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腿糖尿病(糖尿病腿细吃什么药)
糖尿病病人如何应对“细腿大肚子”现象?
在中国,许多糖尿病患者常常展现出一种特殊的体型特征——细腿大肚子。这种体型不仅影响外观,更重要的是,它可能是胰岛素抵抗和肝脏病变的显性标志。如果你或你身边的人患有糖尿病,并且肚子逐渐变大,那么就需要格外小心了,因为这可能意味着胰岛素抵抗在加剧,腰围的增粗往往伴随着更强的胰岛素抵抗。如果不及时干预,未来患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将大大增加,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一、了解“细腿大肚子”的成因
- 胰岛素抵抗:当身体对胰岛素的反应减弱时,为了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胰腺会分泌更多的胰岛素。然而,长期的高胰岛素水平会促进脂肪的堆积,尤其是在腹部。
- 不良生活习惯:高糖、高脂肪的饮食以及缺乏运动是导致腹部脂肪堆积的重要原因。
- 遗传因素:有些人天生就容易在腹部堆积脂肪,这可能与遗传有关。
二、应对策略
- 调整饮食:多吃水果、蔬菜:这些食物富含纤维和维生素,有助于控制体重和改善血糖水平。适量摄入肉类:选择瘦肉,如鸡胸肉、鱼肉等,避免高脂肪的肉类。增加全谷物摄入:全谷物富含纤维,有助于降低血糖和血脂水平。
- 增加运动: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等,这些运动有助于燃烧脂肪,减少腹部脂肪的堆积。抗阻运动:如仰卧起坐、深蹲、举哑铃等,这些运动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基础代谢率,进一步帮助减少脂肪。
- 定期检查:定期监测血糖、血脂和腰围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如果有必要,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进行治疗。
三、注意事项
- 避免过度节食:过度节食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和血糖波动,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尤为不利。
- 合理安排运动:运动前要做好热身,避免运动损伤;运动后要进行适当的拉伸和放松。
- 保持心理健康: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情绪有助于控制病情和改善生活质量。
总之,“细腿大肚子”现象在糖尿病患者中较为常见,但并不可怕。只要通过合理的饮食调整、适量的运动以及定期的监测和治疗,就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降低并发症的风险。如果你或你身边的人有类似的问题,不妨试试上述方法,相信会有所帮助。同时,也请记得关注我的科普内容,了解更多关于糖尿病的科学知识。
糖尿病真是吃糖吃出来的?
当然不是!糖尿病的病因有很多,如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免疫缺陷,药物作用,精神刺激,分娩,肥胖等,而爱吃甜食只是环境因素中不良生活方式的一种。以下六大危险人群需要提高警惕:①年龄超过40岁,有糖尿病前期史;②大肚子细腿的腹型肥胖者(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③患有合并高血压、高血脂或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④久坐不动,工作压力大,长期吃抗抑郁药的人群;⑤家有小胖墩,母亲怀孕时有糖尿病史;⑥父母有2型糖尿病,体重超重或肥胖者。随着社会信息化发展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年轻人久坐不动,工作压力大,生活不规律,糖尿病呈现逐渐年轻化趋势。对于高危人群,应该注意控制饮食,科学运动,戒烟限酒,管理体重,放松心情。(via科普中国)
来源: 广东12320
这种身材女性心血管更健康,再也不羡慕别人腿细了
《欧洲心脏病学杂志》刊登研究称
女性“腰细腿粗”心血管更健康
保健时报记者 燕声
美国爱因斯坦医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英国《欧洲心脏病学杂志》上发表的最新研究报告指出,对绝经后的女性来说,“梨形”身材比“苹果形”身材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要小得多,即使她们的身体质量指数(BMI)一直都在正常范围内。也就是说,腿细会明显增加心血管病发生风险。
该研究以2683名绝经后女性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为期超过18年的长期跟踪调查。这些调查对象起初都没有心血管疾病,BMI也在正常范围内,但在调查结束后有291人患上相关疾病。
结果显示,校正人口统计因素、生活方式和临床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后,体重指数正常的绝经后女士,腿部脂肪占比越高,心血管病发生风险越低;同时躯干脂肪占比越高,心血管病发生风险也越高。
腰细腿粗危险度:☆
腿粗一点其实正常,心血管病概率下降38%
这项分析人体脂肪堆积部位与绝经后女性心血管疾病风险之间关联的研究发现,腿粗(腿部脂肪占比≥49.8%)的女士发生心血管病的风险较腿细(腿部脂肪占比<41.1%)的女士降低了38%。
研究同时显示,每1000名躯干脂肪占比没有变化、腿部脂肪占比从42%增至49%的女士中,每年心血管病可减少3例。
丹麦一项为期12年、涉及3000名男子的研究也显示,大腿周长60厘米以上、腿部肌肉强壮者,早亡和患心脏病风险大大降低。大腿较粗的女性说明其腿部肌肉强壮,早亡和患心脏病风险大大降低。大腿围的长度可能和心肌的重量成正比,大腿细,心肌重量也较轻。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减重门诊臧平表示,很多女性嫌自己的腿不够细,其实女性的脂肪大部分是储存在臀部和大腿上,腿粗一点其实是正常的。
目前,已经得到医学界公认的观点是腹型肥胖有害健康,也叫中心性肥胖。腰部较细,臀部和腿围较粗的梨形身材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要小于大腹便便却腿细细的将军肚。但是,心脑血管病的诱因有很多,不能说腿粗的人一定是心脑血管好的人。因此,还需要控制其他危险因素。
腰肥危险度:★★
使心脏病首发可能年龄降低4~8岁
该研究显示,腰肥(躯干脂肪占比≥37.7%)的绝经后女士,发生心血管病的风险较腰瘦(躯干脂肪<27.1)的女士增加91%。相比身体中段脂肪储存量较少的研究对象人群,中段脂肪存量比较多的人群患病风险翻番。该研究进一步校正腰围或腰臀比后,躯干脂肪与心血管病发生风险仍有明显关联。
另外,在该研究中,研究期间每1000名腿部脂肪没有变化单躯干脂肪占比从37%减少至27%的女士中,每年心血管病可减少6例。
医学研究发现,超重或肥胖,尤其是腹部肥胖,是心脏病和脑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会使心脏病首次发作的可能年龄降低4~8岁。这是由于堆积在腹腔内部的脂肪包围着主要的内脏器官,成为影响血糖代谢、引起血酯异常和胆固醇水平及甘油三酯异常的原因。
对大多数人来说,测量腰围是监测和评估心血管疾病风险及预防效果的最为简便、可靠、省钱的方法。
心血管病专家胡大一教授建议,不让腰围超标,关键是摒弃不良的饮食习惯和不良嗜好,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其包括:进行更多的体育运动,成人每天至少快步行走30分钟;戒烟并避开有烟的环境;注意饮食均衡,其可概括为“不吸烟、管住嘴、迈开腿”。
腰肥腿细危险度:★★★
心血管病风险较躯干瘦腿粗者高3倍多
研究显示,腰肥同时腿细(“苹果形”身材)的女士发生心血管病的风险尤其高,是躯干瘦而腿粗(“梨形”身材)者的3.33倍。
此前,德国蒂宾根大学的研究也发现,体重正常但臀部和大腿部位脂肪较多的梨形身材女性,心脏病、中风和糖尿病的风险较低。梨形身材的脂肪堆积在臀部和大腿部位,属于皮下脂肪;而苹果形身材的脂肪则堆积在腹部,是内脏脂肪。
内脏脂肪容易向血液释放脂肪酸,从而引起高胆固醇、胰岛素抵抗甚至糖尿病。梨形身材人群的臀部和腿部像海绵一样,囤积脂肪,阻碍其向内脏器官转移,从而保护心肺。
《国际肥胖症杂志》刊登牛津大学一项研究同样表明,梨形身材的人对健康有益。屁股大的人其实更健康,主要原因是,屁股大的人血脂更好,因而心脑血管硬化的几率较小。
臀部脂肪可以中和有害的脂肪酸,而且还包含着防止动脉堵塞的抗炎症素,这样的大屁股患糖尿病的风险也很低。
提起脂肪,很多人觉得越少越好,其实脂肪也有“好”和“坏”之分。国外有研究表明,臀部的脂肪一般多属于好脂肪,腹部脂肪一般属于坏脂肪。
臀部脂肪降低坏胆固醇(LDL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提高好胆固醇(HDL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有助于防止血管硬化,甚至可以降低糖尿病危险。
结论
由此可见,对于绝经后女性而言,如果站在预防心血管病的角度,减肥只要注重减少肚子和腰背上的肥肉就行了。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 编辑 || 燕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