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血钾高(糖尿病血钾高是什么原因)

人民网 0
文章目录:

得了糖尿病肾病,不想恶化成尿毒症,记住这4招,能保命

糖尿病肾病是由高血糖引起的,所以控制糖尿病肾病不发展的最关键一点就是合理饮食,那么到底该如何饮食呢?记住这4招能保命。

1、限制蛋白质摄入

高蛋白饮食可以加重糖尿病肾病的早期高滤过改变,因此对已有大量尿蛋白、水肿和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宜采取限量保质的原则,建议慢性肾病患者在慢性肾病处在1-3期时,每日摄入0.75克/千克标准体重的蛋白质量,慢性肾病5、6期的(未透析)的患者,每日摄入0.6克/千克标准体重的蛋白质量,没有其他临床营养治疗的患者,建议每日到蛋白质摄入量最低不低于30克。

2、少量进食高嘌呤食物

由于大量嘌呤在机体内代谢会加重肾脏负担,因此应严格限制食用高嘌呤食物,而芹菜、菠菜、花生、鸡汤、各种肉汤、猪头肉、沙丁鱼及动物内脏等都含有大量嘌呤,应严格限食,瘦肉中也含有嘌呤,在食用时可以先将肉在水中煮一下,弃汤食用。

3、限制钾摄入量,避免高血钾

适当限制钾的摄入,因为糖尿病肾病极易出现酸中毒和高钾血症,一旦出现,将诱发心律失常和肝性脑病,因此每日因控制钾的摄入量低于1500毫克,油菜、菠菜、韭菜、番茄、海带、香蕉和桃子等含钾量高的食物应当适当限制。

不过,糖尿病患者若每日尿量大于1000毫升且血清钾浓度正常,则不必限制钾的摄入,一般可以随意选择蔬菜和水果,若出现低血钾,则应多吃含钾量高的食物。

4、摄入充足维生素、微量元素

补充维生素B、维生素C和锌、钙、铁等微量元素,可以对肾脏起到保护作用。

高血压的人,为什么要关注血钾?因为血钾过高或过低都有危险

高血压朋友,一直提倡低盐饮食,其实这种说法不准确,准确地说应该是高钾低钠饮食。

因为钠盐过量会导致高血压的风险增加,而且相对深入一定量的钾盐食物,在一定程度上利于高血压的控制。

也就是减少钠盐,比如炒菜的氯化钠,还有咸菜、酱油、泡菜、加工肉等食物的比例。那么哪些食物是含钾盐相对高的食物呢?

一、哪些食物含钾量比价高

简单地说其实就是以植物类食物为主,比如水果蔬菜。

水果含有大量的钾:枣、香蕉、哈密瓜、桃子、橙子、柑子、柿子、荔枝、李子、猕猴桃、香瓜、芒果、梨、西瓜、木瓜、桂圆、番石榴、石榴、草莓、枇杷、柚子、苹果等。

蔬菜中含钾较高的有:有菜、莴笋、菠菜、西蓝花、芥菜、大蒜、辣椒、白菜、空心菜、芹菜、西红柿、茄子、菜花、胡萝卜、生菜、苦瓜、茼蒿等。

薯类含钾较高的有:番薯、藕、土豆、南瓜等。

二、血钾的正常范围

正常的血钾3.5-5.5mmol/L;

<3.5mmol/L,属于血钾过低;

>5.5mmol/L属于血钾过高。

心肌和神经肌肉都需要有相对恒定的钾离子浓度来维持正常的应激性。也就是正常的钾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保证。一般情况下,健康人日常饮食中的钾含量足以满足我们的需要,不会出现高钾或低钾。

三、高钾和低钾的危险

高钾可能出现四肢及嘴角麻木,极度疲乏,肌肉酸疼,肢体苍白湿冷。可引起恶心呕吐和腹痛。更严重的会影响到呼吸肌,发生窒息。

血钾过高,出现各种传导问题,及各种心律失常,甚至室颤导致心脏停跳死亡。

低钾可能出现全身乏力,严重时全身肌肉无力,甚至呼吸、吞咽困难,更严重者可窒息。低钾也会出现各种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重者出现各种心动过速,室速,甚至室颤导致心脏停跳死亡。

四、高血压与血钾

1、高血压与低血钾

药物引起,利尿剂(氢氯噻嗪、呋塞米、吲达帕胺等)是最常用的5大类降压药之一,长期服用利尿剂,最大的副作用就是电解质紊乱,血钾就是电解质。利尿后,排出去的尿多,那么钾也可能排出去的较多。那么就容易导致低血钾。

继发性高血压引起,有一种继发性高血压,就是表现为血压升高同时血钾偏低。那么这时候就要高度怀疑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这种继发性高血压。

摄入不足引起,比如有人挑食,上述植物类食物摄入不足,也可能导致钾偏低。

2、高血压与高血钾

药物引起,普利类降压药,和沙坦类降压药,最常见的副作用就是导致血钾升高。

疾病引起,比如高血压的人合并糖尿病,或已经合并了肾病,肾病后就容易出现高血钾。尤其是糖尿病的人或轻度肾功不全的人,需要长期服用普利或沙坦药物,更容易引起血钾升高。

有人为,那为啥还给糖尿病或轻度肾功能不全的人吃普利或沙坦?因为普利和沙坦对于肾脏是双刃剑,在糖尿病期或肾功能轻度受损期,能够保护肾脏。但随着肾病的加重,那么这两种药物就可能会导致肾功能病情加重,引起高血钾。

五、哪些高血压人需要定期复查血钾

长期服用利尿剂的朋友,长期服用普利或沙坦的朋友,需要定期复查血钾。

本身血钾不正常的人,先找到血钾异常的原因,同时注意复查。

有糖尿病的人,有肾功能不全或肾衰的人必须定期复查血钾。

总之,对于高血压的朋友,不但要低钠盐饮食,同时要关注血钾。日常生活中,要尽可能低钠盐高钾盐饮食,多增加蔬菜水果类的食物。

#谣零零计划##高血压请注意#

哪些降压药可引起血钾高?血钾高有什么表现?应怎样预防和处理?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可引起血钾升高的降压药主要有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沙坦类降压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普利类降压药)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螺内酯)三类,沙坦类降压药如氯沙坦、替米沙坦、厄贝沙坦、坎地沙坦、缬沙坦等,普利类降压药如卡托普利、贝那普利、依那普利、培朵普利等。

沙坦类和普利类降压药主要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通过拮抗血管紧张素II,松弛血管平滑肌,降低血压,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沙坦类和普利类降压药不仅可以扩张阻力血管,降低血压,而且还可以扩张肾血管,对肾小球出球小动脉的扩张作用强于对肾小球入球小动脉的扩张作用,导致肾小球滤过压下降,肾小球滤过率降低,从而引起钾离子排出障碍,导致血钾升高。

螺内酯是一种低效利尿剂,主要通过拮抗醛固酮受体,促进水钠排泄,降低血压,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所致的继发性高血压,并可与其他降压药联合用于难治性高血压的辅助治疗。螺内酯可拮抗醛固酮受体,抑制醛固酮的合成与释放,从而使钾离子排出受阻,导致血钾升高。

血钾升高通常可出现肌肉和心脏两方面的表现,在肌肉方面,主要表现为肌无力,通常从下肢开始,在心脏方面,开始表现为全身供血不足,如皮肤苍白、发冷、青紫、血压降低等,进而出现心律不齐,表现为心动过速、心悸等,严重者可导致心脏骤停,表现为突然晕厥,甚至死亡。

服用以上三类降压药如出现血钾升高,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防治:

1.减少用药剂量:使用上述三类药物治疗高血压时,应以小剂量开始,根据患者耐受程度,逐渐增加剂量,治疗2-4周后应复查血钾,若出现血钾水平高于5.5mmol/L,应停药。

2.并发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和糖尿病等并发疾病是造成血钾升高的危险因素,因此,有上述疾病的患者应慎用这三类降压药物。

3.药物相互作用:氯化钾、吲哚美辛、环孢素、肝素等药物可引起血钾升高,这三类降压药物应避免与上述药物联用,此外,这三类降压药物之间也应避免联合使用。

4.联合用药:对于2级和2级以上高血压患者或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这三类降压药物可以与排钾利尿剂氢氯噻嗪联合使用,既可增加降压效果,又可促进钾离子排泄,预防血钾升高。

5.及时停药:在用药过程中一旦出现软弱、乏力、心律失常等症状,可能出现血钾升高,甚至高钾血症,此时应立即停药,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