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餐后多少(糖尿病餐后多少算低血糖)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空腹血糖5.9,餐后2小时血糖9.3,严重吗?如何诊断糖尿病

【专业医生天天和您说健康】

有朋友问:用血糖仪测空腹血糖5.9,餐后小时血糖9.3,严重吗?如何明确诊断糖尿病?

家用血糖仪为人们日常检测血糖提供了方便,但血糖仪只能作为监测血糖来用,要对糖尿病作出明确诊断还是要在医院通过静脉采血的方式来进行,因为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以静脉血测量结果而制定的,通常采用的检测方法是:

空腹测量血糖后,口服75克无水葡萄糖进食2两面粉做的馒头,检测半小时或1小时、2小时、3小时的血糖,这种检测法称为葡萄糖耐量试验或馒头餐试验,与此同时还可进行的一项检查称为胰岛素释放试验,两项检查加在一起是最为标准的糖尿病诊断方法。

进餐后随食物的消化吸收,血糖不断升高,在餐后30-60分钟血糖会达到最高峰,但最点因人而异,无法找出统一的时间点;随后逐渐下降,绝大多数人至餐后2小时胃中的食物基本排空,小肠吸收葡萄基本完成,因此把餐后2小时的血糖作为衡量餐后血糖的标准时间,之后血糖会进一步下降,至餐后3小时基本接近空腹时水平。

血糖升高后会刺激胰岛细胞分泌大量的胰岛素。胰岛素所起的作用是促进血糖的利用达到降低血糖的作用,其分泌量的多少与血糖变化相一致,即也是在餐后30-60分钟达最高峰,随后不断下降,至餐后3小时时接近空腹时的水平。

正常情况下,血糖变化的曲线与胰岛素分泌量的变化曲线是相吻合的,如果胰岛素的分泌量不能随血糖的升高而增加,即会造成血糖无法被充分利用,导致血糖升高,这是糖尿病发生的根本原因。因此,在糖尿病诊断时,两项检查应同时进行,以便根据胰岛素分泌情况判断糖尿病的轻重。

那么,如何判断糖耐量试验的结果呢?

空腹血糖:正常值是3.9-6.1mmol/L;糖尿病前期是6.1-7.0mmol/L;糖尿病是大于7.0mmol/L

餐后1小时:通过小于9.4mmol/L,最高不超过11.1mmol/L,超过11.1mmol/L可诊断为糖尿病

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值是4.4-7.8mmol/L;糖尿病前期是7.9-11.1mmol/L;糖尿病是大于11.1mmol/L

这位朋友用血糖仪测空腹血糖5.9mmol/L,餐后2小时血糖9.3mmol/L,提示处于糖尿病前期的水平,虽然不能诊断为糖尿病,但表明血糖发生了异常升高,如不加干预治疗将很快发展为糖尿病。如果需要对血糖高低及自身胰岛素分泌功能做更明确的了解,可以到医院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及胰岛素释放试验。

对糖尿病前期的治疗,最有效的方法是控制饮食,减少含碳水化合物的主食摄入,增加优质蛋白的摄入;同时每天进行至少3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而检验干预效果是否有效的最简单方法就是降低体重,如能在3-6个月对减轻5-10公斤体重,无论是空腹血糖还是餐后血糖都将得到有效控制。

版权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图文无关。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糖尿病餐后血糖,最好不要超这个数,否则损危害大!

餐后血糖,这个看似简单的指标,实则蕴含着丰富的健康信息。它不仅是衡量我们身体对糖分处理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尺,更是糖尿病患者日常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餐后2小时血糖值的意义,以及它在我们整个控糖计划中所扮演的角色。

一、什么是餐后血糖?

餐后血糖,顾名思义,就是我们在进食后的一段时间内血糖的水平。这个指标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能够直观地反映出我们的胰岛功能是否正常,以及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程度。胰岛素是体内唯一能够降低血糖的激素,它负责将血糖转化为能量储存起来,或者促进身体组织对血糖的利用。当我们的胰岛功能受损,或者身体对胰岛素产生抵抗时,血糖就会在餐后持续升高,从而对我们的健康构成威胁。

二、严格的餐后血糖时间和数值是多少?

那么,一个正常的餐后血糖值到底应该是多少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血糖在餐后的变化规律。一般来说,当我们开始进食后,血糖就会逐渐升高。特别是那些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比如米饭、馒头等,它们会被迅速消化吸收,导致血糖在短时间内急剧上升。大约在餐后1小时左右,血糖会达到一个高峰,然后逐渐回落。到了餐后2小时,血糖应该已经基本降至正常范围,即7.8 mmol/L以下。

这个7.8 mmol/L的门槛,就是我们判断餐后血糖是否正常的关键依据。如果你的餐后2小时血糖值低于这个数值,那么恭喜你,你的胰岛功能和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程度都处于正常状态。但如果你的血糖值高于这个数值,那就需要引起警惕了。

当餐后2小时的血糖值超过7.8 mmol/L,但还未达到11.1 mmol/L时,这被称为糖耐量减低。糖耐量,简单来说,就是身体对糖分的处理能力。正常情况下,我们的身体能够迅速分泌胰岛素,将血糖控制在稳定范围内。但如果糖耐量减低,就意味着身体对胰岛素的反应不够敏感,或者胰岛素的分泌不足,导致血糖无法得到有效控制。这类人群患上糖尿病的风险会大大增加,因此需要更加注意自己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而如果餐后2小时血糖值直接飙升至11.1 mmol/L或以上,那就基本可以确诊为糖尿病了。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它会损害我们的血管、神经、肾脏等多个器官系统,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因此,一旦发现自己的餐后血糖值异常升高,一定要及时就医,以便医生能够根据你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三、糖尿病人餐后血糖意义重大,要控制到多少?

那么,对于已经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来说,餐后2小时血糖值又意味着什么呢?它在我们整个控糖计划中起着怎样的作用呢?

首先,餐后2小时血糖值是调整胰岛素用量的重要依据。对于需要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来说,医生会根据他们的餐后血糖值来决定餐前应该注射多少胰岛素。如果餐后血糖偏高,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增加胰岛素剂量;而如果餐后血糖偏低,则可能需要减少剂量。这样可以确保患者的血糖水平始终保持在安全范围内。

其次,餐后2小时血糖值也是评估患者饮食控制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糖尿病患者需要严格控制自己的饮食,避免摄入过多的糖分和碳水化合物。通过定期监测餐后2小时血糖值,患者可以了解自己的饮食控制是否有效,从而及时调整自己的饮食结构。

此外,餐后2小时血糖值还可以反映患者的运动效果。适量的运动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降低血糖水平,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通过监测餐后2小时血糖值的变化,患者可以了解自己的运动计划是否合适,是否需要调整运动强度和时长。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餐后2小时血糖值并不是唯一的评估指标。在糖尿病的管理中,我们还需要关注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多个指标,以全面评估患者的血糖水平和健康状况。同时,患者还需要定期进行眼底检查、肾功能检查等专项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四、糖尿病人餐后血糖高要及时就诊

如果患者的餐后2小时血糖值长期超过11 mmol/L,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情况。长期高血糖状态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严重的损害,包括血管病变、神经并发症、视网膜病变等。这些并发症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

因此,对于这类患者来说,及时就医是非常重要的。医生会进行全面评估,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病史等多个方面,然后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治疗方案可能包括饮食调整、运动疗法、药物治疗等多个方面,旨在将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在治疗方案实施的过程中,患者还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定期进行血糖监测和复查。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过大。通过这些措施的综合运用,我们可以有效地控制餐后血糖水平,保护患者的身体健康。

总之,餐后2小时血糖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健康指标。它不仅能够反映我们的胰岛功能和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程度,还能够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和评估依据。因此,我们应该密切关注自己的餐后血糖值变化,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控制血糖水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自己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有糖尿病的人,餐后血糖啥时候最高?是1小时、2小时还是3小时?

【专业医生天天与您说健康】

餐后血糖到底啥时候最高?是餐后1小时、2小时还是3小时?

这是很多有糖尿病的人经常问到的问题,不少人都认为应该是餐后2小时血糖会达到最高值,实际上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因为对餐后血糖的监测不是要测量最高血糖,事实上也很难找到血糖的最高值,那为什么平常又要求测量餐后2小时血糖呢?

吃进去的饭要经过消化吸收,各种营养素才能被人体利用,而消化吸收的过程有一定的时间性:

进餐后的15-20分钟内,主要是食物在胃中被研磨,此时各种消化酶比如淀粉酶会将碳水化合物分解成葡萄糖、蛋白酶会将蛋白质分解成可吸收的氨基酸等等,因为胃只能消化食物而没有吸收功能,因此这段时间不会有营养物质吸收入血,血糖基本是不会有变化的。

进餐后的20-60分钟内,经过胃消化后的食物开始逐渐被排进小肠,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最主要的场所,大约有4-5米长,从餐后20分钟左右开始有食物进入小肠到餐后60分钟大部分食物被排进小肠,大量的营养物质被吸收入血,血糖逐渐会达到最高峰,但具体哪一个时点达到最高点是无法知晓的,因为每餐所吃的食物不一样,不同的人食物排进小肠的时间也有不同,因此只能划定出血糖可能达到最高值的范围,也就是说通常餐后血糖最高峰会出现在餐后30-60分钟之间。

进餐后60-120分钟内,大部分的食物之前已经被排入小肠进行了吸收,餐后60分钟后只有少量的剩余食物被排入小肠,至餐后120分钟胃中的食物基本被排空,因此这段时间内血糖会从最高峰不断回落,至餐后120分钟基本不再受食物的影响了。因此,餐后2小时只是血糖不受食物影响的一个时间点,才可以作为衡量所有人餐后血糖的一个时点,衡量的标准是小于7.8mmol/L。

由此可见,餐后血糖的变化规律是:进餐后15-20分钟血糖开始升高,最高峰出现在餐后30-60分钟,此后血糖会不断下降,至餐后3-4小时基本接近空腹水平。需要注意的是,对有些有糖尿病的人因病程较长、自身消化吸收功能较差,上述消化吸收过程更加缓慢,血糖的高峰可能会稍有延后,但餐后2小时血糖也不会是餐后血糖的最高值。

了解了这些知识就会知道,在控制餐后2小时血糖时采取几项措施非常有帮助:

  • 在餐后30-90分钟之间做运动,有助于及时促进机体对血糖的消耗,把血糖的升高幅度降下来,避免血糖的波动。
  • 进餐的速度慢一点,减慢食物从胃排进小肠的速度,减慢消化吸收速度,同样有助于把血糖升高的幅度降下来。有研究证实:进餐时间掌握在20-30分钟,比狠吞虎咽地进餐,餐血糖会有1-2mmol/L的下降。
  • 饮食中耐消化的食物多一点,比如含膳食纤维多的蔬菜、含有蛋白多的瘦肉、奶蛋、豆制品适当增加,含有碳水化合物的主食少一点,都有助于减慢消化吸收速度,把餐后血糖升高的幅度降下来,确保全天血糖不出现过大的波动,这在血糖的控制中非常重要。

【如果此文帮到了您,点个赞打个赏点击关注吧,一起学习交流更多健康知识】

推荐阅读

糖尿病人慢跑半小时和散步1小时,消耗的血糖差多少?不是差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