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伴百(糖尿病伴随症状有哪些)

中国糖尿病同伴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8年,75岁高龄合并多种并发症,怎么治?

班廷糖尿病医生集团每周都会针对典型病例、医药前沿、临床应用……等方面,组织瑞京糖尿病连锁各医院、台湾李氏联合诊所等进行网络连线研讨、学习,以这种常态机制,通过个案分享、病例剖析、专家解读、同伴讨论,来提高各医院医生团队的诊疗技能和护理、营养、运动卫教团队的照护水平,为广大糖尿病患者提供更严谨、科学、全面的共同照护服务。

病例讨论

温某某,男,75岁,发现高血糖8年,左足第二趾疼痛、破溃2周, 于2020年3月9日入院。

现病史

  • 8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肢体无力,诊断为“脑梗塞”并住院治疗,住院期间检查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均高于正常,进一步检查后诊断为"2型糖尿病",给予门冬胰岛素早8u 中6u 晚8u餐前皮下注射,血糖控制良好。无多饮、多食、多尿,无皮肤瘙痒,无胸闷、气短等症状。病程中未规律监测血糖。偶测空腹血糖5.0-7.0mmol/L,餐后血糖8-10mmol/L。
  • 6年前,患者自觉口干、多饮(每日饮水约3000-3500ml),在兰州市糖尿病肾病专科医院住院治疗,给予甘精胰岛素注射液14u 晚10点皮下注射,血糖控制尚可。出院后,继续用上述方案治疗至今,甘精胰岛素剂量在12-18u之间,自行调整。
  • 2年前患者逐渐出现疲乏、双足麻木、针刺样疼痛等不适症状,未引起患者重视,且期间血糖监测较少。
  • 近2周来,患者自觉乏力、左足第二趾疼痛明显,夜间疼痛尤甚且严重影响休息。左足第二趾内侧局部破溃,面积约8mm×6mm,可见少量黄色脓液渗出。无发热,无咳嗽、咳痰。4天前在兰大二院疼痛科就诊,查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10.3*10~9/L,尿常规、肾功能、血沉均未见异常,给予止痛药物(具体名称不详),疼痛未缓解,今日为进一步治疗就诊我院,以"2型糖尿病伴并发症,糖尿病足(左)"收入院。

既往史

  • 脑梗塞病史8余年。间断口服脑心通胶囊0.8g 3次/日。

个人史、婚育史、家族史

  • 个人史:生长于甘肃兰州,无疫区及疫地久居史。无化学性、放射性物质接触史。吸烟58余年,10-15支/天,饮酒50余年,每次约1两白酒,每月3-5次。无其他特殊嗜好。
  • 婚育史:26岁结婚,育有1儿1女,儿子车祸身亡,配偶及女儿身体健康。
  • 家族史:父母已故(死因不详),兄妹6人(1兄3妹1弟),哥哥因“脑梗死”去世,弟弟有“冠心病”病史,余均健康,无糖尿病家族史。

体格检查

辅助检查

  • 糖化血红蛋白 6.8%
  • 血常规:WBC 8.5 × 109/L;HGB 170g/L
  • 心电图:窦性心律 心电轴不偏 ST-T改变。
  • 胸片示:两肺间质纤维化改变。
  • 下肢血管彩超示:1.双侧股总、股浅、足背、右侧腘、胫前、胫后动脉多发性粥样硬化斑块形成2.左侧腘动脉闭塞3.左侧胫前动脉狭窄,狭窄率72%4.左侧胫后动脉狭窄,狭窄率76%。
  • 颈部血管超声示:1.双侧颈总动脉硬化伴粥样硬化斑块形成2.双侧椎动脉血流阻力指数增高。
  • 四肢多普勒示:1.CAVI 右 4.8、左 5.52.ABI 右1.07、左 0.333.右上臂血压 133/97mmHg。
  • 腹部超声示:1.胆囊多发性结石 2.右肾囊肿
  • 震动感觉阈值:16-24 VOLT之间,患者深感觉减弱,双侧跟腱反射及膝腱反射减弱,发生神经性溃疡为中度病损。
  • 肌电图示:双侧胫神经潜伏期,波幅及传导速度正常,双侧腓总神经潜伏期延长,波幅减小,传导速度减慢,为周围神经中度病损。
  • 眼底检查:双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II期。

临床诊断

1. 2型糖尿病

  • 糖尿病足病 左足(Wagner1级、Texas1级B期)
  • 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II期)

2.陈旧性脑梗死

3.心肌供血不足

4.高脂血症

5.颈动脉硬化

6.两肺间质纤维化

7.胆囊结石

治疗方案

  • 该患者本次入院后,给予降糖、降脂、抗氧化应激、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止痛等综合治疗。具体如下:
  • 降糖:甘精胰岛素16u,晚睡前皮下注射
  • 抗血小板:阿司匹林肠溶片 0.1g 1次/日
  • 降脂:阿托伐他汀钙片10mg 1/日
  • 抗氧化应激:硫辛酸0.3g 1/日 静滴
  • 改善微循环:川芎嗪80mg 1/日 静滴
  • 营养神经:甲钴胺 0.5mg 3次/日 口服
  • 改善代谢紊乱:依帕司他片50mg 3/日 口服
  • 改善眼部微循环:羟苯磺酸钙0.5g 3/日 口服
  • 止痛:双氯芬酸钠缓释片50mg 2/日 口服
  • 镇静安眠:艾司唑仑片2mg 1/日 睡前口服
  • 左足清创换药: 1次/隔日。

血糖监测

血压监测

出院指导

  • 降糖:甘精胰岛素16u 晚睡前皮下注射
  • 抗血小板:阿司匹林肠溶片 0.1g 1次/日 口服
  • 降脂:阿托伐他汀钙片10mg 1/日 口服
  • 营养神经:口服甲钴胺片 0.5mg 3次/日 口服
  • 改善代谢紊乱:依帕司他片50mg 3/日 口服
  • 改善眼部微循环:羟苯磺酸钙分散片0.5g 3/日 口服
  • 止痛:双氯芬酸钠缓释片50mg 2/日 口服(必要时)
  • 自我监测血糖:每日四次(早餐前后、午餐后、睡前),平稳后每2-3天测一次。
  • 患足换药 1次/3天。

出院跟踪随访

  • 血糖控制在空腹6.5-8.0mmol/L,餐后2小时8.0-11.5mmol/L;
  • 左足第2趾疼痛未见缓解;
  • 换药 1次/3天。

3月9日患者足部情况

3月10日患者足部情况

3月14日患者足部情况

4月10日患者足部情况

问题讨论

1.在该例病例中,对疼痛的治疗上存在哪些不足?

2.目前尚有哪些药物或者哪些治疗可以缓解其疼痛,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专家指导

1.该例糖尿病足导致的足趾疼痛是由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周围血管病变较重所致;

2.四肢多普勒ABI左侧为0.33,且左侧腘动脉闭塞、左侧胫前、胫后动脉狭窄,说明血管病变严重;

3.药物治疗方面建议加大硫辛酸用量,也可使用改善循环的前列地尔、缓解疼痛可用西洛他唑、加巴喷丁、普瑞巴林等;

4.动脉微灌注仍然是可以选择的治疗手段;

5.发挥中医优势,行穴位注射、针灸等治疗;

6.内科治疗手段有限,建议血管外科会诊,行下肢血管造影、下肢血管介入治疗;

7.建议患者戒烟。

护理卫教

卫教指令

卫教重点

卫教重点---低血糖

卫教重点---足部护理

卫教前后的行为改变(出院追踪)

专家指导

1.糖尿病患者病程的延长、血糖控制不良会导致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加强足部护理及糖尿病足定期筛查可以预防糖尿病足发生,本病人由于不合理洗脚导致脚趾溃疡,应着重加强足部护理宣教,每天洗脚,水温控制在37°以下避免烫伤,洗脚后用软毛巾将脚缝擦干,选择合适的鞋袜,尽量选五指袜防止五指挤压。

2.建议增加肌力运动,如使用举重器材或哑铃。可以增加上背部与手臂力气,同时增强关节力量与弹性,来减轻患者疼痛。

3.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管理中中药组成部分,其结果有助于评估糖尿病患者代谢紊乱的程度,制定合理的降糖方案,可以反应降糖治疗的效果并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本患者未进行规律的血糖监测,应与患者共同制定以本患者为中心的监测方案,本患者应用基础胰岛素,应监测空腹血糖,根据空腹血糖调整睡前胰岛素的剂量。

营养卫教

养评估

体位测量

  • 身高:173cm
  • 体重:65kg
  • BMI :21.7kg/㎡
  • 腰围:88cm

与营养相关的身体检查

  • 牙齿:正常
  • 食欲:正常
  • 胃肠道:正常
  • 水肿:无

膳食调查

饮食史:

  • 未接受过营养卫教
  • 就餐有时不规律(加餐时间看情况加)
  • 每日饮水约1200ml

实际与建议摄取量的对比

营养诊断

卫教内容

1.脂肪的正确摄入

2.蛋白质对伤口愈合的好处

3.合理分配食物

饮食计划(与患者讨论)

专家指导

1.患者摄入碳水化合物较多,建议患者选用高营养高纤维素低升糖指数的食物,比如:全谷类、蔬菜、豆类、牛奶等食物,并限制添加糖类食物的加餐,以高营养食物取代,加餐原则应量少,在两顿饭之间,建议加餐一些水果,或吃些煮鸡蛋,牛奶。

2.脂肪方面:改变炒菜方式,炒菜可少油或加些水,以减少油的摄入,拌面可换汤面这样也可减少油脂摄入。

3.没有更好的饮食份量,最理想的餐单是个人会做到的餐单,在饮食教育上一定达到患者营养需求,维持健康的体重,使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血压、血脂达标,提倡健康的饮食习惯,同时要维持患者的饮食乐趣,在指导患者时要做到:简单实用、容易记得、可以日常使用。

2023版北京普惠健康保升级:糖尿病无并发症可按健康标准赔付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潘亦纯)11月1日,2023年度“北京普惠健康保”正式上线,“普惠升级”成为一大关键词,产品发布3天便吸引了超百万人参保。

记者注意到,在参保的同时,市民也愈发聚焦保障本身。目前,我国的商业健康险大多将带病人群排除在外,“北京普惠健康保”则填补了这部分空缺。

据了解,“北京普惠健康保”投保不限健康状况,带病人群不仅能参保,还被纳入赔付范畴,其中,有恶性肿瘤、肝肾疾病、心脑血管及糖脂代谢疾病、肺部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的5类严重既往症参保人与健康人群形成差异化保障(既往症人群的免赔额比健康人群高,赔付比例是健康人群的一半),更有利于公平。

在此基础上,2023年版“北京普惠健康保”进行了升级,规定首年以健康人群身份参保,即使在保障期内罹患特定既往症,续保2023年版产品后仍可按健康人群待遇标准获得赔付。

同时,2023年度“北京普惠健康保”的特定既往症标准也有所调整,糖尿病人群没有并发症的不再认定为特定既往症,可按健康人群比例给付。

据每三年一次的北京市成人慢病及危险因素监测结果显示,2008-2014年间北京市糖尿病患病率由8.6%上升到9%,也就是说,每十个人中就有一个糖尿病患者,另据相关数据,糖尿病人群中,超五成没有并发症,被纳入健康人群赔付范畴,这意味着,这部分糖尿病人群获得的保障水平比2022年版更高了。

更值得关注的是,除合同约定的癌症、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伴并发症等特定既往症外,罹患乳腺结节、子宫肌瘤、甲状腺结节等常见疾病的人群不仅可以投保,在理赔时也可按健康人群比例赔付,惠及更多患病人群。

此外,2023年度“北京普惠健康保”还扩大了参保人群覆盖面。除本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外,拥有北京户籍或持有北京市居住证且已参加异地基本医保的北京市新市民也可参保。

市民可以关注官方指定投保平台“北京普惠健康保”微信公众号线上投保,也可在支付宝搜索“北京普惠健康保”线上投保,亦可通过6家保险公司的专业工作人员咨询投保,还可以通过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北京银行、北京农商银行线下网点购买,参保2022年12月31日截止。

编辑 陈莉 校对 王心

2023年度“北京普惠健康保”新调整 糖尿病无并发症人群可按健康人群标准赔付

11月1日,2023年度“北京普惠健康保”正式上线,“普惠升级”成为一大关键词,产品发布短短3天便吸引了超百万人参保。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市民踊跃参保的同时,也愈发聚焦保障本身。

据了解,目前,我国的商业健康险大多将带病人群排除在外,“北京普惠健康保”则填补了这部分空缺。据介绍,“北京普惠健康保”投保不限年龄职业,不限健康状况,打破带病人群不可投保的限制,带病人群不仅能参保,还被纳入赔付范畴,其中,有恶性肿瘤、肝肾疾病、心脑血管及糖脂代谢疾病、肺部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的5类严重既往症参保人与健康人群形成差异化保障(既往症人群的免赔额比健康人群高,赔付比例是健康人群的一半),更有利于社会各群体公平享受惠民保障待遇。

为进一步提高健康人群的投保积极性,首年以健康人群身份参保,即使在保障期内罹患特定既往症,续保2023年版产品后仍可按健康人群待遇标准获得赔付。

同时,2023年度“北京普惠健康保”的特定既往症标准也有所调整,糖尿病人群没有并发症的不再认定为特定既往症,可按健康人群比例给付,据每三年一次的北京市成人慢病及危险因素监测结果显示,2008-2014年间北京市糖尿病患病率由8.6%上升到9%,也就是说,每十个人中就有一个糖尿病患者,另外据相关数据,糖尿病人群中,超五成没有并发症,将被纳入健康人群赔付标准的保障范围。

这意味着,糖尿病无并发症人群获得的保障水平比2022年版更高。根据健康人群赔付标准,医保内自付责任赔付比例80%;医保外自费责任赔付比例70%;特定高额药品责任赔付比例60%。

更值得关注的是,除了合同约定的癌症、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伴并发症等特定既往症外,罹患乳腺结节、子宫肌瘤、甲状腺结节等常见疾病疾病的人群不仅可以投保,在理赔时也可按健康人群比例赔付,惠及更多患病人群。

关于健康人群/特定既往症赔付标准,公众可以通过“北京普惠健康保”微信公众号了解详情。在此提醒广大市民,投保要趁早,早投保早安心。

此外,2023年度“北京普惠健康保”还扩大参保人群覆盖面。除本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外,拥有北京户籍或持有北京市居住证且已参加异地基本医保的北京市新市民也可参保。

市民可以关注官方指定投保平台“北京普惠健康保”微信公众号线上投保,也可在支付宝搜索“北京普惠健康保”线上投保,亦可通过6家保险公司的专业工作人员咨询投保,还可以通过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北京银行、北京农商银行线下网点购买。参保2022年12月31日截止,保障期间为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解丽

编辑/崔毅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