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脸发木(糖尿病人脸发麻)

中医赵义红主任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四肢麻木,麻是气虚,木是血虚,中医分2步解决

简单两味药,治疗糖尿病肢体麻木,知道的人很少,今天直接公开!

中医认为"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四肢麻木、疼痛等症状,究其根本是由于气血运行不畅、瘀血阻络所致。这些不适往往具有昼轻夜重的特点,很多患者反映白天症状较轻,但到了夜间便会加重,严重影响睡眠质量。

在临床实践中,我发现血瘀体质的糖尿病患者通常会表现舌质暗紫,舌下静脉曲张粗大;若瘀滞中焦,常见胸闷气短;若瘀滞下焦,则可能出现腹部疼痛,女性患者还可能伴有月经不调等症状。

对于这类患者,我常常会选用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方子——"失笑散"。这个方子虽然只有两味药,但作用却非比寻常。

"失笑散"为何得此名?据说服用后能让病人减轻痛苦,不知不觉露出笑容,故而得名。这个方子由五灵脂蒲黄两味中药组成。看似普通的配方,在临床应用中却屡试不爽。

方中五灵脂归肝经,具有通利血脉、活血止血、散瘀止痛的功效。《本草纲目》中对其评价甚高,认为其"治一切血病"。而蒲黄则以活血散瘀见长,生用活血力强,炒用则偏于止血,是治疗血症的要药。两药相配,恰似阴阳相济,既能活血化瘀,又可散结止痛。

在实际应用中,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灵活加减:

  • 若血瘀较重者,可加入当归、川芎以增强活血功效
  • 若疼痛剧烈者,可配伍乳香、没药以加强止痛作用
  • 若伴有气虚者,可酌加黄芪、党参以补气行血

通过这个方子的应用,许多糖尿病患者的肢体麻木、疼痛等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生活质量也随之提高。

但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中医讲究辨证论治,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都不尽相同,切不可擅自服用。建议在服用前先咨询专业的中医师,根据个人情况合理用药,这样才能真正发挥药物的最大功效。

糖尿病肢体麻木瘙痒,是这两个地方受损了,中医两步解决

糖尿病患者出现肢体麻木、瘙痒或者酸软是很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从中医来讲,这属于“消渴痹证”的范畴,一般都是这两个地方受损了

一是脏腑

主要是脾肾亏虚,气血津液的源头损伤了没有足够的精血濡养肢体肌肉。

二是脉络

运行气血的通道损伤了,精血不能运输到到四肢。

根据具体病例来讲解

50岁的王先生糖尿病10年,口干多饮多尿,出现肢体麻木、皮肤瘙痒3个月

刻察:双腿麻木、皮肤瘙痒、神疲乏力、多食易饥

大便干、晚上睡不踏实,睡眠质量不高、小便淋漓不尽、形体消瘦

舌质暗淡,舌苔薄白

辨证:脾肾气虚、脉络受损、胃经燥热

一诊开方:

玄参、生地黄、知母、苍术、黄芩、黄连、桑叶、生黄芪、山药、丹参、淡竹叶、生大黄

14剂

二诊瘙痒减轻、麻木有改善。多食易饥好转,大便不干、神疲乏力改善不大

改方生地黄、山茱萸、怀山药、丹皮、泽泻、茯苓、生黄芪、当归、鸡血藤、知母、黄柏

15剂

三诊,乏力好转,皮肤瘙痒、肢体麻木减轻,

续上方15剂,乏力消失,症状全无

继续巩固15剂,随访半年未复发。

按语

患者因为糖尿病多年,精血损伤严重,脾肾两亏,脉络受损不能濡养肢体,出现了麻木、瘙痒等症状。

治疗原则:健脾益肾、和营通络

但患者还出现多食易饥、大便干、晚上多梦不安的症状,说明胃部燥热未消

因此,先用清胃生津润燥的方法去胃燥解决即时病机,再解决基本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