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控糖茶(糖尿病 降糖茶)
日常控糖 中医有招
明明很小心了,怎么血糖还是一下子就高了?到底该怎么忌口才好?其实,糖尿病血糖升高并不可怕,要命的是可能累及心、脑、神经、肾等身体器官和组织,引发各种并发症。日常生活中到底该怎样控制血糖?
近日,由广东省中医药局指导,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广州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岭南中医科普大讲坛”最新一期请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刘敏教授,为糖友讲解中医药对付糖尿病的妙招,并提出日常食疗、起居运动等方面的实用建议。
中医药控糖有“奇兵”
刘敏介绍,糖尿病的发病跟生活方式有很大关系,吃多动少自然容易导致血糖升高,健康管理和良好的生活饮食方式显得尤其重要。
糖尿病早期十分隐蔽,往往发现时已经比较严重,不少人等到糖尿病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发生才被确诊。实际上,糖尿病最普遍易识别的是“三多一少”的症状:多饮、多尿、多食、消瘦。如果一段时间突然有“三多一少”症状出现,千万不要大意。
刘敏说,在降低血糖、逆转糖尿病并发症方面,中医药阵营里面不少“奇兵”都有制敌“杀器”,比如,黄连、忍冬藤、翻白草能够以苦制甘;石膏、知母、生地能以寒制热;人参、黄芪、熟附片能够以补制虚;四逆汤、附子理中汤则有以温祛寒的本领。这些中药针对不同体质人群能够各自发挥作用。需要留意的是,中医药的使用必须辨证施治,不能盲目自行服药,务必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比如黄连以苦制甘,但性质苦寒败胃,体质虚寒脾胃虚弱的人就不一定合用了,一定不能自行服用。
血糖指标怎么看?记住“7和11”
糖尿病患者人数众多,当下我国大约每10人中就有一名糖尿病患者。普及糖尿病的防治知识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很多人都知道通过看血糖的指标可以诊断糖尿病和评估病情控制的效果,但这个指标的多个限定条件很多人其实一知半解。
糖尿病有什么样的诊断标准呢?刘敏介绍,医学上最重要的诊断依据是血糖指标:正常健康的血糖范围应该在3.0-6.1mmol/L之间,如果指标达到以下标准:空腹血糖≥7.0、餐后2小时血糖≥11.1、随机血糖≥11.1、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那就基本可以诊断为糖尿病了。这就是血糖的“7和11”标准。
需要提醒的是,空腹血糖在6.1-7.0之间还不能诊断为糖尿病,但也属于疾病的前期,需要拉响警铃;而“餐后2小时”指的是从用餐开始后的两个小时,而不是用餐结束后。
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糖指标的控制标准可以相对放宽——70岁放宽到7,80岁为8,90岁为9。
刘敏提醒,定期监控、记录血糖,做好“功课”,还可以提高就诊效率,让医生快速掌握情况。
另外,患者还需要每三个月检测一次糖化血红蛋白指标。血糖指标的检测很容易受进食的影响,糖化血红蛋白是医生诊断的另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生活中如何预防糖尿病?
饮食:
对于糖友和有糖尿病风险的人来讲,生活中吃什么不会升血糖?首先要先了解不吃什么。最显而易见的是太甜、含糖量高,一入嘴就感知甜的甜腻食品。其次是稀粥、米糊等,淀粉含量高,容易快速升高血糖,造成血糖大幅度波动,增加胰岛B细胞负担。需要提醒的是,进食不要过饱也很重要,过饱同样容易造成血糖升高;同时不要为了“节约”而经常进食残羹剩饭;也不要只图口感好吃,就只吃精制的大米。
同时避免吃与体质偏性相悖的食物,要多关注食物的偏性。比如体质虚寒者,少吃寒凉性食物,多吃温热食物。“天上飞的”禽类偏温热可以多吃,海底生存的虾蟹是寒性食物,可以少吃,免得拉肚子。食物偏性也可以帮助纠正人体体质的偏颇。虚寒体质还应该少吃花旗参。总之,热者寒之,寒者热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刘敏提醒大家,不要神化“药膳”。中药材放太多,影响食物风味,不如直接喝中药,更不要盲目追随偏方验方。
建议多吃五谷杂粮,比如荞麦、燕麦、豆类、番薯(适量)、玉米、山药、粉葛、谷糠饼等,既解决饱腹感又不易升血糖。晨起常喝姜枣茶,生姜能散寒、开胃、解毒,大枣健脾养血、美颜。另外,葱、姜、蒜、花椒、芫荽都是糖友适宜的食物;动则气喘、汗多恶风寒者,可常喝人参黄芪水;心情烦躁、难以入眠者,不妨喝些莲子心水。
起居:
首先要坚持早睡早起、生活规律。辰时起,亥时眠,午未小憩心脑健。按照古人的经验,宜清晨6时闻鸡起舞,尽量晚上11时前入睡。不要熬夜,否则就会引来糖尿病、肿瘤、失眠、疲劳综合征、多汗、盗汗、小便失禁等问题。
日常还要注意适当运动,动静结合,劳逸结合、心境平和、豁达心宽。(全媒体记者周洁莹 通讯员胡嘉鸿)
来源: 广州日报
0糖、0卡、还不升糖?这七种茶更适合糖友控糖
【声明】本原创内容只做信息分享,不做任何医疗建议。请随意转发分享,“转载”请私信我。
茶被全球三分之二以上的人口所消费,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饮料之一。
茶叶中富含抗氧化物质,自古就是一种非常健康的饮品,0糖、0卡、还不升糖,可以说非常适合糖友及减重人士喝。
不过,茶的种类繁多,究竟哪些茶饮更有益于糖尿病人控糖呢?一起来看看吧。
茶的种类繁多,包括用山茶植物的叶子制成的真茶,比如红茶、绿茶和乌龙茶等,以及薄荷茶、洋甘菊茶等凉茶。
真茶和凉茶都具有多种健康益处,因为它们含有强大的植物化合物,研究表明,一些茶具有对糖尿病患者特别有益的特性。
我们知道,糖尿病是一组以血糖调节激素胰岛素分泌不足、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或两者兼有导致的以慢性高血糖水平为特征的疾病。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严格的血糖调节至关重要,而选择有助于优化血糖控制的健康食品和饮料就显得尤为关键了。
选择无热量或极低热量的饮料(如不加糖的茶)而不是含糖饮料(如果汁、苏打水或加糖的咖啡饮料)无疑是优化糖尿病控制的好方法。
此外,某些品种的茶含有抗细胞损伤、降低炎症和血糖水平的植物化合物,使其成为糖尿病患者的绝佳选择[1]。
更重要的是,喝不加糖的茶可以帮助保持身体水分。保持适当的水分对于每个身体过程都至关重要,包括血糖调节。
事实上,研究表明,脱水与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水平有关,这凸显了定期摄入液体的重要性[2]。
绿茶提供多种健康益处,其中一些对糖尿病患者特别有益。例如,喝绿茶可能有助于减少细胞损伤、减少炎症和优化血糖控制。
绿茶中的一些化合物,包括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已被证明可以刺激骨骼肌细胞吸收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水平[3]。
此外,还有研究表明,每天喝6杯绿茶与患上2型糖尿病风险降低33%有关。[4]
喝茶与糖尿病风险降低有关(Iso et al., 2006)[4]
红茶含有强效植物化合物,包括茶黄素和茶红素,具有抗炎、抗氧化和降血糖的作用。[5]
一项啮齿动物研究表明,红茶的摄入会通过抑制某些酶来干扰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并可能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
另一项啮齿动物研究表明,红茶还可以通过保护胰腺分泌胰岛素的细胞来促进健康的胰岛素分泌。
芙蓉茶,也称为酸茶,是一种颜色鲜艳的酸茶,由芙蓉植物的花瓣制成。
芙蓉花瓣含有多种有益的多酚抗氧化剂,包括有机酸和花青素,使芙蓉茶呈现出明亮的红宝石色。
饮用芙蓉茶已被证明对健康有许多有益的影响,从降低血压水平到减少炎症。
一项针对60名糖尿病患者的研究表明,与红茶相比,每天两次饮用240毫升芙蓉茶1个月的人收缩压(血压读数的最高值)显著降低。[6]
需要注意的是,芙蓉茶可能与血压药物氢氯噻嗪相互作用,这是一种通常为高血压患者开的利尿剂。
肉桂不但是一种非常流行的香料,而且还具有抗糖尿病的特性。
许多人服用浓缩肉桂补充剂来帮助降低血糖水平,但研究表明,喝一杯肉桂茶也可能有好处。
一项针对30名血糖水平正常的成年人的研究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在摄入糖溶液之前喝100 毫升肉桂茶会导致血糖水平降低。[7]
肉桂可以通过多种机制帮助降低血糖水平,包括减缓糖分进入血液的释放、增强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和促进胰岛素敏感性。
姜黄是一种充满活力的橙色香料,以其强大的抗氧化和抗炎特性而闻名。姜黄素是姜黄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已被研究用于降低血糖的特性。
研究表明,姜黄素可以通过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和增加组织中的葡萄糖摄取来促进健康的血糖水平。[8]
需要注意的是,黑胡椒的主要成分胡椒碱,能显著提高姜黄素的生物利用度,所以不要忘记在姜黄茶中加入一点黑胡椒,以获得最大益处哦。
柠檬香蜂是一种舒缓的草本植物,属于薄荷家族。它具有明亮的柠檬香味,作为凉茶广受欢迎。
研究表明,柠檬香蜂草精油可能有助于刺激葡萄糖摄取并抑制体内葡萄糖合成,从而导致血糖水平下降。[9]
洋甘菊茶与许多健康益处有关,包括促进健康的血糖调节。
一项针对64名糖尿病患者的研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每天3次在饭后喝150毫升用3克洋甘菊制成的洋甘菊茶8周后,HbA1c和胰岛素水平显著降低。[10]
洋甘菊茶不仅具有优化血糖控制的潜力,还可能有助于防止氧化应激(这种不平衡会导致糖尿病相关并发症)。
上面提到的同一项研究发现,喝洋甘菊茶的参与者其抗氧化水平显著增加,包括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写在最后研究表明,绿茶、姜黄茶、芙蓉茶、肉桂茶、香蜂草茶、洋甘菊茶和红茶等茶饮可能具有抗糖尿病特性,使其成为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饮品选择。
但是,尽可能选择不加糖的天然茶饮很重要,这对每个人的健康都是最好的,尤其是那些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友。
如果你想在不加糖的情况下为茶添加一些风味,那么不妨可以尝试挤一点柠檬的汁水,或添加少许肉桂。
此外,在将新的茶饮添加到你的饮食之前,请务必先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健康人士的意见,以避免药物相互作用,造成不良影响。
- end -
编辑 / Rocky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参考资料:
1.Qiu-Yue Fu, Qing-Sheng Li, Xiao-Ming Lin. Antidiabetic Effects of Tea. Molecules. 2017 May 20;22(5):849.
2.Evan C Johnson, Costas N Bardis, Lisa T Jansen. Reduced water intake deteriorates glucose regulation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Nutr Res. 2017 Jul;43:25-32.
3.Manabu Ueda-Wakagi, Hironobu Nagayasu, Yoko Yamashita, and Hitoshi Ashida. Green Tea Ameliorates Hyperglycemia by Promoting the Translocation of Glucose Transporter 4 in the Skeletal Muscle of Diabetic Rodents. Journal List Int J Mol Sci v.20(10); 2019 May.
4.van Dam, R.M., et al., Coffee, Caffeine, and Risk of Type 2 Diabetes. Diabetes Care, 2006. 29(2): p. 398.
5.Arisa Butacnum, Rewadee Chongsuwat, Akkarach Bumrungpert. Black tea consumption improves postprandial glycemic control in normal and pre-diabetic subjects: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crossover study.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Asia Pac J Clin Nutr. 2017 Jan;26(1):59-64.
6.H Mozaffari-Khosravi. The effects of sour tea (Hibiscus sabdariffa) on hypertension in patients with type II diabetes.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 Hum Hypertens. 2009 Jan;23(1):48-54.
7.Maria Alexandra Bernardo, Maria Leonor Silva, Elisabeth Santos. Effect of Cinnamon Tea on Postprandial Glucose Concentration. Journal List J Diabetes Res v.2015; 2015.
8.Danja J. Den Hartogh, Alessandra Gabriel, and Evangelia Tsiani. Antidiabetic Properties of Curcumin II: Evidence from In Vivo Studies. Journal List Nutrients v.12(1); 2020 Jan.
9.Mi Ja Chung. Anti-diabetic effects of lemon balm (Melissa officinalis) essential oil on glucose- and lipid-regulating enzymes in type 2 diabetic mice. Br J Nutr. 2010 Jul;104(2):180-8.
10.Maryam Zemestani, Maryam Rafraf, Mohammad Asghari-Jafarabadi. Chamomile tea improves glycemic indices and antioxidants status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Nutrition. 2016 Jan;32(1):66-72.
原创不易,觉得好看
记得点个赞再走哦~
如果觉得有用,
一键“转发”让更多人看到吧~
你只能喝白水?这儿有帮助控糖防病的茶,学着喝喝还延年益寿!
糖友要多喝水,多排尿。只喝白水达不到降糖的目的,今天我们就给大家推荐几种辅助降糖的好茶。
杜塞尔多夫大学糖尿病研究中心赫德博士分析指出,喝茶之所以能降低2型糖尿病危险,是因为喝茶能影响葡萄糖代谢,防止葡萄糖水平升高,同时还可以防止自由基破坏,保护β细胞。
茶叶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和维生素C能使人体微血管保持正常的坚韧性、通透性,对防治糖尿病有利。
这几种茶对糖友有奇效
1、红茶:预防骨质增生
红茶具有利尿消肿、抗菌解毒的功效,其所含成分能促进人体胰岛素的生成,其中的茶黄素和茶红素还有保护血管的作用。糖尿病患者经常饮用红茶,能一定程度防治骨质疏松和其他并发症。
红茶有很多饮用方式,可以热水冲泡,也可制成果茶。需注意的是,冲泡时需用沸水,若水温过低,不利于茶叶中有效成分的析出。
2、绿茶:降压、降脂
绿茶能加强胰岛素的活力,改善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而其中所含的儿茶素、维生素C、维生素E等还有降压、降脂,预防心血管病的作用。
与红茶相反,绿茶不宜用沸水冲泡,否则会破坏茶氨酸中的营养成分,用凉开水浸泡绿茶半小时后即可饮用。
茶叶中的水杨酸甲酷、二苯胺、多糖化合物和儿茶素类化合物对人体糖代谢障碍具有调节作用。因此饮茶对降低血糖水平、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有一定作用。
3、白茶:增强胰岛素
糖尿病人最适合喝白茶,白茶所含的茶多酚和茶多糖这两种抑制人体血糖上升的有效物质比其他种类的茶叶要多。
白茶的制作过程简单,加工工序最少,这在最大程度上保留了茶叶中的茶多酚和茶多糖的成分。
科学实验证明,茶多酚有抑制人体内淀粉酶、蔗糖酶活性从而抑制血糖上升的作用。而茶多糖有增强已分泌胰岛素的功能的作用,从而也能对人体的糖代谢障碍进行调节并帮助抑制糖尿病人血糖上升。所以,糖尿病人买白茶时,要以这两种物质含量高为挑选原则。
4、茶叶:发酵越少越好
选茶的原则,除了个人的口味偏好外,应挑选发酵得越少越好。
因为不发酵和轻微发酵的茶,茶多酚的含量就越高,茶叶中的营养物质保存的也更加完好,饮用这样的茶,对病情较轻的患者,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喝茶小贴士
1、菊花茶:不利控血糖
糖尿病患者不要喝菊花茶,因为菊花茶中含有0.9%的微量脂肪,与菊花中的黄酮共同作用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但有可能让人体"发寒",使免疫力下降,这对糖尿病患者不利,同时,菊花茶味甘甜,有一定的糖分,不利于控制血糖。
2、隔夜茶:增加肾脏负担
糖尿病患者不要喝隔夜茶,因为隔夜茶茶叶冲泡的时间过长,茶水中的维生素c和其他营养成分会因逐渐氧化而降低,对人体健康的益处大幅减低。
同时茶叶中的蛋白质、糖类等是细菌、黴菌的培养基,极易孳生黴菌和细菌,会增加糖尿病患者的肾脏负担。
3、茶饮料:导致升糖
糖尿病患者不要喝含糖的茶饮料,这点相信糖友们都明白了,会使血糖升高哦。
此外,糖尿病患者不要喝太多新茶。由于新茶刚采摘回来,存放时间短,含有较多的未经氧化的多酚类、醛类及醇类等物质,对胃肠功能差的病人来说,这些物质会刺激胃肠黏膜,容易诱发胃病。
饮茶宜少不宜多,大量饮茶会增加体内水分,加重心肾负担,导致过度兴奋,引起血糖升高,尿糖增加。茶虽然有益,但并不能代替每日的饮水。在服用降糖药时,也最好不要用茶水送服,以免影响药效。
关注微信公众号【糖来糖往】或者搜索微信账号(jksb2016),每天都有精彩内容,参与更多活动!
本期实习编辑:任嘉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