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眼球摘除(糖尿病眼球摘除能活多久)
糖尿病引起的眼底病变,哪几种手术可以治疗呢?
对于因为糖尿病引起的眼底病变也是可以通过手术的方法来进行治疗的,并不是说因为糖尿病引起的眼底病变就不能进行手术,只是说糖尿病引起的眼底病变是否需要手术,需要根据现在糖尿病引起眼底病变的症状,他不会因为原因而区分治疗的方案,他会因为现在身体的症状来选择治疗的方法,所以是否需要进行手术需要根据具体引起了什么样的眼底病变进行确定
糖尿病容易引发哪些眼底病变?
因为糖尿病会对人体的一些毛细血管形成非常大的损伤,随着时间的延长很容易引起眼底出现微血管瘤,软性或硬性渗出,还会出现静脉串珠状,玻璃体积血,甚至视网膜脱落等。
糖尿病眼底病变手术方法
1、激光治疗。激光治疗是目前临床上对于糖尿病引起的眼底病变使用方法最多的一种治,激光治疗能够有效地阻止新生血管发生明显的退化,同时它还能够有效减少眼底发生的黄斑水肿,并且激光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能够最短时间之内减轻因为糖尿病引起的眼底病变症状。
2、冷凝治疗。治疗在糖尿病眼底病变中不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一般只是针对进行激光治疗效果不理想,或者是因为一些客观原因无法进行激光治疗的患者,或者可以作为进行了激光治疗之后的一种补充治疗方法。比如如果是因为存在玻璃体混浊而无法通过激光进行眼底治疗的患者一般就需要进行冷凝治疗。
3、外科手术。外科手术就是采取传统眼球开刀手术,直接对病变的一些玻璃体或者是眼底组织进行切除,是比较传统又比较常规的一种治疗方法,但是他对于糖尿病眼底病变疗效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理想的。#医联媒体超能团##清风计划#@头条健康@医联媒体
澄海区开展首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手术
“在区级医院,做眼科四级手术!”在临床上,一般依据手术技术难度、复杂性和风险度,将手术分为四级,最高等级的“四级手术”是指技术难度大、手术过程复杂、风险度大的各种手术。记者从汕头市澄海区人民医院了解到,该院近日完成了首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手术,成功救治了一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
据了解,澄海区人民医院是澄海区的龙头医院,医院新近引进的专业技术人才开展的这例眼科手术技术,也填补了澄海区此前在眼科四级手术上的技术空白,标志着澄海区人民医院在眼科技术上的新突破。“以后视网膜脱离、糖网、玻璃体混浊等患者再也不需要奔波到汕头市区、广州等地手术了!”该院眼科中心行政负责人林国乔副主任医师说道。
▍“病人来时几近失明,出院时能自己看清路!”
今年52岁的李先生(化名)患有糖尿病十余年,糖尿病病程较长,一直没有控制血糖,导致出现严重的眼底病变。在这个过程中,李先生从未进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而导致疾病进展,从原来只有左眼病变发展到双眼视网膜都出现病变,视力下降、生活无法自理的李先生意识到眼睛问题的严重性后,才到医院检查,随后到澄海区人民医院就诊。
据了解,李先生除了有糖尿病和双眼病变外,还有比较严重的基础疾病。为此,澄海区人民医院眼科联合内科、外科等科室为病人充分检查并制定完善的手术治疗方案。7月20日,经过前期充分准备,林国乔副主任医师带领眼科团队,历时一个半小时,顺利为患者开展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玻璃体切除手术。
眼科团队配合默契,顺利完成手术。受访者供图
“李先生视网膜病变已经发展到最严重的Ⅵ期,有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我们在手术中剥离增殖膜时异常小心,生怕给患者造成损伤。”林国乔介绍,最终,手术过程非常顺利,也无需往患者玻璃体内注入硅油,更加有利于患者的后期恢复。
“术前李先生几近失明,需要用轮椅推着进医院,术后隔天恢复出院时,已经能自己看路行走,生活能够自理。”林国乔欣喜地分享了手术前后患者的可喜变化。
▍早发现早治疗避免视网膜病变引起失明
据了解,相关流行病学调查文献显示,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居世界第一,18岁及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高,几乎每7人中就有1名糖尿病患者。但是,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发布的数据,约50%的糖尿病患者不知道自己得了糖尿病。长期没有控制好的糖尿病会导致视网膜微血管损害,引起一系列眼底病变,称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这是一种影响视力甚至致盲的慢性进行性疾病。目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已成为工作年龄人群第一位的致盲性疾病。
林国乔介绍,Ⅰ型或Ⅱ型糖尿病患者都可能会患上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此病在初期阶段可能不会引起症状,只造成轻微的视力问题。患糖尿病的时间越长,血糖控制得越差,患该病的可能性就越大。她提醒,青春期前或青春期诊断的Ⅰ型糖尿病患者,应在青春期后(12岁后)开始检查眼底,之后每年随诊,青春期后发病的患者一旦确诊即进行视网膜病变筛查,Ⅱ型糖尿病患者则应在确诊时开始筛查眼底病变。
林国乔提倡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应尽早干预。早期手术效果更好,越拖到后面手术难度越高,恢复效果也相对差一些,病人家庭需要承担的经济压力也越大。在这个病例中,如果李先生一开始就发现视网膜病变,只需要用视网膜激光手术即能保住视力,遏制病变发展;但李先生到院就诊时已发展到增生晚期,如果不及时手术,将很快出现不可逆的失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重在预防!我们建议,糖尿病患者应早筛查、早治疗!”她说道。
林国乔介绍,在临床上,也有不少人因担心高龄老人做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手术的风险,一再拖延耽误了最佳的手术时机。“在身体情况控制平稳的前提下,我们开展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手术只需局部麻醉,只有微创切口,病人和家属完全不需要担心!”她说道。
南方 记者 彭深
通讯员 陈健星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作者】 彭深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糖尿病患者能不能做白内障摘除手术?应该注意什么?
#白内障手术是怎么做的?#
白内障是老年患者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而白内障患者中有40%左右伴有全身代谢性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白内障又是引起糖尿病患者视力下降的两种最常见原因;如果两者并存,即使白内障已摘除,视力仍不能明显提高。
1型糖尿病患者的白内障成熟与视网膜病变严重性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目前的医界观点认为,带有临床显著的黄斑水肿、严重的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或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在进行晶体摘除手术之前,最好先做激光光凝眼底病变。
1型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成熟与视网膜病变相关
糖尿病患者做白内障手术前一定要检查眼底,一般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1、如果白内障影响眼底病变治疗,要尽早手术摘除白内障。
2、白内障术前要评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预测术后视力。
3如果屈光间质允许的话,有临床显著的黄斑水肿、严重的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或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在进行白内障手术之前先考虑激光治疗。
4、激光不能治疗的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不适合植入人工晶体。
5、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白内障术后要立即检查眼底。
6、白内障术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能会加重。一般认为3-6个月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明显进展,发生虹膜红变和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危险性增加。
7、白内障术后,眼底光凝治疗越早越好,但应考虑白内障手术切口因素。在手术方式选择上,囊外摘除所致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速度明显低于囊内摘除术。
糖尿病白内障术前要检查眼底
糖尿病白内障手术前需做哪些准备?
首先要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糖尿病控制情况。白内障摘除手术现已成为常规,一般要求空腹静脉血糖控制在9.0mmol/L以下。
一般情况下,除完全成熟的白内障外,绝大多数白内障眼散瞳后行间接眼底镜检查均可窥清眼底,如确实窥不清眼底,可根据红绿色觉,做光定位检查,辅助眼B超检查,可评估患者术后的视功能。
有增殖性视网膜病变不宜植入人工晶体
糖尿病白内障手术中需注意什么?
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手术方式一般有晶体囊外摘除术和超声乳化术两种,而两种术式术后视力结果差别不明显。但眼底病医师建议合并有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应选用较大光学直径(6.5或7.0mm)的人工晶体植入,以便于术后观察周边视网膜及激光光凝治疗;有增殖性视网膜病变,需行玻璃体手术者,不宜植入人工晶体,而应行联合手术,以玻璃体切割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