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糖尿病(高血压糖尿病可以吃橘子吗)
有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该怎么治疗?有什么注意事项?
#秋日生活打卡季#
同时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的人发生心梗和脑梗的风险很高,应该怎么治疗和有些什么注意事项呢?
1,首先,要强调健康生活习惯,例如要合理饮食(不要吃太多、不要吃含糖量太多的食物、不要吃太咸、不要吃太肥腻的食物、多吃蔬菜等)、增加运动、把体重控制在理想范围(肥胖的人更容易发生高血压和糖尿病以及心脑血管病)、不要大量喝酒、努力戒烟等。这是降低血压血糖的安全有效的措施。
2,第二,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好好控制血压,糖尿病人的血压最好控制在130/80 mmol/L以下。该用药时就要用药,并且要长期坚持服用降压药物,不要因为担心降压药的副作用而拒绝用药,更不要等出了问题才临时抱佛脚去吃药,那个时候吃药就晚了。
降压药应该重用普利类或沙坦类降压药,这两类药物能够有效降压、保护心脑肾、并且还可能对血糖产生有益的影响。
3,第三,谨遵医嘱好好控制血糖,在控制高血糖的同时,更要避免发生低血糖。
4,第四,血液中胆固醇水平越高,就越容易发生心脑血管病。所以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人要定期去医院检查血脂,如果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超过1.8 mmol/L就应该应用他汀,努力把胆固醇降得更低一些。
简单地讲,预防心脑血管病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就是,建议40岁以上的合并高血压与糖尿病的人吃他汀,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在1.8 mmol/L之内。
上面这四个方面,只要长期坚持做到,就能够把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降到最低水平。
#糖尿病##关注糖尿病##糖尿病科普#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如何选降压药?药师:首选2类降压药中的一种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有数据表明,我国门诊高血压患者中24. 3%合并糖尿病。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既有高血压病人的特点,而且同时也有着糖尿病病人的表现。由于有相似的发病因素,比如说长期高热量饮食,大量饮酒,肥胖少动等,糖尿病和高血压常常一起出现,相互并存。研究显示,55.9%的高血压患者合并糖尿病,而58%的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同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可使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显著增加。
那么,当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时,应该如何选择降压药?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降压药物选择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收缩压每下降10毫米汞柱,糖尿病相关的任何并发症风险下降12%、死亡风险下降15%。
一些诊疗指南建议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降压目标为130/80毫米汞柱;但是老年或伴严重冠心病患者,最好采取更宽松的降压目标值140/90毫米汞柱。
收缩压在130~139毫米汞柱或者舒张压在80~89毫米汞柱的糖尿病患者,可进行不超过3个月的非药物治疗(如饮食调节、运动等);若血压不能达标,应采用药物治疗。
血压≥140/90毫米汞柱的患者,应在非药物治疗基础上立即开始药物治疗;伴微量白蛋白尿的患者应该立即使用药物治疗。
首先考虑使用普利类药物或沙坦类药物;如需联合用药,应以普利类药物或沙坦类药物为基础,加用利尿剂或地平类降压药(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左旋氨氯地平);合并心绞痛者可加用β受体阻断剂(如普萘洛尔、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患者慎用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反复低血糖发作者,应慎重使用β受体阻断剂,以避免掩盖低血糖症状。有前列腺增生且血压控制不好的患者可选用α受体阻断剂(如哌唑嗪、特拉唑嗪)。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首选这2类药物中的一个:
(1)普利类药物:
常用的普利类药物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赖诺普利、雷米普利、培哚普利、福辛普利、咪达普利、西拉普利等。普利类药物被推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首选药物,因为普利类药物能够有效延缓肾小球病变,增加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度,对同时患有肾病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病人来说也是安全有效的。
但是,普利类药物可引起许多不良反应,包括持续性干咳、呼吸困难、支气管痉挛、水肿等呼吸系统不良反应,妊娠期妇女、高钾血症、双侧肾动脉狭窄、动脉狭窄者、有血管神经性水肿史者禁用。
(2)沙坦类药物:
药物的作用机制与普利类药物类似,临床上常用的有氯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替米沙坦、坎地沙坦、依普罗沙坦、奥美沙坦等,可降低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风险,降低糖尿病或肾病患者蛋白尿及微量蛋白尿。
沙坦类药物尤其适用于伴随糖尿病肾病、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冠心病、心力衰竭、左心室肥厚、心房颤动预防,以及用普利类药物会引起咳嗽者、代谢综合征者。ARB克服了普利类药物可能产生干咳等不良反应,更具特异性,故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沙坦类药物具有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微蛋白尿/蛋白尿的作用。不过这类药物副作用较大,服用后的不良反应比较多,需要警惕肝损害、血肌酐和血钾升高,孕妇不能服用,否则会影响胎儿的发育。对沙坦类药物过敏者、双侧肾动脉狭窄、孕期高血压患者禁用。
总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时首选普利类或沙坦类,服药期间特别这两点:①普利类和沙坦类只能任选其一,不能联合使用;②使用过程中应定期监测血钾和肾功能。
参考文献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J]. 心脑血管病防治,2019,19(01):1-44.
#健康科普排位赛# @头条健康情报局 @头条健康
高血压与糖尿病有什么关系?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需注意什么?戳→
每年的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压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精准测量,有效控制,健康长寿”,旨在引起人们对防治高血压的重视。
高血压是一种基础原发性慢性病症,也是糖尿病常见且重要的合并症之一。高血压不仅会增加糖尿病患者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还会导致心血管疾病风险上升。因此,在糖尿病患者中及早识别和治疗高血压,不仅可以降低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还可以降低死亡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聊聊高血压与糖尿病之间的关系。
糖尿病和高血压是临床最常见的两种慢性病,这两种疾病往往会共同存在。研究数据显示,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中高血压的发病率在45.3%到60.2%,也就是说,两个糖尿病患者中就可能有一个有高血压。记者在公利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病区看到,因为患者年龄普遍偏大,那里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占比约70%。
“158mmHg、99mmHg ,血压稍微高了点,看到有人来采访有点激动了......”王老伯是位多年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他告诉记者,任何情绪波动都容易引起血压升高,所以,血压高患者应该尽量保持平静。
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紧密相连,而糖尿病患者的首要死亡原因正是心血管死亡。临床研究表示,糖尿病患者合并有高血压的人群中,糖尿病慢性病并发症发生率要明显高于没有高血压的患者。并且,有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对于血压的控制难度明显高于没有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
“高血压和糖尿病两者相互影响,并且会加重互相对身体的危害。”公利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周星璐给同时有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患者提了几点建议:
第一:有糖尿病的患者一定要查高血压,同理,有高血压的患者一定要查糖尿病。高压在130mmHg-140mmHg、低压在80mmHg-90mmHg这个高血压临界值的患者,一定要积极去干预。首先就是生活方式的干预,包括低盐饮食、适量运动、积极减重、限酒戒烟等,由此避免血压进一步升高。
第二,根据糖尿病患者的血压和合并症情况制定个体化的血压控制目标尤为重要。专家表示,高血压药物种类较多,而随着糖尿病药物更新迭代加快,目前一些比较新的降糖药物会覆盖降糖、降压两个作用,又为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人群带来了新的选择。
周医生表示,降糖、降压药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建议患者在一个医生处定好治疗方案后,常年按照统一方案服药。建议大家过段时间就去和专科医生进行随访和交流,不断调整和完善治疗方案。“对于糖尿病合并有高血压的患者,我们希望他的血压控制目标大部分控制在130mmHg/80mmHg以下。如果有蛋白尿或者糖尿病肾脏病变的患者,要求更严格,指标约在125mmHg/75mmHg;如果是高龄老人,标准会相对放宽至140mmHg/90mmHg,总之,血压的控制目标因人而异。”
周医生同时提醒,除了原发性高血压疾病,中国目前存在高血压的患者中,有10%的人群其实是继发性高血压。诱发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包括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皮质醇增多症、肾动脉狭窄等。对于继发性高血压,需及时关注其诱发的原发疾病病因,最重要的是先筛查、排查、明确诊断后再进行科学治疗。
那么,什么是继发性高血压呢?周医生介绍,就是并非本身的血压问题导致血压升高,而是因为其他疾病导致或者表现为血压问题,这部分继发性高血压是可以通过检查去明确,并且治疗甚至治愈的。“如果是初次被诊断为血压升高,或者已经诊断为高血压、但药物治疗效果不好,或者很年轻就发生高血压,建议去内分泌科诊室做一个继发性高血压筛查,给自己一个治愈高血压的机会。”
责任编辑 谢佳益
文字 李理
来源 浦东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