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引起头疼(糖尿病引起头疼吃什么药)
糖尿病患者出现头痛,可能是4种并发症在“捣乱”,别不当回事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正常情况下,只要患者能够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身体所受到的慢性损害速度就会减慢,并发症的发生率也会降低。
如果患者不重视糖尿病病情,不积极配合治疗,平时仍然管不住嘴,迈不开腿,自然而然血糖就会加速升高,长时间的高血糖对身体造成的损害加重。
所以当糖尿病患者出现头痛症状时,就要警惕是以下四种并发症发生。
一、神经系统病变。糖尿病患者平时没有控制好血糖,会引起周围神经发生病变,这是糖尿病最容易出现的一种慢性并发症。
因为糖分含量比较多的血液循环在大脑部位,大脑的中枢神经就会受到高血糖的刺激而发生病变。所以脑血管容易发生异常痉挛,使人产生疼痛感。
二、高血压。在临床上有一部分二型糖尿病患者会合并高血压的症状。因为血糖的浓度增加之后,在血管里面流动有可能会使血管的压力增大,如果没有及时控制,就会引起高血压。
当大脑的血压升高,脑部供血供氧不足,脑细胞受到影响之后,患者就会出现头晕、头痛之类的症状。
如果出现高血压脑病,患者头痛的症状就会更加剧烈。
三、低血糖。患了糖尿病之后,患者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来通过降糖药或者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
需引起重视的是无论是服用降糖药,还是注射胰岛素,都要严格地遵照医生所要求的剂量,不能为了加速降低血糖就擅自加大药量,因为血糖在短时间内迅速的降低,就会引起低血糖。
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的情况后,就会因为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而出现头晕、头痛、身体乏力、心悸、异常出汗等症状。
如果病情比较严重,还有可能导致患者发生昏迷和休克现象,治疗不及时还有可能死亡。
因此,糖尿病患者一旦感觉到血糖有所降低,就应该及时补充糖分,如果症状仍然存在,就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四、酮症酸中毒。在临床上,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患者非常常见的一种急性并发症,患者在发病的时候,会出现头晕、头痛、情绪烦躁、嗜睡、恶心呕吐以及腹痛之类的症状。
如果没有及时治疗,患者还有可能出现神志障碍,甚至威胁到生命安全。
以上四种并发症会导致糖尿病患者频繁感觉到头痛,希望患者在头痛的时候及时监测血糖值,如果血糖过高或过低,就要第一时间采取措施调整血糖值。
头痛的症状长久没有改善,就要及时到正规医院接受检查,明确病因后对症治疗。
糖尿病引发头痛怎么办?放松心情是关键
糖尿病头疼如何护理?这是患者要知道,糖尿病是普遍病,一定要尽早治疗,尤其要避免不必要的危害,因此大家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尤其要知道糖尿病头疼如何护理,正确的护理才能够抵制疾病危害的发生,那么糖尿病头疼原因是什么呢?应该如何护理呢?
糖尿病头疼原因:
药物使用不当。据临床资料统计,大约60%以上的糖尿病低血糖反应是使用降糖药物不当引起的,其中主要是胰岛素和磺酰脲类药物使用不当。胰岛素方面:最常见的原因是胰岛素剂量过大;还有注射的部位不正确,使得胰岛素的吸收速度发生变化,如皮下注射太深变成肌肉、静脉注射,导致吸收加快、作用时间加速,引发低血糖。磺酰脲类药物方面:滥用、过量使用或同时使用多种降糖药,尤其是是使用磺酰脲类药物的老年糖尿病患者更应注意。总之,预防糖尿病低血糖症最关键的措施,便是合理使用降血糖药物。
误用影响糖代谢的其他药物。有些不是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使用后也会对糖代谢产生一定影响。如水杨酸盐类(如阿司匹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如心得安)、组胺h2受体阻断药(如甲氰咪胍)、巯基化合物(如他巴唑)、磺胺类药物等,可能诱发低血糖反应。因此,正在治疗中的糖尿病患者,由于患其他疾病而需要使用上述药物时,必须注意观察,必要时应定期检查血糖,以防低血糖症的发生。
进食减少或吸收不良。合理的膳食调理是有效提高降糖药物的效果的途径之一,但过分地限制糖的摄入、不规则或延迟进食易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特别是胰岛素治疗的1型糖尿病患者。主要因为进食后的最初1h,胰岛素血浓度已上升至高水平,餐后血糖峰值的增高幅度一般不会超过5.1mmol/l(100mg/dl)。因为已存在高水平的胰岛素,肝糖放减少,但葡萄糖的利用却增高3~4倍,若不及时进食或进食量不够或吸收不良,极易导致血糖降幅每小时超过5.1mmol/l(100mg/dl),而发生低血糖症。
活动不当。适当的运动或体力活动可以促进机体代谢,增强心血管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有利于糖尿病症状的改善,并能减少并发症。但加大运动量(剧烈的活动或劳动)或变更运动时间,可使萄葡糖消耗过多而诱发低血糖反应。尤其是接受胰岛素治疗的1型糖尿病患者,运动时胰岛素浓度不但不能相应降低,反而因血流加速,皮下吸收增多,血中浓度上升,使肝糖释放减少,更易致低血糖症。因此,糖尿病患者应根据病情及用药情况确定活动强度及活动时间,1型糖尿病用胰岛素治疗者应避免长时间的剧烈运动。
糖尿病头疼如何护理:
应该让患者多做户外活动带不要有疲惫感。适当的运动能使患者心情舒畅,并有利于葡萄糖的利用,降低血糖。因此,要根据疾病的需要及某些活动的可行性及有益性,向患者解释其所以然,使他们理解这些活动与适当的休息相结合,有助糖尿病的稳定,使他们从心理上接受这些安排,而达到配合治疗的目的。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护理。有的患者不愿受饮食的限制,不知合理控制饮食也是一种治疗措施,因而不能自觉控制饮食,一感到饥饿就随意增加主副食。对此类患者一定要做好饮食治疗的心理护理,使他们了解饮食治疗的必要性,掌握自己的饮食规律,以持久地控制血糖。
保持糖尿病患者心情舒畅。例如:有些糖尿病患者,特别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常因为病程日久,缠绵难愈而背上思想包袱,抱有“难治好,死不了”的想法,在日常生活中随意进食,不按时服药,起居无规律,从而使病情加重,即使治疗方法正确及时,亦收不到好的效果。因此,医护人员及家属要关心爱护患者,使其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问题,积极排除干扰,安心配合医生治病。
对于长期住院的糖尿病患者,其心理变化很大。尤其病情较重的患者易产生悲观情绪,甚至产生轻生念头和行为;有的患者由于住院生活单调,情绪烦闷,常常造成一种难以言状的心理;有些患者在工作上是佼佼者,但离职时间一长,就易失去原来的心理平衡。因此,调整和组织好患者的情绪、生活,是心理护理的主要内容之一。
糖尿病患者眼痛伴头痛,难以入眠,原来是患这个病
极目新闻记者 郑晶晶
通讯员 严睿 刘笑
“糖友”李女士(化姓)近半年不仅右眼完全失明,还伴有明显的眼痛伴同侧头痛,痛苦不已。近日,在武汉市第一医院,她被确诊为双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双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经及时对症治疗,李女士眼睛胀痛、头疼欲裂的症状消失,终于能睡个好觉。
51岁的李女士有多年的糖尿病病史,双眼视力下降1年多,近半年来右眼完全失明,并伴有明显的眼痛伴同侧头痛,经多种药物治疗后仍无明显改善,剧烈的疼痛感让她苦不堪言,难以入眠,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近日,家人把她送到武汉市第一医院眼科就诊。
眼科主任肖泽锋接诊后,经过详细检查发现,李女士的右眼已无光感,眼压高达68毫米汞柱(正常值为10到21毫米汞柱),虹膜表面可见粗大新生血管。根据患者的病史,肖主任诊断为双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双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并立即安排李女士住院治疗。
肖泽锋主任为李女士检查(通讯员 刘笑摄)
由于李女士的右眼已失去光感,治疗目的主要在于缓解右眼疼痛。传统的睫状体光凝术虽有效,但创伤大、恢复慢,且患者身体可能不耐受。因此,肖泽锋及其团队经过充分讨论,决定采用超声睫状体成形术(UCP)。该技术通过微型高强度聚焦超声设备,作用于睫状体,实现降低眼压的效果,减轻患者痛苦。
手术仅用时5分钟便顺利完成。术后第二天,李女士的右眼眼压显著下降至35毫米汞柱,右眼疼痛感明显减轻。手术当晚,李女士睡了一个好觉,折磨她多年的眼睛胀痛、头疼欲裂的感觉消失了。
随着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普遍化,糖尿病患者面临的眼部并发症风险也日益增加。40岁以上人群,眼睛功能逐渐衰退,白内障、青光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眼部疾病的发病率显著上升。肖泽锋提醒,糖尿病患者应规范服用慢性病药物,积极控制好各项指标,以减少眼部并发症的风险。同时,建议糖尿病患者定期进行包括验光、眼底照相、裂隙灯等在内的眼部体检,以便及时发现并治疗眼部疾病。此外,户外活动时最好佩戴太阳镜以减少紫外线的伤害,日常也要减少看屏幕的时间等,以减轻眼睛的负担。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