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腿痒糖尿病(糖尿病腿痒和普通腿痒的区别)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来临 腿脚会出现3种异常

随着如今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压力的增大,患上各种各样慢性疾病的人越来越多,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糖尿病。

糖尿病属于较为典型的营养过剩疾病,该病虽然可以控制,但是大多数患者都需终身用药治疗。

糖尿病早期时,很多人都察觉不到,其实糖尿病在来临之前,就给身体发出多种信号了,只不过很多人都忽视了这些信号症状;这些信号症状在腿脚等处表现较为明显。糖尿病者腿脚会有哪些异常症状呢?

1.腿脚冰冷

人体内的血液是无时无刻不在流动的,通过心脏的跳动,会使血液流动到身体各个组织跟器官,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能量与营养物质。

不过若是患上该病,导致血糖过高,那么就会造成血液黏稠,影响血循环。

而腿脚又处于循环的最末端,当这些地方的血循环变慢时,就会导致腿脚无法获得充足的血液跟氧气,然后出现冰冷的症状。若是腿脚冰冷的症状频繁出现,那么就要重视起来了。

2.腿脚皮肤发干发痒

患者体内的血糖浓度过高时,就会导致血液过于黏稠,影响血液循环。

在这种情况下,人体中的毛细血管容易收缩,致使皮肤出现缺水、发干的症状。

当然除了发干症状外,患者还会有发痒症状。若是患者体内的血糖不降下来,这种症状就会持续很久。

3.腿脚浮肿

糖尿病者会因体内过高的血糖,影响血液循环,导致血液循环流动的速度变慢,影响废物跟垃圾的排出,然后导致废物跟垃圾在腿脚等处大量堆积,出现水肿的症状。

另外,因为腿脚处于肢体的最末端,所以这种症状也极为明显。

上述就是糖尿病者血糖过高时,腿脚可能会出现的三种异常症状。了解这些症状,可方便大家提前做好预防,及时发现治疗。

那么如何预防糖尿病呢?

1.健康饮食

大多数的糖尿病者都存在一定的饮食误区,总认为吃一些甜度不是很高的食品,就能够稳定好血糖。

其实生活中一些食物吃起来不是很甜,但是升糖的指数却非常高,如包子、馒头、米饭等主食。

这些主食里面的淀粉量特别高,容易在体内转换成葡萄糖,升高体内的含糖量。因此,糖尿病者平时需健康饮食,减少主食的摄入,多吃些蔬菜。

2.多喝水多运动

多喝水可以稀释患者体内的血浓度,加快血液循环的速度,帮助稳定血糖指数。

另外,若是在水中放入一些能稳定血糖的花草茶,如甘草、苦丁、枇杷叶等,也是能很好地促进新陈代谢,稳定血糖的。

而运动也能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毒素跟垃圾的排出,然后缓解糖尿病症状。

通过以上的介绍可以知道,糖尿病早期并不是不痛不痒的,患上该病的人腿脚会有浮肿、皮肤发痒发干、冰凉等异常症状。

发现这些异常症状时,患者需及时进行降糖治疗。治疗后,患者也需健康饮食,多喝水,多运动。同时,做好日常病情监测,每天多次测量血糖的水平。 (医说健康)

来源: 东南早报

糖尿病患者腿痒,是出现了糖尿病神经病变吗?

最近天气越来越凉,门诊患者中有不少都说自己腿痒,晚上睡不着觉,半夜都要起来挠痒痒,担心是血糖高了,或者出现了糖尿病神经病变。

腿痒就是出现了糖尿病神经病变?

糖尿病神经病变除了皮肤瘙痒,还会表现为腿脚麻木、刺痛,有灼热感、蚁行感、袜套样的感觉,对温度和疼痛变得不敏感。

如果只是单纯的皮肤瘙痒,那多半是天气干燥引起的。如果在瘙痒的同时还伴有上述其他症状,需要及时就医,看是否出现了糖尿病神经病变。

除了糖尿病神经病变,还可能是以下这些原因导致的腿痒。

1.血糖超标

血糖升高时,血浆与组织液之间的晶体渗透压失去平衡,使皮肤中的水分向血液转移,就会造成慢性脱水,引起皮肤干燥、汗液减少,从而出现皮肤瘙痒的症状。最常见的就是腿部发痒,尤其是小腿发痒。

2.糖尿病血管病变

腿痒,也可能是下肢血管病变导致的血液循环障碍。糖尿病血管病变会使血管壁增厚、硬化、闭塞,导致下肢血液循环障碍,皮肤缺血、缺氧,从而出现干燥、色素沉着、瘙痒等问题。

3.糖尿病皮肤病变

糖尿病患者自身免疫力比较差,容易发生皮肤感染,出现皮肤病变,引起瘙痒。

4.糖尿病肾病

肾功能受损后,毒素蓄积,会通过皮肤进行排泄,刺激局部神经,引起瘙痒。

如何缓解皮肤瘙痒?

1.做好皮肤保湿,避免过度刺激。清洁皮肤后应该及时擦干并涂抹润肤霜;洗澡的水温不宜过高,应该使用温和的沐浴产品,避免使用去角质的产品;避免抓挠皮肤;日常应该穿宽松、柔软的衣服,以免摩擦皮肤。

2.多喝水、勤排尿。糖尿病患者应该适量多喝水,补充体内缺失的水分,同时要注意及时排尿,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避免毒素累积。

3.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辛辣刺激的食物可能会引起皮肤瘙痒、过敏,应该少吃,可以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低糖水果,补充维生素和水分。

4.适量运动,避免久坐。运动能够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5.控制好血糖,维持血糖平稳。糖尿病患者除了要降血糖,还要保证血糖能一直维持平稳状态,不要忽高忽低,否则也容易引发皮肤瘙痒。

患了糖尿病,皮肤总是发痒是什么原因,怎么样可以解决呢?

有位糖尿病患者给华子留言,很长一段时间他总觉得腿上发痒,开始他以为是皮肤病或是被蚊虫叮咬了。但是皮肤没有任何皮疹,去了医院的皮肤科,也没查出皮肤病。不过皮肤科的医生告诉他,他的皮肤瘙痒有可能是糖尿病引起的,建议他去内分泌科调整一下降糖用药。

这位患者问华子,为什么糖尿病会引起皮肤发痒呢,除了调整降糖用药,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立竿见影”地解决瘙痒的问题呢?

一、糖尿病为什么会引起皮肤瘙痒

华子告诉他,对很多糖尿病患者而言,血糖如果升高的幅度不太大,并不会出现十分明显的症状,所以很多人对血糖的日常监测做得并不到位,血糖控制的也并不理想,这时就很容易出现皮肤瘙痒的症状。

引起糖尿病患者皮肤瘙痒的原因,主要有3个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血糖未控制达标。血液中的糖超标会连带着皮肤中的组织液含糖量升高,对皮肤中的神经末梢造成刺激,让人感觉皮肤发痒。

其次的原因,血糖水平升高,会使血液中的渗透压升高。人体为了维持血液渗透压的稳定,就会把周围组织中的水分“吸到”血液中,会使皮肤中的水分减少,引起汗液分泌减少、皮肤干燥,出现微小裂口,造成瘙痒。

最后的一个原因,就是糖尿病会导致肾功能损害,如果长期血糖控制不好,就会损伤肾脏,血中代谢废物无法经肾排泄时,就会从汗腺中代偿排出一部分,这些代谢废物会刺激皮肤引起瘙痒。

二、治疗糖尿病瘙痒的方法是控制好血糖

当糖尿病患者有了皮肤瘙痒的症状,首先要去医院检查,排除皮肤疾病的因素,同时也要关注自己的血糖情况。测量血糖时,不能只看空腹血糖,还要看餐后血糖。有些糖尿病患者就是空腹血糖正常,但餐后血糖很高。

糖尿病血糖空腹应尽量控制在7.0以下,餐后血糖峰值小于11.1,餐后2小时血糖应小于7.8。指尖血糖存在一定的误差,所以当糖尿病患者感觉皮肤瘙痒的时候,推荐去医院测量血糖,最好再查一下糖化血红蛋白,可以推测最近3个月的血糖控制情况。然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和饮食的调整,控制好血糖。

三、缓解皮肤瘙痒的方法是保湿

在控制血糖达标的同时,可以用润肤霜、润肤露等护肤品涂抹瘙痒部位来止痒。保湿护肤品不分品牌,只要选择没有刺激的,比如说给婴儿用的润肤霜就可以。保持皮肤湿润是缓解瘙痒的关键,所以润肤霜要勤抹、多抹

糖尿病患者微循环功能差,皮肤含糖量高,破损后不易愈合,所以要记住不要去搔抓、拍打身体瘙痒的部位,避免皮肤破损而发生感染。有人感觉用热水烫洗、搓澡可以止痒,这并不可取。这种借助外力的止痒只是暂时的,反而会破坏皮肤的皮脂层与角质层,过后会使瘙痒更加严重。

对于肾功能出现问题的人,一定要及时进行治疗,必要时采取透析的手段协助身体清除毒素。焦虑的情绪会使外周动脉收缩,影响皮肤血液循环,加重瘙痒,所以要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情。

其实只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保持规律用药,再加上合理饮食、加强运动,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平时再避免食用刺激性的食物、戒烟忌酒,糖尿病引起的皮肤瘙痒就会逐渐减轻和消失了。

总结一下,有接近半数的糖尿病患者都会出现皮肤瘙痒,而绝大多数人的根源就在于血糖控制的不好。所以把血糖严格控制在标准范围内,是所有糖尿病患者避免并发症发生的关键。降糖药物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发现问题要及时咨询医生或是药师。我是药师华子,欢迎关注我,分享更多的健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