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美容院(糖尿病理疗馆)

北京日报客户端 0
文章目录:

逛商场被忽悠进美容店点痦子?点痣不可草率,两种情况需要警惕

一排小沙发,几个单人间,再配上中韩双语门面,便构成了商场里的小型美容院。在百荣商场一层化妆品门店前闲逛的,不管是粉妆靓女还是老少爷们儿,只要脸上有痦子,立即会被盯上:“点痣吗?才10块钱”。只要不明确拒绝,这些人就有本事把顾客请入店内。昨天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

资料图,袁璐 摄

记者走进门店,美容师率先打破了宁静:“躺下吧,先点哪个?您这还有脂肪粒,都给您点了吧!”正准备坐下的记者听了这话立刻站起身来,还不知道什么技术,怎么收费,有没有资质,安不安全,怎么就直接让躺下了?

“得看痣的情况,10元到1000元不等。我们不用激光技术,是用一个专门的仪器吸,您放一百个心!”美容师一连串回答了记者好几个疑问,当记者问及是否有资质的时候,对方面露不悦,回答:“这要啥资质,又不用开刀!”

记者执意要看设备,于是被带到另外一间屋子,跟想象中庞大的机器设备不同,这个小仪器是个矮圆柱体,直径也就10厘米,一边插着电,一边连着一支笔,笔头伸出一根细长的铁丝。美容师介绍:“就是用这个仪器点痣。”

看记者迟迟没有同意,店里换了一名自称是主管的人来接待。这位女主管一进门,便称赞记者的衣服好看,并借机撩开了记者的外套,没有发现可疑的设备,这才慢慢坐下来放松交谈。

“放心,我们干了十多年了,有很多回头客。”女主管说。当记者问到做这个项目是否需要从业资格证时,女主管表示自己就是护士出身,至于证件则是“没必要”。“要不先免费给你点一个,看看再决定。2分钟就好,不影响洗脸、化妆,结了痂别抠就行。”见记者始终犹豫,女主管提出了先试后买的“促销手段”,还表示会给一个售后卡,有什么问题再来找她,保证弄好。

美容店里所用的仪器究竟是什么仪器?记者在某网购平台搜索,很快就找到了相似的仪器,这些仪器多以“去痣神器”“点痣笔”等名称出现,价格从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一家店铺的卖家告诉记者,这种仪器采用的是电离子电灼烧原理,大多是供美容院、文身店使用,也有个人买回去使用的。

▶专家解惑◀

点痣真的如此简单吗?带着这个疑问,记者采访到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杨碧莲。杨碧莲介绍,痦子和痣在医学上被称作“色素痣”,是有别于正常细胞的一种痣细胞。祛痣是医院皮肤科很常见的治疗项目,医院最常用的祛痣手段是激光点痣和手术,都是由持有职业医师证的医生来操作的。

美容院采用电灼烧的技术点痣也是可行的,但从业者是否具有专业资质,点痣仪器是否经过了严格的消毒,就无从考究了。

“别看点一颗痣只需要几十秒,其实它需要多因素综合考虑,不能随便点。”杨碧莲说,首先要确认皮肤上长的是色素痣还是痣以外的其他皮肤病,尤其要警惕黑色素瘤。色素痣与恶性黑色素瘤很难用肉眼辨别,有很多人就是误把黑色素瘤当成了痣,盲目地去点痣,刺激了癌细胞扩散。而这种癌细胞在全身的扩散速度很快,是致命的,所以一定要找专业医生确诊后再去点痣。

如果确诊为色素痣,想要祛除的话,还要根据痣的位置、大小来决定适合采用哪种方式祛除。祛痣前还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比如患者是否患有糖尿病、心脏病等基础病,是否是疤痕体质等。这些都要交给专业医生来判断。

杨碧莲提醒,并不是所有的痣都需要祛除,但有两种情况需要警惕,一个是新长出来的痣;一个是容易受摩擦部位的黑痣,如足底、领口、裤腰等部位的痣,因长期受到摩擦易发生恶变。在祛斑时,不建议采用强酸腐蚀、冷冻的方法。

来源:北京晚报·北京新闻 记者:曲经纬 褚英硕

流程编辑:洪园园

在美容养生馆“放血”消肿 爱美女士感染严重险丢右脚

来源:武汉晚报

武汉晚报讯(记者刘晨玮 通讯员计晓娇 陈熹)在美容养生馆接受“放血治疗”给脚消肿,没想到,一个多月后,右脚脚背感染严重烂成蜂窝状,经过3次手术才保住右脚。躺在病床上的黄女士说起自己的经历后悔不已。

黄女士一直非常爱美,常常在小区附近一家美容养生馆做皮肤保养。4月初,她发现右脚脚背微微肿起,想着夏天要到了,脚肿了穿着凉鞋不够好看,美容师告诉她,可以进行“放血治疗”给脚消肿。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黄女士接受了三次治疗,每次近一个小时,治疗师用注射器、针头、镊子等工具为她放血。此后,黄女士发现脚背放血处开始破溃,治疗师称是放血处伤口还未愈合,休息几天就会好转。然而,一周过去了,伤口不仅没愈合,还越来越大。

此后,养生馆的工作人员为黄女士多次换药,还是没有恢复,伤口中常有液体渗出,右脚甚至无法正常下地走路。感觉不对劲,4月底,黄女士来到武汉市第四医院足踝外科,接诊的谢鸣主任发现,患者右脚脚背呈蜂窝状感染,建议她检测血糖,结果发现高于正常值5倍,明显是糖尿病足外伤感染所致。

谢鸣问诊时得知,患者去年体检中查出血糖偏高,但一直没有进行正规治疗,才酿成大祸。医生介绍,糖尿病患者血糖偏高,增加了血液的粘稠度,容易引起血管炎症,造成血管闭塞,足部水肿。发现这种情况应到内分泌科就医来调整血糖,患者却接受“放血治疗”致糖尿病足感染,不得不进行手术清创,因感染较重,3次手术后患者才得以保住右脚。

谢鸣提醒,关节或软组织受伤、糖尿病、肾脏病和脉管炎患者会出现脚肿的症状,这时,应该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对症治疗。

降糖药司美格鲁肽被炒成“减肥针”有“神效”而无副作用的减肥药真的存在吗?

央广网北京9月17日消息(记者韩雪莹 苑竞玮)“一针就不饿了,满满的饱腹感”“用完一支,掉了5斤”“医护人员自己也在用”……近期,各大社交媒体平台上频现“减肥针”的分享,一种名为“司美格鲁肽”的降糖注射剂受到大量关注,这一处方药在网络平台上也有很可观的销量,它的使用人群已悄然从糖尿病、肥胖症患者扩大至瘦身爱美人士。有“神效”而无副作用的减肥药真的存在吗?

受身边朋友的推荐,体重略有超重的雪婷了解到司美格鲁肽注射剂,她在当地三甲医院的内分泌科问诊和检查后拿到了医生开具的处方。

雪婷说:“我从143斤瘦到了128斤,因为我打的量很小,前后也就打了两个月,一周一次,最初是0.25ml/次,第二个月是0.5ml/次。我身边总共有5位小姐妹,她们都在打,最少的也瘦了8斤,最多的大概瘦了二三十斤。我们都觉得还是医院比较靠谱,没敢去网上买,网上也不知道会不会买到假药,最主要的是它还可以进医保,医院的比网上还便宜300块钱。”

雪婷评价自己面对减肥这件事的心态还是相对平和的,她担心用药带来的副作用,也希望能控制好体重下降的速度,“刚开始第一个月一点东西都吃不下,特别没食欲;打了一个月之后,就一点感觉都没有了。我总是想小剂量一点,是药三分毒,还是会评估一下这种风险。”

让雪婷和她的朋友们快速瘦下来的司美格鲁肽究竟是一款怎样的减肥“神药”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多学科联合减重门诊主治医师陆迪菲介绍:“司美格鲁肽属长效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这种药其实就是我们每个人身体里都有的一种短肽类激素。我们吃完饭之后,胃肠道的L细胞就能感受到我们吃了饭,就会促进短肽类激素分泌。每个人的身体里都有分泌短肽类激素的生理剂量,它会发生一些作用,比如让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分泌得少一点,把餐后血糖控制下来。同时,它还能够帮助我们延缓胃排空,可能感觉吃一点东西就饱了,避免过度进食。在五六年前,我们就有很多GLP-1受体激动剂的药物上市了,比如我国目前上市的,进口的有度拉糖肽、利拉鲁肽,司美格鲁肽是最近新研发的,这几款药降糖的作用差得不多,但是司美格鲁肽是这其中使患者体重下降幅度最大的GLP-1受体激动剂,再加上它每周仅注射一次,所以正是因为这些优势,很多非糖尿病患者也正在尝试应用它去降血糖。”

据了解,司美格鲁肽于2021年4月在国内上市,目前在中国获批的适应症仅为2型糖尿病,并不推荐非糖尿病人用来减肥。然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已经批准其作为减肥药使用”“国内申请减肥适应症并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等宣传语,依然把司美格鲁肽打造成了高效、安全的“减肥神器”。

记者了解到,在旺盛的减肥瘦身需求刺激下,部分地区医院出现断货现象,药品的价格也节节攀升,1.5ml的司美格鲁肽注射剂公开售价约650元一支,而一些私人美容机构、减肥机构,以及部分地下市场“药代”的售价甚至飙升至千元以上。记者咨询了一家私人中医馆,中医馆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司美格鲁肽处于断货状态,“处方有的,你如果来我们有货就会给你开,只是可能要自费,不进医保。”

据了解,司美格鲁肽对于特定的适应症的确具有一定的减肥作用,但说明书也明确警示,该药可导致肝肾损害,甚至诱发甲状腺C细胞肿瘤。因此,司美格鲁肽即使作为降糖药使用,也有严格的适应症与禁忌症,也只适用于极少数特定的肥胖患者,激素分泌异常等原因导致的肥胖,若使用司美格鲁肽减肥,则可能适得其反。这意味着,即便想借助司美格鲁肽来实现减肥瘦身的目的,也要做好充分的检查,确定身体情况适合用药后,再根据医嘱使用。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瘦身爱美人士都规范地完成了这一流程。小基数减肥者张姐看到周围患糖尿病的朋友从医院开了司美格鲁肽,注射后减肥效果明显,就从朋友手中直接购买了两周的剂量自行注射。

张姐告诉记者:“我打了两针就瘦了,没有任何反应,并没影响吃饭,或者出现腹泻、呕吐,但是我身边的朋友有这些症状。两周瘦了7斤,我自己有点害怕了,就停止注射了。听朋友说如果单纯想用这款药来减肥,肯定要先去医院做个体检,但是爱美的人都心急,一看身边的人都瘦了,想着别人都没事儿,自己应该也没事儿,就这么先打上了。”

张姐向记者透露,在她生活的城市,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在美容院被当作减肥药高价售卖并不稀奇。“我们这里有些美容院直接就卖这类药,不是这款司美格鲁肽,有一个月打一针的药,也是GLP-1受体激动剂这类的减肥针。但是我们不敢用,因为毕竟它是处方药,也不太相信美容院。”

陆迪菲对此表示,如此火爆的市场既是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但这应该引起警惕,因为在这一过程中,处方药存在被滥用的风险,一些人或因为减肥而因小失大,而那些真正需要使用此类药物的患者也可能会面临缺药的窘境。

陆迪菲说:“一些尝试用过司美格鲁肽的患者,也许会通过自己的渠道在体重反弹之后再私自去应用它。我甚至听说有一些非常小的美容机构,就说这个药是‘减肥针’,以高于市场价很多的价格给病人私下注射,那些机构根本没有处方这些药的机制。这种药本身是给2型糖尿病伴有心血管合并症的患者使用的,因为它还有保护心血管的作用。对于这样的患者,我们是非常希望他们坚持用GLP-1受体激动剂的,但是对于他们来说,有时甚至出现了医院断货的情况,我们非常不希望那些真正应该得到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买不到他们需要去应用的药。”

陆迪菲提醒,减肥不能只看有效的一面,却选择性地无视有害的另一面。同时,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才是真正有效的“减肥针”。

“其实我们在应用GLP-1受体激动剂给很多病人控制体重的过程中,会跟他们明确地讲,这个药只是在最开始帮你度过从之前的饮食方式过渡到吃得比较少的饮食方式这一段非常痛苦的饥饿阶段,但不可能注射一辈子。中国人的体重指数(BMI)在28以下的话,完全可以通过饮食和运动的方法去减重。在减重的过程中我们要明白,饮食和运动要相伴一生,‘七分控制饮食’就是能减下来。不要过度迷信药物,这是一根针永远做不到的。”陆迪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