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中老年钙片糖尿病(中老年糖尿病人吃什么钙片好)

人民网 0
文章目录:

长期服用维D和钙片会致癌?这些谣言中老年人要注意!

人民网北京5月17日电(记者孝金波 实习生张琳)长期服用维D和钙片会致癌?国务院规定这8种情况可拒缴物业费?猪油比植物油对血管好?“求真”栏目根据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腾讯政务舆情部和腾讯较真平台联合课题组发布的4月中老年人易感谣言榜,对其中的医药健康、社会事件等热点谣言进行梳理分析。

一、长期服用维D和钙片会致癌?

舆情热度118910 中老年人关注人数估计400.3万

【传闻】四月中旬,有自媒体文章《维D和钙片跌下神坛,被曝长期服用致癌!华人都懵了》称,一项来自美国的新研究显示,营养补充剂不仅对人体健康无利,还可能会引发各种疾病,增加死亡风险,例如,长期服用维生素D和钙片会致癌。

【真相】这项来自美国塔夫茨大学的科学研究确实存在,但该研究的结论之一“过量摄入钙与癌症死亡风险增加存在相关性”被自媒体夸张解读为“长期服用维生素D和钙片会致癌”,把“相关性”说成“因果关系”这有违基本事实。

此外,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李可基日前接受生命时报采访时表示,《国际骨质疏松》杂志2017年发表了全球74个国家膳食钙摄入量数据,中国人均每日膳食钙摄入量仅339毫克。因此美国塔夫茨大学的研究结果对大多数国人来说并不适用,我们反而应该想办法增加钙的膳食摄入量。李可基还强调,不要一出现关节不适或腰酸腿疼就买钙片一通乱吃,这种情况通常与软组织或外伤有关,到底缺不缺钙应到医院骨科详细检查,由医生来判断。

二、国务院规定这8种情况可拒缴物业费?

舆情热度57104 中老年人关注人数估计229.9万

【传闻】近日,一篇《国务院通知!遇到这8种情况,可拒缴物业费》的文章在网络热传。文章称如果出现物业未和业主签合同、没有物价管理部门各项审批文件原件、因房屋质量问题还未交房等八种情况,业主都可拒交物业费。

【真相】根据2018年4月4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新修订的《物业管理条例》涉及4个条款的修改、删除1个条文,其中修改内容主要是取消了物业服务企业资质管理的相关规定,并增加了建立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的有关内容,并未对物业管理收费的内容提出增设或修改。

三、熬夜会导致阿尔茨海默病?

舆情热度18204 中老年人关注人数估计94.8万

【传闻】电视剧《都挺好》近期爆红,大结局中苏大强不幸罹患阿尔茨海默病,剧情在感动观众的同时,也掀起了社会对该病的广泛关注。网络上有观点称,长期熬夜之后老了就会得阿尔茨海默病。

【真相】对此,北京友谊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陈葵表示,到目前为止,除确定年龄是阿尔茨海默病明确的高危因素之外,还有抑郁、糖尿病、吸烟、中年肥胖、中年高血压、低受教育程度、缺乏锻炼等7个危险因素。人进入老年后得阿尔茨海默病并不是小概率事件,人越长寿就越有可能得阿尔茨海默病。而目前的研究尚不能确定熬夜和患阿尔茨海默病之间的因果关系,但是越来越多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失眠能够增加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陈葵建议,每天保证至少6小时以上的睡眠,规律作息。

四、猪油比植物油对血管好?

舆情热度11169 中老年人关注人数估计73.4万

【传闻】近日,一篇关于“猪油其实很健康”的文章流行于网络,文章认为中国人祖祖辈辈都使用猪油,一直都很健康,在吃猪油的年代,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远低于不吃猪油的现在,所以猪油比植物油对血管好。

【真相】对此,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卞华伟接受广州日报采访时

表示,

以单一成分取代其他成分,是不正确的,因为这意味着被替代成分的好处也一并剔除了。

日常生活中的食用油,可以轮换着使用不同的种类,避免长期摄入单一脂肪酸成分高的油类,注重均衡原则。

正常人每日脂肪的摄入量占每日总热量的30%以内,那么按1∶1∶1分配,就应该是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各占每日总热量的10%。但对于有动脉粥样硬化风险的人士、高血压人士,需要减少饱和脂肪酸摄入比例,将10%左右的比例下降到7%左右;同样对于嗜好吃肉的人士,由于从肉类中获得的饱和脂肪酸较多,因此食用油尽量考虑使用植物油;对于营养不够、偏瘦人士,使用一些动物油或者植物油不需要太在意;对于长期吃素人士,可使用部分含饱和脂肪酸比较高的植物油,从而平衡三种成分的量。

五、牛奶煮沸后会损失营养、生成有害物质?

舆情热度8499 中老年人关注人数估计64.7万

【传闻】网传“加热鲜奶千万不要煮沸,沸腾后牛奶不但会被烧焦,营养价值也大大降低。因为高温下牛奶的氨基酸与糖会形成糖基氨基酸,这种物质不但不会被人体消化吸收,反而会影响人体健康。因此想喝热鲜奶,加热到温热即可。”

【真相】对此,食品与营养专家云无心博士称,所谓的“蛋白质烧焦”,其实是蛋白质中的氨基酸与乳糖发生美拉德反应,“果糖基氨基酸”就是美拉德反应的产物之一。在大家的日常经验中,通常把牛奶加热到沸腾,也不会见到颜色变深、出现“焦糊味”的状况,这意味美拉德反应发生的程度微乎其微。说这种产物“影响人体健康”纯粹是吓唬公众——就像掉了一包盐到水库里,就说可能导致喝水的居民出现高血压一样。

此外,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的牛奶,不管是巴氏鲜奶还是常温奶,都“没有必要”加热到高温,不过如果消费者要加热煮沸,并不会有害,也不会损失多少营养。而现挤现卖的“生奶”,拿回家煮开只能够杀灭存在的细菌,但安全风险依然不可忽视。

六、美国宇航员1年太空生活改变了7%的基因?

舆情热度34988 中老年人关注人数估计42.5万

【传闻】近日,有文章《太空生活造成宇航员基因改变,双胞胎兄弟都不像了》称,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对一对宇航员双胞胎的研究表明,在太空生活不仅会改变你的外貌还会改变你的基因。由于太空的影响,两名宇航员兄弟不再是双胞胎,其中一人的基因在一年的太空生活后有7%发生了改变。

【真相】据美国国家航空与宇宙航行局(NASA)消息,宇航员的基因本身并无变化,我们研究人员揭示的是基因表达上的变化,它展示了人体对外界环境变化的反应,就像你在攀登高山和潜入深海中一样。实验发现,在宇航员返回地球六个月以后,那些在太空中发生的基因表达变化里,只有7%依然没有恢复原状。这是一个非常小的基因表达差异。

七、外国护士医院工作12年调换了近5000名婴儿?

舆情热度26024 中老年人关注人数估计6.6万

【传闻】网传“据赞比亚观察网站报道,一位名叫伊丽莎白·波娃娅·姆威瓦的护士坦承,自1983年到1995年,她在赞比亚大学教学医院(UTH,也称卢萨卡医院)工作期间,随意调换了近5000名婴儿,仅仅是为了好玩。此举导致多个家庭破裂。现在她身患癌症,所以在临终忏悔时说出此事。”

【真相】据赞比亚护士总委员会(GNCZ)的调查,根据护士注册记录,没有名为“伊丽莎白·姆威瓦(Elizabeth Mwewa)”的助产护士,此人也未在赞比亚大学教学医院的产科病房工作过。

八、彩虹食谱能治疗癌症?

舆情热度181 中老年人关注人数估计1.2万

【传闻】近日,一篇《美国癌症协会向全世界推荐“彩虹食谱”》的文章在网络热传。

【真相】对于这份“彩虹食谱”,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初级技师石正莉回应称,“彩虹食物”是由美国农业部等政府机构在2010年提出的“营养教育概念”,美国癌症协会不是研究和发起单位,只是传播单位之一。“彩虹食物”的逻辑是将果蔬按红、橙黄、绿、蓝紫黑、白等5种颜色分类,倡导大众每日吃够5种颜色的果蔬,肉食并不包括在内。石正莉提醒,大家不要听信自媒体过分宣扬“某种食物能治病”,我们需要的营养素都是广泛存在于日常可选的食材中,只有多样化饮食才能达到“强强联合”的促健康效果,无论摄取果蔬还是主副食,都是种类越丰富越好。

九、“台湾名医”说胰岛素有毒,喝糖水治糖尿病?

舆情热度496 中老年人关注人数估计0.4万

【传闻】网传一篇《台湾名医斗胆揭秘糖尿病的惊人真相,我们被骗了很多年》的文章。文章称“胰岛素有毒,我们看到的糖尿病昏迷,都是因为胰岛素将血糖降得太低,导致心脏缺乏糖分的供应,出现生命危险”,而治疗糖尿病则需要“每天喝一大碗糖水”。

【真相】对此,内蒙古妇幼保健院临床药师师帅表示,胰岛素不是毒药,正确使用胰岛素,不会导致糖尿病患者昏迷。相反,如果糖尿病患者没有进行规范治疗,病情严重的反而有可能出现昏迷症状,当患者体内的胰岛素严重缺乏时,可引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此外,让糖尿病患者“每天都喝一碗糖水”无疑是非常危险的,糖水会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迅速升高,长期如此必然难以维持理想的血糖水平,可能会加重患者的病情、加速疾病的发展。

十、中国小伙在迪拜徒手赢得38公斤重金条?

舆情热度377 中老年人关注人数估计0.1万

【传闻】近日,网上热传“阿拉伯王子在迪拜把一块38公斤重的金条放在只有一个小孔的玻璃箱内,谁能把金条从箱子里拿出来,金条就归谁,结果一个中国小伙子成功把金条带走”还配有两条相关的短视频。

【真相】经查证,位于阿联酋的迪拜机场并没有组织类似活动,第一个视频拍摄于土耳其某金店门口,系公司举办的一项宣传活动,活动过程中没有人成功取出金条;另一个相关视频拍摄于日本新澙县的佐渡金矿资料馆,视频中的日本“试炼”金条重12.5公斤,主办方要求挑战者徒手在规定时间内将其取出,对成功者承诺的奖励是一张0.5克的金箔纪念品,并不是这根金条,活动中有多位挑战者成功将其取出。

【月度点评】正视中老年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渴望

人民网新媒体智库研究员何新田认为,四月超半数谣言因为切中了中老年受众对自身生命安全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基本需求,赢来他们对此类话题的较高关注。“熬夜会导致阿尔茨海默病”“8种情况可以拒交物业管理费”属于旧谣新传,这提醒相关机构,对那些涉及到大范围的公共安全的谣言,相关辟谣信息要做到及时有效,提高内容的专业性与针对性,在传播路径与语言表达上继续精益求精。

“台湾名医”说胰岛素有毒、“美国宇航员太空生活改变基因”等谣言的存在则一方面展现民众对信息的猎奇心理,另一方面则表现出他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渴望。在中国加速进入“超老龄社会”的今天,如何更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中老年群体在食品健康领域的宣传,确保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快乐生活,应该是包括卫生健康部门在内的更多机构需要深入思考的重大课题。

*“舆情热度”系媒体、网民就相关案例谣言及辟谣文章报道、讨论情况。数据来源于微信公众平台、QQ空间、微博、新闻报道及新闻跟帖评论等公开场景报道、讨论总量。“预估关注人数”是基于上述不同场景的舆情热度,结合各场景中老年关注用户关注占比情况,以及不同媒体渠道文章的平均曝光量,综合加权计算得出。

哪种钙片更适合糖尿病患者吃?很多糖友吃错了!

大约50%的糖尿病患者,都患有程度不同的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容易导致各种骨折,糖尿病患者发生髋骨或股骨颈骨折的比例是相同年龄段非糖尿病患者的2-6倍。

因此,糖尿病患者要重视骨质疏松和补钙,尤其是女性糖友。

很多糖尿病患者自己买钙片吃,但挑钙片大有学问。

Part1

糖友选钙片,要注意这几点

口服钙剂是最常见的补钙方式,常见的有碳酸钙、枸橼酸钙、乳酸钙、葡萄糖酸钙、氯化钙等,大多属于OTC类药物。但不是所有钙剂都适合糖友吃。

服用二甲双胍的糖尿病患者,尽量不要吃乳酸钙,以免出现乳酸性酸中毒,这是一种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碳酸钙含元素钙最高,而且不增加尿钙的排泄,但碳酸钙的吸收和胃中的酸碱度有关。老年糖尿病患者胃酸分泌减少,在吃饭的时候服用碳酸钙吸收较好,而不宜空腹服用。

枸橼酸钙吸收好,不受胃酸多少的影响,比较适合老年糖尿病患者。

高钙血症、高尿钙、肾结石、结节病、肾功能不全的低钙血症患者等,都不适合用碳酸钙、枸橼酸钙、乳酸钙、氯化钙。

葡萄糖酸钙(葡萄糖酸钙是葡萄糖酸与钙结合后形成,进入体内后不分解成葡萄糖,不影响血糖)没有禁忌症,可供有补钙禁忌证的糖尿病伴骨质疏松症患者选用。

骨质疏松严重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如:二磷酸盐类药物,这是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症治疗的首选药物,也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一线抗骨质疏松药物。

那么,每天补多少钙合适?

我国营养学会推荐成人每日应摄入钙元素为800毫克,糖尿病伴骨质疏松症患者补钙元素为800毫克-1000毫克,以维持骨峰值、骨健康。

注意,光补钙还不行,补充不含维生素D的钙制剂时,需要同时补充维生素D,以便增加钙离子的吸收。我国营养学会推荐成人每日应摄入维生素D 400-600单位。

Part2

做好4点,预防骨质疏松

无论男女,一旦过了40岁,骨质流失的速度就超过形成时期如20-40岁的速度。骨量开始下降,骨质逐渐变脆,随着年龄的增大,患骨质疏松或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可能性也增大。

因此,骨质疏松的预防要尽早开始,要想老来骨头硬朗,就得在35岁之前打好基础。只有年轻时补充足量的钙,提高身体骨量的峰值,进入中老年时,才能延缓骨质疏松病的发生。

教你4招预防骨质疏松

1.适量多吃奶豆类:奶制品、豆制品中含有丰富的钙和优质蛋白,易被人体吸收。血脂高的糖友,可选择脱脂或低脂牛奶。

2.多晒太阳:让皮肤合成维生素D,增加机体对钙的吸收能力。

3.规律运动:如游泳、跳舞、体操、散步……,每周至少运动5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即降糖,又防治骨质疏松症。运动过程中注意安全,避免骨折的发生。

4.忌酒、咖啡及碳酸饮料:有骨质疏松症家族史的人,尽量少喝或不喝酒、咖啡及碳酸饮料,以免影响骨代谢。

此外,糖友还要注意:

①降糖药罗格列酮对于老年女性糖尿病患者中有增加骨折的风险,有骨质疏松症或发生过非外伤骨折病史的患者应禁用;

②降糖药卡格列净在服药初期,可导致疲劳、虚弱,容易跌倒;

③磺酰脲类降糖药容易导致低血糖,增加跌倒的概率,从而增加骨折风险,糖尿病患者要高度注意。

④老年糖尿病患者,尤其是绝经期后女性应用糖皮质激素容易发生骨质疏松,如可的松、泼尼松、地塞米松等。

Part3

最后自测一下,你有骨质疏松吗?

骨质疏松被人们称之为“寂静的疾病”,发生较缓慢,前期大多没有明显表现,当进展到一定程度,可能出现下面这些表现:

01

小腿抽筋

骨质疏松发生时,有时可见手指抽搐、小腿抽筋、乏力等。

02

时不时身上疼

骨质疏松较严重时,可有腰、背、髋部骨骼疼痛或持续性的肌肉疼痛。

肌肉痛以腰背痛为多见,疼痛多沿着脊柱向两侧扩散,直立或后伸时疼痛加剧,坐位或仰卧时疼痛减轻;白天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

骨痛则多发生在脊柱、骨盆与四肢部位,常为持续性钝痛,且疼痛与骨质疏松的程度平行,骨质疏松越严重,疼得越厉害。

03

身高变矮了

骨质疏松会使骨骼变得脆弱而缺少韧性,容易发生骨折。发生椎体压缩性骨折时,会出现驼背、身高变矮的现象。

不过,想要知道自己到底有没有骨质疏松,还需要去医院进行化验检查,如X线吸收法、X线照相法、骨病理检测法、超声检测法、生化指标检测法等。

来源:搜狐 健康网

衢州传媒网丨7月起,65周岁及以上原发性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门诊免费用药

2021年,衢州市政府将65周岁及以上原发性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门诊免费用药作为民生实事项目,市卫健委、市财政局、市医保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衢州市65周岁及以上原发性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门诊免费用药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7月1日起,符合条件的65周岁及以上原发性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可享受免费用药,同时免费服药费用也全部纳入我市医疗费用 一站式 结算平台。符合条件并完成签约的患者,在指定的医疗机构就诊只要刷医保卡(或医保电子凭证,下同)就能享受到这项惠民政策。

个 案

市民老王:一年省下2000元

现在的政策真的很好,我昨天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高血压和糖尿病的药,一分钱都没有花。 7月20日上午,浙江开关厂有限公司大院的宿舍楼内,市民老王拿出十余盒新配的药品和收费票据给记者看。

票据上显示,老王前一日配药加诊查的费用为258.65元,其中,基本医保报销137.12元后,个人还需支付121.53元。因为这项惠民新政的实行,原本要老王自己支付的这笔费用如今全免了。

4年前,老王被查出患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同时还患有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等,他每天必吃的药有7种之多,一年吃药花销自费部分不少于2000元。

7月19日,老王前去柯城区白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每月一次的例行复诊配药时,从签约家庭医生那里得知了这个好消息。今年3月刚满65周岁的老王正好符合条件,而且他平时所服用的7种药物全在免费用药政策之内。如此一来,老王成了新政策的受益者。

记者从市医保局了解到,从7月1日至今,我市已有超3万人次享受到了这个免费政策,免费用药金额达54.8万元。

政策解读

1、如何才能享受免费用药?

此项惠民政策的服务提供单位为全市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村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免费用药患者需完成家庭医生签约。尚未签约但符合条件的,就诊时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门诊或医共体内的全专联合门诊完成签约手续。首次享受免费项目时,患者的医保卡须经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信息化标记。复诊时可凭医保卡享受免费用药服务。

2、哪些人属于免费对象?

根据文件要求,免费用药对象需要满足三个条件:1、65周岁及以上并被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或2型糖尿病,需进行药物控制的患者;2、参加衢州市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或职工医疗保险;3、已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完成家庭医生签约,并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慢性病专项档案。

3、哪些药品属免费范围?

免费项目包括免费药物、免费检测和一般诊疗费三类。其中,高血压免费药物为硝苯地平缓释片、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等10种。

糖尿病免费供应药物为瑞格列奈片、盐酸二甲双胍片、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阿卡波糖胶囊等6种。调脂药物为阿托伐他汀钙片、瑞舒伐他汀钙片、辛伐他汀片等3种。抗血小板为阿司匹林肠溶片1种。具体以居住地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的药物为准。免费检测项目包括尿微量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血糖检测。此外,根据原发性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级别确定免费次数,原则上一般诊疗费每年免费次数不超过12次。

需要注意的是,患者每次领取免费药物均需刷医保卡记录,未使用医保卡或因其他疾病就诊的,不享受该政策。如免费用药对象退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或慢性病社区管理,则会中止发放免费药物。

声明:本文转载自【衢州传媒网】,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权,请联系更正、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