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备孕糖尿病(备孕糖尿病会遗传吗)

内分泌糖大夫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患者可以备孕吗?医生给出血糖标准值,能达到的问题不大

糖尿病是一种因胰岛素分泌不足以及胰岛素抵抗引起的代谢疾病,妊娠可使血糖升高,糖尿病病情加重,增加胎儿及孕妇发生各种意外的风险,如巨大胎儿、感染、流产、早产、新生儿窒息等等。

糖尿病不仅影响孕妇和胎儿的健康,同时还关乎着女性是否能正常生育的问题。如何在控制血糖的前提下,平安孕育一个健康的宝宝,成为了很多糖尿病专科医生的命题。

血糖控制在多少才能备孕?

生儿育女、晋升妈妈是不少女性的愿望,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也不例外。然而不少女性糖尿病患者都面临这么一个问题:血糖控制在多少才可以备孕?

糖尿病患者备孕前,对血糖的管控较平时更为严格,正常情况下,建议在血糖控制良好2-3个月后再计划怀孕。

如果血糖控制不理想,极大可能会影响胎儿以及孕妇身体健康。建议备孕前先控制好血糖,客观准确地监控血糖数据,达到可怀孕的标准范围再考虑怀孕。

建议先停用口服降糖药物,改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其次,怀孕之前要求空腹血糖控制在3.9到6.5mmol/L,餐后血糖尽可能小于8.5mmol/L;另外,在注射胰岛素的情况下,糖化血红蛋白要小于7.0%;避免低血糖的情况下,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5%有利于胎儿的健康生长发育。

孕妇的血糖标准比普通人低。怀孕期间由于本身消耗比较多,此时的血糖比非孕期血糖会更低一些,如果孕期血糖偏高,会给胎儿的生长发育和代谢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比如巨大胎儿、孕期胎的畸形等,因此孕期血糖的控制必须要达到上面说的标准。

糖尿病患者怀孕期间应注意什么?

在怀孕期间,糖尿病患者同样要控制血糖,到医院进行血糖监测或者使用经过认证的家用便携式血糖仪,随时监测血糖,掌握血糖波动规律,并且积极与内分泌医师联系,这是糖尿病孕妇安全平稳度过孕期的重要措施。

孕妇在进行血糖监测的前一晚,晚上10点后尽量不要进食含有能量的食物,同时要保证心态平和、睡眠顺畅,第二天最好在上午八点半之前测空腹血糖。对于餐后两小时的血糖监测,建议在相对比较平稳安静的状况下进行,避免剧烈的运动、情绪剧烈的波动、外界干扰因素。当然也要避免应激状况,比如发热、感冒等会影响血糖的数据,不适合进行血糖监测。

另外,妊娠糖尿病患者在生活方式方面要注意起居有节,作息规律,适当运动,营养搭配合理也是控制血糖的重要手段。

由于妊娠糖尿病患者特殊的生理状况,在孕期里需要比一般孕妇更注重血糖的控制。最好在控制好血糖再备孕,在孕中也要密切监测血糖变化,必要时及早住院调整降糖方案。

#家庭医生超能团# ##真相来了#—糖尿病的真相# #青云计划#

糖尿病患者备孕要停药吗?吃着药可以要孩子吗?到底怎么办才合适?

“是药三分毒”这句话大家都听过,对于打算备孕的人来说,药物也是一种禁忌,然而糖尿病患者怎么办呢?停药的话会影响血糖,血糖控制不好又不适合孕育,可是吃着药可以准备要孩子吗?到底怎么办才合适呢?

糖尿病患者备孕要停药吗

胰岛素治疗——门冬胰岛素和地特胰岛素

2014年的《妊娠合并糖尿病诊治指南》中提到了妊娠期间糖尿病治疗类药物的使用。高血糖状态对受孕和胎儿健康发育都会造成不良影响,对孕妈妈的健康亦有危害,所以控制血糖达标很有必要。可采用胰岛素(大分子物质,不透过胎盘,对胎儿健康没有影响)维持血糖接近正常而无低血糖发生时再考虑怀孕,孕期可以继续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胰岛素按照作用时间和特点分为超短效人胰岛素类似物、短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类似物,目前门冬胰岛素(超短效人胰岛素类似物)和地特胰岛素(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已被我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SFDA) 批准可用于妊娠期。

门冬胰岛素起效迅速,药效维持时间短,具有最强或最佳的降低餐后血糖的作用,不易发生低血糖,用于控制餐后血糖水平。地特胰岛素可用于控制夜间血糖和餐前血糖。

建议备孕的糖尿病患者去内分泌科寻求医生的帮助,让医生为其制订一个适宜的胰岛素治疗方案,如果高血糖主要发生在餐后,那么餐前注射门冬胰岛素能有效降低餐后血糖,注射后无需等待可直接进餐,且低血糖风险小。

妊娠期通常不推荐常规使用预混胰岛素,通常可采取基础加餐时胰岛素的方案进行血糖控制。同时怀孕成功后也要继续监测血糖,随着孕周增加,对胰岛素的需要量会有变化,糖尿病患者妊娠中期和晚期对胰岛素需要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妊娠32~36周胰岛素需要量达高峰,妊娠36周后稍有下降,您应该根据个体血糖监测结果,不断调整胰岛素用量,不仅要让血糖控制达标,还要提防低血糖的发生。

 口服药物治疗——二甲双胍和格列本脲

对于妊娠糖尿病(孕前血糖正常,妊娠期发生的糖代谢异常)的患者通过饮食控制血糖不达标者,首先推荐胰岛素治疗。目前,口服降糖药物二甲双胍和格列本脲在糖尿病孕妇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不断被证实,但我国尚缺乏相关研究,而且这两种口服降糖药均未纳入我国妊娠期治疗糖尿病的注册适应证。

但临床上存在一些合并糖尿病的孕妇,因胰岛素用量较大或拒绝应用胰岛素,考虑到上述口服降糖药物的潜在风险远远小于未控制的妊娠期高血糖本身对胎儿的危害。因此,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部分糖尿病孕妇可慎用。可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目前的资料显示,妊娠早期应用二甲双胍对胎儿无致畸性,在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过程中对早期妊娠的维持有重要作用。由于该药可以透过胎盘屏障,妊娠中晚期应用对胎儿的远期安全性尚有待证实。而格列本脲的作用靶器官为胰腺,99%以蛋白结合形式存在,极少通过胎盘屏障,妊娠中晚期应用是相对安全的。

孕期患上糖尿病?可能是这4个原因导致的,教你简单4招调理

糖尿病是现在的富贵病,但是这种病也是有生理性的,例如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女性怀孕前未患有糖尿病,而在怀孕期间出现血糖含量异常的现象。一般分泌后这种症状就会逐渐消退。

而妊娠期糖尿病却容易造成流产、早产和死胎等严重危害,而且还可能会造成羊水过多和增加巨大儿的概率。另外,还会导致分娩过程中出现难产和产伤,造成分娩时间延长,从而引起宫缩乏力性出血。所以,孕妇治疗妊娠期糖尿病至关重要。

一、为什么会患上妊娠期糖尿病?

1、身体需糖量增加

本身怀孕后,胎儿就需要大量的能量,因此母体就需要在短时间内摄取足够的葡萄糖,以满足身体和胎儿发育的需要。

2、肾脏的排泄增加

在怀孕期间,肾脏的滤过率会有所增加,所以肾小球的滤过率也被迫增加,但是肾小管对糖的重吸收利用没有相应的增加,因此会导致过多的糖类从尿液中排出,达到糖尿病的标准。

3、激素作用

妊娠后,母体内的雌激素以及孕激素都会有所增加,而这领个激素都会增加母体对葡萄糖的利用,进一步刺激葡萄糖的生成,这都会导致血糖的升高。

4、食量增加

怀孕之后,为了保证孕妇的营养,会盲目的进食补充营养,导致摄入的能量过多,而过多的葡萄糖除了会转化成脂肪储存起来,还会导致血糖升高。

二、患上妊娠糖尿病怎么办?

妊娠期糖尿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症状,在了解发病原因后,可以进行对症治疗。

1、定期孕检

过高的血糖对孕妇和胎儿都不好, 所以需要定期孕检,发现异常可以及时处理。

2、控制饮食

孕妇应该严谨遵守饮食规律,每天摄入足够定量的营养素。摄入过多,易导致血糖升高,摄入过少,也会影响自身和胎儿的发育。所以饮食管理的要求与其他类型糖尿病不同,均衡饮食,并且保证有效控制血糖是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饮食管理的关键。

(1) 最好以蔬菜、谷物(尤其是全麦)及豆类来补充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注意在早餐中获取足够的碳水化合物。

(2) 吃瘦肉、脱脂乳及低脂酸奶、干酪补充蛋白质,避免高脂饮食。

(3) 摄入足够的膳食纤维(全谷物、水果、豆类及蔬菜),有助于维持血糖平衡。

(4) 少吃含有较多糖类添加剂的食品 。

(5) 口渴喝水,尽量少喝果汁及碳酸饮料。

(6) 少食多餐(如每天6小餐,间隔均匀)。

3、适量运动

适量运动是健康妊娠的重要组成部分,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妈妈适量运动还可以帮助自身的胰岛素更好地工作,是帮助控制血糖的有效途径。

4、药物治疗

经过严格的饮食管理和运动疗法,血糖仍不能有效控制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可以在医师的指导下接受胰岛素治疗。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