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疫情和糖尿病(疫情糖尿病人怎么办)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患者看过来!疫情期间注意事项你了解多少

在7日下午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医院内分泌科郭立新主任针对疫情期间糖尿病患者比较关心的几个问题做了以下科普。

北京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 郭立新

Q:居家伙食较好,生活不规律,活动量减少,血糖如何控制?

A:疫情期间需要合理膳食,保证营养摄入,增强抵抗力,但是不能过度营养而使体重明显增加,进而加大血糖、血脂控制的难度。选择升糖指数相对低的食物,进餐顺序可以先喝汤再吃菜、肉,最后再吃主食,建议细嚼慢咽。减少零食摄入,零食可选择富含维生素和不饱和脂肪酸的坚果类。增加室内运动,原地踏步走、瑜伽、太极拳等都很适合,建议每周中等强度运动不低于150分钟,状态相对较好的可做大约90分钟稍高强度的运动,同时做30到60分钟的力量训练。不要饮酒。

Q:疫情期间部分人紧张、焦虑,睡眠紊乱,如何控制及监测血糖?

A:紧张焦虑的状态本身属于一种情绪应激状态,对于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都是有损害的,它可以使得我们升高血糖的激素。当我们处于紧张焦虑状态,血糖激素升高,还有白天睡觉、晚上不睡觉,体内激素分泌的日节率将出现改变,它实际上也是一定程度的睡眠紊乱和睡眠剥夺,这也会影响到我们体内影响血糖的一些激素。所以我们应该避免紧张焦虑的情绪,而且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如果说现在血糖控制的不是太好,就要对血糖监测频率和用药做出调整。

Q:患者自己可以调整降糖方案吗?注意事项有哪些?

A:如果血糖监测结果不理想,首先自查一下是不是由于生活方式发生改变导致血糖异常,如果不是这方面的问题,建议首先咨询相关的问诊平台,向内分泌科医生进行咨询。不建议患者自行调整用药方案。如果血糖总体平稳,你可以按照原来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如果说你的血糖波动很大,反复高血糖低血糖交替,同时口渴、多饮多尿,甚至意识改变,神智改变,有些甚至出现肢体运动障碍,有些甚至出现明显的胸闷、胸痛、呼吸困难,有些甚至呼吸明显加快,呼气有烂苹果的味道,这种情况有可能出现了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这种情况我们建议你立即就医。

新冠病毒可能令健康人患糖尿病,科学家建糖尿病监测数据库

来源:澎湃新闻

越来越多的学术研究和新冠患者的临床证据表明,新冠病毒病毒会破坏人体产生胰岛素的细胞,从而令健康人患上糖尿病。为此,科学家已经开始行动起来,建立数据库,收集没有糖尿病病史或血糖控制问题的COVID-19和高血糖患者的信息。

对于大多数1型糖尿病患者来说,身体的免疫细胞开始破坏胰腺中的细胞,也就是负责产生激素胰岛素的细胞,这个过程通常是突然的。糖尿病已经被认为是导致新冠感染重症的一个关键风险因素,糖尿病患者更有可能死亡。《自然》援引澳大利亚墨尔本莫纳什大学研究代谢性疾病学者Paul Zimmet称,“如果你感染了COVID-19,糖尿病就是致命的。”

现在,包括Zimmet在内的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认为,糖尿病不仅使人们更容易感染冠状病毒,而且这种病毒还可能引发某些人的糖尿病。

值得注意的是,在6月19日,包括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北京大学糖尿病中心主任纪立农教授在内的全球20位顶级糖尿病及内分泌领域专家组成的国际专家组,也在《柳叶刀》上发表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合并糖尿病患者管理的实用性建议》。该论文称,患有新冠肺炎的老年糖尿病患者死于该疾病的风险更高。同时,新冠病毒实际上可能促使正常人成为新发糖尿病患者。

事实上,此前的科学发现表明:各种病毒,包括SARS-CoV,都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如1型糖尿病。许多参与控制血糖的器官都富含一种叫做ACE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的蛋白,这也是SARS-CoV-2用来感染细胞的受体。

最新的线索来自于上周发表的一项小型实验室培养胰腺的实验研究,该研究表明病毒可能通过破坏控制血糖的细胞而引发糖尿病。但其他研究人员对此持谨慎态度。英国格拉斯哥大学代谢疾病研究人员Naveed Sattar表示,“我们仍需要密切关注那些有COVID-19病史的人的糖尿病发病率,并确定发病率是否超过预期水平。”

英国伯明翰大学的临床科学家Abd Tahrani说,为了建立两者之间的联系,研究人员需要更有力的证据。他说,“需要进行结构良好的流行病学队列研究以及机理和实验研究。”

一项建立新冠患者糖尿病数据的库倡议正在进行中。6月早些时候,包括Zimmet在内的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建立了一个全球数据库,用于收集没有糖尿病病史或血糖控制问题的COVID-19和高血糖患者的信息。

德国德累斯顿技术大学的内科医生斯特凡•伯恩斯坦(Stefan Bornstein)也参与了该数据库的建立,他说,类似关联病例开始慢慢出现。研究人员希望通过这些病例了解SARS-CoV-2是否会诱发1型糖尿病或一种新的糖尿病。他们想调查突然发作的糖尿病是否会在COVID-19患者身上变成永久性的。他们还想知道,这种病毒是否会让已经在向2型糖尿病发展的病人变成糖尿病人。

对胰腺类器官的研究显示了SARS-CoV-2是如何损害胰腺组织的。纽约威尔康奈尔医学院的干细胞生物学团队证明了病毒可以感染类器官的类和细胞,其中一些会死亡。细胞产生胰岛素来降低血糖水平,而细胞产生胰高血糖素,提高血糖。根据6月19日发表在《细胞干细胞》(Cell Stem Cell)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这种病毒还能诱导趋化因子和细胞因子(cytokines)等蛋白质的产生,这些蛋白质会引发可能也会杀死细胞的免疫反应。

实验表明,这种病毒可以破坏与糖尿病有关的关键细胞的功能——通过直接杀死它们或触发攻击它们的免疫反应。该病毒还攻击了移植到小鼠体内的胰腺类器官和肝类器官细胞。当肝脏感知到胰岛素时,它在储存和释放糖分到血液中非常重要。

疫情期间,生活不规律,糖尿病患者如何合理控制血糖

据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如果感染新冠肺炎,是很容易发展成重症的,所以很多糖尿病患者都是宅在家里,积极防疫。那么此时就有很多弊端出现了,生活不规律、饮食不规律,都会导致血糖控制的不稳。疫情居家期间,如何合理控制血糖呢?

1、经常加餐、活动量少,血糖控制不稳怎么办?

首先,疫情居家防疫期间,饮食一定要合理,要保证身体营养的需求,增强抵抗力,同时一定要控制好量。日常饮食要选择一些升糖指数比较低的食物,不要吃油炸的食物。另外进餐顺序也非常重要,应先喝汤、吃菜,最后吃主食,吃饭时要细嚼慢咽。如果血糖控制的不理想,一定不要吃零食。如果血糖控制的良好,可以少量吃一些坚果类的零食。

另外,防疫期间虽然不能做户外运动,但是室内的活动不能少,建议每天都有一定的运动量,可以在室内打打太极拳、做做瑜伽或者原地踏步走。

2、疫情期间,比较焦虑,睡眠不好,对血糖有影像吗?

紧张焦虑的情绪对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都有一定的影响,紧张、焦虑的情绪可以引起机体升高血糖的激素分泌增多,比如甲状腺激素、皮质醇激素等,是可以明显升高血糖的。

另外,如果睡眠昼夜颠倒的话,体内激素分泌的节律也会做出改变,导致升高血糖的激素分泌增多。

所以居家防疫期间应该尽量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无需过度的紧张,正常作息,保障充足的睡眠,更有利于血糖的稳定。

3、如果血糖控制的不理想,可以自己增加药量吗?什么样的情况必须去医院

如果居家防疫期间血糖控制的并不理想,首先要自我梳理一下引起血糖波动的原因,是不是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是不是有饮食不良,是不是有睡眠不好,是不是运动的少了,如果是由这些因素所引起的,建议恢复健康的生活方式,血糖也会逐渐恢复到正常。

如果不是生活方式的问题,建议可以通过一些问诊平台咨询内分泌科的医生,是需要进一步调整用药方案,还是需要去医院就医。

但是如果出现血糖波动非常大,并且出现一些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症状,比如呼吸有烂苹果味、胸闷、呼吸困难、意识改变等,要立即就医。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