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所谓的糖尿病逆转(糖尿病逆转的概念什么时候出现的)

人民网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可以逆转吗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糖尿病至今仍是一种终身性疾病,无法治愈。如果患者被确诊为糖尿病,理论上讲是不可能逆转的。但是,医生可以采取有效措施,使糖尿病高危人群延缓发病时间,甚至终身不发病;也可以使已经确诊的糖尿病患者延迟并发症的发病时间,甚至终身远离并发症。

研究发现,对早期、高体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强化饮食干预,在体重明显改善后,代谢指标(包括血糖等)可以逐步恢复正常,病情达到临床缓解状态,甚至部分患者可以多年不需要用降糖药。从这个意义来说,可以实现糖尿病的部分“逆转”,从而使患者获得更高的生活质量。

一般来说,糖尿病有8种病理生理机制,其中,主要核心病理机制有两个。一个是胰岛细胞功能的缺陷或者下降,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缺乏,临床上常见于1型糖尿病。另一个就是胰岛素抵抗,导致胰岛素的工作效率降低,也可以理解为机体对胰岛素不敏感,在临床上主要见于2型糖尿病。我国糖尿病患病人群中,2型糖尿病患者数量接近90%,1型糖尿病约占5%。

糖尿病的发病机制虽然很复杂,但是大部分糖尿病患者特别是2型糖尿病患者,诱发因素还是比较清楚的。例如,高热量食物摄入过多,同时不爱运动;肥胖;抽烟、喝酒等不良嗜好和生活方式。另外,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的β细胞功能越来越差,胰岛素抵抗越来越重。这些诱发因素中有一些是无法控制的,如年龄和遗传因素,但是也有很多因素是可以干预和控制的,如不良生活方式。“管住嘴、迈开腿”可以帮助预防糖尿病,甚至逆转早期的糖尿病。

糖尿病前期人群还不能算是糖尿病患者,但是血糖要比一般人群高。如果这个时候进行干预,会收到良好的效果。糖尿病前期人群一般不用吃药,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多数可以恢复到正常状态。一部分新发的、糖尿病病程不长的已确诊患者,特别是肥胖人群,通过合理的生活方式干预,尤其是体重减轻后,糖尿病病情随之消失。有些患者甚至能把胰岛素和降糖药都停掉,并维持相当长的时间。

40岁以上人群最好每年进行糖尿病筛查,尽早发现糖尿病前期,尽早干预。这种干预可以真正逆转糖尿病。即使控制不住,最终确诊为糖尿病,这些干预对患者后期的糖尿病治疗和管理也会很有意义。

要敏锐地早期识别糖尿病。“三多一少”是糖尿病患者的典型症状。“三多”是指多饮、多食、多尿,“一少”是指体重减少。但很多患者并没有“三多一少”的表现,而是通过查体发现自己患上了糖尿病。另外,还要警惕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异常现象,比如伤口不易愈合、身上经常长疖子等。特别是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如果有这些异常就要到医院进行糖尿病筛查。极个别的糖尿病患者早期表现出低血糖反应,也要予以足够的重视。

虽然目前还没有根治糖尿病的办法,但是有效控制高血糖的方法非常多。大部分患者长期严格地控制好血糖,完全可以保持跟正常人一样的生活质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延长并发症的发病时间,也是一种糖尿病治疗的“逆转”。

(作者为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 人民日报 》( 2021年11月05日 17 版)

什么是糖尿病逆转?哪些方法可以逆转?逆转糖尿病:重新定义未来

一、糖尿病的流行情况

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T2DM),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根据最新数据,中国糖尿病患者数量已超过1.4亿,成为全球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糖尿病的发病率仍在不断上升,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医疗系统带来了巨大压力。

二、什么是糖尿病逆转?

糖尿病逆转(也称为糖尿病缓解)是指在无降糖药物治疗的情况下,患者的血糖水平能够恢复并维持在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范围内。这并不等同于糖尿病的完全治愈,而是一种通过干预措施实现的血糖长期稳定状态。

根据2021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发布的共识报告,糖尿病逆转的诊断标准为:停用降糖药物至少3个月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此外,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7.8 mmol/L也可作为辅助评估指标。

糖尿病逆转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部分逆转:停用降糖药物至少1年以上,HbA1c<6.5%,空腹血糖<7.0 mmol/L。
  2. 完全逆转:停用降糖药物至少1年以上,HbA1c<5.7%,空腹血糖<5.6 mmol/L。
  3. 长期逆转:达到完全逆转标准并持续停药5年以上。

三、如何实现糖尿病逆转?

在糖尿病前期或早期阶段进行干预,逆转糖尿病的效果更显著;实现糖尿病逆转需要综合多种干预措施,以下是五种主要方法:

  1. 强化生活方式干预:生活方式干预是逆转2型糖尿病的基础,主要包括饮食控制和运动锻炼

饮食控制:建议采用低糖、高纤维、均衡营养的饮食模式,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全谷物、蔬菜和水果的比例。例如,将主食中的一部分白米替换为燕麦、糙米等全谷物;

运动锻炼: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和2次抗阻运动(如哑铃练习或深蹲),以增加肌肉量和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减重:对于超重或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减重可以显著改善胰岛素抵抗,减轻胰岛负担。从而有助于逆转糖尿病。

2、非胰岛素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可以与生活方式干预联合使用,以提高糖尿病逆转的效果

联合用药:对于单纯生活方式干预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可在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短期(8-12周)使用非胰岛素药物联合治疗,推荐的联合方案包括:

二甲双胍 SGLT-2抑制剂 GLP-1受体激动剂
二甲双胍 噻唑烷二酮 GLP-1受体激动剂。

GLP-1受体激动剂:如司美格鲁肽,结合生活方式干预可显著改善体重和血糖控制。
SGLT-2抑制剂:如达格列净联合生活方式干预,研究表明,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如达格列净)联合中等强度的生活方式干预,可显著提高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缓解率,且安全性高。

  1. 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通过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清除高血糖的毒性作用,可以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诱导糖尿病缓解;

“强化-简化”治疗策略:对于新诊断的严重高血糖患者(HbA1c≥10%,空腹血糖≥11.1 mmol/L),先进行短期(2周)胰岛素强化治疗,随后采用简化的口服降糖药物方案维持,可快速解除高糖毒性,恢复胰岛β细胞功能,可显著改善长期血糖控制;从而诱导糖尿病缓解。

  1. 减重药物治疗

对于BMI≥27 kg/m²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短期(12-24周)使用减重药物(如奥利司他)辅助减重,改善胰岛素抵抗。

  1. 代谢手术

对于BMI≥32.5 kg/m²的严重肥胖患者,如果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无法有效控制体重和血糖,可考虑代谢手术。手术通过减重和改善代谢紊乱,帮助患者实现血糖的长期稳定。

6、其他辅助措施

• 减压管理:压力可能导致血糖升高,通过运动、瑜伽、冥想等方式缓解压力,有助于改善血糖控制;

• 规律作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和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有助于维持正常的代谢和内分泌功能

四、糖尿病逆转的意义

糖尿病逆转为患者带来了改善病情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希望。然而,逆转并不等于治愈,患者仍需定期监测血糖,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此外,逆转糖尿病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个体化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总之,糖尿病逆转为2型糖尿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但需要科学的定义、标准以及专家共识的指导,通过规范的干预措施、持续的监测和长期的管理来实现并巩固这一成果。仍需注意的是:

1、这些方案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病程、胰岛功能等个体化选择。

2、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应贯穿整个治疗过程,是所有逆转方案的基础。

3、逆转糖尿病并不等于治愈,患者仍需定期监测血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糖尿病可以逆转吗

糖尿病至今仍是一种终身性疾病,无法治愈。如果患者被确诊为糖尿病,理论上讲是不可能逆转的。但是,医生可以采取有效措施,使糖尿病高危人群延缓发病时间,甚至终身不发病;也可以使已经确诊的糖尿病患者延迟并发症的发病时间,甚至终身远离并发症。

研究发现,对早期、高体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强化饮食干预,在体重明显改善后,代谢指标(包括血糖等)可以逐步恢复正常,病情达到临床缓解状态,甚至部分患者可以多年不需要用降糖药。从这个意义来说,可以实现糖尿病的部分“逆转”,从而使患者获得更高的生活质量。

一般来说,糖尿病有8种病理生理机制,其中,主要核心病理机制有两个。一个是胰岛细胞功能的缺陷或者下降,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缺乏,临床上常见于1型糖尿病。另一个就是胰岛素抵抗,导致胰岛素的工作效率降低,也可以理解为机体对胰岛素不敏感,在临床上主要见于2型糖尿病。我国糖尿病患病人群中,2型糖尿病患者数量接近90%,1型糖尿病约占5%。

糖尿病的发病机制虽然很复杂,但是大部分糖尿病患者特别是2型糖尿病患者,诱发因素还是比较清楚的。例如,高热量食物摄入过多,同时不爱运动;肥胖;抽烟、喝酒等不良嗜好和生活方式。另外,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的β细胞功能越来越差,胰岛素抵抗越来越重。这些诱发因素中有一些是无法控制的,如年龄和遗传因素,但是也有很多因素是可以干预和控制的,如不良生活方式。“管住嘴、迈开腿”可以帮助预防糖尿病,甚至逆转早期的糖尿病。

糖尿病前期人群还不能算是糖尿病患者,但是血糖要比一般人群高。如果这个时候进行干预,会收到良好的效果。糖尿病前期人群一般不用吃药,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多数可以恢复到正常状态。一部分新发的、糖尿病病程不长的已确诊患者,特别是肥胖人群,通过合理的生活方式干预,尤其是体重减轻后,糖尿病病情随之消失。有些患者甚至能把胰岛素和降糖药都停掉,并维持相当长的时间。

40岁以上人群最好每年进行糖尿病筛查,尽早发现糖尿病前期,尽早干预。这种干预可以真正逆转糖尿病。即使控制不住,最终确诊为糖尿病,这些干预对患者后期的糖尿病治疗和管理也会很有意义。

要敏锐地早期识别糖尿病。“三多一少”是糖尿病患者的典型症状。“三多”是指多饮、多食、多尿,“一少”是指体重减少。但很多患者并没有“三多一少”的表现,而是通过查体发现自己患上了糖尿病。另外,还要警惕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异常现象,比如伤口不易愈合、身上经常长疖子等。特别是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如果有这些异常就要到医院进行糖尿病筛查。极个别的糖尿病患者早期表现出低血糖反应,也要予以足够的重视。

虽然目前还没有根治糖尿病的办法,但是有效控制高血糖的方法非常多。大部分患者长期严格地控制好血糖,完全可以保持跟正常人一样的生活质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延长并发症的发病时间,也是一种糖尿病治疗的“逆转”。

(作者为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 人民日报 》( 2021年11月05日 17 版)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