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米适合糖尿病(红米糖尿病患者能吃吗?)
糖尿病人不能吃米饭?错!这5种米饭最适合糖尿病人
对于糖尿病人来说,正确的饮食也是稳定血糖的主要措施,很多糖尿病人在发现自己血糖高就以为自己只要不吃含糖高的食物就好,虽然含糖高的食物要避免,但是生活中一些热量以及淀粉高的食物也要注意。特别是米饭,很多糖尿病人不知道的是米饭也是会导致血糖波动,所以患者在选择米的时候也是要谨慎。
哪些米适合糖尿病人食用?
一、糙米
由于糙米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而膳食纤维在进入身体后可以帮助患者延长食物在胃部排空的时,还能够延缓肠胃对食物的吸收,从而帮助降低餐后血糖。
二、胚芽米
当糙米去掉表层后保留的胚芽部分就称为胚芽米,胚芽米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b族维生素以及其他营养成分,虽然升糖度会比糙米高,但是对于糖尿病人来说也是一种有利的食物。而且胚芽米的口感要比糙米好,患者如果接受不了糙米,可以选择胚芽米食用。
三、不粘的米
由于淀粉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一般存于普通白米之中,而这些米糖尿病人在摄入后会导致血糖出现波动。因此患者要选择不粘的米,不粘的米其中含有的淀粉量比较少,患者才能避免食用后让血糖上升,从而出现血糖不稳现象。
四、梗米
梗米中所含的淀粉比较少,所以糖尿病人在食用后血糖的上升速度也会比较低,因此糖尿病人在平时也可以食用梗米,也是可以防治血糖上升过快的。
五、带色的米
一些带有颜色的米,如黑米、紫米、红米等,也是非常适合糖尿病人食用的。颜色越深的米说明皮层更完整,所含的膳食纤维也就更多,对于糖尿病人来说就更适合食用。另外带颜色的米中含有植物多酚等生化元素,这些元素可以帮助患者促进胰岛素分泌,从而帮助调节患者的血糖,让血糖达到平稳的状态。
温馨提示,对于糖尿病人来说大米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由于一天三餐摄入的是以米为主,而普通的精白米会让患者的血糖上升,也就容易影响到病情。所以患者要了解哪些米对自己是有帮助的,这样在平时才可以多摄入,从而达到让血糖稳定的目的,这样也能避免餐后血糖的上升,也能降低血糖不稳而引起其他危害。
“干饭人”注意!这四种饭要少吃
文/羊城晚报记者 张华 通讯员 田爽 林惠芳
红烧肉、酸辣肉丁……就着下饭菜,两碗米饭下肚,满足干饭人的口腹之欲。然而,关注饮食健康的朋友可能都发现,吃太多的白米饭不好,尤其是当下我们爱吃的“精白”米饭。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营养科主任夏燕琼表示,精白加工是商家为了米的口感好,样貌佳,对大米进行的一系列处理,这样的加工过程把稻米外层的膳食纤维、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去除掉了。余下的部分是仅含小部分非优质蛋白和大量碳水化合物的胚乳部分。
这样的精白米,相较于荞麦、燕麦、糙米等粗粮,其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都比较低,排除营养因素,精白米对于血糖也是不友好的。精白米富含淀粉,又比较容易消化吸收,升糖能力强,对于糖尿病患者或是预防慢性疾病都不是有利的。
“干饭人”要健康便要注意吃饭技巧了。夏燕琼主任指出,《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每天摄入谷薯类250~400g,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g,薯类50~100g。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将杂粮杂豆与米饭一起煮混合米饭。
这四种饭要少吃!
夏燕琼表示,这四种饭要少吃:
一、精白米饭要少吃,最好添加荞麦、燕麦、红米、黑米等杂粮与精白米一起煮,粗粮占1/3。这些粗粮的添加可以弥补精白米中流失的B族维生素、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
二、不要吃烂饭、软饭。这样的米饭消化速度快,会使餐后血糖明显上升。
三、不要吃炒饭。炒饭中的油增加了能量的摄入,而且容易吃多。再者有研究显示米饭中加盐会加速消化淀粉含量增加,消化速度加快。
四、不要吃剩饭。米饭最好当天吃完,反复加热的米饭容易变软变烂更容易消化吸收,也会使餐后血糖明显上升。当然还存在一些食品安全问题。
作者:张华
来源: 羊城晚报
米饭怎么吃更有营养?蒸米饭时做一个改变,帮你平稳血脂、血糖
米饭是餐桌上的重要主食
很多人都喜欢吃
很多人说普通白米营养不高
黑米、紫米、红米等带颜色的米
含有花青素
有抗氧化的作用
还能抗糖、防癌、延缓衰老......
有颜色的大米真的比普通白米更营养吗?
【本文审核专家】
王蕾
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教授
不同有色米的营养“密码”
市面上的米颜色各异,颜色源于天然色素,主要是花青素在米的不同部位的沉淀积累。
有色米都属于糙米,没有经过精细加工,保存了全部维生素。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看,通常颜色较深的有色米中花青素类植物化合物含量更高,抗氧化能力相对更强,营养价值也更丰富。
有颜色的米微量元素显著高于白米,维生素含量也更加丰富。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指出,全谷物含谷皮等多部分,粳米经深加工,去掉麸皮等,营养流失多,加工程度越高,营养损失越大。所以,加工程度越高的白米,营养损失得也就越多。
【不同颜色的大米的营养价值】
紫米、黑米:因花青素呈黑色或紫色,花青素含量越高米越黑,花青素易溶于水,淘米时水变色。黑米富含多种花青素,有一定抗氧化功效,这是精米白面所没有的。紫米、黑米属于糙米,富含膳食纤维、多种维生素、蛋白质及微量元素,营养价值高于精米。
流行病学研究和医学干预实验也表明,富含花青素的紫米跟黑米在预防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还有癌症等慢性疾病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红米:富含原花青素、黄酮类化合物、生物碱及植物甾醇等成分,对于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清除氧自由基、延缓衰老等都具有一定功效。
除此之外,红米锌、铁、硒、铜、钙等微量元素的含量也比大米要高一些。
绿米:稀有,表皮绿色,米质优,富含多种营养,含硒量高。
【建议】
建议有色米搭配白米煮饭改善主食营养,可按自己喜好调配(如2/3精米加1/3有色米,喜糙米可增加比例)。
大米 它 营养佳
1.大米 糙米
糙米中膳食纤维含量是白米的3~4倍,膳食纤维能延缓糖的吸收,有助于血糖稳定。此外,丰富的膳食纤维还能加速肠道蠕动,降低便秘发生风险。
2.大米 燕麦
燕麦也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是典型的低GI食物,与大米搭配食用,能延缓餐后血糖上升的速度,还有较好的饱腹感,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此外,燕麦中还含有β-葡聚糖,有助于改善血脂异常。
3.大米 玉米
玉米属于粗粮,膳食纤维和直链淀粉含量较高,因而GI值也较低,适合糖尿病人食用。此外,玉米中还含有叶黄素、玉米黄素、谷胱甘肽等多种有益健康的营养成分。
4.大米 红豆
红豆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蛋白质含量也高于谷物,蛋白质含量高是有助于血糖稳定的,因此红豆也是低GI食物,将红豆与大米一同食用,有助于稳定餐后血糖。此外,红豆中还含有大量钾元素、维生素以及其他矿物质。
小贴士:此外,绿豆、豌豆、蚕豆、芸豆、豇豆、扁豆等杂豆同样含有丰富营养素,它们含有谷物中往往缺乏的必需氨基酸——赖氨酸,将大米与杂豆搭配食用,能实现氨基酸的互补,更好满足人体营养需求,因此杂豆是米饭的好搭档。
蒸杂粮饭的小技巧
1.蒸前先泡
除了小米之外,不少杂粮米吸水速度很慢,要想将杂粮饭蒸得软烂,需要提前将杂粮米浸泡至少3小时,口感才会好。
如需浸泡时间更长,可以放在冰箱里储存。
2.多放点水
蒸普通白米饭时,1:1.3~1:1.5的米水比例比较恰当,但粗杂粮往往比粳米更易吸水,因此,蒸饭时应适当提高水的比例至1:1.5~1:2左右为宜。
3.最好用电压力锅
不少人在蒸杂粮饭时也会选择电饭锅,但事实上,电饭锅的蒸饭功能往往是为精白米设计的,对于各种粗杂粮来说,火力多少有些不足。
如果煮不软,硬邦邦的颗粒不但口感差,更会损伤脾胃,此时就不妨使用电压力锅的“杂粮饭”功能来蒸。
如果只有电饭锅也没关系,杂粮多泡一会,蒸时间长一点,蒸好后再焖一会儿也是可以的。
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讲,杂粮也不能太细软,过于细软时GI值也会比较高,不利于控制血糖。
对于普通健康人群,如果肠胃容易胀气,吃杂粮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容易消化的品种
小米、大黄米、挤压膨化的燕麦片等,相比其他杂粮更容易消化,肠胃差的人,可以从这几种杂粮开始添加,等身体慢慢适应后再添加其他种类的杂粮。
2.循序渐进
消化差的人,刚开始吃杂粮,应遵循“少量添加,循序渐进”的原则。即刚开始吃时量要小,比如占到主食的1/10,然后慢慢加量,给消化系统一个适应的时间。
食用频率上也要讲究循序渐进,比如开始一周三次,等肠胃适应了,再慢慢增加到每天都吃。
3.趁热吃
消化不太好的人,要在没有变凉之前吃杂粮饭,胃肠才会舒服。变凉之后,发生回生,抗性淀粉增加,不大利于消化。
注意:对于血糖偏高人群或糖尿病人群,若同时胃肠功能较弱,在吃杂粮时,要注意烹饪方法和用量,既要控制好血糖,也要降低消化道负担。
健康小贴士
1.有色米营养价值高,颜色深、抗氧化强,建议有色米搭配白米煮饭以改善主食营养。
2.大米 它,营养更佳
推荐组合:大米 糙米;大米 燕麦;大米 玉米;大米 红豆。
3.蒸杂粮饭的小技巧:蒸前先泡;多放点水;最好用电压力锅。
注意:选择合适的品种;用量上循序渐进;注意烹饪方法。
来源: CCTV生活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