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秋月梨(秋梨治疗糖尿病)
价格降了!一个重达两斤多!青岛人超爱的它正大量上市……
最近的青岛,
越来越有秋天的感觉了,
秋风起,怎么能不吃梨?
当前,
饱满多汁的秋月梨已经到了
成熟上市的好时节,
个大味美,
咬下一口,
甘甜的汁水充盈口腔,
这谁能忍得住!
△资料图
近期,
多汁高甜的秋月梨大量上市,
价格也更加亲民,
均价每斤跌幅达到3元左右。
据媒体报道,
青岛地区今年的秋月梨的出货价
每斤三四元,
高品质的价格可以卖到8元。
在青岛郊区的梨园里,
沉甸甸的秋月梨挂满枝头,
据悉,今年胶州市秋月梨的种植面积
达到了3000多亩。
目前,秋月梨已经到了大量收获的时节,其脆甜多汁,皮薄核小,果肉乳白色,细腻无渣,以及耐储存等特点,赢得了市民的青睐,大果市场价平均7-8元一斤。
近日,青报君来到位于胶州市里岔镇高家庄村的青岛嘉禾园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梨园基地,因地处胶州市西南部,沙质土壤养分足、透气好,水源充足,非常适合秋月梨生长。一个个圆溜溜套袋的秋月梨已经快要胀开袋了,果农们正在采摘。大的秋月梨单果重达两斤多,果农们采摘的时候格外小心。
此外,位于胶东办事处斜沟崖村南的胶州市丰硕家庭农场出品的“丰硕园”秋月梨,是5年前引进的新品种,园区种植秋月梨20亩,9月中旬已经成熟上市了,平均单果约重一斤,最大可达两斤多,亩产近5000斤,年产量约45吨,年产值15万元左右。
△村民在梨园里采摘成熟的秋月梨。
青岛嘉禾园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生产经理于守平介绍:“8月以后,各地客户都来我们基地下订单,到现在为止,约有1200亩预订出去了,今年的秋月梨产量大,虽然市场价格比去年低,但整体效益很可观。”
△饱满多汁的秋月梨已经到了成熟上市的好时节。
严格有序的生产管理条件,让生态园出产的秋月梨不仅挂果率高且品质上乘,含糖量超过12%,一上市就赢得了市场的青睐,全国各地的订单纷至沓来。每年种植生产的梨一部分在地头直接销售给经销商,一部分用包装礼盒发往北京、上海、广东等大型水果批发市场。
△秋月梨个大味美。
梨虽好吃,但也不能贪多,
这些人群要注意
↓↓↓
脾胃虚弱、胃酸过多者
梨性偏寒助湿,多吃易伤脾胃,并且梨中所含的果酸较多,这些果酸会对胃黏膜造成刺激,增加胃部负担,因而此类人群不宜多吃梨。
糖尿病患者
梨子是一种低热量、高纤维的水果,富含维生素C和抗氧化物质。根据数据,每100克梨中约含有10克糖。这些糖主要是果糖和葡萄糖,因而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稳定期,可以适量吃一点,并在食用梨子前后监测血糖水平,观察对血糖的具体影响,并根据自身情况调整摄入量。
慢性腹泻者
人的腹泻大多是由于脾胃虚寒造成的,梨属于凉性食物,具有生津、润燥、清热等作用,过多食用可能会加剧脾胃虚寒的症状,加重腹泻。所以腹泻期间建议最好不要吃梨。
女性经期
梨作为水果,性寒,食之过多则伤阳气。女性经期血虚、畏寒、怕冷,所以不可多吃梨。
个大味美!
你爱吃的秋月梨正在大量上市,
别错过哦~
记者 | 马妮娜
综合 | 观海新闻客户端、杭州日报等
来源: 青岛日报
平均糖度11.8%,高价位下的秋月梨隐患
陈冲(左)和白冰在比赛现场
再次见到陈冲和白冰已是一年之后,在莱阳的一场梨王大赛上,我们的坐席挨着。清一色的“秋月”梨,黄灿灿地挤满了一长桌子。因为未到真正的成熟期,参赛的样品基本上都是抹过药的。
这是一种以赤霉素为主要原料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梨幼果期涂在果柄上,可以促进果实膨大和提高成熟。
“百果园要不要这种抹药的果子?”我小声地问道。他俩在百果园旗下的优果联工作多年,陈冲负责肥料物资的输出,白冰负责梨的全产业链服务。
在果柄涂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秋月”
“我们前期是抹药的,后期是不抹药的。”陈冲说:“因为后期要储藏,抹药的确实耐储性要差,卖到12、1月的时候……”
“从安全角度来说,你们是没有什么顾虑的?”我的关注点不在耐储性,而在普通消费者关心的安全性。
“我个人是没有顾虑的,”白冰快言快语道:“毕竟它的主要成分是赤霉素(国家AA级绿色食品允许使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从科学的角度,或者从食品安全的角度来讲,是没有问题的。”
梨王大赛比赛现场
“但在营养上我们测过是有差异,尤其是芳香类物质差得比较大。”陈冲补充道。
“营养我觉得不重要,吃个梨不讲究营养有多少,关键还是好吃不好吃。”我也不忌讳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风险,而是更关注对品质的影响。
“我们去年在11月10日左右还做过一次市场调查。从店长的反馈来看,不抹药的‘秋月’的糖度要高一些,脆度会好一些,品质更稳定一些;但抹药的果肉会更细嫩一些,所以也有人会认为化渣性不如抹药的好。”
“在终端有差别吗?”白冰这番正反方对立的评价说得我有点晕,我干脆问最终结果。
百果园门店销售的“秋月”
“在10月底11月初市场处于交叉点的时候,大家认为还是不抹药的品质要好一些。”白冰解释道:“我们前期收抹药的,去年雨水多,品质肯定差一些;等到不抹药的梨上来,那时候天气已经变好了,采摘期的天气也非常重要。”
再加上天气的因素,我根本无法确定抹药的和不抹药的“秋月”在品质上是否存在显著的差异,就像十几年前我在“翠冠”上做过的涂抹赤霉素试验,那时的结论是在品质上没有显著差异的。能确定的是成熟期确实提前了,这对延长一个品种的供应期是有利的。
台上,主持人正在扯着喉咙挑逗着参赛者的兴奋点——今年的订货价:5.5元,5元……当主持人喊到4.5元一斤的价格时,台下有很多人举起了双手。这是“秋月”引进国内10年来最好的行情,也为今年大宗水果普遍跳水的行情背景下带来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主持人在台上热场
“为什么今年果商在抢货?”我疑问道。这两年跟销售端接触多了,愈发觉得这个行业有一股类似股市的疯狂。今年的热点不多,除了新疆的西梅,大概就是眼下山东的“秋月”。
“我道听途说,不一定真实。”白冰也在分析原因,“主要是胶东这边的苹果生意已经非常难做了,有些老板已经不敢做了,就转行做梨生意。加上‘秋月’梨连续3年大家都赚钱,果农赚钱,收购商赚钱,销售端也赚钱,全产业链都赚钱,所以……”
“所以大家就一哄而上,开始抢钱了。”我笑了笑。
果商在果园查看果品质量
做销售的人多了本是好事,但一哄而上往往就能坏事。眼下“秋月”早采现象普遍,糖度不到10%的果子都会被下树。相比于刚才提到的“抹药”的问题,这才是我这趟真正关切的核心问题。
“你们什么时候开始收?糖度标准是多少?”我接着问道。
“我们的订单一般在莱西、莱阳和平度这3个县,最早也得接近9月10日,高峰期要到9月15日以后。”白冰介绍道:“我们的糖度标准是90%的果子达到12%以上,如果85%都达不到这个标准的话,基本就放弃了。现在太早了。”
工作人员在检查糖度
“不光是‘秋月’梨,其他水果也普遍存在这种早采的问题。”我的脑海中迅速浮现出今年云南的“阳光玫瑰”行情,“前期抢货很厉害,品质又差,上市后市场反馈不好,反而导致等到后面真正好吃的时候,价格反而跌了。你们站在全产业链的角度,有没有破解之法?”
问这话时,台上恰好在讨论“秋月”后期价格会不会涨的话题,这令我哭笑不得。
“现在我也担心,尤其是连续两年的高价刺激,我怕‘秋月’死得太快。”白冰应道:“像去年我们的收购价是4.8元一斤,门店的价格可以卖到十四五元一斤,照样量跑得很好,这是因为百果园已经有品牌的溢价功能,我可以在产地多花五毛一斤收购,只要品质稳定就可以了。”
百果园门店的宣传标语
“从百果园的个体来讲,这种问题还是能解决的。”我确认道。
“因为我们有好的渠道,有相对稳定的品质,所以高成本我们能接受得住,消费者也能认可。”陈冲补充道:“但是一般的客商现在如果是5元一斤收的货,又是没收到好的货,到时候一掉价,再加上品质又不稳定,他们就很难过。”
“所以要看你的战略定位和资源,以及落地的执行力。只要你扛得住,学费交得起,一年、两年、三年……慢慢地一定是能扛下来。”白冰信心十足地说。
肉质细腻、化渣性好是“秋月”的最大特征
“但对一个种植户来说,他是没有办法做到这一点的。”我有点不以为然,又想起浙江桐乡大圣果园沈金跃说的“理想归理想,市场归市场”的最终选择。对他们来说,追求产量、提前采收等被终端诟病的产品质量问题都是面对现实市场的最大公约数。
“比如‘秋月’现在5元一斤,万一出现我刚才讲的这种现象,到大量上市的时候,市场价才3元一斤,你们收多少钱一斤?”我提到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我们收5元一斤,如果不维持这个价格第二年就没人跟我们了。”白冰解释道:“因为我们是和农户签了订单合同的,只要达到了品质标准,就高不就低,如果市场涨到4元就4元,跌到3元我们还是4元,在实践中我们已经付出过这种成本。”
白冰(中)在“秋月”种植户检查农事操作
“要靠你们来承担市场的波动。”我概括道。
“对,我们要挣这个利润,就要承担这个责任。”陈冲肯定地说。
在订单合同中,优果联规定了树形、纸袋、负载量、有机肥用量(1吨/亩以上)和化肥的比例,并采取巡园制度,管控采收时间,以确保果品质量。
台上,专家在讲解种植技术;台下,果农在窃窃私语,谈论最多的还是价格趋势。我问白冰:“你们跟农户签订合同时,价格是定死的吗?”
比赛现场的“秋月”梨样品
“没有,但肯定不会比别人低嘛。”白冰介绍,“2018年和2019年的时候,我们是高2毛一斤;2020年因为雹灾减产,抢货抢得太厉害,我们高5毛一斤。今年看情况吧!”
“到现在还没定?”我诧异地问道。
“还没定!”白冰说。
站在种植方的角度,一看今年的行情,那是有多心急啊!“你不要我给别人了。”
白冰(中)在诚丰查看梨花的冻害情况
“是有这种情况,这对农户来说是很现实的问题。”白冰说:“每年我们都会因为价格的问题出现部分农户退出的。有的农户你给不了5元一斤,明年不跟你玩了。”
“供应商的利润本来就几毛钱,你的收货成本如果太高,根本就扛不住。一般供应商如果这么干,要亏大钱的。”陈冲补充道。
优果联不仅承担着向种植端输出品质理念和技术体系,也肩负着为包括百果园在内的联合单位供应优质单品的供应商职能,所以也要考量供应链的效益,溢价的幅度也变得极其有限。对他们来说,“活下来”也是现阶段的主要目标,而不是当年初创时要孵化N个品类品牌的宏伟目标。
获得梨王奖的“秋月”梨样品
“说穿了,种植端想把品质放在第一位,还是要先找到合适的对接渠道;如果面对大市场,你只能随大流。”我感叹道。
“因为我们做好的品质、好的品牌,消费者吃到好的水果,大家都有好的利润,这是理想状态。现实中,往往是上市早的、高产的、不按套路来的种植利润高,他就不按我们的要求来,所以我们这几年走得也很被动。”陈冲深有感触地说。
获奖果农与举办方合影
台上,主持人正在公布获奖名单,银奖、金奖、梨王奖获得者站成一排,手捧奖状,和主办方一起合影。工作人员告诉我,此次大赛共收到129个样品,平均糖度为11.8%,最高糖度为14.1%。
原来,我们在台下聊的是理想,台上演的才是现实。
2021年9月1日
大跳水!跌至6元/斤,杭州人爱的这一口脆爽大量上市!
来源:浙江之声
“吃梨吗?”“要不要煮个润肺梨汤?”在杭州人心里,去秋燥时节已经到了。最近,杭州人常吃的这一口脆爽多汁,价格迎来大跳水!秋月梨每斤低至6元,更有人在批发市场一订就是1000箱!一起来看看最新行情↓↓
梨在水果界的地位也算是扛把子
味美多汁,补水润喉
早两个月
市面上卖的多是翠冠梨、蜜梨,
但进入9月
水果店里上了六七个品种:
秋月梨、砀山梨、新玉梨、皇冠梨
枫泾蜜梨、红香酥梨、蜂糖梨
……
直接目不暇接
选择困难症都犯了
秋月梨大量上市
价格平民了不少,跌至6元/斤
进入9月,第一波多汁高甜的秋月梨上市了,水果店里的秋月梨礼盒装卖得很不错,散装价格基本在20—28元一公斤不等。
某生鲜商超里,冰糖秋月梨礼盒装79.9元一箱(3.25公斤)。能看到许多人的购物车里都放了一箱,正在拿货的配送小哥说,这是最近的热卖款。
冷藏架上有四个装的简装版(1.4公斤)29.9元,相对更实惠一点。
拿了两盒秋月梨的陈小姐说:“秋月梨就是要9月份的好吃,去年我从上市吃到下架。价格也是越来越便宜,最早买过四十多块钱四个。”
说到价格的变化,秋月梨的经历跟“阳光玫瑰”很像。
秋月梨是引进自日本的品种,因为多汁高甜核小,突然之间就“走红”,价格居高不下,甚至单个就要十多元,属于比较高端的水果。再后来就是各地大量种植,供应量充足,由于部分果商无序扩种、早采早摘的影响,渐渐市场供应过剩,原本作为最大卖点的高化渣度也不能保持,市场上还出现了其他品种梨——比如丰水梨来“以假乱真”的现象。
到了今年9月,各地秋月梨大量上市,价格也很难再跟前几年比了,均价暴跌3元一斤,品质更是参差不齐。
在一家生活超市里,能看到截至目前秋月梨的最低价只要6.8元/斤。在某果品批发市场里,秋月梨的批发价多在每斤6元至7元。“这几天单位订购的量很大,有些大客户一次性能订800到1000箱。”经营户杨英一边招呼顾客一边介绍道,同比上周,本周总体销量增加了11%。
经营户切开秋月梨,邀请来往消费者品尝。
山东烟台莱阳、青岛莱西是秋月梨的高产地,据媒体报道莱西秋月梨年产六万吨,今年的秋月梨的出货价每500g三四元,高品质的价格可以卖到8元。
杭州萧山大型商超、连锁水果店,还有一些头部电商卖的秋月梨,大多来自这些地方,比如盒马秋月梨的产地是烟台,大润发超市里卖的是从莱阳核心产区直采的冰糖秋月梨,标价9.98元/斤。
虽说秋月梨降价了,但整体价格还是高于其他品种的梨,能和它比个高下的是品质比较好的香梨,市面上能卖到10元一斤。但由于秋月梨个头大,一个的价格也高,“高端水果”的地位暂时保住了。
砀山梨、青脆蜜梨等品种卖得很好
市场的口味喜爱度也在更新
杭州人吃的最多的大概是砀山梨,也叫砀山酥梨,是安徽省砀山县特产,皮薄多汁,价格实惠。市心南路一家水果店门口,喇叭吆喝着“砀山梨会员特价5.98元一公斤”。
“砀山梨卖得很好,性价比高,家里吃吃就这种最实在了。”店员介绍说,砀山梨的成熟时间在每年的9月至10月之间,和秋月梨几乎同时上市,价格优势明显,但它们的市场定位还是有区别的,“送礼大家还是会选秋月梨,中秋前礼盒出货量不错”。
拱秀路上一家水果店门口摆放着大量的梨,砀山梨3.96元一公斤,青脆蜜梨5.6元一公斤,价格很亲民。
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市面上的鸭梨、雪梨越来越少见了,这两种梨都属于“白梨”,老底子炖汤煮甜水都会用到,现在替代的多是五六块钱每500g蜜梨、皇冠梨。店员说:“可能是现在品种太多了,消费者都喜欢吃个新鲜,梨上市时间又都差不多,只能选几种卖卖。”
水果界的扛把子
虽然好吃,也不能多吃
梨虽好吃,但也不能多吃,尤其是一些特殊人群——
脾胃虚弱、胃酸过多者
梨性偏寒助湿,多吃易伤脾胃,并且梨中所含的果酸较多,这些果酸会对胃黏膜造成刺激,增加胃部负担,因而此类人群不宜多吃梨。
糖尿病患者
梨子是一种低热量、高纤维的水果,富含维生素C和抗氧化物质。根据数据,每100克梨中约含有10克糖。这些糖主要是果糖和葡萄糖,因而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稳定期,可以适量吃一点,并在食用梨子前后监测血糖水平,观察对血糖的具体影响,并根据自身情况调整摄入量。
慢性腹泻者
人的腹泻大多是由于脾胃虚寒造成的,梨属于凉性食物,具有生津、润燥、清热等作用,过多食用可能会加剧脾胃虚寒的症状,加重腹泻。所以腹泻期间建议最好不要吃梨。
女性经期
梨作为水果,性寒,食之过多则伤阳气。女性经期血虚、畏寒、怕冷,所以不可多吃梨。
来源:综合杭州发布、萧山发布、潮新闻、健康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