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病重吗(糖尿病严重呀)
糖尿病危害及防治知多少
2011年5月25日,南非妇女在自由省哈瑞史密斯市接受血糖检测。当天,南非邦吉·恩盖马·祖马糖尿病基金会在此举行免费糖尿病检测义诊活动,来自南非各地的两万多名妇女接受了糖尿病检测。据了解,南非是一个糖尿病高发的非洲国家。(新华社发)
新华社北京11月14日电(记者葛晨)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是“人人享有糖尿病健康管理”。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不断升高、患者群体不断年轻化令人警惕。联合国多次呼吁各国重视改善糖尿病患者护理,以控制病情并避免并发症。
国际糖尿病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约有5.37亿成年糖尿病患者,相当于每10个成年人中1人患有该病。此外,全球约5.41亿成年人糖耐量受损,这意味着面临较高的2型糖尿病风险。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主要表现为胰脏不能分泌足够的胰岛素或者身体不能有效利用产生的胰岛素,导致血糖浓度升高。随着时间推移,糖尿病可能损害心脏、血管、眼睛、肾脏和神经,是失明、肾衰竭、心脏病发作、中风以及导致下肢截肢的主要病因。
糖尿病有两种主要类型:1型糖尿病患者自身通常不能分泌胰岛素,需要注射胰岛素来维持生命;2型糖尿病占糖尿病病例总数的90%左右,患者无法有效利用胰岛素。
1型糖尿病无法预防,而2型糖尿病通常是体重超重和身体活动不足的结果。事实表明,简单的生活方式变化能有效预防或延缓罹患2型糖尿病,例如保持健康体重、坚持体育锻炼、保证健康饮食和不吸烟。
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和疗法研究在不断拓展中,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迄今仍是最有效的疗法之一。
研究发现,糖尿病会增加新冠患者死亡风险。医学专家呼吁从营养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血糖监测、健康教育五个方面入手,在防控新冠背景下高度重视并实施糖尿病管理。
得了糖尿病等于被判缓期死刑?医生辟谣:做到5点,与正常人无异
有人说:“糖尿病是不可能治愈的,一旦得了寿命和生活质量也会受到影响,相当于被判了缓期死刑。”
然而,历史上很多糖尿病名人都长寿,比如宋美龄,活了106岁!类似的糖尿病长寿者非常多,并非个案!这就证明,得了糖尿病并非就是被判了缓期死刑。高血糖的确会给身体带来危害,那些生活质量大打折扣的糖尿病患者,往往是因为缺乏自律性,而一旦糖友能够自控,做到以下几点,其实寿命和生活质量,与正常人无异。
糖尿病人的寿命取决于自己,关键要自控,做到以下5点:
1.饮食控制
糖尿病说到底是吃出来的疾病,由于人们无节制饮食,过量摄入碳水化合物、脂肪和糖分,在体内会使血糖升高,在胰岛细胞功能尚好的情况下,胰岛细胞可以通过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维持血糖正常。但时间长了,经常加班加点工作的胰岛细胞也会因累垮而生病,加上身体出现了抵制胰岛素的破坏分子,就会造成胰岛素分泌减少,而且由于胰岛素抵抗使其作用减弱,糖尿病就这样出来了。
所以控制糖尿病的首要措施就是从源头上减少升糖物质的摄入,做到营养均衡,既满足身体的能量需求,又不过剩使血糖大幅升高。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是三大供能营养物质,但前两者容易使血糖升高,因此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前两者的摄入量,可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或者多吃蔬菜,从蔬菜中补充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同时能增加饱腹感。
2.规律运动
运动能增加机体能量消耗,减轻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所以有助于控制血糖,减少心血管病的发生,所以糖尿病患者每周至少要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可每周运动5天,每天30分钟),如慢跑、太极拳、骑车、游泳、乒乓球、羽毛球、健身操等。
3.纠正不良生活习惯
吸烟喝酒会增加胰岛素抵抗,加速血管硬化,增加并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应戒烟戒酒。另外熬夜和心情烦躁会使内分泌紊乱,体内升糖激素分泌增加,所以应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轻松愉快的心情。
4.药物治疗
使用降糖药物是控制血糖的主要措施,糖尿病患者应该坚持用药,不要随意增减或停用。
5.血糖监测
如果对自身血糖水平不清楚,那么即使做到前面几点都是徒劳,可能还会有低血糖的风险,所以糖尿病患者要同时进行血糖监测。血糖监测包括了每周2-4次空腹和餐后2小时的血糖测定,和定期的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糖化血红蛋白可反映近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
总之,得了糖尿病并非世界末日,能够决定自己寿命的其实就是自己,自己坚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其实血糖控制并不算难,前面3点即使不是糖尿病患者,为了身体健康其实也需要这样去做。而笔者也见过许多糖尿病病程几十年的老病号,其生活质量和寿命也没有因糖尿病而受影响,相反其寿命比许多健康人还要高呢。
参考文献: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真相来了#—糖尿病的真相# #辟谣# @头条辟谣 @健康真相官 @头条健康
更多关于糖尿病防治的健康知识,欢迎点击下方专栏卡片,获取药师方健的科普干货:
得糖尿病能活多久?宋美龄活了106岁,在她身上你能找到答案
成功有很多种,长寿是其中难度系数最高的一种。三皇五帝,名臣悍将,摆得平天下,却搞不定长生之术。
而在与时间的拉锯战中,活到106岁,跨越3个世纪的宋美龄是难得一见的大赢家。
据历史资料显示,宋美龄是一位2型糖尿病患者,在80岁左右的时候确诊,带“糖”30余年。
她其实从小体弱多病,中年得过胆结石并做过手术,60多岁还罹患乳腺癌,切除了左边乳房,在72岁遇上一场车祸,从此患上关节痛和腰酸痛,92岁高龄竟然得了卵巢肿瘤并做了切除手术。看上去身体并不是特别的健康,那她的长寿秘诀是什么呢?答案在她的生活习惯里。
第一,注意饮食质量宋美龄很注重饮食质量,少食多餐。
每餐两荤、两素,每天必须就5次餐,每一次进餐也只吃五分饱,即使再喜欢吃的食物,也绝不贪食。
她几乎每天都会用磅秤称体重,只要发觉体重稍微重了些,会立刻改吃青菜沙拉,不吃任何荤的食物。菠菜是宋美龄每餐必吃的,她还非常喜欢吃西芹,有一阵子,她几乎每顿饭都要吃西芹肉丝。
宋美龄的晚年一直保持着喝燕麦粥的习惯,她的经典早餐是,一杯柠檬水,一碗燕麦粥和一杯热咖啡。她最喜欢的饮料,除了绿茶、葡萄酒外,就是白开水了。喝白开水的习惯,是听从了一位美国养生专家的意见之后养成的。这位专家说,白开水的营养比任何一种地下水、矿泉水、自来水都要好,没有一种东西比得上白开水。
她还有一个好习惯,就是每天清晨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对于排除一夜累积的肺部毒素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同时她喜欢户外行走,增加出汗的机会,同样也起到了排毒的功效。
阅读书刊是宋美龄长年的习惯。她每天必翻阅纽约各大英文报纸。空闲时就画国画、写毛笔字。因为研习绘画必须精神集中,杂念尽除,心平气和,神意安稳,意力并施,使全身血气通畅,体内各部分机能都得到调整,大脑的神经系统获得平衡,有效地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宋美龄平时的作息很有规律。每日里作画、读书的时间一般不会超过2小时。晚上看一小会儿电视,或弹半小时钢琴。她一般晚上11点左右上床休息,第二天早上9点以后起床。
有人会觉得她睡得太晚起的太早了,其实关于睡眠的问题,在文章《睡眠超8小时会短寿?是不是谣言,终于清楚了》里有详细的阐述,只要保证深度睡眠时间,并且作息规律,总体的推迟或提前并无大碍。
宋美龄同普通人一样,有七情六欲,有喜怒哀乐。然而,她的身世、学识、情趣和文化背景决定着她有很高的自控能力。每当她碰到不愉快的事情,有个好习惯,就是找熟人聊天,说说心中的话,使淤积之气一扫而光。
“看得开,放得下”,是一种大智慧,七情太过,不利健康。
精神状态不佳,能使中枢神经传导受阻,体内各器官系统生理功能失常,使呼吸、心率紊乱,身体无力,神经功能失调,内分泌紊乱,加速衰老。
胸怀坦荡,心情好,不为得失而悲喜,就会使人体气血调和,心情开朗,精神振奋,延年益寿。
在台湾时期的宋美龄惟一的嗜好就是吸烟,蒋介石生前多次劝她戒烟,但都未戒成。蒋介石去世以后,她下定决心把吸了60多年的烟戒掉了。
吸烟无论对自己或身边的人都会造成伤害,香烟中的尼古丁会逐渐破坏呼吸系统,并引起其他慢性疾病,而且尼古丁还会使血管收缩,令皮肤不能吸收足够氧气,更生能力立即下降,容易出现皱纹,肤色也会变得枯黄。
宋美龄最早接触按摩知识是因为她的母亲晚年经常患病,有位牧师建议宋美龄用按摩来减轻母亲的痛苦。这位牧师告诉她说,背部有许多可以有助于人体健康与养生的穴位,如果在生病时刺激一下这些穴位,肯定对疾病的痊愈大有益处。
多做穴位按摩,能够促进血液循环,为体内各组织提供更充分的氧分 和营养成分,活跃新陈代谢。另外,通过按摩,各反射区的穴位能够调节人体机能,从而使不适症状消失,血液恢复正常循环。
总的来说,宋美龄作为一代佳人,固然身患糖尿病也曾面对过各种疾病,却毕生保持优雅的状态,稳控血糖,健康长寿。这与她的作息、心态与科学的饮食有着密切的关系。
愿各位糖友们能保持信心,糖尿病虽目前无法彻底治愈,但也并不是真的可怕,长寿并不是奢望。
【糖友福利】如果想了解专业控糖知识,免费获得原价39.9元向红丁教授的 《细说糖尿病》 电子书请点赞 关注后私信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