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脑梗复发(糖尿病脑梗复发症状)
糖友脑梗后更易复发
受访专家: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内科三病房主任医师 张艳丽
生命时报记者 高嘉悦
在我国,每年有30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其中,心梗和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也是危害最大、致死率最高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糖友们要格外注意预防。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内科三病房主任医师张艳丽介绍,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因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所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糖尿病患者属于脑梗死的高危人群,患病风险比普通人高几倍,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要预防。
张艳丽表示,高血糖可引起血管内皮损伤,进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管堵塞。普通人如果发生血管狭窄,一般是某一个位置发生病变。但是糖尿病人发生血管病变,往往是整条血管呈弥漫性病变,范围非常广泛。所以,当糖尿病患者出现动脉粥样硬化后,会比普通人发展更快,发生脑梗死的病程更短。另外,糖尿病患者的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血小板容易凝结,容易形成血栓,这也会增加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
糖友脑梗死的症状与单纯脑梗死患者的症状相同。根据发病部位和轻重程度不同,表现为语言障碍、肢体障碍、意识障碍等。轻度脑梗死仅表现为头晕、思路不清晰等,容易被忽视,症状比较严重的则表现为瘫痪、说话不流利、昏迷等。
高血糖状态所导致的血黏度增高、凝血机制障碍,不仅可以诱发脑梗死,还可能造成脑梗死的复发和加重。因此,张艳丽建议,糖友要预防脑梗死复发,需要综合控制多种因素:控好血糖;多运动、控制好体重;戒烟、戒酒等;大于50岁的男性或大于60岁的女性,若有糖尿病家族史,患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可酌情服用阿司匹林进行预防。▲
脑梗塞发作两年多,还有可能再复发吗,预防复发要用什么药呢?
有位朋友问华子,他患脑梗塞已经两年多了,现在还没有复发。他听别人说,这么久没复发就很可能不会复发了,这个说法是真的吗?想预防脑梗复发,要吃什么药物呢,是否可以长期吃呢?
华子回答,脑梗塞的复发率非常高,在第一次患脑梗之后,在5年内复发的概率大约在40%。所以不能因为一段时间没复发就掉以轻心,要坚持认真预防。而预防脑梗塞,根据风险因素不同,需要使用不同的药物,而且需要长期服用。
造成脑梗塞的主要原因有2种:
其一是脑动脉粥样硬化,当粥样硬化斑块破溃时,会就诱使血小板聚集,进而激活纤维蛋白形成血栓,堵塞动脉,或是脱落后堵塞远端小口径动脉
其二是心脏有房颤,颤动的心房不能正常把血液泵入心室,会造成心房内血液流速变慢,容易在心房壁上产生挂壁血栓,脱落后就会变成栓子,运行到大脑时就会堵塞口径较小的动脉。
以现在的医学水平,这2种造成脑梗塞的危险因素,都难以完全消除,很可能造成脑梗塞复发。所以在发生脑梗塞之后,最重要的事就是预防再次发作。
1、针对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是指血液中的胆固醇进入到动脉内膜中,形成了硬化斑块。首先要控制造成动脉粥硬化的原因,延缓斑块的进展。如吸烟者要戒烟,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三高”慢性病者需要服药把指标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已经形成的粥样硬化斑块没有办法完全消除,但是可以用他汀类药物进行“加固”。因为只有不稳定的斑块才容易破溃,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2~4年以上)可以把斑块变得更“结实”,不容易破溃。
为了以防万一,在使用他汀类药物同时,还要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等,都是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通常使用其中一种就可以,可以抑制血小板功能,这样在斑块破溃的时候,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
2、针对房颤:心房颤动主要由各种心脏病引起,比如说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等原因。所以首先要对这些心脏疾病进行治疗,争取把房颤转为正常的心律。但是如果不能转为正常的心律,就要进行抗凝治疗了。
抗凝治疗与抗血小板治疗两者不同,要注意不能混淆。房颤患者需要使用的是华法林、利伐沙班等抗凝血药物。需要长期治疗,抑制凝血,才能避免血液在心房内产生血栓,预防脑梗塞的发生。
每一种药物进入人体后的作用时间有限,而造成脑梗塞的危险因素却是持续存在,所以要每天服用药物,才能持续地产生预防效果。尤其是已经发作过脑梗塞的人,并不存在“长时间不复发,就不会复发”的说法。只有持续用药,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证自己的安全。
对于发作过脑梗塞的人,预防疾病复发是件需要长期坚持的事,只要药物没发生严重的,无法耐受的副作用,基本都是终身用药,而不能停药。
虽然药物可能会带来一些副作用,但是与脑梗塞带来的伤害相比,药物的副作用就是“小巫见大巫”了。药物带来的副作用是可逆的,也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而脑梗塞一旦发生,就是一辈子的事,致残和致死率都非常的高。
而且在用药过程中,可以对药物的副作用进行监控,根据情况进行调整,选择耐受性更好的药物,调整药物剂量,或是使用恰当的方法对抗药物的副作用,并不会对身体造成过大的损伤。
总结一下,在发作脑梗塞之后,使用恰当的药物可以减少复发的风险性,但要持续用药才能保证预防持续有效。不要因为较长时间没有问题,就放松警惕,小心才会驶得万年船。用药的时候需要医生指导,在用药过程中发现问题,请及时咨询医生或是药师。我是药师华子,欢迎关注我,让我成为您身边的药剂师。#脑梗#
“风、痰、瘀”并重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塞
老年男性许某,73岁,有2型糖尿病病史16年,长期使用胰岛素(优泌林70/30)控制血糖。血糖监测不规律,空腹血糖在7~8mmol/L左右,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很少检测。1999年1月曾因脑梗在我院住院治疗,出院时无后遗症,生活能够自理。入院前四天,在下午5点左右,在家中行走时突然跌倒,神志清晰,家属扶他起身后,发现左侧肢体乏力、活动不利,口齿含糊,对答基本正常,无二便失禁。发病四天来,症状无好转,第五天,家属送他来院治疗。入院时患者昏昏欲睡,呼吸平稳,精神萎软,左侧肢体活动不利,不能配合检查,言语不清。体格检查:形体消瘦,神志时清时糊,伸舌困难,左侧肢体肌力0级,右侧肢体肌力五级。左侧巴氏征、查多克征、戈登征、奥本海姆征均阳性,肌张力明显降低,血压160/70mmHg,舌嫩红,苔浊腻而黄,脉弦劲。实验室检查:FPG 11.1mmol/L,2hPG 19.0mmol/L,HbA1c 8.7%。头颅CT:右小脑梗塞,右颞、顶部陈旧性脑梗塞。中医诊断:1.消渴(湿热互蕴)2.中风 中脏腑(风痰入络);西医诊断:2型糖尿病,再中(右小脑梗塞)。
糖尿病病人的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很高,约是同年龄正常人的2倍以上,与糖尿病心脏病和糖尿病肾病成为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三大原因。而糖尿病人发生的脑血管病又以缺血性脑血管病为多。高血糖、高血脂和高凝状态是脑梗塞发病和复发的危险因素。目前对糖尿病病人发生脑血管病的原理尚不太清楚,研究提示与高胰岛素血症、脂质代谢异常、血小板功能异常、动脉血管内皮损伤、高血糖及多元醇途径代谢异常有关。临床分型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脑梗塞、脑溢血、短暂性脑缺血等几种类型,依靠典型的临床症状、CT、MRI等放射检查手段,诊断并不困难。
糖尿病合并脑梗塞属中医“消渴”、“中风”、“眩晕”等范畴,常由忧思恼怒,饮食不节,嗜酒纵欲等因素,导致阴阳失调,气血错乱而发病。消渴初起,肺胃燥热或脾胃湿热居多,燥伤津液,热烁气液,湿热化火,更易劫烁津液。津不化气,气不摄水,饮一溲一,渐成下消,病由肺胃而及肝肾,津血既耗,液亏风动,乘窍窃络,遂病中风。津血同源,津亏血少,津不载血,不能循经畅行,故可致血瘀;燥热内炽,煎熬津液,耗灼阴血,炼液成痰,壅塞血脉而致血瘀;消证日久,燥热炽盛,不仅伤津,而且耗气,气虚则无力推动血行,也可致瘀血内阻。故其本质是因虚致瘀。瘀血阻滞,脉络不通可发为本病,正如《证治要诀》所曰:“三消之久,精血既亏,或目无所见,或手足偏废如风疾,非风也。”
入院后的治疗方案如下:甘露醇、β七叶皂甙钠脱水、减轻脑水肿;胞二磷胆碱改善能量代谢、活化脑细胞;监测血压;胰岛素强化控制血糖;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粘度;奥美拉唑保护胃粘膜、避免应激性溃疡;患者不能正常进食,两天后通过胃管给予肠内营养。
目前对于脑梗的西医治疗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控制血糖;(二)控制血压;在急性期,处理好病人的血压至关重要,以避免脑缺血的加重;(三)降颅内压。多数脑梗塞发生脑水肿,但通常并不成问题,特别是老年人已有不同程度脑萎缩能顺应不严重的脑肿胀。年轻病人或大脑、小脑半球的大片梗塞,在起病后2~5天脑肿胀达最严重程度,可因颅内压增多所致脑疝而死亡。(四)降低体温。降低体温可缩小实验性脑梗塞体积,体温增高则加重损害范围。相当一部分患者发病前有感染史,脑梗塞发生后又常并发肺部感染。(五)抗血栓疗法。多采用抗凝剂和溶血栓剂,抗凝剂主要用于进展性非出血性梗塞,以限制梗塞的进展。凡有出血倾向,溃疡病史,严重高血压,肝肾疾患和年龄过大者禁用,腔隙性梗塞者亦不宜。小剂量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产生能促进血小板聚集和血管收缩的血栓素A2,噻氯匹定抑制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原的结合。
治疗五天后,患者病情无明显好转,仍表现为昏昏欲睡,精神萎软,左侧肢体活动不利,不能配合检查,言语不清。根据当时病情,加用中药治疗。血塞通、醒脑静静滴化瘀通络、开窍醒脑;中药汤剂灌胃,每日两次,每次100ml。辨证分析:消证日久,精血日耗,厥阴化风,挟痰浊乘窍窃络,故神志时清时昧,左侧肢体半身不遂,苔浊腻而黄,脉弦劲。治拟熄风涤痰,醒脑开窍。方药:羚羊角粉0.6g,分吞 全蝎4.5g 僵蚕9g 地龙9g 石菖蒲9g 远志6g 郁金9g 天竺黄6g 栝蒌皮12g 天麻6g 陈胆星6g。连续服药两周,患者不再嗜睡,可以缓慢进食,无呛咳,对答正常,语速虽较缓慢但吐字清晰,左侧肌力1级,病理反射阴性,准予出院调护。出院后,坚持服用中药,西药选用胰岛素、蒙诺和阿司匹林,
随访半年后,语言完全恢复正常,左侧肌力恢复到四级,可以拄拐行走,生活可以自理。
本病例属于中医“消渴”“中风”范畴。《黄帝内经•素问》“内夺而厥,发为瘖痱。”即属此例,内夺指精血内夺,瘖指失语,痱系运动障碍。消证初起,肺胃燥热,始伤肺胃津液,继伤肝肾精血,精血既亏,风阳激越,挟痰浊乘窍窃络,而病中风。此例病消十六年,其为肝肾精血耗伤可知,阴亏于下,阳亢于上,厥阳化风,挟痰浊阻塞机窍,神无由自立,故神志时清时昧,言语謇涩,伸舌为难,内风挟痰浊窃居络道,左侧肢体缓纵不收。苔浊腻而黄,痰浊留踞之征,脉弦劲搏指,内风鼓动之兆。故治拟熄风通络,涤痰开窍为备。前后调治许久,诸恙屏退,盖其药证相符,故能取效迅捷如斯。
#中风##消渴##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