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脚紫色(糖尿病脚紫色腿肿)
糖尿病足当脚气 延误病情脚趾头变成黑紫色需截趾
据江苏公共·新闻频道《新闻空间站》报道,脚气病很常见,不过,和脚气很相似的糖尿病足很多人就不知道了。最近,泰州市民陈阿姨就将糖尿病足当脚气治疗,结果耽误了病情导致截趾。
家住兴化市的陈阿姨患有糖尿病将近十年了,这些年来,她一直服药治疗。不过最近几天,陈阿姨的脚趾头突然红肿起来。
一开始,陈阿姨以为是患上了脚气,就一直用脚气药进行治疗。没想到几天后,陈阿姨的脚趾头变成了黑紫色,家人看到情况不对,赶紧将她送到了医院,经过检查,陈阿姨这是患上了糖尿病足。
经过检查,医生发现,陈阿姨的脚趾头已经坏死,需要进行截趾手术。医生提醒,预防糖尿病足的关键是控制好血糖,不稳定的血糖是神经病变的主要原因,会导致脚部失去知觉,感受不到疼痛,增加了发展为糖尿病足的风险。
泰州市中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王皓说:“在中国糖尿病的治疗达标率才百分之二十到三十,就是很多病人吃了药,他血糖并没有达标,这样呢他并不能阻止并发症的发生,所以说糖尿病人不仅要吃药治疗,还要经常监测血糖,把血糖控制在我们要求的一个科学的范围,这样才能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糖尿病脚开始发黑了,怎么回事?
近日,有网友发来咨询:患糖尿病多年,通过吃药、控制饮食等手段,血糖一直控制地不错,之前一直没注意,这几天洗脚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的左脚大拇指有发黑现象,在网上查了资料后,怀疑是糖尿病足,于是发来咨询。
糖尿病足的早期症状:
1. 足部或下肢皮肤干燥、瘙痒:糖尿病患者由于身体新陈代谢能力下降,血糖升高又会影响身体局部营养物质的供给,更应比常人警惕下肢皮肤的干燥和瘙痒现象,以免造成病情进一步发展。
2. 足部麻木,感觉神经减退:糖尿病患者因为血糖浓度升高,在循环的过程中局部血液供应不足,处于缺血、缺氧的状态,易造成足部的麻木感。此外,还可能伴有局部神经受损,具体的足部表现即足部触觉灵敏度下降、足部温度感觉减退等。
3. 足部出现破溃伤口:糖尿病足发展期间,病人双脚出现溃疡伤口的可能性很大,因为血糖高皮肤抵抗力薄弱,容易受感染等原因,患者在感染后皮肤状态变差,局部形成溃疡伤口,常伴随着疼痛感,且经久不愈,形成糖尿病足。
4. 足部皮肤颜色异常:糖尿病会影响患者正常血供,血供出现问题则会导致患者侧肢体局部缺血,从而患者的脚部会呈现出紫色或发黑等情况。
以上就是早期糖尿病足的一些典型症状,很多症状是比较明显的,患者只要平时多注意留心观察,一般都能及时发现。这里提醒广大糖友,一旦出现以上症状,要警惕糖尿病足的发生,及时治疗并且控制血糖,这样才能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
读了本篇文章你对糖尿病足有没有更了解了呢?如果您在日常生活中有“糖尿病足”的相关问题,可以关注@金冠骨科张大夫在下方评论区留言或者私信联系,金冠医生祝您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糖尿病足患病症状有哪些表现?如何护理?
糖尿病足相信很多糖尿病患者或家里有糖尿病病人的都不陌生,它是糖尿病严重后所出现的一种并发症状,该病的发生会导致患者脚部溃烂,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患处溃烂不断恶化还可能导致更加严重的并发症状产生,现在该病已经是危害我们脚部健康的常见疾病,很多人在患病初期不能及时的做出诊断而导致严重危害产生的情况非常常见,如果生活中发现自己出现以下症状就要抓紧时间去医院进行治疗,避免糖尿病足产生。
双脚麻木
糖尿病患者出现周围神经病变时,双足会出现麻木的感觉,尤其是足底的麻木感觉更加明显。另外,脚部感觉异常还体现在对痛觉、针刺、温度及压力方面所出现的异常反应。
双脚发凉
糖尿病患者发生周围血管病变,常常表现皮肤变凉,有时行走一段时间会出现疼痛,被迫停下来休息后,才能向前走,称之为“间歇性跛行”。
足部皮肤加深
当糖尿病患者发现自己的脚出现黑紫色或者暗红色的皮肤改变,也要小心了,因为这也是糖尿病足的表现。同时,若皮肤变红、肿胀、温度变烫,这可能也是足部感染的症状,一定要抓紧就医治疗。
糖尿病足在治疗的过程中也要重视各方面的护理工作,良好的护理可以更好的帮助疾病的恢复,防止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恶化加重的情况产生,那么糖尿病足日常该如何进行护理?
1、每天检查双足:查看足底皮肤有无红肿、皲裂、水疱、挤压伤、脚癣、抓伤及足趾变形。
2、保持足部清洁:洗足后用纯棉毛巾轻轻擦干,尤其要注意保持足及足趾间的干燥,可涂抹具有保湿、润滑功效的护肤品(凡士林等),以防皮肤干裂。
3、正确修剪趾甲:应在洗脚后,趾甲变软时平整横剪趾甲,不宜剪得太短太靠近皮肤,以免损伤皮肤引起感染。更不能在胼胝或鸡眼处贴鸡眼膏等刺激性药物,也不能用刀、剪等修剪。
4、袜的选择:袜子要宽松,要选择纯棉袜,每天换洗,穿袜子时要保证袜子平整,无褶皱,不穿带补丁或有破洞的袜子。
总结:糖尿病足是现在危害我们身体健康的严重疾病,我们一定要重视该病的治疗,切勿因为初期病情轻微就不加重视,如果平时有什么问题或在治疗的过程中有什么不明白的都可以拨打电话0531—86972999进行咨询。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