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性肾病水肿(糖尿病性肾病水肿的原因)

糖友管家王老师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肾病水肿,该怎么办

如果糖尿病患者未能在早期发现肾脏损害,或是因为血糖控制不佳而加重了肾病病情,导致肾病发展到Ⅳ期,就会出现明显的水钠潴留,这时单纯地应用利尿药就很难取得显著的效果。

水肿、血栓,一个都不能有

糖尿病患者合并肾病后,消除水肿的同时要注意搭配抗凝治疗,不然很容易出现血栓,这是为什么呢? 应用利尿药后,身体排尿增多,这虽然有利于组织间多余水份的排出,但同时也加剧了血管内水份的进一步流失。血管内的水份越来越少,血液变得越来越浓稠,这样就非常容易发生血栓。所以,糖尿病肾病患者出现水肿后不能不消肿,但是又不能消得太过,不然会促使血栓的形成。在大量使用利尿剂消肿治疗的同时搭配适当抗凝治疗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该停就得停

ACEI、ARB是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常用药,他们不仅可以帮助有高血压的患者维持稳定的血压,还可以调整肾小球的滤过功能,从而减少血浆蛋白随尿流失,缓解肾脏的病变。

可是在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大量利尿剂,特别是应用静脉利尿剂进行消肿治疗的时候,ACEI、ARB使用应慎重。

因为利尿药会使血液变得浓稠,促使血栓的形成,同时ACEI、ARB的应用会进一步降低肾小球囊内压,从而诱发、加重肾小球灌注不足,甚至导致血肌酐急剧升高。

此外,如果应用ACEI、ARB类降压药发生了高钾血症,应及时到肾内科调整药物,以免因为高钾血症导致心律失常而危及生命。

更重的病情更少的盐、更少的水

糖尿病患者每日的食盐摄入量应当控制在6克以内。而糖尿病肾病患者则要限制得更严格一些。糖尿病肾病Ⅳ期出现的水钠潴留症状,可以通过限制盐的摄入量来改善。

此外,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在饮食上保持清淡的同时,要限制蛋白的摄入和限制饮水量,以免加重肾脏的负担和水肿的症状。

这里的水是泛指所有食物中所含的水份,包括以液体为主的食物,如粥、汤、奶、饮料等;以及含水份高的食物,如:面条、馄饨、瓜类、西红柿、梨等。

每日水份的摄入要量出为入,以下肢无明显可凹性水肿为准。如果水肿明显,就要在现有水份摄入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少摄入水份。

糖尿病肾病患者发生水肿的原因有哪些?

糖尿病可引发全身性的并发症,肾损害是其中之一。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病人最重要的合并症之一。我国的发病率亦呈上升趋势,目前已成为终末期肾脏病的第二位原因,仅次于各种肾小球肾炎。由于其存在复杂的代谢紊乱,一旦发展到终末期肾脏病,往往比其他肾脏疾病的治疗更加棘手,因此及时防治对于延缓糖尿病肾病的意义重大。

水肿原因一、并发肾功能不全:糖尿病肾病患者出现肾脏损害时,可导致尿蛋白大量漏出、小球滤过率下降以及严重低蛋白血症,这些均可引起双下肢、眼睑及颜面浮肿,严重者可出现全身性浮肿。

水肿原因二、合并严重营养不良:提到糖尿病饮食控制,糖友们就会立即想到两样东西不能吃——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有些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节食过度,热量以及蛋白质的摄入严重不足,导致低蛋白血症性及营养不良性浮肿。

水肿原因三、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患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时,引起末梢血管扩张充血,双下肢静脉淤血而水肿,此外神经营养障碍引起局部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加,也会导致下肢浮肿。

水肿原因四、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但却常常被忽视。其实它主要是指下肢动脉的粥样硬化,通俗地讲,就是下肢动脉发生了堵塞。当患者下肢静脉出现病变,导致静脉回流受阻而引起静脉高压时,可以出现下肢水肿,但往往呈单侧水肿。

水肿原因五、并发心脏病:糖尿病人常常伴有高血脂、高血压、血管粥样硬化,极易患心脑血管病。研究发现,糖尿病成人发生心脏病的危险比健康的人高2~3倍。病情严重者可因心功能不全引起体循环淤血及水钠潴留,导致颈静脉怒张、肝脾肿大及双下肢对称性水肿。

因此、平时一定要有规律的监测血压,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应将血压控制在 130/80 mmHg 以下。(若年龄大于 60 岁,或有肾脏疾病等其他慢性病,应由医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血压控制标准。)

糖尿病人下肢水肿?帮你揪出导致水肿5个元凶!

大家都知道糖尿病的发生会导致患者出现各种疾病,其中有一些糖尿病人会出现下肢水肿的现象,这让他们感觉到特别的奇怪,为什么自己只是高血糖,却会出现下肢水肿的现象,其实糖尿病人出现下肢水肿主要是跟以下这几个原因有关系。

糖尿病人出现下肢水肿是哪些原因导致的?

一、肾功能不全

糖尿病人由于长期的高血糖会让自己的肾功能出现损伤,而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是导致糖尿病人出现下肢水肿的最常见原因,糖尿病人出现肾损害的时候就会让自己身体尿蛋白被大量的漏出,也就会因为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而导致双下肢浮肿的现象出现,严重的还会出现全身性浮肿。

二、心脏疾病

糖尿病人如果自己长期处于高血糖的状态下是很容易并发心脏疾病的,而在心脏疾病发生的时候,严重的患者会因为心功能不全而导致身体的循环出现障碍,从而导致水钠滞留在身体内而让双下肢出现对称性水肿,在出现这种下肢水肿的同时,患者还会出现气促、胸闷、心慌等症状。

三、合并血管病变

糖尿病人因为高血糖容易让自己的血管发生病变,当血管发生病变的时候就会让血管的血液循环受到阻碍,也就容易导致静脉高压的发生,就容易让下肢水肿发生。

四、药物因素导致

有一些降糖药以及降压药物会导致患者出现水钠滞留的现象,从而导致下肢出现浮肿,这种现象一般在停用药物后患者下肢水肿的现象就会得到缓解,如果是因为药物导致的下肢水肿,患者可以咨询医生让医生调整药物剂量或者是更改药物。

五、合并甲状腺功能减低

有一些糖尿病人容易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现象,在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同时就容易引起下肢性水肿,另外在出现下肢水肿的同时,患者还会出现嗜睡、怕冷、便秘等症状。

温馨提示,糖尿病人如果有出现下肢水肿的现象,不要过于着急,要先找明原因,确定自己是因为什么导致的下肢水肿,这样才能够让自己知道原因后并且采取正确的措施进行治疗,千万不要盲目的相信一些偏方或者药物,这样不仅不会让自己下肢水肿的现象得到改善,还容易让自己的血糖受到影响而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