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豉和糖尿病(豆豉与血糖)
糖尿病能吃哪些豆制品?吃多少合适?这7种美味又控糖!
大豆是我们常吃的食物,它是植物性蛋白质的优质来源。大豆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磷脂、豆固醇等,有助于降低胆固醇水平。大豆中还含有丰富的无机盐、微量元素与B族维生素。大豆包括黄豆、黑豆、青豆,豆制品包括豆浆、豆腐、豆腐干、豆腐脑、大豆粉、千张等。
为什么推荐糖友吃大豆及豆制品?
1. 帮助减肥:大豆及豆制品中富含膳食纤维和蛋白质,热量较低,但饱腹感很强,能帮助糖友们填饱肚子,而又不至于摄入过多热量。
2. 保护心血管:大豆及豆制品中富含有益健康的不饱和脂肪酸,有利于促进心血管健康,预防高血脂、动脉硬化等并发症。
3. 保护骨骼:豆制品中含有丰富的钙,是良好的膳食钙来源,而糖尿病患者又是骨质疏松的高发人群,常吃豆制品就有助于保护骨骼。
4. 帮助控糖:大豆及豆制品中富含的膳食纤维、大豆异黄酮,能促进胰岛素的利用,从而调节血糖水平。
糖友们能吃哪些豆制品?
豆腐:豆腐是我们最常吃的一种豆制品,热量低营养高,价格也比较低廉。豆腐用来炒食、煮汤均可。南北豆腐都有一定的豆腥味,北豆腐还有轻微的苦涩味,为了去除异味,建议在烹饪豆腐前,把豆腐放水里焯一下。
豆浆:豆浆热量低营养高,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质、磷脂,且极易被人体吸收。豆浆中含有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烟酸等营养物质,有助于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豆浆除了直接做饮料喝,还可以用来煮米饭,做小窝头、蒸蛋羹等。
豆腐脑:豆腐脑细嫩鲜美,是不可多得的美味。豆腐脑的口味有南北之分,北方豆腐脑的卤多含盐量较高,南方的豆腐脑喜欢放糖,糖友吃的时候应该少放盐少放糖,如果实在觉得口味欠佳,可以放点木糖醇这样的代糖。
豆腐乳:豆腐乳是一种发酵食品,与豆腐相比营养几乎没有什么损失。但豆腐乳含盐量较高,糖友们在吃豆腐乳的时候,要相应的减少其他用盐量。
豆芽:黄豆发芽后富含大豆异黄酮,具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能够清除体内有害的自由基,从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黄豆芽可以素炒着吃,也可以煲汤,煮面。
豆豉:豆豉是益生菌的良好来源,它能减缓小肠对糖份的吸收,延缓餐后血糖迅速上升。豆豉中含有多种维生素、酶、氨基酸,但豆豉的含盐量较高,糖友们最好选择脱盐的豆豉。
豆渣:豆渣中含有多糖、纤维素、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还有钙、磷、铁等矿物质,能降低血液胆固醇水平,延缓餐后血糖上升,促进肠道健康。豆渣可以做成豆渣小窝头、豆渣煎饼、豆渣蛋饼、豆渣丸子、豆渣炒虾米等。
糖友们吃多少豆制品比较合适?
推荐糖友们每天吃 25 克左右的大豆,约一小把的量,如果按热量来换算成豆制品,相当于:50 克豆腐干;400 克豆浆;100 克北豆腐;150 克南豆腐;50 克豆腐丝;30 克油豆腐;125 克内酯豆腐。
这些豆制品之间是可以互相交换的,糖友们可以根据个人情况轮换来吃。我们在吃豆制品的时候,不要用红烧、煎炸等油多的形式,多用清炒、清蒸、煲汤、凉拌等清淡的烹调方法。
这里小糖还要提醒大家,并发有肾病、痛风的患者,需要限量食用豆制品。
版权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图文无关。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高温湿热天,葛粉羹给你清凉一夏
高温湿热的天气,人难免感到闷热难受。尤其对于一些高龄长者,如患高血压病、糖尿病等疾病,则要预防猝发中风、偏瘫等脑血管疾病。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脑病科主治中医师邱铃铃推荐一款葛粉羹,此膳源自《饮膳正要》,有滋肝祛风之功效。
葛粉羹
材料:葛根粉(干)250克、淡豆豉150克,荆芥穗50克。
制作:
1.将葛根粉捣碎成细粉末。
2.把荆芥穗和淡豆豉用水煮六七沸,去渣取汁,再将葛粉做成面条,放入淡豆豉汁中煮熟。
功效:滋肝、祛风、开窍。
葛根粉,有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之功效,对高血压、糖尿病、中老年血管硬化等出现阴虚状态(表现为口干、口渴、心烦、头晕、失眠、口舌溃疡)的人群,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淡豆豉,其性味苦寒,具有解表、除烦、宣郁、解毒之功效。荆芥穗具有解表散风、透疹消疮的功效。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余燕红 通讯员 王健
图/视觉中国
陆游很忙!忙着用枸杞养生
2015-12-15 18:07:46来源:健康时报
前段时间,杜甫很忙!在这些对语文课本图片的“再创作”里,杜甫时而手扛机枪,时而挥刀切瓜,时而脚踏摩托……看得小编是眼花缭乱。除了杜甫,陆游也很忙,忙的不是艺术,是养生!
小小的枸杞是个好宝贝,我国历代的医学家、养生家都很重视枸杞。晚年,陆游因肾气渐亏、肝阴不足,而导致两眼昏花、眼力不济,就在那时,他开始经常服用以枸杞子熬制的粥进行调治。“雪霁茅堂钟馨清,晨斋枸杞一杯羹”便是他服枸杞羹治眼目昏花而赞美枸杞的诗。据说陆游一直活到了八十五岁的高寿,枸杞养生法可是出了一份力的。唐代诗人陆龟蒙在家前屋后广种枸杞与菊花,一为观赏,二作食养,曾写下一篇清新隽秀的《杞菊赋》。唐代另一位诗人刘禹锡也有诗赞枸杞曰:“枝繁本是仙人杖,根老能成瑞犬形。上品功同甘露味,还知一勺可延龄。”
孙思邈、葛洪、陶弘景及孟冼等也常食枸杞,都成为医林寿星。唐代宰相房玄龄、杜如晦因政务操劳而致体衰多病,后遵医嘱服食枸杞得以康复,并都获享高寿。
枸杞为什么有这么好的养生妙用呢?
石家庄中医院制剂室主任中药师吴文博介绍说,中医很早就有枸杞子养生的说法,认为常吃枸杞子能“坚筋骨、轻身不老、耐寒暑”。历代医家治疗肝血不足、肾阴亏虚引起的视物昏花和夜盲症,常常使用枸杞。
民间也习惯用枸杞子治疗慢性眼病,这是因为枸杞子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A1、维生素B1、维生素C、钙、铁等健康眼睛的必需营养,所以枸杞子还被俗称为“明眼子”。
服用小贴士:枸杞子蒸蛋就是简便有效的食疗方。也可以用枸杞熬粥,方法很简单,取枸杞30克,粳米150克,加适量糖同煮粥即可,不能吃糖的人可用咸菜、豆豉做辅料。糖尿病患者尽量要少喝,因为粥消化得快,容易引起血糖的波动。
此外,用枸杞子泡水对肝肾阴虚、头晕眩目、视物昏花、面色暗黄、须发枯黄、腰膝酸软、阴虚劳嗽、老人消渴、脂肪肝等症也能起到辅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