的好难喝,打针真的好疼…...
出院以后,爸爸妈妈带我跑遍了北京的所有好医院,北京儿童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天坛医院…....问遍了所有医生,却始终查不出病因,只能排除不是遗传!
从那时起,每天都有哭不完的眼泪,真的很难受,每天要打四针,要扎七次手,真的好痛!真的好累!
有想过不想继续生活了,但我还是坚持下来了。
我学会了隐藏,把自己的病深深地藏在心底最深处,每天小心翼翼地、偷偷摸摸地打针。
初一那年,我又因病毒感染引起的酮症酸中毒住进了重症监护室。
但这一次我是有意识的,我能感受到冷冰冰的医疗器械触碰我的皮肤,听到医生护士轻声交谈的声音,闻到消毒水混合着药物的味道。这些感觉,虽然令人不安,却也奇妙地真实。
我感受到了父母在病床边无声的支持和鼓励,他们温暖的手抚摸着我的手,给了我无尽的力量。这些微小的感觉和声音,逐渐在我的心中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
我意识到,即使在这样的逆境中,我依然有能力去学习、去适应、去战斗!
我开始不停地锻炼,补充维生素,增强免疫力,我学会了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学会了从各大网站去了解更多的1型糖尿病知识、控糖经验、技巧、如何延缓甚至是避免糖尿病并发症!
我逐渐成为了自己的小医生,自己打针,自己控制药量,每月定期检查,让我知道自己是可以做到即使有病但也能健康生活!我为自己感到骄傲自豪!
直到今天,我已经与1型糖尿病共处了七八年,如愿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学。为了自己,也为了家人,我学了临床医学专业。
我想用我的知识,照顾好自己和家人,除此之外还要帮助更多的人。
我想对1型糖尿病说:确诊又怎样!我可以让你仿佛不存在!我坚持了下来!我更乐观了!相信我的未来一定可以健康、灿烂、光明的!
也希望看见我这篇小小文章的糖糖们,一定要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身患糖尿病的每一天哦!因为开心的心情,也会让你的血糖变得更健康呦!
分享完毕,拜拜!
投稿:coisini
校对:眠眠
声明:本平台旨在为一型糖尿病群体分享糖尿病技术和资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糖尿病技术和资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告诫:一旦得了糖尿病,不想并发症来袭这几事快停下,别害了自己
声明:本文均是结合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
医生王明是一位在社区医院工作了三十多年的内科医生,号称“行走的医典”,可谓远近闻名。王医生,头发有点谢顶,却挡不住他那双眼中闪烁的智慧光芒。
每次病人来看病,他都把糖尿病讲得透彻得让人忍不住怀疑自己是不是在上医学课。
霍大爷,今年65岁,退休前是一位中学语文老师,讲课总是拖长调子,让学生们心里默念着“下课铃快响吧”。
他最近发现自己有口渴多尿、体重莫名下降等症状,于是去医院一查——糖尿病。
这不,今天霍大爷和他那热心的老伴李阿姨一起来体检,趁着这个机会,霍大爷决定向王医生讨个彻底的说法。
霍大爷坐下后,清了清嗓子,表情颇为凝重:“王医生,您说这糖尿病真这么厉害吗?”
“我都听说一堆吓人的并发症。咱们今天能不能说说,得了这病,有啥事不能做,不然以后不堪设想?”
王医生抬头,目光如炬,仿佛要透过霍大爷的眼镜片直达他的灵魂深处。
“糖尿病就像个看不见的老虎,不怕它咬人,怕的是它会慢慢啃蚀你,最后连你自己都觉得‘哎呀,这哪还是我’。”
李阿姨在旁边插嘴:“说得这么吓人,不会是卖药吓唬人吧?”王医生笑了笑,摆摆手:“不不,咱是讲实在话,讲得条条有依据,绝不吓唬人。”
“首先啊,霍大爷,您这糖尿病来了,最要紧的是,啥?吃。吃得不好,血糖可就要乱跳起来。很多人觉得控制糖就是不吃糖,这可大错特错。”王医生拍了拍霍大爷的肩膀。
霍大爷点头如捣蒜,心里暗自嘀咕,以前每次饺子、白馒头不离桌,怪不得体检单上的数据总让人脸色发青。
王医生接着说:“我国一项统计显示,过多摄入精细碳水的人群中,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比普通人高出约40%。”
“那大鱼大肉呢?”霍大爷瞄了一眼旁边的李阿姨,后者眯着眼,显然是想拿捏他的食谱。
王医生皱起眉头:“油腻食物对糖尿病人是个大坑,尤其是那些个五花肉、炸鸡腿,听起来就香得不行,可一吃,血脂升高不说,还可能让胰岛素抵抗恶化,等于雪上加霜。”
李阿姨拍拍手:“哎哟,那早知道该给您吃点素了。”
霍大爷撇撇嘴,心里有点不爽,但也不敢说什么。王医生举了举手指:“别一说吃素就只想着大白菜、胡萝卜,那吃也得吃个合理,尤其是要多吃膳食纤维。”
霍大爷听着,突然一拍大腿:“王医生,那运动呢?我早起公园里跑步那算不算?”
王医生摇了摇头:“算是好事,但您这跑步得有讲究。很多人觉得跑得越多越好,实际上,过度运动可能反而引起低血糖,尤其是还没吃早饭就起跑的,那叫冒险。”
李阿姨闻言心头一松,想着以后就陪霍大爷去广场上走走,跳个广场舞也不是不行,只要霍大爷别扭扭捏捏。
这时,王医生停了片刻,双眼微微眯起:“霍大爷,还有一件事得提一下,那就是情绪。您别看这东西摸不着,情绪稳定对血糖的影响大着呢。”
李阿姨瞪了他一眼:“你听到没,以后少跟我嚷嚷!”
最后,霍大爷问:“王医生,那要是有一天血糖突然降得很低,晕倒了怎么办?”
王医生深吸一口气,说:“这种情况要预防,糖尿病患者最好随身带点糖果,万一低血糖来袭,及时补充才是救命的关键。”
“医生在急诊室里见到的许多案例,都是因为低血糖发作却没及时补救而导致昏迷。”
李阿姨拉着霍大爷的手,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咱们可得听王医生的话,不然到时候不是去医院,而是被急救车拖着走了!”
王医生微微一笑,心中松了口气,这一对老夫妻总算是听进去了,糖尿病这只“老虎”虽然不好对付,但也不是完全不可战胜。
关于糖尿病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1]胡瑞萍.基于PPARγ对糖转运及代谢的影响探讨罗格列酮对糖尿病小鼠胰腺癌模型的作用机制,中国药理学通报,2024-06-21
医生警告:糖尿病患者冬季少吃这几物,当心血糖失控,嘴馋要小心
声明:本文均是结合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
“医生,为什么每到冬天我就忍不住想吃甜食?我明明知道自己有糖尿病,还是管不住嘴。”李大叔坐在诊室的椅子上,皱着眉头看着医生,眼神里满是无奈和困惑。
医生胡大夫抬了抬眼镜,瞄了一眼李大叔,嘴角勾起了一丝玩味的笑容,“李大叔,冬天吃甜食?你知道冬天和糖尿病有什么关系吗?”
李大叔有些不解,“冬天和糖尿病有什么关系?我不是一直觉得这两者没什么关系吗?”
“你看啊,”胡大夫坐下来,调整了下椅子,开始摆起了道理,“冬天,寒冷的天气让我们特别想吃热乎乎的东西,特别是糖分高的食物,这种心理反应其实是人类生理上的一种自然反应。”
可是,糖尿病患者如果在这个季节里任由自己嘴馋,吃了过多的甜食,血糖控制就容易失控,甚至还可能引发其他并发症。
“那该怎么办呢?我平时嘴巴就贪吃,这不一到冬天,家里人做了糖葫芦、糖炒栗子,我就没法忍住。”
胡大夫笑了笑,拍拍李大叔的肩膀,“你说的这种情况,我见得多了,很多糖尿病患者都会有类似的困扰。你别看糖葫芦、糖炒栗子看起来不是什么大问题,但它们可不简单哦。”
糖葫芦就是典型的高糖食物,它里面的糖分特别容易让血糖飙升。你看那一串红彤彤的糖葫芦,外面裹上了一层厚厚的糖浆,里面的水果也是糖分比较高的,吃下去一下子就把血糖拉高了。
“糖尿病患者的身体无法正常调节血糖,吃了这种高糖食物,血糖直接失控,长时间下去不仅加重病情,还容易带来并发症,像眼睛、肾脏、神经这方面,都会受影响。”
李大叔连连点头,“那糖炒栗子呢?那东西我也挺喜欢吃的。”
胡大夫深吸了一口气,“糖炒栗子虽然好吃,可它的糖分也不低。你看,糖炒栗子那一层糖浆,简直就像给栗子穿上了一层‘隐形炸弹’。”
栗子本身有一定的淀粉,淀粉转化成糖之后,会增加体内的糖负担,而糖浆一加,血糖更是飞速上升。糖尿病患者吃了之后,可能会感觉到口干舌燥、头晕、甚至低血糖,严重的时候还可能诱发糖尿病危象。
李大叔这下有些沮丧了,“那我冬天吃什么好呢?难道就不能吃点甜的吗?”
胡大夫笑了笑,指了指桌上的水果,“当然可以吃点甜的,只不过你得选对。比如说,吃点苹果、橙子这些水果,它们的糖分相对较低,而且富含膳食纤维,能帮助调节血糖。当然,最好还是分量适当,不要吃太多。”
李大叔拿起桌上的苹果,轻轻咬了一口,点了点头,“嗯,确实好吃,没糖的甜。”
“对,没错。”胡大夫顿了顿,又接着说,“冬天有一个更值得注意的地方,就是气温的变化会影响血糖波动。你看看外面那冷飕飕的天气,很多人都习惯窝在暖和的屋子里,不爱动弹,结果导致新陈代谢变慢,血糖波动就更大。”
而且寒冷的天气也让身体更容易感到饥饿,想吃高热量的东西来取暖,这也是糖尿病患者容易‘失控’的原因之一。
李大叔眯了眯眼,“这么说来,冬天真是个危险的季节?”
“嗯,”胡大夫点点头,“可以这么说,冬季对糖尿病患者来说,确实是个‘特殊的挑战’。不过,挑战也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失败。如果你能在饮食上做到控制,合理膳食,保持规律的作息,配合适量的运动,那糖尿病是可以得到很好控制的。”
“运动?”李大叔有些疑惑,“我年纪大了,运动有点力不从心,能不能不运动?”
“李大叔,运动不一定要像年轻人那样疯狂地跑步健身。”胡大夫笑着说,“你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活动,比如散步、打太极,甚至是在家里做做简单的伸展操,都是非常好的方式。”
适量的运动不仅能够帮助你消耗热量,还能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助于血糖的控制。
“哦,那我得注意了。”李大叔拍了拍自己的大肚子,笑了笑,“我这肚子也是冬天的‘御寒神器’。”
胡大夫哈哈一笑,“这也算是一种自然的‘御寒法’,不过,记得控制饮食,适量运动,健康是最重要的。”
关于糖尿病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1]吴霜,2型糖尿病合并肝损伤及其运动干预研究进展,第二届陕西省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专题九),2024-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