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致糖尿病(饮酒对糖尿病的影响是什么原因)
糖尿病人喝酒会有哪些影响?4大危害不可轻视
酒是很多场合不可缺少的一种饮品,如应酬、亲朋好友相聚上,这些场合都免不了要喝酒,而很多人应该知道如果经常喝酒会给自己对身体带来伤害,特别是糖尿病的糖尿病人,在平时如果经常喝酒容易导致一些副作用的发生。
广东省中医院内分泌专科主任医师赵玲在此前接受采访表示,对于糖尿病人来说是不建议喝酒的,比如在平时喝一些啤酒,啤酒当中含有一定量的糖分,喝了之后会引起血糖波动。还有大部分糖尿病人合并有高尿酸血症,喝了啤酒之后会对尿酸造成影响,所以糖尿病人为了健康着想一定要戒酒,不管是啤酒还是白酒最好是远离。
糖尿病人喝酒会带来哪些副作用?
一、会导致肝脏的负担加重
由于酒精在进入身体后是会通过肝脏分解的,而对于正常的人来说,适当的喝酒并不会给肝脏带来太大伤害,但是由于糖尿病人的肝脏解毒能力比较弱,如果在平时经常喝酒就会导致肝脏的负担加重,从而导致肝损伤,进而容易引起糖尿病肝病。
二、导致血糖不能稳定
由于酒精本身是一种高热量食物,如果糖尿病人没有控制的饮用就容易导致身体热量过多而让血糖不稳定,另外如果是经常空腹喝酒也容易导致低血糖的发生。由于酒精在进入身体后会抑制肝脏分解糖原,就会让血糖一度下降而导致低血糖的发生,在低血糖过于严重的时候就会让身体分解大量酮体堆积在身体内,进而出现酮症酸中毒严重,会让患者出现昏迷。而且一次低血糖的发生比高血糖更严重,它会让身体的一系列器官受到伤害,更加容易引起一些并发症。
三、刺激胰腺
有一些糖尿病对身体胰岛素分泌会出现障碍,如果长期的喝酒就会在酒精刺激下促进胰腺分泌,就很容易导致胰腺炎的出现。
四、会引发糖尿病肾病
由于糖尿病人会因为长时间的高血糖让肾脏更容易受到伤害,而长期喝酒会让酒精进入到肾脏,由于酒精进入身体是需要肾脏进行排泄的,如果长期喝酒就会加重肾脏的负担,如果糖尿病人肾脏不是很好,这些酒精没办法及时排泄出体外,久而久之就容易导致肾脏发生病变而引发糖尿病肾病。
温馨提示,糖尿病人要知道在平时要避免喝酒,才能够避免血糖出现波动或者让酒精给身体带来伤害,而如果自己是在需要的情况下喝酒就要特别的注意,要尽量选择一些热量比较低的酒,可以选择红酒,另外尽量不要空腹喝酒,空腹喝酒容易导致低血糖,在喝酒前可以适当的补充一些食物,避免酒精造成低血糖,让低血糖给身体带来伤害。
男子天天喝酒应酬 患上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主办的2017江苏省微循环学会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上传出信息,高血脂是各种心脑血管病的“元凶”,现已成为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老年科主任任利群教授指出,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的特点,是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大杀手。治疗心脑血管疾病,首先从预防和治疗高脂血症开始,如果是经常吃肉、喝酒、缺少运动的人,无论是胖子还是瘦子,都要警惕高血脂了。
天天喝酒患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
患者李某37岁,在南京经营一家高档会所两年多,身材偏胖,1米7的身高,体重有160多斤。李某为谈生意几乎每天要喝酒应酬,经常喝到深夜。虽然会所生意蒸蒸日上,可是他的身体却垮了。没有家族史的他,一年多前意外查出患上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李某及家人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在医生的建议下立即来到中大医院接受住院治疗。
任利群主任解释,年纪轻轻患上这么多疾病,和他体重肥胖及不良生活方式有很大的关系。近年来,虽然经济物质水平在不断提高,大多数人也很关注自身健康,愿意定期体检,治疗上依从性也不差,可是却不愿改变不良生活方式,而恰恰是这些喝酒吸烟、吸烟高盐高脂饮食、熬夜、久坐、精神因素等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导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患上所谓的“老年病”,严重的导致心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甚至中风残疾或危及生命。
高血脂并不是胖人的“专利”
任利群主任介绍,高血脂是各种心脑血管病的“元凶”,最主要危害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导致众多的相关疾病,其中最常见的一种致命性疾病就是冠心病。很多人会认为,一般肥胖的人容易引起高血脂,其实高血脂并不是肥胖人的“专利”,即使是瘦人也会有。
临床上发现,有些人可能看上去外表十分苗条,特别是一些上班族和中老年人。但不代表就会和高血脂“绝缘”。专家提醒,这类人群如果在饮食和生活上不加节制,当症状出现后,往往会比其他患者更加严重。因此,瘦人要密切留意自己的血脂情况,如果出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了,意味着你的血脂亮起了“红灯”,要多加注意,防止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经常吃肉、喝酒、缺少运动 要当心高血脂
任利群主任介绍,日常生活中,不良生活习惯往往是引起高血脂的导火索。首先多肉少菜。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人都喜欢大块吃肉。但是高胆固醇的食物吃多了,问题也随之而来,有害的脂质沉积在动脉壁上,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比如颈动脉斑块、下肢动脉斑块等;其次过量饮酒。喝酒过量也是诱发高血脂的主要因素之一,这会极易造成热能过剩而导致肥胖,甚至会出现严重的高脂血症;最后是缺乏运动。很多上班族都是静坐一天,活动很少,致使有氧消耗降低,而这恰恰也是导致高血脂发病率较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尤其在冬季人们习惯摄入热量较高的食物,如果不能合理运动,必将导致脂肪在体内的堆积。
降脂不是越低越好 强调个体化治疗
任利群主任介绍,在用药物降脂过程中,不要盲目追求低胆固醇,提倡对不同人群进行个体化治疗。目前高血脂治疗一般分为非药物和药物治疗两种。非药物治疗措施包括饮食和其他生活方式的调节。饮食调节的关键是控制总热卡量,同时注意运动锻炼和戒烟。高胆固醇血症首选他汀类药物,尽管大多数他汀类药物均有轻度降低甘油三脂的作用,但临床上甘油三脂显著增高的患者仍应选用贝特类。混合型高脂血症可用他汀类及贝特类联合治疗。
专家提醒,当严格控制饮食3个月后未收到明显疗效时,应坚持药物治疗。当然,药物治疗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开展。不同类型的高脂血症选用不同药物进行治疗。另外,降脂治疗应长期坚持,不应随意停药。
提醒: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预防高脂血症
任利群主任指出,预防远胜于治疗,改变不良方式可以预防高血脂的发生。首先是控制体重,加强锻炼。慢跑、游泳、跳绳、做健身操、骑自行车等有氧活动为宜,每周至少活动3~4次;其次是戒烟戒酒,多喝白开水,少喝碳酸饮料;再次是改掉“重口味”的饮食习惯,少吃熏烤、腌制、油腻和含糖量较高的食物;最后是不要久坐,避免脂肪堆积。除外,要坚持定期体检,服用合适降脂药。专家建议普通人应每两年检查一次血脂,40岁以上的人应每年检查一次血脂,高危人群和高血脂症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定期复查。(崔玉艳)
喝酒伤肝还伤胰腺?长期胰腺损伤可致糖尿病
说起喝酒的坏处,关心你健康的人一定可以给你罗列出一大堆,比如伤胃、伤肝、伤脑等等,甚至还有喝酒喝到猝死的,这些在各种新闻报道和科普文章中屡见不鲜。
不过,喝酒伤胰腺好像比较少见。今天我们就要给大家聊聊喝酒造成的胰腺炎。
过度饮酒可致急性胰腺炎
胰腺是我们身体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器官。我们每天吃进肚子里的东西主要是靠胰腺分泌的各种酶来消化。我们身体里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胰岛素是由胰腺分泌的,这对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中国人有着独特的餐桌文化,或者确切地说是酒桌文化。江湖豪情,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喝着喝着,有的人就会觉得肚子里开始像刀割一样剧痛,有时这样的剧痛还会像腰带一样围绕上腹部一圈,同时还有恶心、呕吐。这时候,很多人都以为只是不胜酒力,没事,吐了接着喝,殊不知危险已然降临。
由于之前的饱食和酗酒,胰腺已经变得肿胀,接下来可能还会出血、坏死,甚至发生感染。平日里规规矩矩一心一意在肠道里消化食物的胰酶,开始六亲不认。在胰腺里原地激活的胰酶开始消化自己的“娘亲”,造成胰腺的出血、坏死;释放到腹腔里的胰酶更是如出山的猛虎一样撒泼,使得腹腔里出现广泛的炎症;
更严重的是,胰腺的炎症、腹腔弥漫的炎症还会释放大量的炎症因子进入血液,平日里八竿子打不着的“远房亲戚”如肺、肾等也跟着一起遭殃。如果不及时救治,这些器官的功能就会衰竭,进而危及生命。这是急性胰腺炎!
长期酗酒造成慢性胰腺炎
也许有人会不屑一顾,自己纵横酒场几十载,从来没有出现过这些情况,还有的人可能会想,自己平时饮酒量都控制得很好,喝的都是“养生酒”、“怡情酒”,应该不会有什么事。
可是除了急性胰腺炎,还有慢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的发生就与长期的饮酒有很大的关系。
慢性胰腺炎可能是长期反复发作的急性胰腺炎的后果,但最常见的原因还是多年的酗酒。慢性胰腺炎虽不像急性胰腺炎那样来势汹汹,但是逐年累月的破坏,会使胰腺的功能受到极大的伤害。
首先,胰腺分泌消化酶的功能受损了,会使吃进肚子的食物难于消化,尤其是油脂,这时候会出现腹泻,解出来的大便冒油花,久而久之人体就会消瘦;另外,由于胰腺分泌胰岛素以及其他血糖调节激素的功能受损,病人还会出现血糖控制不好甚至是糖尿病的情况。
急性胰腺炎凶险,慢性胰腺炎烦扰,酒精对我们的身体危害不少,为了健康的身体,从戒酒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