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血症糖尿病(血糖 糖尿病)

新华网 0
文章目录:

医生提醒 糖尿病患者一旦有感染要及时就医

来源:钱江晚报

“太可怕了!没想到一颗烂牙齿竟然差点要了我的命。”宋先生(化名)的身体虽已基本恢复,但说起这次生病经历依然十分后怕。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先是牙疼,接着是腿疼,期间还伴有眼睛疼,结果在家不小心摔了一跤送医院,查出来竟是要命的脓毒血症,眼睛、牙齿、腿部肌肉,以及肾脏都有感染化脓。医生说,如果再晚两天送医院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宋先生今年61岁,平日里能吃能睡。一个半月前,他感觉到右后下牙隐隐作痛,想着年纪大了,有烂牙也不足为奇,再说也没痛得不能忍,只要吃得清淡点、软一点,应该过两天就会好的。于是,一拖就是三个星期,牙疼没有好转,双下肢一用力也开始有酸痛。

结果下床倒水时,他一头栽倒在地,感觉特别恶心,想呕吐。在家人的陪同下,他就近来到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急诊。

经检查,宋先生体温39℃,随机血糖30mmol/L(成年人的正常值为<8mmol/L),另外尿里有白细胞、血里的炎症指标也高得惊人,急诊医生初步判断为糖尿病和脓毒血症,当即转至内分泌科接受住院治疗。

进一步检查,发现宋先生有肌肉脓肿,牙齿根部有坏死的组织和碎骨片,眼球内部也有感染和脓液渗出。另外,CT显示双肾都有感染与脓液。

感染全身多处的是什么细菌?入院第三天,血培养结果出来了,原来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祟。

追根溯源,竟是那颗烂牙齿。内分泌科主任牟新解释,人体口咽部经常会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存在。在血糖控制差的情况下,抵抗力会比平常明显下降,一旦有皮肤破损,细菌就乘虚而入,引起严重的菌血症。而金黄色葡萄球菌又是一种非常容易形成脓肿的细菌,所以细菌随着血液播散到全身,在宋先生的眼球内部、肾脏还有肌肉等处都形成了脓肿。

原来,宋先生已患糖尿病十多年,平时虽在口服降糖药,但很少监测血糖,偶尔去社区医院查一次指尖血糖,无论结果高低都不在意,因为他觉得自己能吃能睡,身体蛮好。

万幸的是,宋先生感染的是普通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使用抗生素后,很快得到控制。如果感染的是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超级细菌,那就非常可怕了。

牟新医生提醒糖尿病患者,平时一定要严格控制血糖,一旦遇到感染要及时到内分泌科就诊治疗,千万不要拖延。因为糖尿病患者非常容易合并细菌的感染,而一旦感染,往往病情较重,甚至危及生命。(记者 何丽娜 通讯员 张弛 )

高脂血症与糖尿病

很多糖尿病人都伴有高脂血症,因此人们通常把糖尿病与高脂血症称为“姐妹病”,并认为高脂血症是糖尿病的继发症。

注 意:

据统计大约40%的糖尿病病人有脂代谢紊乱。其特点是甘油三酯增高和高密度脂蛋白降低。糖尿病由于糖尿病人胰岛素不足,体内酯酶活性减低,容易血脂升高,引起高脂血症。另一方面糖尿病本身除了糖代谢紊乱外同时还伴有脂肪、蛋白质和水电解质的紊乱。经常有游离脂肪酸从脂肪库中动员出来,使血中甘油三酯及游离脂肪酸浓度增高。再一方面2型糖尿病人进食过多,运动少,促使体内脂类合成增多,这也是造成血脂增高的原因。而肥胖伴高脂血症者,由于胰岛素受体数相对减少,从而产生胰岛素抵抗,易诱发糖尿病。

血脂增高者还易引起心、脑血管并发症。为了避免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糖尿病患者除了控制好血糖外,高脂血症的治疗也不容忽视。目前除了科学饮食和适量运动外,血脂仍不能有效控制者,可选择适宜药物进行降脂治疗,他汀类药物是糖尿病患者降脂的理想选择。

糖尿病患者血脂正常后是否能够停药?

千万不能随便停药。如果停药,多数患者在停药后1~2周血脂会回升到治疗前水平。降血脂的目的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这一目的只有通过长期治疗才能达到。

科普百分百·助力科普中国,让科学知识在网上和生活中流行起来。温馨提示:以上为科普百分百网上阅读所浏览内容,转载分享只为知识传播和学习宣传,本文内容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如有意见建议,请私信留言,我们会及时处理。欢迎关注,谢谢。

警惕高胰岛素血症,稍不注意就加入糖尿病大家族

很多单位每年都会组织员工体检,常规体检并不能保证你健康无虞,因为有的体检指标可能会误导你,比如空腹血糖。一般来讲,常规体检中都有空腹血糖检查,可在糖尿病的早期,高胰岛素血症进行极度代偿,就会让你的空腹血糖,甚至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均处于正常值。

高胰岛素血症是什么?

高胰岛素血症是指血液中的胰岛素水平高于正常范围。胰岛素是胰腺产生的一种调节血糖水平的激素,使人体能够利用和吸收血液中的葡萄糖。人体细胞利用葡萄糖供能来维持其正常功能。

人体需要胰岛素来帮助血糖水平维持在健康范围。当功能正常时,胰腺会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来调节血糖水平。一般来说,这意味着它将在餐后分泌增加,特别是摄入以高糖或简单碳水化合物为主的食物时。

胰岛素抵抗是高胰岛素血症的主要原因,意味着人体细胞不能有效利用胰岛素,进而会导致血糖水平升高。由于血糖水平升高,胰腺会产生更多胰岛素来处理葡萄糖。



高胰岛素血症的危害

国外学者研究结果表明,高胰岛素血症或许和乳腺癌有关。乳腺癌的发生率增加与高甘油三酯血症、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关系密切,也间接说明高胰岛素水平和乳腺癌的关系。

早在1988年,就有学者注意到高胰岛素血症和心脏疾病的关系,当时,这类代谢异常被称为X综合征。到了21世纪,X综合征被正式更名为代谢综合征。代谢综合征包括了血糖异常、高血压、肥胖或者中心性肥胖、血脂紊乱。

高胰岛素血症是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2型糖尿病、肥胖、脑卒中等疾病的发病基础。

高胰岛素血症高危人群

如果单靠查空腹血糖来筛查糖尿病,在糖尿病高危人群,2/3的糖尿病患者都会被漏诊。糖尿病高危人群要结合糖耐量试验、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释放试验三项检查来排除糖尿病风险。

此外,下列三类人,即便空腹血糖、餐后血糖正常、糖化血红蛋白正常,也有必要做胰岛素释放试验,以排查糖尿病风险:

1)超重(超过标准体重10%,BMI≥24),特别是5年以上者;

2)肥胖(超过标准体重20%,BMI≥28);

3)吃得多、饿得快,面红耳赤者。

注:①男性:身高(cm)-105=标准体重(kg);女性:身高(cm)-100=标准体重(kg) 。

②BMI=体重(kg)/身高(m)的平方。24≤BMI<28为超重,BMI≥28即为肥胖。



高胰岛素血症治疗方法

为了治疗高胰岛素血症,医生会推荐综合治疗,可能着重改变生活方式,包括饮食、运动和减肥。如果这些方法无效,可能需要药物治疗。

1、定期检查身体,特别是对血糖、血脂的监控。

2、饮食对因胰岛素抵抗引起的高胰岛素血症治疗有显著影响。健康均衡的饮食能帮助人们保持健康体重,并能全面改善身体机能。特定的饮食还可防止血糖水平骤升,使人体能够更好地调节胰岛素水平和需求。当治疗高胰岛素血症时,注重血糖控制的饮食是有益的。含简单碳水化合物少的饮食可以帮助人们调节血糖水平。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的食物:蔬菜、纤维、水果(很多都是高糖的,每天食用应不超过2~3份)、瘦肉和全谷物。患者应咨询医生,以找到管理血糖与健康饮食的最佳方法。

3、加强体育锻炼:高胰岛素血症患者还会从增强运动中获益。运动可以提高人体对胰岛素的耐受性,帮助保持健康的体重。对于高胰岛素血症患者来说,有氧和耐力训练是有益运动。然而,患者应该与医生探讨运动计划。有益运动包括:慢跑、阻力运动(每次只做一个肌群的低强度练习)、步行、骑自行车、轻便徒步。

4、如果运动和饮食不足以控制病情,医生可能会推荐药物来帮助治疗高胰岛素血症,通常使用的是和糖尿病治疗相同的药物。有些药物会加重高胰岛素血症,因此应与医生讨论最佳选择,其中应提及目前正在服用的任何其他药物。

可以说,高胰岛素血症是糖尿病前期的前期。发现高胰岛素血症,患者应该感到幸运,因为它提示你,你的胰岛细胞代偿功能已达极限了。但高胰岛素血症是可逆的,也就是说是可以通过治疗恢复胰岛细胞的功能。高胰岛素血症如果不干预,就一定会发展成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