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干痒(糖尿病瘙痒是怎么回事)
患了糖尿病,皮肤总是发痒是什么原因,怎么样可以解决呢?
有位糖尿病患者给华子留言,很长一段时间他总觉得腿上发痒,开始他以为是皮肤病或是被蚊虫叮咬了。但是皮肤没有任何皮疹,去了医院的皮肤科,也没查出皮肤病。不过皮肤科的医生告诉他,他的皮肤瘙痒有可能是糖尿病引起的,建议他去内分泌科调整一下降糖用药。
这位患者问华子,为什么糖尿病会引起皮肤发痒呢,除了调整降糖用药,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立竿见影”地解决瘙痒的问题呢?
华子告诉他,对很多糖尿病患者而言,血糖如果升高的幅度不太大,并不会出现十分明显的症状,所以很多人对血糖的日常监测做得并不到位,血糖控制的也并不理想,这时就很容易出现皮肤瘙痒的症状。
引起糖尿病患者皮肤瘙痒的原因,主要有3个: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血糖未控制达标。血液中的糖超标会连带着皮肤中的组织液含糖量升高,对皮肤中的神经末梢造成刺激,让人感觉皮肤发痒。
其次的原因,血糖水平升高,会使血液中的渗透压升高。人体为了维持血液渗透压的稳定,就会把周围组织中的水分“吸到”血液中,会使皮肤中的水分减少,引起汗液分泌减少、皮肤干燥,出现微小裂口,造成瘙痒。
最后的一个原因,就是糖尿病会导致肾功能损害,如果长期血糖控制不好,就会损伤肾脏,血中代谢废物无法经肾排泄时,就会从汗腺中代偿排出一部分,这些代谢废物会刺激皮肤引起瘙痒。
当糖尿病患者有了皮肤瘙痒的症状,首先要去医院检查,排除皮肤疾病的因素,同时也要关注自己的血糖情况。测量血糖时,不能只看空腹血糖,还要看餐后血糖。有些糖尿病患者就是空腹血糖正常,但餐后血糖很高。
糖尿病血糖空腹应尽量控制在7.0以下,餐后血糖峰值小于11.1,餐后2小时血糖应小于7.8。指尖血糖存在一定的误差,所以当糖尿病患者感觉皮肤瘙痒的时候,推荐去医院测量血糖,最好再查一下糖化血红蛋白,可以推测最近3个月的血糖控制情况。然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和饮食的调整,控制好血糖。
在控制血糖达标的同时,可以用润肤霜、润肤露等护肤品涂抹瘙痒部位来止痒。保湿护肤品不分品牌,只要选择没有刺激的,比如说给婴儿用的润肤霜就可以。保持皮肤湿润是缓解瘙痒的关键,所以润肤霜要勤抹、多抹。
糖尿病患者微循环功能差,皮肤含糖量高,破损后不易愈合,所以要记住不要去搔抓、拍打身体瘙痒的部位,避免皮肤破损而发生感染。有人感觉用热水烫洗、搓澡可以止痒,这并不可取。这种借助外力的止痒只是暂时的,反而会破坏皮肤的皮脂层与角质层,过后会使瘙痒更加严重。
对于肾功能出现问题的人,一定要及时进行治疗,必要时采取透析的手段协助身体清除毒素。焦虑的情绪会使外周动脉收缩,影响皮肤血液循环,加重瘙痒,所以要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情。
其实只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保持规律用药,再加上合理饮食、加强运动,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平时再避免食用刺激性的食物、戒烟忌酒,糖尿病引起的皮肤瘙痒就会逐渐减轻和消失了。
总结一下,有接近半数的糖尿病患者都会出现皮肤瘙痒,而绝大多数人的根源就在于血糖控制的不好。所以把血糖严格控制在标准范围内,是所有糖尿病患者避免并发症发生的关键。降糖药物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发现问题要及时咨询医生或是药师。我是药师华子,欢迎关注我,分享更多的健康知识。
糖尿病皮肤瘙痒,咋用中药治?
糖尿病
皮肤瘙痒症是临床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临床表现为以皮肤瘙痒为主,或伴有继发性抓痕、结痂、色素沉着及继发湿疹样和苔藓样变等,亦可为糖尿病的首发症状。在西医积极控制血糖的基础上,配合中药汤剂可有效缓解糖尿病皮肤瘙痒症。
糖尿病皮肤瘙痒可分为局限性瘙痒和全身性瘙痒。局限性皮肤瘙痒常属于中医的“阴痒”、“肛门作痒”等,全身性皮肤瘙痒可归为中医“风瘙痒”、“痒风”等范畴;若抓破皮肤,血痕累累,则称为“血风疮”。中医学认为,糖尿病皮肤瘙痒的病机是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多以血瘀风动为标,以肝、脾、肾亏虚为本,临床治疗时大致分成五种证型。
风热郁滞肌肤证
突起风团、丘疹、瘙痒、灼热等,周身皮肤瘙痒剧烈,病情缠绵,皮肤肥厚呈苔藓样变,舌红,苔薄黄,脉弦细。治法:解表清热,消风止痒。方药:乌蛇祛风汤加减。
血热动风证
手足瘼癃,皮肤掀红瘙痒,剧者搔破后可有血痕,受热痒增,遇冷痒减,伴有口干、心烦,夏季高发,舌红,苔薄黄,脉滑数。治法:凉血清热,消风止痒。方药:止痒熄风汤加减。
阴虚血燥证
皮肤干涩,瘙痒,抓痕,血痕满布,舌红,苔薄或少,脉弦细。治法:养血润燥,消风止痒。方药:当归饮子加减。
下焦湿热证
小便淋漓灼痛,皮肤瘙痒,好发于下身,舌红,苔白腻或薄黄腻,脉弦滑。治法:清热祛湿,消风止痒。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瘀血内阻证
局部出现青紫肿块、疼痛拒按,皮肤瘙痒剧烈,抓破后乌血流溢,皮疹呈暗红色,散布全身,或凝聚结块,或融合成片,舌质暗,苔薄,脉细涩。治法:活血化瘀,消风止痒。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
链接:外治瘙痒亦有方
穴位注射:对外阴瘙痒者,可取会阴、血海(双侧)、肝俞(双侧),用异丙嗪做穴位封闭。
苦参酒外洗:苦参、百部、野菊花、凤眼草、樟脑,将前四味药装入大口瓶内,加入75%酒精(或白酒)5000mL泡7天后去渣,然后加樟脑溶化后备用。用毛笔外涂瘙痒处。若女性外阴瘙痒,可用苦参、蛇床子、石榴皮、明矾水煎后洗患处。
文/空军总医院皮肤科 徐丽梅
图/源自网络
以上为《健康报》原创作品,如若转载须获得本报授权。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自助获取转载授权。
↓↓↓↓↓↓
糖尿病患者「皮肤瘙痒」怎么办?5个小妙招请收好
在多数人的印象中,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因此,当糖尿病患者出现皮肤瘙痒时会误以为这是皮肤病,其实不然。据相关研究显示,约有30%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皮肤瘙痒等相关问题的困扰。
那么问题来了,糖尿病患者皮肤瘙痒的原因是什么?该如何预防皮肤瘙痒?
皮肤瘙痒有哪些特点?
皮肤瘙痒可表现为全身性或局部性。
全身性的皮肤瘙痒多见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最初由一处开始,逐渐蔓延到周身;局部性的皮肤瘙痒常见于外阴和肛门等部位,其次是腰背部及下肢。症状严重者可出现红斑、丘疹、皮肤干燥脱屑、血痂和皮肤皲裂等损害,越痒越抓,越抓越痒,严重影响到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糖尿病患者为什么会出现皮肤瘙痒?
首先,长期高血糖会改变皮肤的营养状况,导致皮肤黏膜常处于慢性脱水、缺血缺氧的状态,患者皮脂腺、汗腺分泌明显异常,汗液减少,致使皮肤因过度干燥而瘙痒。
其次,糖尿病病人的免疫力低下,皮肤容易被各种病菌(细菌、真菌等)感染而引起瘙痒;
第三,高血糖对皮肤神经末梢的刺激作用,导致皮肤神经末梢痒阈值降低,对外界刺激敏感,诸如冷热变化、衣物摩擦、嗜食辛辣及饮酒等均可诱发皮肤瘙痒。
皮肤瘙痒对糖尿病患者有什么危害?
不少患者出现皮肤瘙痒症后由于瘙痒难忍,不由得全身抓挠,却越抓越痒。而一旦抓破皮肤,由于高血糖的影响,皮肤再生能力与抗感染的屏障作用均较正常人明显降低,为细菌和真菌的滋生提供了温床,很容易出现各种皮肤感染;对糖尿病患者而言,皮肤感染特别是足部的皮肤感染,是很严重的问题。
如若处理不当,可能会引起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糖尿病足坏疽,严重者会导致患者致残、致死。
糖尿病患者如何预防皮肤瘙痒症?
1.控制血糖
高血糖是导致糖尿病患者皮肤瘙痒的重要原因,因此,积极有效地控制血糖是治疗本病的重中之重。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并尽可能减少血糖波动,是预防皮肤瘙痒的重要措施。
2.保持皮肤清洁
皮肤护理对糖友来说非常重要,不注意皮肤清洁保湿往往会加剧病人皮肤瘙痒症状。
洗澡的频率建议每周2次左右即可,每次洗澡时间在10~15分钟左右为宜;水温不宜过高,与人体的温度相近(37℃左右)即可,避免水温过高刺激到皮肤。不要用毛巾用力搓澡,以免损伤皮肤角质层。
另外须注意洗澡时避免使用清洁力度比较强的沐浴用品,因为清洁力度比较强的沐浴用品容易将皮肤表面的油脂层清除,加速皮肤干燥,洗浴后及时涂抹保湿乳液,注意保湿润肤。
3.选用合适的衣物以减少对皮肤的刺激
糖尿病患者应当选用较为宽松的纯棉衣物。尽量不穿紧身的化纤内衣,以免刺激皮肤导致过敏而引起瘙痒,并注意勤换衣服,勤洗勤消毒毛巾,保持床单干燥清洁。
4.饮食调理
平时注意多饮水,清淡饮食,戒烟限酒,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强的食物(浓茶、咖啡等)。
5.调节情绪
皮肤瘙痒会影响患者的情绪,而烦躁、焦虑等不良情绪又会引起失眠、血糖升高等相关问题,从而加重皮肤瘙痒。因此,糖尿病患者要注意心理调节,调畅情志,避免劳累,保持良好心态。
写在最后
最后,提醒广大患者朋友们:皮肤瘙痒症容易诊断,治疗的关键在于寻找病因,去除诱因。积极治疗原发病,有利于本病的缓解和痊愈。
如果皮肤瘙痒是由糖尿病所引发,糖友们除了常规的预防调护之外还需注意控制好血糖,当出现皮肤瘙痒等不适症状时,避免用力抓挠及乱用药物,及早去专科门诊,请专业医师评估治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远离“痒痒痒”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