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肌电图检查(糖尿病肌电图检查多少钱)
防止并发症,5种检查不可或缺!关心糖尿病的朋友都收藏了
在控制血糖的过程中,糖友应定期去医院做相关检查,不仅有利于血糖的控制,还能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01
血糖
监测血糖是最常用、最可靠的病情监测方法,可以准确地反映血糖即时水平,也是防治低血糖的重要措施。糖友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决定测血糖的频率和时间,(具体的检测频率可以在平台对话框中输入:123)。
2
葡萄糖耐量试验
糖耐量试验是国际公认的糖尿病诊断试验,是测定静脉空腹血糖及葡萄糖负荷后血糖,如果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在做糖耐量试验的同时,可以采血测定胰岛素、c肽,可以协助判断胰腺β细胞的储备功能,对治疗方法的选择有指导意义。
3
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可以反映2-3个月内血糖平均水平,是目前国际公认的衡量血糖控制水平是否达标的金标准,正常值为4.0%-6.5%。
建议糖友每3个月检测一次,检查时不必空腹。
4
尿糖、尿酮体检查
尿糖检查一直是评估糖尿病病情控制情况的一种依据。
当体内胰岛素缺乏时,不能利用葡萄糖作为身体能量的来源,只好分解脂肪作为燃料,分解过程中会释放一种叫做酮体的酸性物质,从尿中排出即为尿酮。
如果尿中检测出尿酮,提示胰岛素缺乏,血糖控制不理想。
5
糖尿病并发症检查
随着糖尿病病程延长,如果血糖控制不理想,会逐渐出现各种慢性并发症,主要指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及神经病变。因此,糖尿病并发症检查也是非常重要的。
(1)眼底检查
糖尿病眼部并发症主要与病程和血糖状况有关。常见的有视网膜病变、白内障、眼底出血等,可能会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2)糖尿病肾病
约30%-40%的1型糖友,以及20%左右的2型糖友,会发生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的金标准是:尿微量白蛋白≥20微克/分或30毫克/24小时,即可诊断。
(3)心脏病变
糖尿病心脏病包括冠心病、糖尿病心肌病变、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需要做心电图、心脏超声、心脏自主神经电生理检测。
需注意的是,糖尿病容易合并血压或血脂异常,加重心血管损害,因此也要进行血压、血脂的检测。
(4)神经病变
60%-70%的糖尿病友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损害症状,如四肢感觉减退、麻木、刺痛;腹胀、腹泻、便秘、尿潴留;阳痿、性功能下降;听力下降、吞咽困难等。
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诊断依据是神经电生理检查,即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及肌电图。
(5)周围血管病变
全身大血管均可受累,下肢最为常见,可表现为足部皮肤发凉、足部疼痛、间歇性跛行,且皮肤易受感染,溃疡经久不愈,严重者引起坏疽导致截肢(趾)。
彩色超声多普勒探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外周血管病变。
(6)口腔检查
糖友口腔疾病中以牙周病最为常见,患病率可达30%左右。慢性牙龈炎反复发作,牙槽骨萎缩,久而久之易引起牙齿松动或脱落。因此,糖友不能忽视口腔检查。
作者:胡春梅(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不要错失良“肌”!让肌肉会“说话”的肌电图检查,你了解吗?
#岳阳头条##岳阳县人民医院#
说起心电图、脑电图大家并不陌生,但当医生说“咱们做个肌电图吧”,瞬间一脑袋问号???肌电图是个啥?为啥要做肌电图?做肌电图痛吗......
为解答大家的疑问,今天我们就来揭秘这个让肌肉“开口说话”的神器——肌电图!
一、什么是肌电图?
肌电图是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电生理诊断技术,是诊断和鉴别神经肌肉病及神经肌肉接头病变的客观检测手段,其他任何检查均不能取而代之。
因为,无论是感知身体的感觉,还是控制肢体的活动,都是通过神经传导来完成的,而这种神经传导是通过神经和肌肉上微小的“生物电”来实现的。肌电图是通过检测该“生物电”在神经上“行走”的速度来确定具体病变的部位。
二、肌电图检查的意义?
肌电图就像电工使用电笔找到损坏的线路一样,医生也可以通过电极的传导找到神经损害部位,并判断它的类型,进行精准治疗。现已广泛应用于神经内科、内分泌科、康复科、骨科、神经外科等。
三、什么情况要做肌电图检查?
1、有单个或多个肢体感觉异常(麻木,蚁走,虫爬,疼痛,发热触电样等感觉)或力弱等症状,考虑是周围神经疾病时;
2、糖尿病慢性病病变筛查时;
3、外伤引起的肢体不能随意运动时;
4、不能判断是中枢神经损伤还是周围性神经损伤时。
四、肌电图检查痛吗?
岳阳县人民医院开展的神经传导速度测定为无创检查,检测过程中随着电刺激量的增加可能会有酸麻感、震动感,大多数人都是可以耐受的。
温馨提示
★ 肌电图检查耗时较长,根据病情复杂程度持续0.5-1小时不等,不建议空腹检查;
★ 检查前用温热水泡热手脚,尽量保证四肢皮肤温暖。不要涂抹含油脂的护肤品(避免阻抗太大影响结果);
★ 检查当天,穿着宽松衣裤;
★ 对于安装起搏器、体内植入有心律转复设备或除颤器者慎行肌电图检查。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岳阳县人民医院 门诊办 兰依静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H)
西院区资讯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肌电图检查莫忽视
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据统计,我国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病率为60.3%。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所致神经病变中最常见的一种。糖尿病的病程越长,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率越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近年来,由于肌电图的应用,使得更多的糖尿病神经病尤其是周围神经病能够更早被发现。肌电图中神经传导检查的运用,有利于及早发现糖尿病患者尚未出现症状时的外周神经病变,从而大大降低糖尿病足及肢体坏疽的发病率,减少患者的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什么是肌电图?有什么作用?
集团本部内分泌科主任、西院区内分泌科学科负责人李光善介绍,肌电图检查包括神经传导检查(NCS)和针电极肌电图检查(EMG),前者指对神经予以刺激,从而记录神经或肌肉的电活动;后者指将针插入肌肉中记录其电活动,从而了解疾病累及的是神经还是肌肉以及病变性质。肌电图检查在诊断及评估神经和肌肉病变时,可协助诊断各种单发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神经丛、神经根病,神经肌肉接头疾病和肌肉本身病变,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腕管综合征、颈腰神经根病、格林-巴利综合征、肌无力综合征等疾病,起着关键性作用。
糖尿病患者都需要进行肌电图检查吗?
海慈医疗西院区内分泌科主任马素起介绍,当患者出现肢体麻木、无力、疼痛、肌肉萎缩、肌肉痉挛、抽搐等症状,怀疑患有运动神经元病、颈椎病或腰椎病、神经损伤或局部神经受压、周围神经病、重症肌无力等肌肉疾病时,则需要进行该项检查,进行定位诊断。
海慈医疗西院区内分泌科是青岛市最早的中西医结合诊疗内分泌疾病的科室之一,在充分利用现代医疗技术基础上,紧密结合传统中医理论,系统形成了两个研究方向,即中西医并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西医并重治疗代谢综合征。科室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开展多项课题研究,根据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阶段及证型,辅以中药内服及中医熏蒸、塌渍、针灸、艾灸、穴位注射等特色疗法,大大改善了慢性病患者的预前、预中、预后。
【特色诊疗项目】
中医塌渍联合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消渴痹症)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属中医学“消渴痹症”范围,以麻、痛、凉、萎为特点,病变部位多呈对称性出现,下肢多见,如不及时治疗,对患者病情有长期危害。部分患者发病隐匿,病理变化迟于临床症状,长期高血糖状态可促进甚至加速其发展。现代医学多在降糖等常规疗法基础上对因治疗,尚无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内分泌科联合肌电图室,应用肌电图检测仪进行无创早筛查、早发现、早治疗,对延缓本病进展及防范难治神经损伤及严重后遗症的出现,具有重要意义。
消渴痹症的主要病机为气阴两虚、脉络瘀阻,内分泌科采用中药塌渍联合针灸治疗此病,中药塌渍法应用具有益气养阴化瘀功效之中药,配合红外线热能,作用于病变部位,配合针灸活血通络,二者结合可有效改善消渴痹症患者的微循环,促进病变神经功能恢复,标本兼顾,发挥协同增效作用,从而更好地改善临床症状。
【专家团队】
李光善
集团本部内分泌科主任
西院区内分泌科学科负责人
主任医师
集团本部内分泌科主任,西院区内分泌科学科负责人,北院区内分泌科学科负责人兼首席专家,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后,教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完成内分泌专业博士后工作,第五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山东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兼任山东省中医药学会代谢病与骨质疏松专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代谢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青岛市医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糖尿病肾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足病、甲状腺疾病、更年期综合征、失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
马素起
西院区内分泌科主任
副主任医师
西院区内分泌科主任,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主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市级立项课题1项。山东省中西医结合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青岛市糖尿病专科委员会委员。
擅长: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研究,尤其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代谢综合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