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脂糖尿病(体脂率与糖尿病的关系)
想健身减脂?你的体脂率可能根本就没测准
在衡量身体状况最基本的指标中,常出现“体脂率”一词,而在健身房中,检测体脂率更是成为了锻炼前的必选项。
那么,体脂率是什么?在什么范围内才算达到健康标准?健身房和市场上常见的体脂率测试仪采用的是什么方法?哪个更为准确?带着问题,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深圳市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主任委员、深圳市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医师葛茜。
减肥是减脂不是减重
通常,我们从一个人的身形来判断其是否肥胖,似乎身材臃肿的脂肪含量就高,苗条的人体内脂肪含量就少;在生活中我们也经常发现,两个人体重相当,从外形来看肥胖程度差别却较大;还有的人明明看着很瘦,一体检竟发现甘油三酯高、胆固醇高或脂肪含量偏高等现象,这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这是因为他们的体脂率不同。身体脂肪与肌肉含量会影响一个人的身材,体脂率是影响身材胖瘦的关键。”葛茜指出。
体脂率指的是人体内脂肪重量在总体重中所占的比例,又称体脂百分数,反映了人体内脂肪含量的多少。
成年人的体脂率正常范围分别是女性为20%—30%,男性为12%—20%。运动员的体脂率可随运动项目而定,一般男运动员为7%—15%,女运动员为12%—25%。
葛茜说,判断超重和肥胖的一个主要指标是体脂率,减肥也是要减掉脂肪,降低体脂率。男性体脂率高于25%、女性高于35%则属于肥胖,会影响身材,更会影响健康。如果身体的脂肪超标,体脂率在32%甚至35%以上就可算是较严重的肥胖。肥胖会提高罹患各种疾病的风险。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
“高体脂率的人群首先要做的就是减脂。因为,同样重量的脂肪和肌肉,脂肪的体积大大超过肌肉。可以说,减肥成功的关键,在于对体脂率的管理。”葛茜指出。
“减肥是减脂不是减重,但对于减肥塑形的运动爱好者而言,一味的追求低体脂率,也会危害健康。”葛茜表示,脂肪对我们的身体器官有着保护作用,过低的体脂率反而会使人体的正常代谢发生紊乱。
据介绍,人体的脂肪可分为两个部分,即皮下脂肪与内脏脂肪,作为人体内的主要储能物质。皮下脂肪影响外观,内脏脂肪常发生在内脏器官周围,如果过多,则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和一些慢性疾病的风险。
不同方法测体脂率结果差异大
一般到健身房或者医院,都会有人体成分分析仪,可测定体内肌肉、脂肪、水分的含量,但是同一个人却会在不同的地方测出不太一样的数值,哪个更为精准度呢?
葛茜介绍说,这是因为采用的技术路线不一样。健身房里普遍使用体测仪、家用型健康秤等,都是采用生物电阻抗分析法,原理是人体的不同组织生物电阻抗值不一样。具体过程是:体脂秤的秤体通过电极片发出微弱电流导入人体,微电流从一只脚进入人体,在体内传导后,将数据传回至另一只脚下的电极片,人体和秤体构成了一个闭合的交流电路,这样就得到了一个电阻抗数值,然后将电阻抗数值结合身高、体重等数据,计算出体脂率来。
但测量仪器的精确度以及测量操作方法会影响测量结果。家用型健康秤一般只是双脚站立在感应贴片上,健身房里的测试仪器多数还需要双手握住测试手柄。采用这样的测试干扰因素太多,比如双脚和双手与感应贴片接触面的大小,测试前是否吃东西或运动了,如果有尿未排出或处于脱水状态等也会有所影响。
此外,即便是一个人在两台不同的仪器上测出的结果可能也不大一样,因为可能采用不同的标准和计算公式。
专家建议,要想获得更为精准体脂率数值,可以到专门的机构,如医院的测量仪器采用CT(计算机断层扫描)和MRI(磁共振成像)的方式,能够准确分析肌肉、骨密度和脂肪分布情况。
葛茜建议,平时要控制体脂,需要多多参加运动,提高自己的代谢率;控制饮食中的热量,避免摄入高热量食物;增加饮食中的膳食纤维成分,提高饱腹感;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按时进行运动、饮食等各方面的调整,必要时到专业医疗机构寻求帮助。
体脂秤到底准不准?我们是在交“智商税”吗?
光胳膊露膀子的季节就要到了,俗话说“春日不减肥,夏天徒悲伤”,不少人在屯完膘后立誓减肥,购置全新的运动装备,当然还包括了几乎人手一个的网红体脂秤。量体脂在年轻人之间流行起来,就像老年人定时测血压一样,成了一种习惯。
市面上的体脂秤功能至少10项功能起步,广告宣传其不仅可以测内脏脂肪、肌肉含量,骨骼含量,还能根据测量数据和记录生成图表报告,“电子私教”会提供个性化减肥、增肌、健身等建议,算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皆通的秤了。
但是不少没用过的人都会在担心一个问题:体脂称到底准不准?
▲FRK福瑞康家用体脂秤宣传能测50项身体成分的数据
体脂称到底准不准?浏览一些网购平台上的差评,都在控诉:测不准。
如“我朋友没锻炼过肌肉量百分之二十六,我健身两年肌肉量才百分之二十九。”
“几分钟内体重变了三次”
“我昨天吃了大餐,体脂却下降,跑了马拉松,骨含量倒上去了。”抱怨比比皆是,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体脂秤能测“脂肪含量”的原理。
我们买到的体脂秤,大多采用生物电阻抗法,又称BIA法,即假设身体只有肌肉及脂肪两种成分,肌肉含水量高导电,脂肪含水量低不导电,两者电阻率不同。根据该原理,输入固定电流,以电流通过的难易程度(电阻抗值)并套入经验公式来判断人体脂肪和肌肉的含量。
▲电流通过的图
相信眼尖的朋友马上能发现体脂秤“不准”的原因所在。
从体脂秤的原理我们可以看出,判断体脂率的主要看电阻、含水量、公式。所以,一方面,喝水、洗澡、游泳等情况会影响体脂率;另一方面,皮肤接触电阻时握力不同、身体没有站直、双脚合并没有形成倒“U”型,也会造成数据的偏差,比如穿了一天的高跟鞋,脚磨出了厚茧,导电性自然比昨天差;开了一天的车,手脚磨出了茧亦是同理。这些偏差在日常生活中都不可避免,属于体脂称的“硬伤”。
也有不少实验证明“生物电阻抗法”存在偏差。
北京体育大学学生曾在2010年从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抽取了119名15~18岁青春期后期的学生,分别使用双能量X线吸收法、生物电阻抗法进行全身体脂率测定。
由于目前无条件进行大量的人体解剖实验来了解脂肪的分布,无法将人体所有脂肪融于化学溶液中测量含量,所以脂肪的具体分布和含量尚有争议,国际上将双能量X线吸收法作为标准参照。
该实验得出生物电阻抗法测的数据会低于双能量X线吸收法, 说明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生物电阻抗法会低估全身体脂率。同时,随着体脂率的增加, 生物电阻抗法会低估男生体脂率。
▲左图:虽然生物电阻抗法与双能量线吸收法测量出的男生体脂率的差值平均数与0很接近, 但没吻合。右图
怎样挑选体脂称?那么,怎样才能挑一个误差较小的体脂称呢?
1、金属片面积大、数量较多
我们知道,体脂秤主要靠金属片导电来检测。一般情况下,家用体脂秤金属片有2~4个,健身房则多了一对手持金属片,医院、实验室里头采用生物电阻抗法的体脂秤金属片则更多。
当人赤脚踩在金属片上,微弱的电流通过金属片“左脚进、右脚出”,在身上绕一圈,形成一个倒”U”型的闭合。在芯片测出身体成分的电阻率后,套入公式得出体脂率。
想要更加精准,人体皮肤与金属片的接触面积越大越好,数量越多越好,若是接触范围小,电流也会减小,不利于在体内循环,降低检测的准确度。
▲欧姆龙家用体脂仪具有多个电极金属片,包括脚踏和手柄金属电极,增加皮肤的接触面积
2、可与手机配对,不用“低头看秤”
上文提到,在测量时我们要尽量保持一个倒“U”型姿态,以便电流顺畅通过。而过去“低头看秤”的行为会影响到电流在人体的通过。所以,建议购买时尽量选择带有蓝牙、Wi-Fi等功能或能自动储存信息的体脂秤,便于改掉低头的习惯,修正站姿,提高检测的准确率。
目前,大部分体脂秤搭配了自主研发的 APP ,使用前输入身高体重年龄等基本信息,使用时通过蓝牙或 Wi-Fi 传输数据后自动录入 APP,可输出更细化的数据和图表供用户参考。
▲体脂秤连接APP后,可以在手机上查看体测数据、健康评估、运动方案和真人视频等(图为爱康唯家用脂肪秤
另外,空间有局限的人可以选择无绳体脂秤,不仅能够灵活定点,还不会影响美观。体脂秤的用电量并不大,一般来说两节5号电池至少能用6个月或充电一次至少能用一周。
▲云麦体脂秤称其拥有无绳功能,安装电池即可长时间使用
3、带有适用于中国人体质的公式
影响生物电阻抗法准确性的主要因素还有公式的选择,体脂率是使用体脂秤得到“电阻抗值”后,再套入公式计算获得。目前,这类“经验公式”多且杂,不属于通用公式。不同国家、地区、人种、性别、年龄甚至到个人及个人内脏大小都不一样,所以,测量结果都会产生一定偏差。
选择一款带有适用于我国大部分地区人体质公式的体脂称,能够减少因算法带来的误差,获得更准确的计算结果。
▲清华同方体脂称宣传称其借助亚洲人数据库科研出符合中国人体质的算法
▲华为体脂称宣传称其算法由国家体育总局与华为联合实验室指导和建议
重视发胖,正视体脂脂肪遍布我们全身,除了基础脂肪,在骨头、神经等组织都有它的存在,起到一种隔热、保温和缓冲的作用。脂肪在人体重量的占比(体脂率)是检测肥胖最佳的方法。
正常情况下,我们的身体成分处在平衡状态,如果体脂过高,则会打破身体平衡,容易引发肥胖症、糖尿病,心血管等疾病。了解自身的脂肪含量,可以起到管理身体和预防疾病的作用,对女性来说,体脂飙升还可能意味着内分泌紊乱,激素不正常,如短期内快速发胖的女性,可能患上常见的卵巢多囊综合征,需前往妇科进行诊断,找出发胖原因。
▲目前针对体脂率判断超重、肥胖并没有达成统一的共识,此为通用判断依据
调整自身姿态,固定测量条件虽然体脂秤不够精准,仍值得一用,与传统体重秤相比,它属于改善生活质量的一款工具,并且一直在往更精准的方向发展。体脂秤唤起了我们管理身体的意识,让我们了解到脂肪过量的危害性。
我们可以模仿在医院、实验室检测体脂率时的要求,尽可能地创造“固定”的体测条件:固定时间,如每天早上起床,空腹的时候; 固定姿态:双脚、双臂微微张开,不要扭曲身体;固定干燥环境:不要放在卫生间等带水的地方;固定使用同一个体脂秤等。
▲在医院或实验室使用生物电阻抗法检测体脂率的流程
▲大部分体脂秤的产品使用说明都会提到规避事项(图:cling薄荷体脂秤温馨提醒)
生活小知识大放送传统电子秤无法测量体脂
还记得街头的传统电子秤吗?投一块钱硬币,踩上去后机器机吐出一张纸条,列举身高、体重,并告诉你目前处于“正常、偏瘦、偏胖”哪种状态。这种分析身体质量的方法又称BMI法——体重/身高²=BMI指数。
这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国际通用的肥胖分型标准最简单、最经典的方法。体重轻就代表瘦,重了便代表胖。
但这种方法只能够总体反映身体脂肪的含量,却不好对脂肪含量和肌肉含量进行区分。举个例子,一个肌肉达人和一个肉嘟嘟萌妹相比,虽然肌肉达人的体重高,但根据“体脂率检测肥胖”的方法来看,不能算作肥胖;而体重较轻的肉嘟嘟女生,反而属于超重或肥胖了。
参考资料:
[1]刘兆栋.制定体脂率评价20-59岁成年人超重、肥胖标准的方法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 2015
[2]曹玲,宋鸽,徐坚,孟昭莉.利用生物电阻抗法对大学生肥胖进行正确分析评价研究[D].中国体育学校
[3]张丽丽.青春发育后期学生体脂含量变化及体脂率测评方法的比较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 2011
什么是人体脂肪秤 它测量的数值准确么?
来源:中国经济网
身体从食物中摄取能量,多余的部分会以脂肪的形式储存起来。体脂率是指人体内脂肪重量在人体总体重中所占的比例,简单来说就是人体内含有的脂肪量的多少。体脂是判断身体是否肥胖的标准,肥胖会提高罹患各种疾病的风险。例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生活中常用体脂率来分析一个人是偏瘦、正常、超重还是肥胖。
测量体脂的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有:皮褶测量、周长测量、双能X射线吸收测定法、水密度测定法、空气置换体积描记法、3D人体扫描以及人体脂肪秤(体脂称)。
体脂秤是可以在家里测量体重和身体成分的设备,“身体成分”是指体内脂肪、肌肉和水的相对百分比。那么用体脂称测量的数值准确么?下面随着中国经济网生活频道了解下。
体脂称如何工作
家用浴室体脂秤通常使用生物电阻抗分析(BIA)来估计体内不同组织和物质的相对百分比。
体脂称上通常有几组电极,在测量体脂时向全身发送微弱的电脉冲,脉冲遇到来自不同组织和物质的阻力或“阻抗”。脂肪比肌肉或水的电阻更大,因此,更高的阻力值导致计算更高的体脂百分比。
通常使用智能手机或其他电子设备连接体脂称并处理这些信息。并用数学公式计算统计等方法,将电阻值与一个人的年龄、身高、体重和性别等信息结合,估算出总脂肪、肌肉、水、骨质密度等相对百分比。
体脂称是否准确
体脂秤可以粗略估计一个人的体脂百分比。但是,这种方法并不是很准确。
体脂秤的数据是基于电阻值和人体模型用公式计算出来的,而不是像体重那样直接测量得出,并且受到人体水分、导电率等因素的影响,这也就从根本上导致了误差存在。
使用体脂称的利弊
在家里使用体脂秤的主要优点是方便。此外,只要体重的测量结果准确,即便体脂测量有偏差,也有助于使用者大致跟踪锻炼或饮食的效果。
体脂秤并不是估算体脂百分比的准确方法,通常会极大高估或低估体脂率。
基于以上原因,追究体脂秤的数值精确无误是没有什么意义的,我们关注的应该是一段时间内身体的变化趋势。
如果BMI、体脂、水分等相关参数长期处于未达标状态,就应该及时去专业医疗机构进行健康检查并进行日常饮食和运动锻炼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