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省二院糖尿病(省二院糖尿病科)

大众网 0
文章目录:

血糖“居高不下”,五驾马车立功——“老糖友”省二院求医记

70多岁的魏阿姨(化名),患2型糖尿病已有30年,一直坚持治疗,但近半年血糖数值“居高不下”。她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经过医生精心治疗,几天后,血糖达标,心情激动的魏阿姨一再向医生表达谢意。

30年坚持治疗

近半年血糖“居高不下”

据魏阿姨自述,她自患上2型糖尿病以来,始终在与高血糖抗争,前二十年口服降糖药,后十年胰岛素治疗。从服用药物,到每天2针预混胰岛素,再到每日4针胰岛素,经历了一轮又一轮“血糖下降-不满意-调方案-再下降-再不满意……”的循环。整体血糖值不断升高,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也一个接一个地“找上门”来。

近半年,其空腹血糖一直大于10mmol/L,餐后有时高于20mmol/L,魏阿姨无奈中寄希望于住院调血糖,于是入住医院内分泌科。

10天精细调整

实现血糖平稳达标

完善相关检查后,医生发现魏阿姨近3个月的血糖平均水平高达14.85mmol/L,属糖毒性状态,好在仍留存一些胰岛功能,使血糖平稳达标存在可能。医生鼓励魏阿姨规范饮食,配合药物,力求血糖达标。

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董秀丽带领韩云凤、侯文潭两位医师,根据魏阿姨情况为她量身制定了一个治疗方案。初期,先进行短时间的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令血糖更快更平稳地下降,尽快解除糖毒性;后期,为提高治疗依从性,尝试调整为每日2次胰岛素注射 口服药降糖。

三位医生一方面精细地调整方案,另一方面医护团队合作,全面运用“糖尿病五驾马车”对患者开展“糖尿病教育”,指导“饮食”“运动”“药物”“血糖监测”。经过10天的精心治疗,魏阿姨的血糖得到了有效控制。

糖尿病危害大

ABC综合达标很重要

糖尿病是一种长期慢性疾病,有的患者认为就是血糖高点儿,不难受也就不重视;有的因为长期控制效果不佳,从而放弃了达标的想法。事实上,糖尿病对身体的破坏是长期性的,且其并发症可累及全身各重要器官,比如肾衰竭、心梗、心衰、脑卒中、失明等。因此,进行科学的自我管理,积极寻求医生帮助,实现血糖达标的同时保护胰岛功能十分重要。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治疗策略应当是综合性的,力求实现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压(BP)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达标以及体重的控制,即ABC(血糖、血压、血脂)综合达标,将会更有效地避免和控制糖尿病并发症。

在临床治疗中,有的患者担心胰岛素具有成瘾性,其实,对于不同病程的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能够显著修复β细胞功能并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随着糖尿病群体日益庞大,一些降糖效果又好又不引起低血糖的、具有心肾保护作用的降糖药物也在不断涌现,让医生有了更多的选择。魏阿姨在短期强化后,医生根据其情况选用了一种注射次数少的胰岛素,再一次实现了血糖达标。

目前,糖尿病还是一个终身病,糖友们不能因没有任何不适,而忽视它的危害,也不能因日常“饮食”“运动”“药物”“血糖监测”的繁琐而试图简化,亦不能将糖尿病等同于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降糖方案不是一成不变的,在遇有急性病情况、手术、血糖不达标时需要进行及时调整。只有坚持做好比较“麻烦”的自我管理,实现血糖、血压、血脂“ABC”综合达标,才能避免糖尿病并发症带给身体的真正“麻烦”。(通讯员:郭玉环 王晓敏)

Intense-Simplified策略助力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长期控糖:广东省中医院研究成果登上《The BMJ》

近日,由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牵头,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东分院)范冠杰教授团队等参与的研究成果在国际知名期刊《The BMJ》(中科院分区1区,IF 93.6)上发表, 研究聚焦于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T2DM)伴有严重高血糖患者的胰岛素强化治疗后的治疗方案选择。在16个参与单位中,广东省中医院是唯一一家中医医院,在纳入患者人数上仅次于主研单位。

广东省中医院内分泌科大科主任、糖尿病临床与基础研究团队负责人范冠杰教授为共同第一作者(排名第五)。

针对当前新诊断T2DM伴严重高血糖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后治疗方案选择的空白,该研究创新性地提出Intense-Simplified策略,即短期强化胰岛素治疗(SIIT)后继续口服降糖药物。该策略旨在通过利用SIIT作为初始治疗,迅速控制血糖,随后以口服降糖方案作为维持治疗,以血糖达标率(A1C 7%以内)为主要评估指标,探讨新诊断T2DM患者强化治疗后的最佳序贯方案。结果显示,采用Intense-Simplified策略的患者,其血糖控制得到了显著改善(平均空腹血糖从11.4 mmol/L下降至5.9 mmol/L),同时β细胞功能也得到了有效恢复。特别是在利格列汀 二甲双胍组中,80.4%患者实现了糖化血红蛋白低于7.0%的目标,70.1%的患者更是达到了低于6.5%的优异水平。该结果证实了Intense-Simplified策略的有效性,也为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严重高血糖患者建立降级治疗策略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将激发全球相关领域学者的深入探索,也为全球糖尿病治疗带来了新的启示与方向。

广东省中医院内分泌学科从“十二五”期间开始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及课题,牵头开展多项高质量临床研究。此研究成果的发表,充分展现广东省中医院内分泌学科的临床科研能力,为中医医院在国际医学舞台上赢得了关注与认可。广东省中医院将继续秉持创新精神,致力于糖尿病治疗的研究与实践,为全球糖尿病患者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供稿:广东省中医院内分泌科、科研处

执行编辑:王军飞

审核校对:张靓雯

责任编辑:陈佳佳

健康周刊丨海医二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符茂雄37年潜心钻研:精心治“糖” 为患者“保足”

医线高手

■ 海南日报全媒体 见习记者 王洪旭

糖尿病足是困扰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之一,严重者会出现脚趾坏疽、足部溃烂,甚至面临截肢,给患者身心带来极大痛苦。对于医护人员来说,治疗糖尿病足也是一大挑战。

符茂雄在为患者分析病情。海南日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王洪旭 摄

从医37年来,海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海医二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海南省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主任委员符茂雄潜心钻研,精心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个体化治疗,为糖尿病足患者带来新希望。

候鸟老人治好糖尿病足

重返交谊舞场

“老人爱跳交谊舞,但患上糖尿病足后很久没跳了,治好后又去跳舞了。”符茂雄说,此前他接诊了一位从北京来海南过冬的候鸟老人,患糖尿病多年,左侧糖尿病足开始溃烂,发出难闻的臭味。

当时,66岁的杨阿公在海南过冬,出现血管堵塞,左脚趾坏疽的情况。海医二院内设有糖尿病足工作室,经地方医院医生介绍,杨阿公到该院就诊。

“这个印象比较深,老人保住脚趾的心情非常迫切。”符茂雄说,经过评估,老人的脚趾坏疽后,仅靠消炎换药是治不好的,因为患者的下肢动脉血管堵塞了,如果不及时治疗,还有生命危险。

经医院多学科会诊,决定先解除老人的生命危险因素,再采取抗感染治疗的方案,保住老人脚趾。先由医院介入科将血管打通,重建血流,然后转至内分泌科继续治疗,采取“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技术”等,让肉芽重新长出来,后来经过5个月的康复,伤口也渐渐愈合。

“我们保住了老人的左脚,避免了截肢,治好后杨阿公又重新回到舞场,非常开心。”符茂雄说,现在老人经常给他发微信,感谢医生护士的精心治疗和照护。

并发症是长期困扰糖尿病患者的主要因素。这些并发症中,以糖尿病足较为严重,糖尿病足溃疡常发展为顽固性、难治性溃疡,截肢致残率高、治疗周期长、预后差,也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负担。

为了让糖尿病足患者得到规范治疗,2010年海医二院就成立了糖尿病足诊疗工作室,为糖尿病足患者早期筛查、综合治疗提供了便利的医疗环境。2014年引进“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技术”。该疗法具有加速止血、封闭创面的特点,含有丰富的生长因子能加速创面愈合,缩短愈合时间,降低截肢率。

从医37年

潜心钻研,精心治“糖”

“通过糖尿病足诊疗工作室规范化的检查配合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治疗,可为糖尿病足病患者提供更科学合理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方法。”符茂雄说,该治疗方式不仅能提高糖尿病足的治愈率、缩短治疗周期、降低治疗费用,还能够尽可能避免截肢,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此前,有一位70多岁的阿婆患糖尿病多年,一直饱受糖尿病足的折磨,伤口形似“大洞”,溃烂难以愈合,足跟大部分肌腱暴露。符茂雄接诊后,为阿婆进行创面清创、换药,同时控制血糖、血压,进行护肾、利尿消肿等综合治疗。一个月后,老人足跟创面感染得到控制和改善;随后调整治疗方案,为老人行“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治疗,足跟创面血供、肉芽生长均有改善,新鲜肉芽覆盖大部分肌腱,大洞基本愈合。

从事临床工作37年,符茂雄不断学习新技术,潜心研究新方法,除了设立糖尿病足工作室、开展先进的“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技术”外,还率先开展动态血糖监测指导个体化血糖管理、超声清创等技术治疗糖尿病足;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等,具有丰富临床经验。此外,因长期开展糖尿病健康宣教,该医院内分泌科还获全国“糖尿病健康管理示范单位”。

“现在感觉怎么样?”“症状好多了,腿也不麻了。”11月1日中午,符茂雄到病房看望一位正在做治疗的糖尿病老人,叮嘱其安心治疗,注意按医嘱服药,控制好血糖。看完患者后,他便动身前往五指山市参加2024年海南基层内分泌代谢病培训研讨会,推动新技术在基层医院运用。

符茂雄说:“作为一名内分泌科医生,要有很大的责任心,要为病人着想,只有这样,你才能够坚持下去。”

“符主任的技术很好,对病人也好,年轻医生的很多技术都是跟他学出来的。”海医二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王毅说,在符茂雄主任医师的“传帮带”下,年轻医生成长很快,也在不断学习新技术,更好地为病人服务。