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尿量(糖尿病肾病尿量少是什么原因)
得了糖尿病肾病,不想恶化成尿毒症,记住这4招,能保命
糖尿病肾病是由高血糖引起的,所以控制糖尿病肾病不发展的最关键一点就是合理饮食,那么到底该如何饮食呢?记住这4招能保命。
1、限制蛋白质摄入
高蛋白饮食可以加重糖尿病肾病的早期高滤过改变,因此对已有大量尿蛋白、水肿和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宜采取限量保质的原则,建议慢性肾病患者在慢性肾病处在1-3期时,每日摄入0.75克/千克标准体重的蛋白质量,慢性肾病5、6期的(未透析)的患者,每日摄入0.6克/千克标准体重的蛋白质量,没有其他临床营养治疗的患者,建议每日到蛋白质摄入量最低不低于30克。
2、少量进食高嘌呤食物
由于大量嘌呤在机体内代谢会加重肾脏负担,因此应严格限制食用高嘌呤食物,而芹菜、菠菜、花生、鸡汤、各种肉汤、猪头肉、沙丁鱼及动物内脏等都含有大量嘌呤,应严格限食,瘦肉中也含有嘌呤,在食用时可以先将肉在水中煮一下,弃汤食用。
3、限制钾摄入量,避免高血钾
适当限制钾的摄入,因为糖尿病肾病极易出现酸中毒和高钾血症,一旦出现,将诱发心律失常和肝性脑病,因此每日因控制钾的摄入量低于1500毫克,油菜、菠菜、韭菜、番茄、海带、香蕉和桃子等含钾量高的食物应当适当限制。
不过,糖尿病患者若每日尿量大于1000毫升且血清钾浓度正常,则不必限制钾的摄入,一般可以随意选择蔬菜和水果,若出现低血钾,则应多吃含钾量高的食物。
4、摄入充足维生素、微量元素
补充维生素B、维生素C和锌、钙、铁等微量元素,可以对肾脏起到保护作用。
糖尿病患者,为啥都害怕尿里有蛋白?医生:糖尿病肾病,了解一下
生活中糖尿病患者其实是非常多的,已经成为了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的统计,早在2011年,全世界的糖尿病患者人数就已经达到了3.66亿。
此后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很多人的生活方式正在逐渐地改变,糖尿病患者人数也在逐年增加,2012年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就已经非常多了,患病率甚至已经达到了11.6%。
糖尿病其实并不可怕,但为什么这么多人对糖尿病嗤之以鼻呢?
其实,最可怕的是糖尿病的并发症。
由于血糖的升高对微血管的损伤是非常严重的,在糖尿病的诸多并发症中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就是糖尿病肾病了。
在很多国家需要透析的终末期肾衰竭患者,很多都是因为糖尿病肾病所导致的。
无论是一型糖尿病还是二型糖尿病,30%~40%的患者,最终将发展为糖尿病肾病。
如果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中发现了蛋白,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蛋白尿,那么它们的肾脏功能将逐渐减退,最终发展为终末期肾病,需要透析才能存活。
但是糖尿病肾病是怎么判断的?具体分成哪些阶段呢?
今天@康复Therapy我们就来一起看一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知识。
上面已经说了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是因为微血管损伤所导致的,而且很多糖尿病患者最终都会发生肾脏的问题。
不过确切的机制目前仍然没有结论,但很多学者都在做相关的研究。
但毫无疑问,跟高血糖相关的生化代谢异常,损伤和细胞因子、生长因子以及炎症有相关性。
这些物质通过很多途径,都会加剧肾脏微血管的损伤。
长期以往,肾脏微血管就出现了问题,很多本不应该通过肾脏滤出的物质都进入到了尿液当中。
比如蛋白质就是衡量肾脏功能的重要指标,如果在尿液中发现了蛋白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蛋白尿,就表示肾小球已经有了结构改变。
通常,把尿液中蛋白质的含量作为衡量肾脏病变的指标。
但具体说来,糖尿病肾病可以分为5个阶段。
二、糖尿病肾病的分期。首先说一下,总共分为5个阶段,其中第一和第二阶段表现为临床前期,而从第3个阶段开始,都为临床诊断。
- 1、肾脏体积增大,肾小球滤过率增高。患者的肾脏结构和功能通常没有明显的改变。
- 2、在运动之后会有微量白蛋白尿,这个时候表示肾小球已经有结构改变了。
- 3、即使是没有运动,也会有蛋白尿,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持续微量蛋白尿。这个时候肾脏的改变越来越大,肾小球结节性和弥漫性病变已经是很常见的了。不过只要积极干预治疗,也可以阻止或者延缓大量蛋白尿的发生。
- 4、临床蛋白尿。肾小球滤过率开始进行性下降,很多患者都会表现为严重的水肿,对利尿剂的反应越来越差,而且肾小管的功能障碍很早就出现了。
- 5、尿毒症期。这是糖尿病肾病最终的阶段,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进行性下降,而且会有持续蛋白尿。蛋白都通过尿液流失了,所以血液中的蛋白越来越低,逐渐出现水肿和高血压,通常会伴发视网膜病变。
以上5个阶段就是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分期了,一般根据尿中蛋白的含量来衡量肾脏病变的阶段。
其中微量白蛋白尿是糖尿病肾病最早的临床证据,通常可以对糖尿病肾病进行筛选,这也是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标志。
通常情况下,如果出现持续性或者间歇性蛋白尿,只要能排除其他原因所导致的肾脏损伤,都应该考虑是否是糖尿病肾病。
最后想跟大家说,糖尿病其实并不可怕,只要把血糖控制好了,很多并发症都是可以避免的。
不过真的出现了糖尿病肾病,也应该积极的治疗进行综合性的治疗方案,包括饮食治疗,控制血糖,控制血压以及纠正代谢紊乱。
必要的时候也应该通过药物治疗来调节自己的血压和血糖水平。
哪怕是终末期,也可以通过透析来解决自己的肾脏问题,所以这并不是绝症,这种疾病是有应对措施的,不要对自己太绝望。
但是在此之前还是应该积极的控制血糖,不让自己的肾脏受到损伤。
@头条健康#哆咔医生超能团##肾脏病##糖尿病#
餐后血糖和空腹血糖,哪个更重要?糖尿病前期都会发展为糖尿病吗
我国糖尿病患者已超1亿人!医生:12类高危人群,应定期测血糖
糖尿病,不控制行不行?医生:对血糖置之不理,不怕并发症吗
辟谣丨确诊「糖尿病」就要喝「糖」?医生:没骗人,是诊断金标准
医生分享:糖尿病肾病都化验什么?及其不同时期的症状表现
糖尿病肾病是一种会造成全身系统出现临床上患者形成疾病之后,最好是根据自己具体的情况做好治疗,但是不同时期疾病也会出现不同的症状,为此专家建议日常生活中,糖尿病肾病的患者根据临床上不同的情况,进行症状认识,及时做好治疗。
糖尿病肾病不同时期的症状:
Ⅰ期糖尿病肾病的主要症状就是肾小球滤过率增高和肾体积增大为特征。一旦形成初期的症状就是不可逆的,即便是采用胰岛素进行治疗,患者的肾小球功能不会完全康复。
糖尿病肾病Ⅱ期的时候,因为肾小球结构出现变化,这个时候患者白蛋白排出量会增加,从而影响到肾功能。
糖尿病肾病Ⅲ期的时候,这个时候也可以称之为早期糖尿病肾病。尿蛋白排出量会增加,观察病人血压情况也有一定程度的在升高,患者肾小球出现荒废。
糖尿病肾病Ⅳ期的时候,就会造成大量尿蛋白出现,每日大于3.5克,此外就是患者也会伴随着水肿和高血压。糖尿病肾病水肿比较严重,对利尿药反应差。
糖尿病肾病的严重症状:对于糖尿病肾病来说晚期的症状就是终末期会出现肾功能衰竭,病人会出现持续性尿蛋白的情况,这是因为肾小球基膜广泛性增厚有关系,肾小球毛细血管腔进行性出现狭窄,造成更多的肾小球荒废,从而降低肾功能衰竭,肾脏的滤过功能出现下降,最后就会造成肾衰竭出现。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合并症,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肾脏的病变程度等等可进行分期,每一期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临床的化验指标都有所差异,其治疗方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分期也有所不同,但都需进行积极治疗。
由于糖尿病肾病属于糖尿病的合并症,在治疗的同时要应考虑患者的糖尿病情况,治疗起来较为棘手。
糖尿病肾病的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目前还是不清楚的状态,有关学者推测可能与遗传因素和其他的危险因素有较为密切的关系。
肾脏是人体重要的排泄器官,此处发生病变后,患者的尿量,尿样等都会发生改变,因此,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样是重要的化验物质。一般来说患者早起会出现微量白蛋白尿的现象,这也是早起糖尿病肾病的重要的诊断线索。另外,患者的血压,血糖等等也要同时进行检测。
尿样化验检查时,患者应注意24小时尿液留尿方法,在早晨起床或者某一时间点排空膀胱之后进行计时,留尿当天进行正常的生活和治疗,但是不要进行剧烈的运动或者其他大型的体力劳动,将24小时内的尿液全部都收集起来,并送检。主要检测患者尿量是否正常和尿中白蛋白,尿胆原,白细胞,酮体以及胆红素等等的含量情况。#哆咖医生超能团#
糖尿病肾病除了对症治疗减轻甚至治愈患者肾脏病变以外,还需对患者的糖尿病病情进行控制。糖尿病肾病有不同的分期,其治疗方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分期也有所不同。其中,早起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和防范尤为重要,有些患者早期积极治疗以后可使病情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