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烧糖(糖尿病红烧吗)

中医内科李主任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就是烈火烧虚了脾肾,一个千年古方,补脾胃血糖降到6以下

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李清波主任。

在门诊这几十年,我发现来看糖尿病的朋友,最关心的两个问题:能治好吗、多长时间能好?为啥我明明很注意了,但是血糖却老是反复升高?

80%的人都疑惑自己平时的饮食和周围人看起来都差不多,为啥自己会得糖尿病?其实大部分得糖尿病的朋友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脾肾虚弱,脾气衰弱、运化功能失常。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就是一些患者的生活习惯了,例如:

爱吃米饭面条和肉类容易生内热。吃完能坐着就不站导致代谢不佳积攒到脾肾,负担加重。熬夜或者睡觉时间不足让脾肾又累又得不到休息。出现问题就吃西药这样伤脾胃又累又受伤,脾肾过度使用就容易虚脱,血糖就会反复蹦跶,时间长了能不得糖尿病么?

所以,要想从根本上调理糖尿病,必须脾肾同调。

就像前几个月来就诊的这个朋友,今年60多岁,过去一直都是吃的西药控制,但效果一直一般,直到最近视力变差,出现了并发症才开始害怕,就想来找中医寻求从根本上调理的方法。

换着说自己最近总腹泻,口干舌燥,没怎么喝水但是老是想尿,之前天天回家爬6楼不在话下,现在上到一半腿就酸了,晚上睡觉能听到明显的蝉鸣,我见换着穿着比别人厚,一问,果然怕冷,晚上总出虚汗。舌头是淡红色,舌苔薄白。

诊断为脾肾阳虚,结合她的情况,给开了四君子汤加减。

太子参、茯苓、炒白术、陈皮、生白芍、炙甘草、当归、炒谷芽、竹茹、麦冬、山茱萸等(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一人一方,不具有普适性,故不放剂量)

调理的同时也嘱咐她要重视日常的饮食控制,多运动,按时服药。

半个月后,血糖就已经平稳,测空腹血糖降至6.2腹泻耳鸣出虚汗等症状逐渐缓解。坚持巩固了一段时间后,症状基本完全消失,后期又加减了两味药,近期回访时,家属说患者最近血糖平稳,人也很精神

我的调理思路

“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脾为后天之本。脾肾两个器官共同维持体内代谢平衡”。

患者一开始对于血糖升高很不在乎,脾肾负担过重代谢不佳,白日畏寒夜间虚汗,再加上长期吃西药治标不治本(脾肾),脾肾气虚,所以调理上以脾肾为中心。

故以四君子汤作为基础方剂,加陈皮、炒谷芽解决因脾虚导致的腹泻、体虚、畏寒、舌苔发白等症。

茯苓、山茱萸:温补肾阳、缓解肾虚带来的腰膝酸软、耳鸣。

麦冬、竹茹:清热祛、生津止渴,缓解患者口干舌燥。

当归:益气和中补气血。

诸药合用,脾肾同补,正气足,血糖降!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一人一方,不具有普适性,建议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不要擅自抓药。

糖尿病人怎样吃红烧肉?简单的技巧让你饱口福,也能保持血糖平稳

部分糖尿病人由于害怕血糖的升高,会特别注意饮食的控制,经常可以听到他们说,

“糖尿病人就两样东西不能吃,就是: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

不能吃、不敢吃成了糖尿病患者的痛,吃了血糖会升高,不吃又饿,畏首畏尾,生活质量也会大大降低。那么糖尿病人该如何做好饮食控制呢?

要让糖尿病朋友了解到,即使是糖尿病人,也没有任何一种食物是绝对禁忌的。

吃法得当,红烧肉可以吃,甜甜的点心也可以吃!

任何食物都含有一定的热量,吃了血糖肯定会升高,但是对于非糖尿病人来说,体内有一套正常运转的机制来保证血糖的平稳。但是对于糖尿病人来说,就可能需要药物来稳定血糖了。因此能够保证能量的摄入和药物的作用达到平衡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糖尿病人来说,如果长期进食太少,可能危害会更大。食物为我们的身体提供能量,才能保证我们正常工作和生活的需要。如果摄入的热量无法满足机体代谢需要,就会导致身体消瘦、营养不良,甚至免疫力下降,反而对健康有害。

进食太少还容易发生低血糖,进而导致血糖波动幅度增大,导致各种慢性并发症的早期出现。

科学的饮食控制,强调既要控制好疾病,同时享受生活的乐趣。

例如每天摄入的油脂要求是20g,但是你非常想吃红烧肉,或者吃了一把坚果,它提供的也是油脂,如果吃了,那么你今天的菜就不能炒着吃了。

点心也可以吃,和其他主食一样,放在蔬菜、肉蛋之后,代替主食来吃,一样能够保持血糖的稳定。需要知晓的就是,点心含的热量要和你计划吃进的主食一样。因为点心热量比较高,当然就只能吃一点点了。

血糖达标不是靠饿出来的,糖尿病人不是苦行僧,控制饮食要谨防矫枉过正。

我们来看一下科学控制饮食的两个基本原则,控制总热量和均衡饮食

每天吃进的食物要根据消耗量确定,因人而异

吃饭的目的是给机体提供能量,那么提供的能量和消耗的能量,要达到一个稳态的平衡,量出为入。消耗的多就多摄入一点,消耗的少就少摄入一点,所以吃多少东西,是因人而异的一个问题。

你像有的人他在建筑队工作,重体力劳动。运动员,他消耗能量很多,他就要多摄入能量,再比如一个退休老人,他平时在家里呆着,哪也不去,也不活动,他能量消耗得少,就要少摄入热能量。摄入的总热量,要根据你的标准体重,根据你是否肥胖,根据你的活动的量大小,是重体力劳动还是轻体力,根据这些来设定,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

食物多样化,营养素要均衡

糖尿病人还要强调均衡饮食,在总热量设定好了以后,选择食物应尽可能地多样化,不要偏食,各种食物都可以摄入。

其中碳水化合物要占到食物总质量的50-6-%,脂肪占30%,蛋白质占15-25%,这三种营养素每天都应保持这个比例的去摄取,这样对健康是比较有利的。

平时还要注意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所以要多吃蔬菜,在血糖平稳的情况下,适当补充水果。

建议饭后规律测一测血糖,来评估药物治疗效果,也看看自己的饮食量和品种是否合适,逐渐摸索出自己的饮食规律,才能更好的控制血糖。

我是爱生活、爱美食的孙医生,持续为大家提供优质控糖知识。糖尿病、肥胖症等代谢性疾病越来越多,会影响生活质量和家庭幸福。好好控制血糖、体重才是治疗的根本。

如果本文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关注、点赞、转发,让更多的人知道健康的事儿

糖尿病,就是一团“虚火”烧出来的!滋阴清虚火,逆转并非难事!

对于那些血糖偏高的朋友,他们不仅要控制饮食,血糖还常常不稳定,同时伴随着一系列不适,如频繁饥饿、大量饮水、频繁排尿、皮肤干燥粗糙等问题。

中医理论认为,这些症状反映了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的病理状态,即肝肾阴虚,体内存在虚火。治疗时应当以滋阴清热为主

今天我要分享的是一个源自清代名医叶天士的方剂——玉泉散,它也被制成中成药玉泉丸,用于治疗气阴不足型的糖尿病,具有养阴生津、益气活血的作用。

曾经有位患者来就诊,他告诉我,尽管一直在服用二甲双胍和格列美脲片,降糖效果还可以,但近期出现了口干、口渴,即使大量饮水也无法缓解,还伴有眩晕、烦躁、失眠和疲劳等症状。

诊断结果显示,他的舌质干红,舌苔净,面颊有红色。

我为他调整了玉泉散的方剂:葛根、天花粉、麦冬、地黄、五味子、甘草。

经过15天的治疗,他的多饮、多尿等症状有所改善。继续按照原方调理一个疗程后,患者的尿糖转阴,血糖恢复正常。随访一年,未见异常。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呢?

肝肾阴虚是许多糖尿病患者共同的问题。

患者舌干红、少苔,表明阴虚有热;眩晕、烦躁、失眠等症状则是肝阴不足的表现。

肝阴不足导致肝风内动,肝不藏魂,进而引起迷糊、睡眠不佳。

中医认为,肝肾同源,肝阴不足时间久了,会损伤肾阴。肾功能受损,导致多尿。

肾主水,肾阴亏虚,水液代谢能力下降,津液大量损耗,导致口渴喜饮。

肾阴不足,阴虚不能制约阳盛,导致血糖和尿糖升高。

因此,治疗的关键在于滋阴清热。

方中的地黄和麦冬分别擅长补肾阴和补肺胃阴。五味子益气生津,同时具有收敛作用,帮助锁住补充的津液。

葛根具有鼓舞气血津液上升的作用,有利于津液的输布。

天花粉能生津、清虚热。

甘草则能补脾胃,调和诸药。

由此可见,肝肾阴虚是糖尿病的一个重要病因。只要准确找到病因,进行辨证施治,保持规律的作息,配合合理的饮食,糖尿病的困扰就能得到有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