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肉松饼糖尿病(肉松糖尿病可以吃吗)

糖尿病之友 0
文章目录:

哪些面包适合糖尿病患者吃,哪些面包不适合糖尿病患者吃

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绝大部分人准备早餐的时间不超过 15 分钟,而食用简便、购买便利的面包更符合人们早餐的习惯。

现实生活中,很多糖尿病患者因为担心血糖升高而不敢吃面包,其实糖尿病患者可以吃面包,但一定要会选择,下面教您3招。

1.选择全面面皮的面包

常见的面包有吐司、餐包、菓子(面团或内馅配方中含较多的糖)、脆皮面包、多样性面包(选用小麦以外的谷物、种子、坚果、果干等)、折压面包(在面团里包折油脂,如新月形面包或可颂面包)、蔬菜面包(如三明治、汉堡)、蒸面包、甜甜圈,虽然种类众多,但万变不离其宗。

影响血糖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数(GI),不同面包的GI值差别非常大,既有高达87~90的白面包、棍子面包,也有低至34~52的低升糖指数面包。

建议糖尿病患者选择升糖指数低的全麦混合面包。

全麦混合面包的升糖指数比常吃的馒头(GI值88)、米饭(83.2)、烙饼(79)、大米粥(69)、小米粥(61)低得多,堪比荞麦面馒头(66.7)、玉米糁粥(51.8)。

2.选择加油少的面包

为了增加面包的风味,面包中会添加很多的糖,在面团发酵过程中,酵母本身可以将麦芽糖和蔗糖水解成单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使面团的体积增大,产生乙醇、乳酸等,即提高了面包的特有风味,也分解了添加的蔗糖。

但市售的面包,为了提高口感,还添加和组合了不同比例和成分的黄油、奶油、奶酪、火腿、芝士等。在不同种类的面包中,这些面包油脂的比例差别很大。

硬式面包及餐包

糖和油脂用量为面粉用量的4%以下,面包表皮松脆,内部柔软而具韧性,常见如法棍面包、普通乡村面包,但也正由于没有添加蛋白质和脂肪,所以尽管硬质,但仍然升糖指数较高。

总结:法棍面包、普通乡村面包,不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软式面包及餐包

糖和油脂用量皆为面粉的4%~10%,特色柔软细腻,常见如:白吐司、餐包等。而吐司面包是面包店最常见的,它的典型特征是用模具做成的长方形,切片,吃的时候可以加上西红柿、黄瓜、煎鸡蛋。

  • 白吐司和餐包,主要是精制面粉制作,升糖指数高,不适合糖友吃
  • 全麦吐司面包,成分主要是全麦面粉500克,黄油6克或不加,牛奶1盒、鸡蛋2个,酵母6克,木糖醇20克。自制的吐司面包还可以根据口味添加少量的坚果,把全麦面粉替换成不同比例的燕麦粒、大麦粒等,面包种类中,所有升糖指数低于55的面包大体都是这种配方,适合糖友吃

羊角面包

油脂用量占面粉的10%~20%。比如油炸面包、还有高达接近1:1比例的面包,比如羊角面包。

羊角面包(也叫可颂面包、新月形面包、牛角面包、裹油面包),配方大约是750克面粉,600克黄油,制作方式是一层黄油、一层面皮,经过三次折叠加工而成,据说可颂的层次有27层。

虽然它的升糖指数(67)属于中等,但脂肪含量太高,糖友可以偶尔为之,大部分时间还需要敬而远之。

3.非含糖馅料的面包

1.含糖馅料的面包。除添加牛奶、鸡蛋外,还添加了各种葡萄干、红豆沙、红枣、巧克力,还有一些新式的玫瑰馅、蔓越莓、栗子奶酪、无花果、酒酿芒果、榴莲、红丝绒面包(含红曲粉)等。

这些含糖馅料占面粉的10%以上,有的面包的馅料(包括內部或外表)占面团的20%以上,此类含糖馅料的面包不适合糖尿病患者。

2.咸口馅料面包。比如肉松、坚果(核桃、松子)、全麦大列巴,以及各种不含糖的新式的馅料(麻薯、亚麻籽芝士、抹茶、蛋黄等),当然这些面包的价钱也比较昂贵,一个面包几十元多。 咸口馅料的面包糖尿病患者可以适当选择。

为了控制血糖,避免增加脂肪和添加馅料中的能量摄入,糖友尽量选择糖、油比例低于4%、不含糖馅的面包。

推荐食用的面包种类:各种全麦无糖无油的混合面包,发酵后有各种风味,配上少量坚果,吃过后饱腹感很强,恰到好处的粗糙感,是最好的选择。

应远离的面包种类:白面面包、含糖馅料面包、法棍面包等。

作者:牟利宁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心医院 主任护师济南营养学会秘书长山东省首届健康大使健身教练(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五级)

三甲医院制定糖尿病7天食谱!快来取走吧!1500大卡

食谱原则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周六

周日

特别说明的是,本7天食谱,针对的是男性体重正常的人,体重判断,可看下图,自己计算下。

体重判断

如果是女性体重正常,可以适量减少,食材的克数,结合日常饮食。

我们都知道糖尿病饮食管理对于控制血糖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简单实用的饮食建议,帮助糖尿病患者制定合适的一日三餐食谱。

早餐:早餐是一天中非常重要的一餐,应该包含足够的营养。建议选择豆浆或牛奶,搭配一个煮鸡蛋和一些蔬菜,如拌菠菜或拌芹菜。如果可能,可以选择全麦或标准粉制作的花卷或馒头,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划重点:粗粮和蔬菜的膳食纤维有利于降血糖!

午餐:午餐应包含谷类、动物性食物、蔬菜和豆制品。例如,可以选择米饭搭配炒三丁(青椒、茭白、鸡肉)和番茄豆腐汤,或者选择烙饼搭配西芹百合和萝卜炖牛肉。这样的组合可以提供充足的能量和营养。

划重点:合理搭配,均衡营养,保证机体营养需求。

晚餐:晚餐不宜过饱,应选择易消化、低脂肪的食物。可以选择米饭搭配青笋鸡丝和丝瓜汤,或者馒头搭配排骨海带和小白菜。晚餐后,如果感到饥饿,可以适量加餐,如一些低热量的零食或水果。

加餐:在两餐之间如果感到饥饿,可以选择一些低热量的零食,如瓜子仁、花生仁或无糖肉松,以避免血糖波动过大。

注意事项:糖尿病患者在饮食上应避免高糖、高脂肪和高盐的食物。同时,应尽量减少外出就餐,因为餐馆的食物往往油脂和糖分较高。此外,睡前可以根据血糖情况适当加餐,以维持血糖稳定。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管理好自己的血糖!

感觉文章有帮助的话,记得点个关注。

一起学习营养,管理健康!

休闲食品创新瞄准“朋克养生”的年轻人

通过添加白芸豆粉、魔芋粉增强饱腹感的肉松饼;使用新食品原料甘油二酯加速脂肪分解的即食低脂鸡胸肉;融入陈皮、春砂仁等多种药食同源原料的养胃饼干;加水就能变成速食粥的谷物果粒膨化食品;兼顾牛肉口感和低脂肪卖点的半植物肉牛肉粒……新生代消费人群对健康营养的迫切需求伴随着他们的奇思妙想不断发酵,为休闲食品的创新注入新鲜血液。这些奇思妙想也在食品科技的加持下加速“落地”,变身成为创新大赛的一件件参赛作品。

7月30日,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的学生创新竞赛系列活动——第三届“三只松鼠杯”休闲食品创新大赛进入复赛阶段。在校大学生作为休闲食品重要的消费人群,同时也是参赛作品的研发设计者,他们的所思所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消费市场的需求和未来行业的发展趋势。

创新大赛与“食”俱进

据主办方介绍,本届“三只松鼠杯”休闲食品创新大赛有三个新变化,其一是参赛规模进一步扩大,参赛高校的数量由第一届的6所增加到今年的30所,覆盖面更广;其二是比赛新增命题类创新作品,选手可以从坚果类、肉类、烘焙类当中任选一种进行创作,通过对“三只松鼠”现有产品进行改良,使其品质、风味等方面实现升级;其三是奖项再扩容,增加最佳视频作品评选和最佳改良作品。

除了大赛规模和规则的变化,记者翻阅厚厚一摞计划书后发现,与前两届相比,营养健康趋势更明确,低糖低脂、富含膳食纤维、益生菌、药食同源等关键词更是频繁出现。

在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邵薇看来,“三只松鼠杯”休闲食品创新大赛已经连续举办三届,在助力年轻人成长、锻炼在校大学生的实践技能、提高其创新能力、为食品及相关专业学生提供实践与技能展示的平台、为食品行业提供创意思路与方案、促进食品行业创新发展方面起到积极作用。“通过‘三只松鼠’技术研发人员的助力,竞赛当中的创意亮点很快就能落地,转化为市场上的创新产品。也有获奖者凭借优异的表现成为‘三只松鼠’的一员,为食品工业的创新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只松鼠”食品研发中心研发总监顾千辉也坦言,今年的参赛作品对营养健康的关注进一步细化到食材、工艺和营养搭配环节,如鱼骨的应用、用低温烘烤替代油炸、植物蛋白与动物蛋白相结合等。这些由大学生设计的创意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也给行业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行业未来的爆品埋下了伏笔。

关注食品安全 营养健康趋势更明显

“朋克养生”这个词最初出现的时候,人们对它的解读是“又嗨又丧”。火锅配凉茶,啤酒加枸杞,蹦迪带护膝……即便看起来有些“无厘头”,但也从侧面反映了一件事,即人们眼中追求自我的年轻人确实急迫地想要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生命质量。作为民生行业,食品首当其冲感受到这种消费变化,大量低糖、低盐、低脂产品的出现也验证了这一点。

在本次参赛作品中,名为“轻松”的低糖低脂肉松饼,就是对市场上高热量肉松饼的改良,通过使用全麦饼皮和鸡肉肉松馅料,减少糖和脂肪的添加,并在饼皮中加入一定量的白芸豆粉和魔芋粉,增加饼皮的柔软性和弹性,也可以增强饱腹感,减少人体对淀粉的消化吸收。

另一款“吃不胖的肉肉”则是把新食品原料甘油二酯与高蛋白鸡胸肉结合,甘油二酯可刺激白色脂肪组织中的脂肪分解、加速褐色脂肪组织产生热量,减少体脂重量。同时北京油鸡蛋白质含量丰富,每日食用300克即可补充人体每日所需全部蛋白质。

在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主任李宁看来,参赛选手思维活跃,与食品工业发展同频共振,比前几届更体现营养健康趋势,“三减三健”理念也体现更充分。

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副主任元晓梅留意到年轻一代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她表示, 每个参赛产品背后都有严格的标准备注,如“吃不胖的肉肉”执行的是GB7099—1998、SB/T10021—2017、DB65T2810-2009,肉松饼执行的是QB/T 5195-2017、GB 7099-2015和GB 29921-2013。

应用药食同源原材料

功能性成为新消费诉求

当“朋克养生”成为当下年轻人生活常态,当熬夜刷手机挤占了宝贵睡眠的时间,当“秃”如其来的危机打响发际线保卫战,在健康管理上愈发焦虑的年轻人,开始寻求外力的帮助,热衷于尝试新鲜事物。对于年轻人最常消费的休闲食品来说,功能性成为其面临的新消费诉求,而这种诉求也反映在本次参赛作品当中。

名为“保胃站”的陈皮护胃饼干就是一款功能性食品,据设计团队介绍,目前在市场上,辅助治疗或者缓解胃部疼痛的食品很多,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胃酸分泌过多带来的灼烧感,但普遍存在单价过高、有效成分含量较低、养胃功效成分不明确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设计团队采用了高含量的几丁聚糖、陈皮和春砂仁制作饼干,将药食同源理念与休闲食品相结合。已有研究证实几丁聚糖可以使胃液的pH值升高,在抑制胃酸和胃肠道疾病等方面有显著的辅助疗效。陈皮也有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抗胃溃疡、抗氧化、抗炎等多种药理作用。春砂仁则能促进肠道蠕动,润肠通便,对胃液、胃酸、胃泌素分泌及胃蛋白酶活性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胃黏膜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是一种性温、味辛、开胃温脾的中药类物质。

相似设计思路的,还有名为“植上谈饼”的素食麻薯夹心饼干和“就酱”红枣坚果酱。设计团队表示,“植上谈饼”是把饼干制作过程中涉及的糖类、脂肪类原料全部更换为功能性原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聚葡萄糖,可减少食品中糖、脂肪及淀粉用量,而且具有低热量特性,适用于糖尿病人。聚葡萄糖还是一种新型的水溶性膳食纤维,食用后具有保持肠胃通畅的功能。而“就酱”红枣坚果酱则是把药食同源的红枣加入到坚果酱当中,不仅营养倍增,而且填补了干果和坚果复合果酱的市场空白。

正如IFF Nourish亚太区业务发展总监乔全胜所言,作为为食品行业提供创新产品设计和关键性技术解决方案的企业,更希望借此竞赛了解年轻人在关注什么,特别是年轻消费群体对食品营养健康的理解。年轻消费人群的这些营养健康诉求,也将成为企业研发的突破口。

零食当饭吃 改变传统消费场景

如今的休闲食品早已不再是休闲零食的概念。随着大量代餐食品的出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用休闲食品代替早餐或午餐。

欧睿国际的统计数据显示,2017 年中国代餐市场达到 571.7 亿元,预计 2022 年会达到 1200亿元。但是,形式单一、营养结构失衡已经成为代餐食品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也成为不少参赛团队的创新突破口。

“燕麦吱吱球”就是一款谷物果蔬复合代餐食品,经过膨化处理的燕麦和可可、坚果一起被加工成酥脆外壳,夹心部分是白巧克力、炼乳和果粒,直接食用口感层次更丰富,也可以用热水冲泡成燕麦粥,符合我国五谷杂粮、果蔬均衡的饮食传统。

另一款名为“鼠你棒”的代餐产品,则是以“三只松鼠”旗下的腰果、核桃为主要原料,以燕麦、脆香米(巧克力)为辅料的一款创新型轻食产品。据制作团队介绍,腰果的热量低于67%的坚果种子,核桃低于25%的坚果种子,燕麦的热量低于90%的谷薯,巧克力可以释放压力,缓解疲劳,因此更适合快节奏生活,没时间补充能量,以及身材管理要求比较严格的上班族。

“破界”带来更多可能性

如果说休闲食品生产企业的创新容易受制于固有的条条框框,那么,新世代学生们的奇思妙想则为休闲食品市场带来了更多可能性。

以往的休闲食品尽管多元化,大品类基本限定在烘焙、肉制品、坚果、糖果、海鲜、膨化食品等几大类,但是在此次竞赛中,不少学生设计的创新产品正在打破传统的品类限制。“脆花鸡”肉松夹心饼干就是其中的“破界”代表,据制作团队介绍,该产品以低卡、高饱腹感的鹰嘴豆粉和低脂、高蛋白质的鸡胸肉为主料制成肉松夹心饼干,在鸡胸肉松的制作工艺中加以含有大量维生素的茉莉花酱或桂花酱腌渍去腥提味,花汁浇入饼干皮揉制过程,有效改善产品风味。饼干、肉制品与花的“混搭”,同时可以满足追求美容养颜功效的中青年女性、需要低卡低脂能量补充的健身人群、公务繁忙的职场人员三大类消费人群需求。

“素素肉肉牛肉粒”的制作团队则是尝试在环保健康理念和肉食主义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于是,该制作团队对“三只松鼠”现有的 XO 酱牛肉粒产品进行改良,用大豆蛋白替代部分牛肉,形成半植物肉型牛肉粒,兼顾牛肉特有的口感与滋味的同时,产品还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等健康卖点。

另一款名为 “真猪裹茶”的产品,突破了原有坚果和肉制品的分类,在传统的猪肉脯原料中加入乌龙茶粉、金针菇多糖等天然活性物质成分,再将榛子仁、核桃仁、腰果仁等坚果仁碾碎,设计为夹心产品结构,通过微胶囊包埋等相关技术,产品的质地、口感得到改进,营养成分极大丰富。

在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副总工臧明伍看来,参赛者对休闲食品原料的想象力极为丰富,特别是把肉和植物源紧密结合,突破单一食品的局限,让营养更均衡,这也是行业一直想要解决的问题。

中国食品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蔡永峰和北京工商大学食品与健康学院院长王静、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副研究员易建勇、雅培中国营养品研发中心研发总监赵艳荣则更为关注产品的创新设计能否落地问题,纷纷表示,学生脑洞非常大、思维新颖,原材料的选择也体现了健康需求,但能否工业化才是关键,以后教学中也需要加强引导。

文|摄 本报记者 赵 曦

来源: 消费日报官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