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亚急性糖尿病(亚急性起病时间)

周医论健 0
文章目录:

什么是亚急性甲状腺炎?

在门诊常可遇见颈部疼痛,甚至牙疼来就诊的患者,有的可能是其他科转诊过来的,有的患者还伴有发热等症状。在内分泌科如果碰到颈部疼痛伴有发热首先要想到是否为亚急性甲状腺炎。这个病虽然不常见,但也不少见,因此今天我们就来简要谈谈这个病,以便大家有个感性认识。

亚急性甲状腺炎是甲状腺炎的一种类型,既然有亚急性就有急性和慢性甲状腺炎。急性甲状腺是指“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其炎症主要由细菌感染所致,比较少见。笔者曾经见到一位患者,颈部有一巨大肿块并且有液化,后来甚至有脓性分泌物渗出,伴有高热,经过手术引流,细菌培养及抗生素治疗,最终得以治愈。慢性甲状腺炎主要是指“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也叫桥本甲状腺炎,这个病比较常见,与自身免疫相关,尤其以女性多见,常可合并其他自身免疫病。亚急性甲状腺炎主要是指亚急性肉芽肿性甲状腺炎,发病率介于前两种病之间,它是一种自限性甲状腺疼痛疾病,多见于甲状腺病毒感染或病毒感染后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破坏甲状腺组织,大约5%-15%的患者可出现永久性甲状腺功能减退。

发病常见病因:(1)病毒感染:如柯萨奇病毒、腮腺炎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等;

(2)非病毒疾病后:如Q热或疟疾等;(3)有遗传易感性:HLA-B35阳性者易感性高;

一般患者在发病前常有诱发因素,如受凉、劳累、上呼吸道感染等。一般在病毒感染后1-3周发病,有季节发病趋势,夏秋季高发,与肠道病毒高峰一致。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甲状腺区疼痛,一般为单侧疼痛,可向同侧耳、咽喉、下颌角、枕、胸背部等处放射,也可扩展到对侧;触痛明显;有时为游走性疼痛,少数伴有声音嘶哑和吞咽困难。甲状腺常有肿大,伴或不伴结节,甲状腺质地较硬。常伴有全身症状,如有发热(低热或高热);肌肉疼痛、疲劳、倦怠、咽痛等。如有甲状腺功能改变,早期可以有怕热、心悸、出汗等甲亢表现,如到晚期可以有怕冷、水肿、便秘等甲减表现。大部分患者甲状腺功能可恢复正常。

实验室检查可见:(1)白细胞早期可正常或轻度增高;(2)血沉明显增快,早期常>50mm/1h;(3)甲状腺摄碘率低或基本不吸收;(4)自身抗体TgAb ,TPOAb阴性或水平很低;(5)Tg水平明显增高,其与甲状腺破坏程度相一致。

该病诊断一般并不困难,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典型病例诊断明确,但对于一些不典型病例,如颈痛不明显、反复低热、经常感到乏力等情况,有时比较困难,需要与慢甲炎相鉴别,必要时可做活检。

治疗方面早期主要以减轻炎症反应及缓解疼痛为主,可选用水杨酸及非甾体抗炎药。这种药可抑制炎性介质释放,减轻组织损伤,缓解疼痛;常用的药如芬必得、扶他林、乐松等。如果长期疼痛明显、高热,对非甾体类药效果不好,可以考虑糖皮质激素治疗。该病特点是用糖皮质激素后,疼痛可迅速缓解。初始泼尼松20-40 mg/日,维持1-2周,缓慢减少剂量,总疗程不少于6-8周;过快减量、过早停药易使病情反复;同时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特别是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患者,需要注意血糖、血压的变化,还要注意电解质的变化。另外就是对症治疗,如有心悸症状,心率快,可用β-受体阻滞剂,如倍他乐克、心得安等。如果后期出现永久性甲减,可用甲状腺素替代治疗。

这种病可以反复,但复发仍可沿用上述治疗,效果可。大部分有自限性,不用过于担心。

【后记】感谢对我公众号的关注和支持,这是一本免费的内分泌疾病健康科普杂志。关注可点击文章标题下方的“协和小周”或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协和小周” 、也可长按下方二维码。授人玫瑰手留余香,希望你在朋友圈中分享,让更多人获益。

关注可扫描下面二维码或长按二维码识别

【健康科普】亚急性甲状腺炎

亚急性甲状腺炎(aubacte thyroiditis),最早于 1904 年,被瑞士学者 de Quervain 从病理上将与其他甲状腺炎区分出来,又有亚急性肉芽肿性甲状腺炎、(假) 巨细胞甲状腺炎、非感染性甲状腺炎、移行性甲状腺炎、DeQuervain甲状腺炎等多种称谓。

本病呈自限性,多见于中、青年女性,夏季高发,是最常见的甲状腺疼痛疾病。多由甲状腺的病毒感染引起,以短暂疼痛的破坏性甲状腺组织损伤伴全身炎症反应为特征。

(病理特征:滤泡破坏和炎症细胞浸润伴肉芽肿形成)

西医发病机制

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病因未明,多数患者于上呼吸道感染后发病,常认为多种病毒如柯萨奇病毒、腮腺炎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感染与本病有关,也可发生于非病毒感染 (如 Q 热或疟疾等) 之后。遗传因素可能参与发病,有与HLA-B35相关的报道。

起病特点

常在病毒感染后1~3周发病,有研究发现该病有季节发病趋势(夏秋季节,与肠道病毒发病高峰-致),不同地理区域有发病聚集倾向。起病形式及病情程度不一。

上呼吸道感染前驱症状:肌肉疼痛、疲劳、倦怠、咽痛等,体温不同程度升高,起病3~4d达高峰。可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甲状腺部位的疼痛或压痛是最为特征性的临床表现疼痛为逐渐或突然发生,程度不等。转颈、吞咽动作时疼痛加重,常放射至同侧耳、咽喉、下颌角、颏、枕、胸背部等处。少数患者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疼痛的范围不一,可先从一叶开始,以后扩大或转移到另一叶或始终限于一叶(爬行性甲状腺炎);少数患者首先表现为无痛性硬结。甲状腺肿大:弥漫或不对称轻、中度增大,多数伴结节,质地较硬,触痛明显,无震颤及杂音。

与甲状腺功能变化相关的临床表现:甲状腺毒症阶段:发病初期约50%--75%的患者体重减轻、怕热、心动过速等,历时约3~8周;过渡期和甲减阶段:约25%的患者在甲状腺激素合成功能尚未恢复之前进入功能减退阶段,出现水肿、怕冷、便秘等症状;甲状腺功能恢复阶段:多数病人短时间(数周至数月)恢复正常功能,仅少数成为永久性甲减。整个病程约6~12个月。有些病例反复加重,持续数月至2年不等。约2%~4%复发,极少数反复发作。

诊断标准

① 急性起病,发热等全身症状;

② 甲状腺疼痛、肿大且质硬;

③ ESR 增快;

④ 血清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与甲状腺摄碘率降低双向分离;

⑤ TRAb 或 TSAb 阴性。

治疗

一般治疗

由于高血清T3、T4水平,有时可伴有高代谢症状,促进三大营养物质代谢,加速氧化,容易发生低血糖反应,因此应进食高热量、高蛋白、富于糖类、含B族维生素食物,禁服食含碘高的食物。

应让患者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劳,才能有效调整神经内分泌系统,促使甲状腺激素正常分泌。休息的环境要安静,室温稍低。

药物治疗

适用于疼痛剧烈、体温持续显著升高、水杨酸或其他非甾体消炎药治疗无效者,可迅速缓解疼痛, 减轻甲状腺毒症症状。初始泼尼松20 ~ 40mg/d, 维持1 ~ 2周,根据症状、体征及ESR的变化缓慢减少剂量,总疗程6~ 8周以上。过快减量、过早停药可使病情反复,应注意避免。停药或减量过程中出现反复者,仍可使用糖皮质激素,仍可同样可获得较好效果。

减量/撤药的指标:待体温正常、颈部疼痛消失、甲状腺触诊恢复正常、ESR、CRP 恢复正常,以及超声征象提示低回声数目和范围变化作为糖皮质激素减量和撤停的指标。有条件可行吸碘率提示正常,炎症完全消退,此时停药较少复发。

注意事项:糖皮质激素仅改善甲状腺毒症症状,不能预防持久甲减的发生。应用之前要询问患者有无结核、高血压、糖尿病、消化性溃疡、骨质疏松症等疾病。使用时可酌情采取如下措施:低钠高钾高蛋白饮食;补充钙剂和维生素 D;可加服预防消化性溃疡及出血等不良反应的药物。

中医药物治疗

目前,中医药治疗效果显著,避免使用激素的副作用,防止复发及撤激素后的疼痛等。中药通过口服配合膏药外涂,明显缓解症状,解除疼痛。我们内分泌科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和临床疗效观察,中药三黄膏外敷,配合辩证论治的中药口服,均会取得良好的疗效。在防止复发和避免使用激素的副作用方面,效果显著。

供稿:内分泌科

编辑:宣传统战处 安莹洁

抖音扫一扫

急性亚甲炎的药物治疗和饮食建议

欢迎您阅读此文。我是一名主管药师。我会定期分享合理用药、安全用药知识,欢迎您点击关注,如果您有任何用药方面的问题,欢迎留言或者私信。

急性亚甲炎就是亚急性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为自限性疾病,是比较常见的甲状腺疼痛疾病,是由甲状腺的病毒感染或病毒感染后情况引发特征全身炎症反应。

一般多见于50岁左右的女性,绝大多数可自愈,少数患者可能会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引起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病毒有柯萨奇病毒,腮腺炎病毒,流感病毒和腺病毒等。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表现有肌肉疼痛,疲劳,倦怠,咽痛,还可伴有发烧,颈淋巴结肿大等。

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用药

1. 非甾体类消炎药

非甾体类消炎药是一类非类固醇激素类的能够消除疼痛、肿胀、四肢僵直及炎症的药物。可以有效的抑制炎性介质释放,减轻组织损伤,缓解亚急性甲状腺炎引起的疼痛。

可选用的药物有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塞来昔布,罗非考昔,布洛芬,萘普生,塞来昔布等。

用药禁忌:服用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后诱发哮喘、荨麻疹或过敏反应的患者。有应用非甾体抗炎药后发生胃肠道出血或穿孔病史的患者。有活动性消化道溃疡/出血,或者既往曾复发溃疡/出血的患者。

2. 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适用于病情较重的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此类药物可迅速缓解亚急性甲状腺炎引起的疼痛,并改善甲状腺毒症症状,比如泼尼松。

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时,要缓慢减量。如果过快减量,过早的停药,可能会使病情反复。

用药禁忌:对甾体激素类药物过敏者禁用,以下疾病患者一般不宜使用,特殊情况下应权衡利弊使用,注意病情恶化的可能:严重的精神病(过去或现在)和癫痫,活动性消化性溃疡病,新近胃肠吻合手术,骨折,创伤修复期,角膜溃疡,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症,高血压,糖尿病,孕妇,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感染如水痘、麻疹、霉菌感染、较重的骨质疏松症等。

3. β受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是能选择性地与β肾上腺素受体结合、从而拮抗神经递质和儿茶酚胺对β受体的激动作用的一种药物类型。β受体阻滞剂适用于甲状腺毒症明显者。如美托洛尔,普萘洛尔,阿替洛尔等。不宜中止服药。如需停药时,应逐渐停用,不可突然中断。

用药禁忌:严重哮喘及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病,心源性休克、重度或急性心力衰竭、窦性心动过缓,末梢循环灌注不良、Ⅱ度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严重的周围血管疾病,低血压等。

4. 若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可小剂量使用甲状腺激素类药物。如左甲状腺素钠片,每日清晨于饭前服用。

服药时,要遵医嘱按时服药,不可擅自加减剂量,或者擅自改变给药时间,也不可擅自停药。若出现发烧,要及时进行物理或者药物降温。

亚急性甲状腺炎为自限性疾病,多可自行缓解,一般愈后良好,复发者罕见。平时要注意合理膳食,多食用水果蔬菜,忌食用辛辣刺激,油腻食物,海带等含碘量高的海类产品不要食用。注意锻炼身体,保持乐观心态,放松心情。

手打不易,请您动动手指 ,点击关注。

有任何用药方面的问题,请留言或者私信,必定回复!!

以上仅供参考,不作为用药或诊断依据,具体请到正规医院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