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嘴巴痛(糖尿病嘴巴痛怎么缓解)
糖尿病患者遇上牙病,后果很严重
俗话说:“十个糖尿病人九个半坏牙”。最近半个月,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南医五院”)陆续收治了几例糖尿病患者,就是因为牙病问题,差点没危及生命。
今年72岁的李大爷,有糖尿病、高血压、肾病等基础疾病。几天前,因右下后蛀牙牙痛引起面部肿胀,出现吞咽困难,情况较为严重,来到了南医五院口腔医学中心就诊。
经过抽血、CT等检查显示,患者炎症指标较高,血糖远高于正常值;面颊部口底肿胀明显,大范围积气积液;右侧面部口底肿胀厉害,张口度只有1cm;患者已经出现无法吞咽,伴有轻微的呼吸困难。
考虑到病情危重,感染可能进一步向全身扩散,口底肿胀极容易引起窒息,随时危及生命。
口腔医学中心李志强副主任带领科室团队,立即根据患者情况,制定详细有效的治疗方案,及时邀请内分泌科、肾内科、呼吸与危急重症医学科等开展多学科联合会诊,通过切开排脓、冲洗换药、抗生素治疗等,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各项指标逐渐恢复,面部肿胀也逐渐消退。
无独有偶。在此期间,科室又收治了一名类似病状的患者。64岁的刘大爷,一直自觉身体状况良好。几天前在当地牙科诊所种牙,随后就出现了面部肿痛,吊针输液后不但未见起色,反而肿胀疼痛越来越厉害,甚至出现了呼吸困难,情况十分危急,患者立即被送院治疗。经过及时有效的处理,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在抽血检查中发现,刘大爷原来患有糖尿病,这也是他病情进展凶猛的罪魁祸首之一!但是由于刘大爷从未进行定期体检,所以一直懵然不知。
其实,科室遇到类似这样的病情还有很多……很多糖尿病患者常轻视牙病,实际上,牙病,特别是牙龈炎,可使细菌进入血液和活动细胞,产生对身体有破坏作用的炎症生物信号,在胰腺中,与胰岛素分泌(血糖)有关的细胞就会受到破坏。一旦这种现象发生,会引起血糖波动——血糖控制不好,各种并发症就会找上门来。
01什么是间隙感染?正常颌面部各层组织之间存在潜在的筋膜间隙,当感染侵入这些间隙时,化脓性炎症使疏松结缔组织溶解液化,炎症产物充满其中,此时才出现明显的间隙。感染可局限于一个间隙内,也可循阻力薄弱的组织扩散,形成弥散性的多个间隙的感染。
02间隙感染会有哪些症状?常表现为急性炎症过程,局部表现为红、肿、热、痛、功能障碍(张口困难,吞咽困难,疼痛等),全身表现为高热、寒战、全身不适等中毒症状。如患者原有糖尿病等系统性疾病炎症容易再持续扩散,可出现口底广泛发炎、肿胀,甚至阻塞气道,导致呼吸困难、窒息而死亡;感染也可导致细菌进入我们的血液,出现全身败血症等,危及生命。
03间隙感染会怎么来呢?常见的感染来源多种,最常见为牙源性感染(智齿冠周炎、根尖周炎、颌骨骨髓炎等);其次是腺源性感染,可由扁桃体炎、唾液腺炎、颌面部淋巴结炎等扩散所致;还有血源性,相对少见。
04那该怎么治疗呢?轻:对于一般牙源性症状较轻的感染,建议尽早就诊于口腔门诊,对病灶牙进行处理后,结合口服消炎药一般可控制。
中:对于颌面部有明显肿胀的情况,若穿刺有脓,应及时进行切开排脓,必要时需输液治疗。
重:对于感染比较严重的病人,有可能会引起窒息或者感染全身扩散,危及生命,需住院治疗,尽快进行广泛切开排脓,必要时需气管切开,全身抗菌支持治疗。
05平时该怎么预防呢?上述的两个病人除了是牙源性感染之外,共同点是患者本身患有糖尿病,年龄大,抵抗力相对较低,糖尿病会让感染变得更加难以控制,牙齿的问题引起严重的间隙感染,情况十分危险。
因此,专家建议首先要健康饮食,适当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其次是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口腔/牙齿疾病早发现早治疗,加强口腔卫生;还有就是定期体检,特别是60岁以上人群,对于一些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等,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最重要的是如果出现不舒服,第一时间要去医院就诊!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辉
通讯员 秦新立 黄晓桥
图/视觉中国
糖尿病患者注意!口干舌燥、嘴巴发苦,可能是这3种疾病来临
说到口干舌燥,相信很多人都有这种感觉,大部分都是因为吃的东西原因,所以并没有太在意。
但是,患有糖尿疾病的患者,如果最近一段时间嘴里一直有苦涩的感觉,一定要提高警惕,这很有可能与下面所述的几种疾病有关。
1、口腔疾病
糖尿病后,由于血糖高,口腔是细菌的培养基,如果不注意卫生,可能会引起牙周炎、牙龈炎等局部炎症,一旦感染,口腔会出现发苦的感觉。
2、肠胃不适
嘴巴和胃是紧密相连的,一旦有什么问题,嘴巴就会立刻显现出来。另外,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高血糖,但是也会对肠胃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胃轻瘫,就会引起消化不良,从而引起口腔的苦涩。
在这个时候要注意避免高油高脂肪的食物,多吃一些有助于消化的食物,比如芹菜,山药等。如果换了一种食物,还觉得嘴里发苦,那就去医院检查一下。
3、糖尿病肾病
随着糖尿病的发展,还会导致糖尿病肾病,导致肾脏功能下降,代谢能力下降,长期积累的垃圾毒素会在身体里积累,最后导致口腔发苦。
患有糖尿病的人要注意以下几点,能缓解口腔的苦涩感。
1、血糖控制
由于血糖不稳定是导致糖尿病口腔发苦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需要控制好自己的血糖。
首先要按照医生的指示服用或者注射胰岛素,第二要避免吃高糖食品,要多饮水,多锻炼,以促进新陈代谢,加速葡萄糖的消耗。
2、口腔清洁
由于我们每天都要摄取食物来补充营养,所以在咀嚼时,有一些食物很可能会留在牙缝里,从而导致细菌感染。
因此,要做到防患于未然,最好是每天早晚两次刷牙,最好是用牙线去掉食物残渣,然后是上下刷牙,每次刷三分钟。
3、便秘的预防
如果进食后消化速度变慢,那么肠道内堆积了大量的食物,就会导致口腔变得苦涩。
因此,糖尿病人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吃一些粗粮,这样可以降低体内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从而降低血糖,还可以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
总之,嘴里的苦涩是一种很奇怪的现象,尤其是在患有糖尿病的时候,如果你突然发现这种情况,一定要引起足够的警惕,很可能是因为你的肾脏、肠胃、口腔等方面的问题。
在这个时候,要想得到改善,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血糖的控制、膳食的调节、口腔的清洁。
严重牙疼、反复口腔溃疡可能是糖尿病惹的祸,应对方法早知道
现在说到糖尿病,许多人都知道它可能引起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底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足等一系列并发症。但很少人知道,牙周病已被视为糖尿病的另一个重要并发症了,被称为糖尿病第六大并发症。
具体怎么回事呢?本文为您详细讲解。
糖尿病与口腔疾病的关系
案例1:李先生,42岁,湖南人,爱吃辛辣食品,有高血压病史6年,前不久出现左侧牙龈肿痛,以为是吃辣椒多了上火,为此喝了一个星期的蒲公英菊花茶,可牙龈肿痛没有任何好转,半边脸都肿了,无奈,只好去看牙医。
医生为李先生检查完后怀疑是多发性牙周脓肿,并非是单纯的上火,开了三天抗生素,服药后仍无明显好转。
医生建议他查个血糖看看,李先生很困惑,自己看牙科怎么需要检查血糖?最后他还是去内分泌科查了血糖,发现血糖偏高,随机血糖13.5mmol/L,医生告诉他:你的牙痛一直不好,与血糖高有关系,是糖尿病引起的多发性牙周脓肿。
经过内分泌科医生的诊治,李先生的牙痛很快得到缓解。
案例2:赵女士52岁,最近总是反复出现口腔溃疡,没少看医生,中药西药都用了,饮食也挺注意,医生说多吃蔬菜和水果,她就天天吃,甚至有医生怀疑她是复发性阿弗他溃疡,而给予了泼尼松进行治疗,结果越治越严重。
后来到市级医院口腔科就诊,医生听了病史,怀疑是糖尿病血糖高引起的,嘱咐她第二天测个空腹和餐后血糖看看,结果空腹血糖10.0mmol/L,餐后血糖14.3mmol/L,医生建议他去内分泌科就诊,经过两周的治疗,控制血糖后溃疡逐渐愈合,再也没有复发。
以上两个案例都属于口腔科疾病,在一般人的印象中,不论是牙痛也好,口腔溃疡也好,十有八九去看口腔科或牙科。
其实临床上部分口腔科疾病发生与血糖高有很大关系,相较于常人,糖尿病患者的口腔问题更多、更严重。
其中,牙周炎和口腔溃疡是糖尿病患者最容易出现的两种口腔疾病。所以部分难治性口腔溃疡和牙病,也许就需要看内分泌科,而不是单纯的看口腔科了。
牙周病与糖尿病
牙周病与糖尿病相互影响
口腔医学专家早就发现,糖尿病与口腔疾病存在密切关系,糖尿病患者常有牙周组织感染的情况,糖尿病病程越长、血糖控制越差,牙周病的发病率越高。
- 超过3/4的糖尿病患者可能合并牙周病,糖尿病患者伴发牙周病的风险比非糖尿病患者高3倍。
- 牙周病严重的患者中不仅患有糖尿病的多,且血糖大都控制不佳。
- 糖尿病的病情会影响到牙周病的治疗,牙周炎症状通常会更明显,病程发展也更快。
- 而牙周病迁延不愈,又会让血糖水平变得难以控制,一项来自美国的研究发现,控制好牙周感染,对改善血糖有很大的帮助。
糖尿病合并牙周病的防治
①糖尿病患者平时应做好牙齿的日常护理。每天早晚刷牙(提倡巴氏刷牙法),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饭后漱口(合理使用漱口液),合理使用牙线;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检查口腔问题(每年一次),定期接受洗牙等口腔专业维护,做好日常口腔护理。
②糖尿病患者预防牙周病,控制血糖是关键。
③若已确诊牙周病,更应严格控制、监测血糖,积极进行专科治疗。
④治疗伴有糖尿病的牙病患者,在口腔治疗中,需要考虑血糖控制的因素,如若糖化血红蛋白小于8.0%,通常可进行常规治疗;若糖化血红蛋白在8.0%~10.0%之间,通常可进行基础治疗,不建议进行手术治疗;而若糖化血红蛋白大于10.0%,通常只建议采取应急处理,待其血糖控制稳定后,再考虑进行牙病的治疗。手术后可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以避免治疗后多数牙位感染、反应不佳等问题。
糖尿病与口腔溃疡
口腔溃疡俗称“口疮”,是一种常见的发生于口腔黏膜的溃疡性损伤病症,多见于唇内侧、舌头、舌腹等位置。
发作时疼痛剧烈,局部灼痛明显。口腔溃疡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虽然任何人都有可能会出现口腔溃疡,但是糖尿病患者特殊的内环境状态会导致出现口腔溃疡反复出现,且愈合较慢。
糖尿病患者易发口腔溃疡的原因
①当血糖升高时,人唾液中的糖分也增加,有利于口腔内细菌滋生导致局部炎症反应;糖尿病患者往往机体免疫力下降,溃疡一旦发生就发展迅速。
②人体的唾液有明显的抑菌作用,糖尿病患者体内的水循环紊乱,往往造成体内严重缺乏水分,从而唾液分泌减少,口腔的自洁作用减低,黏膜对外界刺激防御力下降。
③患者有意识的控制饮食,容易导致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如锌、铁、叶酸、维生素B12等缺乏,易发生口腔溃疡。
④糖尿病患者在精神紧张、情绪波动、睡眠状况不佳的情况下更易发生口腔溃疡。
糖尿病合并口腔溃疡的处理措施
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现口腔溃疡一定要引起重视,若溃疡处理不好,感染得不到控制,甚至会引发颅内感染。
①控制血糖:控制血糖是保持口腔健康的根本,也是贯穿糖尿病治疗始终的重中之重。血糖过高可以损害口腔健康,导致牙龈疾病、黏膜溃烂、感染细菌真菌等。而口腔一旦发生感染后血糖水平也会波动,且更不易控制。
②注意口腔卫生:早晚刷牙(提倡巴氏刷牙法),饭后漱口。
③定期口腔检查,积极开展牙病防治,如补牙,洁牙、冲洗牙周袋等,也有助于口腔健康。
④注意营养,均衡饮食,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尽量少吃刺激性调味品,多吃新鲜蔬菜瓜果,补充各种营养物质。建议多饮水。
⑤生活规律,按时休息,避免受凉和劳累。
⑥在控制血糖的同时积极治疗溃疡,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必要的药物,同时建议服用复合维生素B片进行预防。
参考文献:
[1].Francesco D’Aiuto, Nikolaos Gkranias, Devina Bhowruth, et al. The 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 2018 Dec; 6(12): 954-965.
[2].陈少真.糖尿病患者牙周病的三级防治与心理应激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19):173-174
[3].杨靖靖,刘明宏,吴迎涛.牙周病与糖尿病关系的进展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23):6040-6042
[4].刘洁.糖尿病患者口腔溃疡的临床治疗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03):49-50.
[5].王怀亮.糖尿病口腔溃疡的病因与治疗[J].中国社区医师,2012,28(15):6.
作者:驻马店市第六人民医院主任医师 陈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